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屋顶斜面窗窗锁。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日益扩展。建筑中对屋顶的设计一般采用阁楼式结构,为了采光和通风的需要,阁楼配有斜面窗。现有的斜面窗经过使用以及用户的信息反馈,存在着以下不足:1、斜面窗把手两端配有锁舌,当需打开窗时,手握把手,用手向拉把手,使锁舌脱离开窗框上的锁扣,窗扇就被打开。但上述窗锁的不足是,非开即关,不能使斜面窗处于微开状态,进行通风换气。有时窗扇不需要打开过大,如风量过大,蚊蝇进入等,且出门时窗扇打开,不利于防盗。2、锁舌是上下方向的进出进行锁闭,易于用螺丝刀向下推入,使锁舌与锁扣脱开,防盗性能差。3、窗锁和锁扣采用塑料制成,耐磨性差,强度低,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锁,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窗扇不能微开等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锁,它包括锁壳、锁舌和锁扣,其特征在于:在锁壳板中间开有直行滑槽,在直行滑槽内装有中轴活动座,直行滑槽两侧开有对称开有的弧形锁舌槽,锁壳内直行滑槽两侧对称设有小连杆、小连杆轴、大连杆,小弹簧和大弹簧,小连杆的转动端套装在小连杆轴上,小连杆的另一端是锁舌,锁舌在弧形锁舌槽内,锁舌与小连杆杆体相垂直,大连杆的一端与小连杆锁舌端的杆体通过销轴A铰接;大连杆的另一端与中轴活动座通过销轴B铰接,大弹簧一端连接在锁壳上;另一端插装在销轴A的轴孔内,小弹簧一端插装在销轴B的轴孔内;另一端别在大连杆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地大连杆杆体上开有斜槽,斜槽口内小外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大弹簧、小弹簧的外形近似半圆形,小弹簧在大连杆杆体那一端,圈成小圈装在大连杆杆体的斜槽里,其尾端别在大连杆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直行滑槽两侧的锁壳内对称设有竖筋,大弹簧连接在锁壳上的一端圈成小圈套在竖筋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锁壳外有一拉手柄,该拉手柄的一端与中轴活动座连接;另一端与拉手柄下底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锁扣两侧对称设有锁扣槽,锁扣槽中间为锁舌槽,锁舌槽一侧是斜行挡块;另一侧是锁舌鼻。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使窗锁的中轴活动座可以移动至上、中、下三个位置,从而使斜面窗可以实现三种位置,即窗扇和通气孔均关闭的位置,通气孔被打的微开位置和窗扇被打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实现了在窗扇关闭状态下微开通风,扩展了窗扇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方便。2、锁舌的进出,是在锁扣内转动平移实现,因而防盗性能好。3、采用钢板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强度高、耐磨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处于关闭状态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处于关闭状态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处于微开状态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处于微开状态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处于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处于打开状态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的锁扣、锁舌处于关闭和微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窗锁的锁扣、锁舌从关闭到打开过程运行轨迹图;
