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转式立体车库.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6261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105450.9

申请日:

2004.12.07

公开号:

CN2760166Y

公开日:

2006.02.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6/16申请日:20041207授权公告日:20060222终止日期:20100107|||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16(2006.01)

主分类号:

E04H6/16

申请人:

张康琼;

发明人:

张康琼

地址:

610017四川省成都市金丝街三幢四单元六楼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舒启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迴转式立体车库,包括含有单元车位的转盘,电机驱动机构和电机启停控制装置,所述转盘结构为:3个矩管大圆环按同一轴线等距布置,每一大圆环内均布焊接有多个矩管圆环,相邻接的圆环相切,圆环之间的空隙焊接有筋板,大圆环的圆心位置焊接有中心筋板,三个大圆环的对应筋板之间焊接有与转盘轴心线平行的拉杆;转盘的轴设置在中心筋板上、经轴承架设在地面上,转盘下部伸入地面以下的开孔中;所述单元车位为:转盘上同一轴心线的三个矩管圆环内设有一平车,平车上设有脚轮,脚轮与圆环相接触。它具有单车占用土地小,土地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使用费用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迥转式立体车库,包括含有单元车位的转盘,电机驱动机构和电机启停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结构为:3个矩管大圆环(1)按同一轴线等距布置,每一大圆环内均 布焊接有多个矩管圆环(2),相邻接的圆环(2)相切,圆环(2)之间的空隙焊接有筋板(5、 6、7),大圆环(1)的圆心位置焊接有中心筋板(4),三个大圆环的对应筋板之间焊接有与 转盘轴心线平行的拉杆(8);转盘的轴设置在中心筋板上、经轴承(12)架设在地面上,转 盘下部伸入地面以下的开孔中;所述单元车位为:转盘上同一轴心线的三个矩管圆环内设有 一平车(13),平车上设有脚轮,脚轮与圆环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3)上设有6个脚轮,其中4 个为带有侧缘的脚轮(14),2个为光辊轮式脚轮(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3)结构为:由工字钢(13a、 13b)和槽钢(13c)焊接为车架,车架上焊接有花纹板(13d)。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3)底面、位于纵向中心线上 设置有自动平衡机构:竖杆(16a)焊接在平车(13)底面上,重物(16b)与竖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平衡机构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轴由无缝管(3c)与两轴头(3a、 3b)组成,无缝管的两端附近焊接有两个支撑板(3e、3f),两支撑板上均布有用作经螺栓与 中心筋板(4)相固定的孔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轴的中部焊接有一箍套(3d)。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车位共18个, 内圈上6个,外圈上12个;所述矩管圆环(2)的内直径为3米,矩管圆环(2)的横截面为 长140mm宽50mm的矩形,矩管的厚度为10mm;所述平车(13)的车架的形状为矩形,其 长、宽、高分别为5000×2200×14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轴架设在距地面1m高的位置 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为:电机(9)轴与减 速器(10)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安装在转盘的轴上的从动齿轮(11)啮合; 所述转盘的转速为1转/分。
5
6: 7),大圆环(1)的圆心位置焊接有中心筋板(4),三个大圆环的对应筋板之间焊接有与 转盘轴心线平行的拉杆(8);转盘的轴设置在中心筋板上、经轴承(12)架设在地面上,转 盘下部伸入地面以下的开孔中;所述单元车位为:转盘上同一轴心线的三个矩管圆环内设有 一平车(13),平车上设有脚轮,脚轮与圆环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3)上设有6个脚轮,其中4 个为带有侧缘的脚轮(14),2个为光辊轮式脚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3)结构为:由工字钢(13a、 13b)和槽钢(13c)焊接为车架,车架上焊接有花纹板(13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3)底面、位于纵向中心线上 设置有自动平衡机构:竖杆(16a)焊接在平车(13)底面上,重物(16b)与竖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平衡机构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轴由无缝管(3c)与两轴头(3a、 3b)组成,无缝管的两端附近焊接有两个支撑板(3e、3f),两支撑板上均布有用作经螺栓与 中心筋板(4)相固定的孔眼。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轴的中部焊接有一箍套(3d)。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车位共18个, 内圈上6个,外圈上12个;所述矩管圆环(2)的内直径为3米,矩管圆环(2)的横截面为 长140mm宽50mm的矩形,矩管的厚度为10mm;所述平车(13)的车架的形状为矩形,其 长、宽、高分别为5000×2200×140mm。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轴架设在距地面1m高的位置 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为:电机(9)轴与减 速器(10)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安装在转盘的轴上的从动齿轮(11)啮合; 所述转盘的转速为1转/分。

