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96154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81830.2

申请日:

2017.03.24

公开号:

CN106906921A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日:20170324|||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56; E04H9/02;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广州大学

发明人:

叶茂; 傅继阳; 刘爱荣; 吴玖荣

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裘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包括结构相同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右端块、多块第一标准块、多块第二标准块、左端块、结构相同的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具有良好的阻尼抗震效果,属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右
端块、多块第一标准块、多块第二标准块、左端块、结构相同的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
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均包括一体形成且相互错开的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后连接
板相对前连接板向下和向右突出,后连接板形成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
板,前连接板相对后连接板向上和向左突出,前连接板形成向上突出的上突出板和向左突
出的左突出板;
右端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后板和前板,后板相对前板向下突出,后板形成向下突出的下
突出板,前板相对后板向上、向左和向右突出,前板形成向上突出的上突出板、向左突出的
左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板;
左端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后板和前板,后板相对前板向下和向右突出,后板形成向下突
出的下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板,前板相对后板向左和向上突出,前板形成向上突出
的上突出板和向左突出的左突出板;
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均包括一体形成的后立柱和前立柱,后立柱和前立柱的一端平
齐,后立柱的宽度大于前立柱的宽度,后立柱相对前立柱向上和向下突出,后立柱形成向上
突出的上突出柱和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柱,左连接柱的后立柱相对左连接柱的前立柱形成向
右突出的右突出柱,右连接柱的后立柱相对右连接柱的前立柱形成向左突出的左突出柱;
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
栓孔;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
螺栓孔;右端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右端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
左端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左端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
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均呈L型结构,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
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
第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紧靠
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梁的
竖直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端块
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端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
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端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最右边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
上,右端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右连接柱的后立柱上;左端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
连接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左端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
上,左端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左连接柱的后立柱上;左端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最左边第一
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径向松动螺栓的直
径小于松动螺栓孔的内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其特征在于:第一标准块和第二
标准块的右端面设有橡胶垫。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右突出板和
下突出板的端面上设有黏弹性材料层。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右端块的右突出板
紧靠在右连接柱的左突出柱和上突出柱,左端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左连接柱的右突出柱和
上突出柱。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其特征在于:黏弹性材料层的端
面上设有黏弹性材料钉,黏弹性材料层与相应的右突出板或下突出板一体浇筑而成。

说明书

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
尼墙。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既具有预制装配化的技术优势,同时又存在传统混凝土框
架抗震性能薄弱、节点受力复杂的缺陷,当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具有极为广阔
的发展前景,目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有以下问题:(1)结构的整体性差,装配式混凝土
框架结构由预制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如连接设计施工控制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结构整
体性和冗余度差的问题,该类震害在历次地震中屡见不鲜。(2)框架结构的耗能能力差,目
前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上有,等效现浇连接、焊接、螺栓连接、预应力连接、后浇整
体式连接等多种方式,但结构抗震性能差、耗能能力低。(3)填充墙的设计具有不好的影响
和地震破坏有危害性,地震中曾出现大量框架填充墙破坏或倒塌,这使填充墙的抗震问题
及其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
尼墙,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具有良好的阻尼抗震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包括结构相同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右端块、多块
第一标准块、多块第二标准块、左端块、结构相同的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

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均包括一体形成且相互错开的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后
连接板相对前连接板向下和向右突出,后连接板形成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
突出板,前连接板相对后连接板向上和向左突出,前连接板形成向上突出的上突出板和向
左突出的左突出板;

右端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后板和前板,后板相对前板向下突出,后板形成向下突出
的下突出板,前板相对后板向上、向左和向右突出,前板形成向上突出的上突出板、向左突
出的左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板;

左端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后板和前板,后板相对前板向下和向右突出,后板形成向
下突出的下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板,前板相对后板向左和向上突出,前板形成向上
突出的上突出板和向左突出的左突出板;

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均包括一体形成的后立柱和前立柱,后立柱和前立柱的一端
平齐,后立柱的宽度大于前立柱的宽度,后立柱相对前立柱向上和向下突出,后立柱形成向
上突出的上突出柱和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柱,左连接柱的后立柱相对左连接柱的前立柱形成
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柱,右连接柱的后立柱相对右连接柱的前立柱形成向左突出的左突出
柱;

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松
动螺栓孔;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
紧固螺栓孔;右端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右端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
栓孔;左端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左端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