图9是窗扇关闭状态图;
图10是窗扇微开状态图;
图11是窗扇开启状态图。
1、锁壳;1-1、弧形锁舌槽;1-2、直行滑槽;1-3竖筋;1-4、螺丝孔;1-5、方孔;;2、大连杆;2-1、斜槽;3、小连杆;3-1、锁舌;4、小连杆轴;5、大弹簧;6、小弹簧;7、中轴活动座;7-1中轴活动座连接座;8、拉手柄;9、拉手柄下底座;9-1、螺丝孔;10、销轴A;11、销轴B;12、锁扣;12-1、锁扣槽;12-1-1、锁舌槽;12-1-2、斜行挡块;12-1-3、锁舌鼻;13、窗框;13-1、窗外框;13-2、窗内框;14、窗扇;14-1、玻璃;14-2、拉手体;14-2-1拉手;14-2-2、密封垫;14-3、通气孔;15、窗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8,本实用新型的窗锁是由窗锁体15和锁扣12两部分所构成。一种窗锁,它包括锁壳、锁舌和锁扣,其设计构思是:在锁壳1板中间开有直行滑槽1-2,在直行滑槽1-2内装有中轴活动座7,直行滑槽1-2两侧开有对称开有的弧形锁舌槽1-1,在锁壳1内直行滑槽1-1两侧对称设有小连杆3、小连杆轴4、大连杆2,小弹簧6和大弹簧5,小连杆3的转动端套装在小连杆轴4上,小连杆3的另一端是锁舌3-1,锁舌3-1在弧形锁舌槽1-1内,锁舌3-1与小连杆3是一体的,锁舌3-1与小连杆3杆体相垂直,大连杆2的一端与小连杆3锁舌3-1端的杆体通过销轴A10铰接;大连杆2的另一端与中轴活动座7的中轴活动座连接座7-1通过销轴B11铰接。锁壳1外有一拉手柄8,该拉手柄8的一端与中轴活动座7连接;另一端与拉手柄下底座9连接。
大连杆2杆体上中部位置开有斜槽2-1,斜槽2-1内小外大。
大弹簧5、小弹簧6的外形近似半圆形,即圈成近似半圆。大弹簧5一端圈成小圈套在锁壳1的竖筋1-3上;另一端插装在销轴A的轴孔内,
小弹簧6一端插装在销轴B11的轴孔内;另一端圈成小圈装在大连杆2杆体的斜槽2-1里,其尾端别在大连杆2背面。
锁扣12两侧对称设有锁扣槽12-1,锁扣槽12-1中间为锁舌槽12-1-1,锁舌槽12-1-1一侧是斜行挡块12-1-2;另一侧是锁舌鼻12-1-3。
参见图9、图10和图11,在原有窗扇14的上部开一长方形通气孔14-3,在通气孔14-3外侧底面上将窗锁体15部分通过螺丝孔1-4固定。而锁扣12固定在对应的窗内框13-2上。
有一与通气孔14-3大小相适配的拉手体14-2盖在通气孔14-3上,拉手体14-2与通气孔14-3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14-2-2,拉手体14-2中部固定有拉手14-2-1。拉手柄下底座9固定在拉手体14-2内面。当拉动拉手14-2-1时,拉手柄下底座9被拉动,同时拉动拉手柄8,进而拉动中轴活动座7,使大、小连杆2、3转动,使中轴活动座7沿直行滑槽1-2移动。从而使拉手体14-2可以处于关闭、微开以及窗扇14被打开三种位置。
当窗扇14和拉手体14-2均处于关闭状态时,中轴活动座7应处于直行滑槽1-2的上端,参见图1和图2。此时,窗扇14处于关闭状态,拉手体14-2盖住通气孔14-3,不能通气,窗扇14处于关闭状态,参见图9。
为了使通气孔14-3处于微开状态时,参见图3和图4,用力拉手14-2-1时,拉手柄下底座9被拉动,同时拉动拉手柄8,拉手柄8拉动中轴活动座7,中轴活动座7连带拉动大连杆2并克服小弹簧6的弹簧力,使大连杆2绕销轴A10转动,使中轴活动座7从直行滑槽1-2的上端移动至直行滑槽1-2中部,即图3和图4所示的位置。上述移动的行程使拉手体14-2移动,进而打开通气孔14-3,因而可以换气通风。由于在中轴活动座7运行的行程中,小连杆3并没有转动,因而与小连杆3一体的锁舌3-1并未移动,仍处于锁扣12的锁闭位置,因而窗扇14并未打开,见图7和图10。
当需打开窗扇14时,继续拉动拉手14-2-1,使中轴活动座7向下移动至直行滑槽1-2下部,在移动中大连杆2绕销轴A10转动,克服大弹簧6力并带动小连杆3绕小连杆轴4转动,进而使锁舌3-1沿弧形滑槽1-1转动至弧形滑槽1-1的另一端,并使锁舌3-1与锁扣12脱离,窗扇14被打开,参见图5、图6、图8和图11。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创意范围内,所进行的添加、改型、替换等,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