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6318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040166.7

申请日:

2006.03.14

公开号:

CN2898099Y

公开日:

2007.05.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B 29/06申请日:20060314授权公告日:20070509终止日期:20150314|||授权

IPC分类号:

E01B29/06(2006.01)

主分类号:

E01B29/06

申请人: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乃刚; 王国弼; 曹暘

地址:

200072上海市老沪太路2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设计目的是根据顺序施工法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工艺特点,充分利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施工设备条件,解决在狭小隧道内完成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铺设吊装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由两个刚架组成一个车架,车架内部有足够容纳载有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平板车运输车队的空间,车架下方四角装有钢轮,钢轮可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钢轨上行走;两个车架之间用连接杆铰接,组合成一列起重台车;起重台车的四个刚架的上横梁的中点分别设置一个悬挂装置,四个悬挂装置共同悬吊一根悬挂梁,悬挂梁上安装两台电动环链葫芦;四个悬挂装置是具有纵向伸缩和侧向移动机构的悬挂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包括车架、钢轮,悬挂梁、悬挂装置和电动环链葫芦等,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刚架组成一个车架,车架内部有足够容纳载有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平板车运输车队的空间,车架下方四角装有钢轮,钢轮可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钢轨上行走;两个车架之间用连接杆铰接,组合成一列起重台车;起重台车的四个刚架的上横梁的中点分别设置一个悬挂装置,四个悬挂装置共同悬吊一根悬挂梁,悬挂梁上安装两台电动环链葫芦。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其特征在于:四个悬挂装置是具有纵向伸缩和侧向移动机构的悬挂装置。

说明书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行隧道车道板的铺设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车行隧道内铺设车道板的方法通常有二种:一是同步施工法,即隧道掘进和车道板铺设同步进行施工;二是顺序施工法,即隧道掘进完成后再铺设车道板。对于横截面较狭小的车行隧道,如内径6米左右的圆形车行隧道,一般采用顺序施工法。车行隧道内铺设的车道板一般由混凝土预制,每块重约7吨左右。在横截面较小的隧道内铺设这种车道板,关键是解决车道板的隧道内水平运输和垂直起重问题。由于顺序施工法是在隧道掘进施工完成以后进行车道板铺设施工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隧道掘进施工时留下的一些设备条件,例如:利用隧道掘进施工时用于隧道内水平运输的钢轨和钢枕木、平板车和电机车等。这些设备经过改造,就可以解决车道板等批量材料的水平运输问题,但是起重吊装装置必须按照小截面隧道内施工的工艺特点和施工条件专门设计。这种起重吊装装置应该适宜在狭小空间内与水平运输机械配合完成铺设作业,具备足够的起重量和起重高程,具有适用隧道内牵引移动的能力,并能够在隧道曲线段平滑地通行,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顺序施工法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工艺特点,充分利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施工设备条件,为解决在狭小隧道内完成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铺设吊装问题,提供一种适用的车行隧道预制混凝土车道板铺设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包括车架、钢轮,悬挂梁、悬挂装置和电动环链葫芦等,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刚架组成一个车架,车架内部有足够容纳载有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平板车运输车队的空间,车架下方四角装有钢轮,钢轮可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钢轨上行走;两个车架之间用连接杆铰接,组合成一列起重台车;起重台车的四个刚架的上横梁的中点上分别设置一个悬挂装置,四个悬挂装置共同悬吊一根悬挂梁,悬挂梁上安装两台电动环链葫芦。其特征在于:四个悬挂装置是具有纵向伸缩和侧向移动机构的悬挂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能适应在隧道狭小空间内作业,其优点是:(1)台车由较短的两个车架组成,使整台装置在隧道曲线段内也能平滑地通行;(2)利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电机车作为起重台车的牵引动力,省去了行走动力机构;(3)具有纵向伸缩和侧向移动机构的悬挂装置既保证了起重台车在隧道曲线段转向时不会受直线刚性悬挂梁的影响,也保证了悬挂梁在隧道曲线段内能够顺利地进行起重作业;(4)装有车道板的运输车队进入车架内后,用牵引杆可将车队和起重台车连接成一体,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边拆除钢轨和钢枕木边安装车道板的施工工艺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5)构件连接采用栓接和销接,装拆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1、2、3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结构示意正视、俯视、侧视图;
附图4、5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悬挂装置细部结构示意正视、侧视图;
附图6、7、8、9、10、1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吊装设备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对照附图1、2、3,4、5、6、7、8、9、10、11,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包括车架1、钢轮2,悬挂梁3、悬挂装置4和电动环链葫芦5等,由两个刚架组成一个车架1,车架1内部有足够容纳载有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平板车运输车队8的空间;车架1下方四角装有钢轮2,钢轮2可在隧道掘进施工时留下的钢轨上行走;两个车架1之间用连接杆6铰接,组合成一列起重台车,能在隧道曲线段平滑地通行;起重台车的四个刚架的上横梁7的中点分别设置一个悬挂装置4,四个悬挂装置4共同悬吊一根悬挂梁3;车行隧道由若干直线段和曲线段吻接组成,起重台车行至隧道曲线段时,两个车架1会形成折线状,因而前车架和后车架悬挂点之间的距离会比起重台车处于隧道直线段时明显缩短一些,此外直线刚性的悬挂梁3还会因为两个车架1呈折线状而导致四个悬挂点发生左右不同的侧向偏移,所以这四个悬挂装置4设计成具有纵向伸缩和侧向移动机构的悬挂装置4;悬挂梁3上安装两台电动环链葫芦5(每台起重量为5吨),因为设计两台电动环链葫芦5采用双机起吊的方法可以在狭小的隧道内获得较大的起升空间(5吨葫芦的外形高度比10吨的低);起重台车利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电机车作为起重台车的牵引动力,省去了行走动力机构;装有车道板的运输车队8进入起重台车的车架内后,用牵引杆9可将运输车队8和起重台车连接成一体,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边拆除钢轨和钢枕木边安装车道板的施工工艺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对照附图6、7、8、9、10、1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作业使用过程:
(1)装有车道板的运输车队8(由电机车和三辆平板车组成)进入起重台车内,用牵引杆9将运输车队8和本实用新型设计接成一体(见A向视图);
(2)使用两台五吨电动环链葫芦5同时吊起第1个车道板,将其放在前方预定位置上;
(3)电机车牵引平板运输车队8及本实用新型设计后退一个车道板长度的距离,拆除本实用新型设计前方安装车道板位置上的钢轨和钢枕木,然后使用两台五吨电动环链葫芦5将第2个车道板吊到位;
(4)重复以上过程,将第3个车道板吊到位,直到完成全部铺设吊装。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设计目的是根据顺序施工法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工艺特点,充分利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施工设备条件,解决在狭小隧道内完成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铺设吊装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由两个刚架组成一个车架,车架内部有足够容纳载有预制混凝土车道板的平板车运输车队的空间,车架下方四角装有钢轮,钢轮可在隧道掘进施工留下的钢轨上行走;两个车架之间用连接杆铰接,组合成一列起重台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