说明书


迴转式立体车库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立体停车房,特别是用于停放小车的迴转式车库制造领域。

    二、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家用轿车以迅猛之势普及千家万户,并使城市汽车的数量成倍增长,随之带来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面对日益增加的大量城市车辆,本须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场或车库。而现实是,城市土地资源是十分宝贵(价值高)和有限的,不可能耗用大量的土地来修建停车场。这就要求势必要降低单位车辆停放的土地占用率,以尽可能少的占用土地来停放尽可能多的车辆。而现有地面停车场,其土地占用面积大,车辆停放数量少,即单位车辆的土地占用面积大,对城市土地资源是一浪费,应尽可能小地采用;现有地下停车场,一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建在高层楼房的地面以下,它不占用地面土地,但其造价高,不宜普遍推广;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层式机械车库”(ZL94224993),它在升降井周围配置多层停车间,汽车停在升降架中,用升降机将升降架提升至预选的停车间房,然后用特殊的横移装置将汽车转到该停车间内停放。另一中国专利文献(ZL98233718)披露了“一种悬挂式多层立体轿车车库”,该车库采用组合式框架,采用电机将该框架车库提起或降下。上述两种方案都利用空间位置存放车辆,降低了单车占地面积。但其缺点是,机械结构复杂,动力消耗大(二者都是使用动力将整个汽车、甚至整个框架车库和车辆提起和放下),使用成本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地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使用费用低的迴转式立体车库。实现本新型的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迴转式立体车库,包括含有单元车位的转盘,电机驱动机构和电机启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结构为:3个矩管大圆环按同一轴线等距布置,每一大圆环内均布焊接有多个矩管圆环,相邻接地圆环相切,圆环之间的空隙焊接有筋板,大圆环的圆心位置焊接有中心筋板,三个大圆环的对应筋板之间焊接有与转盘轴心线平行的拉杆;转盘的轴设置在中心筋板上、经轴承架设在地面上,转盘下部伸入地面以下的开孔中;所述单元车位为:转盘上同一轴心线的三个矩管圆环内设有一平车,平车上设有脚轮,脚轮与圆环相接触。

    所述单元车位共18个,内圈上6个,外圈上12个;所述矩管圆环的内直径为3米,矩管圆环的横截面为长140mm宽50mm的矩形,矩管的厚度为10mm;所述平车的车架的形状为矩形,其长、宽、高分别为5000×2200×140mm。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为:电机轴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安装在转盘的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转盘的转速为1转/分。

    从上述技术方案来看,当电机驱动转盘缓慢旋转时(转速控制在1转/分左右),每一单元车位内的平车(供停放车辆用)由于重力作用总是保持在水平位置上,并且每一单元车位的平车都可以从转盘的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从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到达与地面齐平的位置,此时电机停止转动,转盘停下,汽车就可以进入该单元车位停放或者从该单元车位开出车库。

    本新型采用三个矩管圆环经相关筋板和拉杆连接,最终组成转盘,如18个车位的转盘,直径为15m多,这种空心矩管结构可以减轻整个转盘重量、增加机械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土地利用率高。本新型利用空间及装置下方的地面立体存放车辆,与地面停车场相比,单车占用土地面积少。如当转盘直径在15m左右时,本新型可停放各种类型小车18辆,其占地面积约为76m2(15.2×5),而地面停车场18辆车占地496m2(4×8×18辆),其停车用地面积是本新型用地面积的6倍;与多层式机械车库相比,本新型起码减少了卷扬提升装置的用地面积。

    2、本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本新型巧妙地将单元车位布置在转盘上,且停放车辆在转盘转动中始终保持平衡位置,其动力消耗主要用于克服整个车库及停放车辆的转动磨擦力。与现有多层式机械车库相比,本新型不需要将整个车库及停放车辆整体提升,不必配置大功率的提升机械,本新型简单的结构,也使设备成本下降,维修费用降低。

