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161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72691.4

申请日:

2017.04.24

公开号:

CN106907017A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170424|||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方林; 张华锋

地址:

200002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顾正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其包括:对预制花篮梁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进行凿除而形成的梁顶纵筋布置空间;设置于梁顶纵筋布置空间中、且贯穿框架柱的若干根梁顶纵筋;开设于预制花篮梁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的U型的箍筋布置槽;设置于箍筋布置槽中、且贯穿梁挑耳的箍筋;将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梁顶纵筋浇固于其内的第一混凝土回填区;将箍筋布置槽浇筑填补起来、并将箍筋浇固于其内的灌浆料回填区;布置于预制花篮梁底部左右两外侧的若干根梁底纵筋;浇筑在预制花篮梁底部外围、并将所述梁底纵筋浇固于其内的第二混凝土回填区。本申请有效提高了预制花篮梁的受弯、受剪承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包括垂直连接的预制花篮梁(15)
和框架柱(16),所述预制花篮梁(15)包括梁挑耳(15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预制花篮梁(15)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进行凿除而形成的梁顶纵筋布置空间;
设置于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中、且贯穿所述框架柱(16)的若干根梁顶纵筋(17);
开设于所述预制花篮梁(15)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的U型的箍筋布置槽;
设置于所述箍筋布置槽中、且贯穿所述梁挑耳(15a)的箍筋(18);
将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所述梁顶纵筋(17)浇固于其内的第一混
凝土回填区(20);
将所述箍筋布置槽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所述箍筋(18)浇固于其内的灌浆料回填区
(21);
布置于所述预制花篮梁(15)底部左右两外侧的若干根梁底纵筋(19);以及
浇筑在预制花篮梁(15)底部外围、并将所述梁底纵筋(19)浇固于其内的第二混凝土回
填区(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将所述若干根梁底纵筋(19)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箍筋(23),所述第二混凝土回填区(22)
将所述第二箍筋(23)浇固于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梁底纵筋(19)位于所述框架柱(16)的左右两外侧。
4.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凿除预制花篮梁(15)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相关区域而形成梁顶纵筋布置空间,在所述
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新增设置梁顶纵筋(17),并使所述梁顶纵筋(17)贯穿框架柱(16);
在所述预制花篮梁(15)的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开设U型的箍筋布置槽,在所述箍筋布
置槽中布置箍筋(18),而且将该箍筋(18)贯穿所述预制花篮梁(15)上的梁挑耳(15a);
在所述预制花篮梁(15)底部左右两外侧均设置梁底纵筋(19),并设置第二箍筋(23)将
这些梁底纵筋(19)连接起来;
采用混凝土将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从而形成将所述梁顶纵筋(17)浇
固于其内的第一混凝土回填区(20);采用灌浆料将所述箍筋布置槽填补起来,从而形成将
所述箍筋(18)浇固于其内的灌浆料回填区(21);采用混凝土浇筑在预制花篮梁(15)底部外
围,从而形成将所述梁底纵筋(19)浇固于其内的第二混凝土回填区(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梁底纵筋(19)位于所述框架柱(16)的左右两外侧。

说明书

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
花篮梁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梁规范及相关图集主要针对矩形截面形式,增大
截面配置新增箍筋的连接构造如图1所示,主要加固节点处理方式包括:

1)新增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采用短筋连接,如图1所示;

2)设置U形箍筋,U形箍筋焊在原有箍筋上,如图2所示;

3)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设置环形箍筋或加锚式箍筋,如图3和图4所示;

4)当受构造条件限制采用植筋方式埋设U形箍,如图5所示。

对于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截面形式不同于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
及图集中规定的相应类型,同时花篮梁上搁置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槽形板,从提高预制花篮
梁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减少新增梁底纵筋对原有框架柱的穿洞打孔破坏、避免加固时对
槽形板的破坏、降低施工难度角度及目的出发,目前规范及图集规定的加固节点做法应用
于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上的加固上均有所欠缺。

本申请由此而来。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
梁加固结构和方法,以提高预制花篮梁的受弯、受剪承载力。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包括垂
直连接的预制花篮梁和框架柱,所述预制花篮梁包括梁挑耳,还包括:

对所述预制花篮梁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进行凿除而形成的梁顶纵筋布置空间;

设置于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中、且贯穿所述框架柱的若干根梁顶纵筋;

开设于所述预制花篮梁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的U型的箍筋布置槽;

设置于所述箍筋布置槽中、且贯穿所述梁挑耳的箍筋;

将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所述梁顶纵筋浇固于其内的第一混
凝土回填区;

将所述箍筋布置槽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所述箍筋浇固于其内的灌浆料回填区;

布置于所述预制花篮梁底部左右两外侧的若干根梁底纵筋;以及

浇筑在预制花篮梁底部外围、并将所述梁底纵筋浇固于其内的第二混凝土回填
区。

本申请这种加固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还包括将所述若干根梁底纵筋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箍筋,所述第二混凝土回填区将
所述第二箍筋浇固于其内。

所述梁底纵筋位于所述框架柱的左右两外侧。

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方法,包括:

凿除预制花篮梁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相关区域而形成梁顶纵筋布置空间,在所述
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新增设置梁顶纵筋,并使所述梁顶纵筋贯穿框架柱;

