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屏蔽板罩的门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框,尤指一种先筑门墙、后装门框的可调屏蔽板罩的门框。
背景技术
习知专利号为98123378.3的《先筑门墙后的门框速固施工法》,揭示了一种于先筑门墙后,可迅速安装门框的施工方法,其在门框的纵、横框的侧槽中嵌装饰板,以增加门框的装饰效果,但各框及饰板均有一定地尺寸大小,若门墙因装璜所需,铺装有壁砖或瓷砖,使门墙的宽度或厚度产生变化时,则无法作弹性调整;或必须制备多种尺寸的门框及相关的饰板,以适应施工所需;不然就必须对个案量身订做,单独设计、制作、施工,非常不便,徒增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嵌塞、紧固于门框两凹座中的可调屏蔽板罩,以罩护固定钉;各屏蔽板罩可依据所欲屏蔽的门框与门墙之间的间隙、间距加以调节、以增进门框牢靠性、安全性及完美装饰效果的可调屏蔽板罩的门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对个案量身订做,单独设计、且制作、施工,非常方便,可降低成本的可调屏蔽板罩的门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屏蔽板罩的门框,主要包括一由塑料射出或铝合金挤压一体成型的门框,至少有一固定构件将该门框固装于一门墙上,其特征在于:该门框两侧凹设有凹座,两可调屏蔽板罩分别嵌塞、固定于门框的两凹座中,并介于该门框与门墙间的间隙部位;该可调屏蔽板罩的断面约呈U型,其包括:一卡合于门框相应侧的凹座中的前遮板、一自前遮板向内伸的、并卡合于外伸板上的棘齿的逆止爪、一连设于前遮板后方,向内伸抵住门墙壁面的后遮板,以及一自后遮板对应于逆止爪向内突伸,并紧抵于外伸板的辅助爪。其中:
所述门框的座板由数固定钉固装于固定构件的突板上,该突板由固定构件的两侧向下或向上弯折而成,以及一自座板向外突伸的外伸板上设有棘齿。
所述后遮板的内面上等距并列设有数可切断的切槽;该逆止爪卡扣于外伸板的棘齿上,而辅助爪则对应于逆止爪抵顶于外伸板的外侧面。
所述外伸板的两面分别设有棘齿,而后遮板的辅助爪成为另一逆止爪,其两面上的逆止爪分别与外伸板两面上的棘齿相啮合。
所述后遮板内伸部分设有一圆弧段,其内面等距并列设有可切断的切槽。
所述可调屏蔽板罩为一长臂式屏蔽板罩,各长臂式屏蔽板罩断面约呈L型,一端为固定于门框凹座中的扣合端,另一端为贴固于门墙壁面上的贴合端。
所述扣合端的前端设有与各凹座外伸板上的棘齿相啮合的逆止爪。
所述凹座外伸板的前端面还可为平面,以粘接剂粘贴、固定于长臂式屏蔽板罩的扣合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可调屏蔽板罩,即可罩护所有的固定钉,又可屏蔽门框与相应门墙W之间的间隙,故增加了表面处理的安全性、牢靠性与美观的装饰性,而且可依所需调整其长度。
2、由于设有适用于特别加宽门墙壁厚的长臂式屏蔽板罩,故可满足各种不同门墙壁厚的安装需要,不必单独定作,其使用方便,牢靠,美观,而且可大幅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纵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纵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纵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纵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纵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数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阅图1,一种可调屏蔽板罩的门框,主要包括:一由塑料射出或铝合金挤压一体成型的门框1,至少有一固定构件2将该门框1固装于一门墙W上,以及两可调屏蔽板罩3分别嵌塞、固定于门框1的两侧,以屏蔽门框1与邻接门墙W之间的间隙,以增加表面处理的牢靠性与美观装饰性。
该门框1也适用传统的木制门框或其它材质的门框,本实用新型未加以限制。
该门框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凹座11,其座板10可由固定钉23固装于固定构件2的突板22上,该突板22由固定构件2的两侧向下弯折而成,而各凹座11的座板10向外突伸的外伸板12上设有棘齿13。