    3、本新型动力消耗小,使用费用较低。与现有提升式车库相比,本新型不需消耗巨大能量将整个车辆,甚至整个车库向上提起,向下放下作功而导致使用成本偏高,本新型仅需提供一个转角力矩,使转盘转动一个角度,最多完成90°的转动,仅在20秒的时间内,即可实现出、入库操作,能耗大为降低,使用费用相应较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转盘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图4分别是图1所示转盘安装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5是图4的A部的俯视放大图;

    图6图7图8分别是本新型一个单元车位的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图;

    图9是图6所示平车的车架俯视图;

    图10图11图12分别是图6所示平车(含平衡机构)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图13图14是图10所示B部、C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2所示D部放大图;

    图16图17分别是图8所示带有侧缘的脚轮和光轮式脚轮的结构图;

    图18是图2所示转盘的轴的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转盘结构为:3个矩管大圆环1按同一轴线等距布置,每一大圆环内均布焊接有多个矩管圆环2,相邻的圆环2相切,圆环之间的空隙焊接有筋板5、6、7,大圆环1的圆心位置焊接有中心筋板4,三个大圆环的对应筋板之间焊接有拉杆8,拉杆8与转盘轴心线平行。上述筋板形状、数量以及拉杆的数量主要取决转盘的强度要求。如图1所示,拉杆并非在每一对应筋板上设置,筋板6所在位置,也可采用一个筋板取代图1中4个相同的筋板6。参见图4-6,转盘的轴3设置在中心筋板4上、经轴承12架设在地面上,转盘下部伸入地面以下的开孔中:电机驱动的机构为:电机9轴与减速器10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安装在转盘的轴上的从动齿轮11啮合;参见图18,转盘的轴由无缝管3c与两轴头3a、3b组成,以减轻重量,无缝管的两端附近焊接有两个支撑板3e、3f,两支撑板上均布有用作经螺栓与中心筋板4(图1)相固定的孔眼,转盘的轴的中部(即无缝管的中部)焊接有一箍套3d。参见图6-8,单元车位结构为:同一轴心线的三个矩管圆环2、2a、2b内设有一平车13,平车上设有脚轮,脚轮与圆环相接触。图9-12示出平车结构:由工字钢13a、13b和槽钢13c焊接为矩形车架,车架上焊接有花纹板13d。平车13上设有6个脚轮,其中4个为带有侧缘的脚轮14(图16中,脚轮14由车轮14a、轴承14b以及轴14c组成),另外2个为光辊轮式脚轮15(图17)示出的光辊轮再配以轴承构成)。平车底面、位于纵向中心线(图6中y轴方向)上设有两个自动平衡机构:竖杆16a焊接在平车13底面上,重物16b与竖杆铰接。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新型设计单元车位共18个,内圈上6个、外圈上12个(转盘的直径为15米多),矩管圆环2的内直径为3米,矩管圆环2的横截面是长140mm宽50mm的矩形(外形尺寸),矩管的壁厚为10mm,筋板5、6、7的厚度为400mm,低于矩管圆环2的厚度(厚度为50mm);转盘的转速设计为1转/分,转盘的轴架设在距地面1m高的位置上;平车的车架的形状为矩形,其长、宽、高(厚度)分别为5000×2200×140mm。转盘上两个中心筋板4经螺栓与轴3上的支撑板3e、3f连接固定。在电机启停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本新型车辆的进、出库时间在20秒以内。

迴转式立体车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迴转式立体车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迴转式立体车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迴转式立体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迴转式立体车库.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迴转式立体车库,包括含有单元车位的转盘,电机驱动机构和电机启停控制装置,所述转盘结构为:3个矩管大圆环按同一轴线等距布置,每一大圆环内均布焊接有多个矩管圆环,相邻接的圆环相切,圆环之间的空隙焊接有筋板,大圆环的圆心位置焊接有中心筋板,三个大圆环的对应筋板之间焊接有与转盘轴心线平行的拉杆;转盘的轴设置在中心筋板上、经轴承架设在地面上,转盘下部伸入地面以下的开孔中;所述单元车位为:转盘上同一轴心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