在所述预制花篮梁的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开设U型的箍筋布置槽,在所述箍筋布
置槽中布置箍筋,而且将该箍筋贯穿所述预制花篮梁上的梁挑耳;

在所述预制花篮梁底部左右两外侧均设置梁底纵筋,并设置第二箍筋将这些梁底
纵筋连接起来;

采用混凝土将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从而形成将所述梁顶纵筋浇
固于其内的第一混凝土回填区;采用灌浆料将所述箍筋布置槽填补起来,从而形成将所述
箍筋浇固于其内的灌浆料回填区;采用混凝土浇筑在预制花篮梁底部外围,从而形成将所
述梁底纵筋浇固于其内的第二混凝土回填区。

本申请这种加固方法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梁底纵筋位于所述框架柱的左右两外侧。

在凿除预制花篮梁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相关区域时,要保证不破坏整浇层内的钢
筋结构,如有破坏应恢复原状后再进行浇捣。

本申请的优点为:

1)采用此加固做法,可提高预制花篮梁的受弯、受剪承载力。

2)避免新增梁底纵筋贯穿框架柱,对原有框架柱的破坏。

3)避免传统增大截面加固法对槽形板的破坏。

4)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加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传统技术中新增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采用短筋连接的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技术中设置U形箍筋,U形箍筋焊在原有箍筋上的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技术中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设置环形箍筋的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技术中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设置锚式箍筋的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统技术中当受构造条件限制采用植筋方式埋设U形箍的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加固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原钢筋,2-连接短筋,3-连系钢筋,4-新增钢筋,5-新加U型箍筋与原箍筋
的焊接处,6-新加U型箍筋,7-用于锚固植箍筋的结构胶,8-新加箍筋,9-螺栓,10-钢板,11-
加锚式箍筋,12-新增受力钢筋,13-填于孔中的结构胶,14-胶锚式箍筋;

15-预制花篮梁,15a-梁挑耳,16-框架柱,17-梁顶纵筋,18-箍筋,19-梁底纵筋,
20-第一混凝土回填区,21-灌浆料回填区,22-第二混凝土回填区,23-第二箍筋,24-原纵
筋,25-原箍筋,26-原结构整浇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6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典型的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结构形
式,其包括垂直连接的预制花篮梁15和框架柱16,其中预制花篮梁15包括梁挑耳15a。

而本实施例是以上述结构为基础,对这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进行加
固处理,该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参照图6所示):

1)凿除预制花篮梁15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相关区域,而形成梁顶纵筋布置空间,
在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新增设置多根梁顶纵筋17,并使这些梁顶纵筋17贯穿框架柱16。

需要说明的是,在凿除预制花篮梁15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相关区域时,要保证不
破坏整浇层内的钢筋结构,如有破坏应恢复原状后再进行浇捣。

2)在预制花篮梁15的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开设U型的箍筋布置槽,在箍筋布置槽
中布置箍筋18,而且将该箍筋18贯穿预制花篮梁15上的梁挑耳15a。

3)在预制花篮梁15底部左右两外侧均设置多根梁底纵筋19,并设置第二箍筋23
(为异性箍筋)将这些梁底纵筋19连接起来。

4)采用混凝土将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从而形成将所述梁顶纵筋
17浇固于其内的第一混凝土回填区20。

采用灌浆料将所述箍筋布置槽填补起来,从而形成将所述箍筋18浇固于其内的灌
浆料回填区21。

采用混凝土浇筑在预制花篮梁15底部外围,从而形成将梁底纵筋19浇固于其内的
第二混凝土回填区22。如此使得预制花篮梁15的底部宽度得以增大。而且如此设置的梁底
纵筋19在梁柱节点部位不需要贯穿框架柱16,即梁底纵筋19位于框架柱16的左右两外侧,
提高了框架柱16的结构完整性。

上述第二箍筋23可增加底部钢筋的整体性。

可见,经过上述加固处理后,便形成了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
构,该结构包括:

对预制花篮梁15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进行凿除而形成的梁顶纵筋布置空间;

设置于所述梁顶纵筋布置空间中、且贯穿框架柱16的多根梁顶纵筋17;

开设于预制花篮梁15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的U型的箍筋布置槽;

设置于箍筋布置槽中、且贯穿梁挑耳15a的箍筋18;

将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梁顶纵筋17浇固于其内的第一混凝土回
填区20;

将箍筋布置槽浇筑填补起来、并将箍筋18浇固于其内的灌浆料回填区21;

布置于预制花篮梁15底部左右两外侧的多根梁底纵筋19;

将各根梁底纵筋19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箍筋23;以及

浇筑在预制花篮梁15底部外围、并将梁底纵筋19和第二箍筋23浇固于其内的第二
混凝土回填区22。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
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
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既有多层框排架结构预制花篮梁的加固结构和方法,其包括:对预制花篮梁顶部原有结构整浇层进行凿除而形成的梁顶纵筋布置空间;设置于梁顶纵筋布置空间中、且贯穿框架柱的若干根梁顶纵筋;开设于预制花篮梁底边和左右两侧边上的U型的箍筋布置槽;设置于箍筋布置槽中、且贯穿梁挑耳的箍筋;将梁顶纵筋布置空间浇筑填补起来、并将梁顶纵筋浇固于其内的第一混凝土回填区;将箍筋布置槽浇筑填补起来、并将箍筋浇固于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