各可调屏蔽板罩3的断面约呈U型,包括一卡合于门框一侧凹座11的前遮板31、一自该前遮板31向内伸的,并卡合于外伸板12上棘齿13定位的逆止爪32、一连设于前遮板31后方,以便内伸抵住门墙W壁面的后遮板33,以及一自后遮板33对应逆止爪32向内凸伸,紧抵于外伸板12的辅助爪34,令该屏蔽板罩3牢靠的固设于该门框的凹座11之内,亦可不设后遮板33上的辅助爪34,使后遮板33直接靠摩擦卡合于各凹座11外伸板12的板面上,成为第一实施例的一简化形式。
另外,该可调屏蔽板罩3的后遮板33的内面上等距并列割设有数呈V形的切槽33V,以便依据后遮板33与门墙W壁面之间隙,可轻易地切断成所需的长度,使后遮板33的内板缘331恰抵住门墙W的壁面,各逆止爪32因卡扣于外伸板12的棘齿13上制动,无法拉出,使屏蔽板罩3可牢靠地卡扣、定位于门框的凹座11内无法退出,而辅助爪34则在外伸板12的另一侧与对应的逆止爪32相抵压,可充分发挥紧扣的定位作用,避免其松脱。而该屏蔽板罩3可伸入至各凹座11内所需的深度,若门墙W的墙厚Wt较厚时,则可沿后遮板33的切槽33V切断,使其短化或窄化,故为可调屏蔽板罩。
该可调屏蔽板罩3,可深可浅地扣合于该门框凹座11内,遮住门框与门墙壁面间的间隙,罩蔽各固定钉23,故可增加门框的装饰美感。
整个屏蔽板罩3,也可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该屏蔽板罩3与各凹座11的扣合结构也可修饰变化为其它种形式,若不应用棘齿与逆止爪的啮合机制,亦可使用强力粘接剂或其它锁扣方式,将屏蔽板罩3牢固扣合定位于门框的凹座11之中,各种修饰变化的应用,本实用新型未加限制。
而凹座11中的数固定钉23的钉头已由屏蔽板罩3所罩蔽,从外表查觉不到,故有隐蔽的安全性、具有防止被破坏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的门框1设有壁厚承窝14,用于容纳门墙(含壁砖等表面处理外壁面的壁厚Wt)。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适用于因门墙W加设瓷砖、壁砖、大理石壁砖等外加壁W1,而加厚的壁厚Wt’,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门框1内设有外加固定构件2a,由固定钉23将外加固定构件2a锁固于原固定构件2与门墙之端面,将门框凹座11中的座板10,由固定钉23a锁固于外加固定构件2a的突板22a上,该突板22a由外加固定构件2a的两侧向上弯折而成,而将原固定构件2的顶面设为平面,此时,外加固定构件2a容置于壁厚承窝14之中,但是,门框外伸板12与外加壁W1之间形成一间隙A,可利用屏蔽板罩3的后遮板33的板缘331抵住外加壁W1的表面,罩蔽住该间隙A,该后遮板33可在适当切槽33V处切断成合适的板宽(或深度),恰好可罩蔽住该间隙A,从外表面观之,为一美观大方的门框背部。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实施例的门框1与第一实施例的门框1属同型尺寸,由于壁厚Wt’已增厚,按理门框1不能使用,但因门框1是规格化一体成型的,不便更动。如选用外加固定构件2a,让壁厚Wt’沿外加固定构件2a的底缘向门框两侧延伸,使两侧壁面W1,W为门框两侧屏蔽板罩的后遮板33所罩蔽,完全可遮盖住间隙A,而各后遮板33可依需要沿切槽33V,方便地切断成合适的深度,使各板缘331恰好抵住壁面W1和W。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门框凹座11的外伸板12的两面分别设有棘齿13、13a,而后遮板33的辅助爪改为另一逆止爪34a,如此,前、后遮板31,33分别被两面的逆止爪32、34a紧紧地啮合定位于外伸板12上的棘齿13、13a上,使啮合卡扣更为牢靠。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后遮板33a内伸部分改为圆弧段,该圆弧段内等距并列设有可切断的切槽33V,以便依所需遮板的纵深程度,沿适当的切槽33V切断成所需后遮板的深度(宽度)。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屏蔽板罩3设为适用于特别加宽的门墙壁厚WT的长臂式屏蔽板罩3a,各长臂式屏蔽板罩3a的断面约呈L型,其一端(扣合端)卡扣入门框凹座11中,另一端(贴合端)则贴合、抵压于壁面W或W1上;该扣合端里端设有恰可啮合于凹座11外伸板12上的棘齿13的逆止爪32。
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五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凹座11外伸板12的前端面为平面,采用粘接剂粘贴、固定于长臂式屏蔽板罩3a的扣合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举凡熟悉此项技艺者,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