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均呈L型结构,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
接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
上,第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
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
梁的竖直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
端块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端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
动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端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最右边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
板上,右端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右连接柱的后立柱上;左端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
栓连接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左端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
上,左端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左连接柱的后立柱上;左端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最左边第一
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

进一步的是:径向松动螺栓的直径小于松动螺栓孔的内径。这样可使径向松动螺
栓沿着上下左右(即螺栓的径向方向)的方向晃动,而前后方向则固定。

进一步的是: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的右端面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能保证连接
的紧密性,减少缝隙。

进一步的是:所有的右突出板和下突出板的端面上设有黏弹性材料层。黏弹性材
料层能产生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剪切力,从而产生阻尼现象。

进一步的是:右端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右连接柱的左突出柱和上突出柱,左端块
的左突出板紧靠在左连接柱的右突出柱和上突出柱。

进一步的是:黏弹性材料层的端面上设有黏弹性材料钉,黏弹性材料层与相应的
右突出板或下突出板一体浇筑而成。黏弹性材料钉能加强连接。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预制阻尼墙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阻尼墙结构化,得以工业化生产,从而减少了现场湿作业施工量,有
利于缩短工期、控制施工质量,而且标准化生产的阻尼墙既便于修缮更换,也便于节能和建
筑构件拆除后的重复利用。

(2)采用预制阻尼墙可避免普通填充墙竖向布置不均匀导致的结构薄弱层,另外
预制阻尼墙与预制混凝土框架梁柱之间可通过可靠的连接构造来保证在地震中的协同受
力,增强结构抗震整体性。

(3)当地震作用较大时,阻尼墙可通过相邻墙板单元(标准块)之间的往复相对位
移,迫使减震层(黏弹性材料层)产生剪切滞回变形而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整体结构的
地震反应,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而且预制阻尼墙本身也不易产生破坏或倒塌而危及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面图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立体图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装配好一半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装配好后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标准块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标准块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第二标准块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第二标准块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右端块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右端块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图11是左端块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2是左端块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图13是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上连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紧固螺栓和径向松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右突出板或下突出板与黏弹性材料层的装配图。

图17是右突出板或下突出板与黏弹性材料层的爆炸图。

图18是黏弹性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连接梁,2为下连接梁,3为右端块,4为左端块,5为第一标准块,6为第
二标准块,7为左连接柱,8为右连接柱,9为径向松动螺栓,10为紧固螺栓,11为紧固螺栓孔,
12为松动螺栓孔,13为黏弹性材料层,14黏弹性材料钉,1-1为上连接梁的水平板,1-2为上
连接梁的竖直板,3-1为右端块的前板,3-2为右端块的上突出板,3-3为右端块的右突出板,
3-4为右端块的左突出板,3-5为右端块的后板,3-6为右端块的下突出板,4-1为左端块的前
板,4-2为左端块的上突出板,4-3为左端块的左突出板,4-4为左端块的后板,4-5为左端块
的右突出板,4-6为左端块的下突出板,5-1为第一标准块的前连接板,5-2为第一标准块的
上突出板,5-3为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5-4为第一标准块的后连接板,5-5为第一标准块
的右突出板,5-6为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6-1为第二标准块的前连接板,6-2为第二标准
块的上突出板,6-3为第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6-4为第二标准块的后连接板,6-5为第二标
准块的下突出板,6-6为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均包括一体形成
且相互错开的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7-1为左连接柱的前立柱,7-2为左连接柱的右突出柱,
7-3为左连接柱的上突出柱,7-4为左连接柱的下突出柱,8-1为右连接柱的前立柱,8-2为右
连接柱的左突出柱,8-3为右连接柱的上突出柱,8-4为右连接柱的下突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
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图1至图18所示,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包括结构相同的上连接梁和下
连接梁、右端块、多块第一标准块、多块第二标准块、左端块、结构相同的左连接柱和右连接
柱。

对于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而言,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均包括一体形成且
相互错开的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是一个整体,为描述方便,将其分成
了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后连接板相对前连接板向下和向右突出,后连接板相对前连接板
而言,后连接板形成了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板,前连接板相对后连接
板向上和向左突出,前连接板相对后连接板而言,前连接板形成了向上突出的上突出板和
向左突出的左突出板;可以看成,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是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板,前连接板相
对后连接板向左上角错开了一段距离。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是相同的结构,区别在于
其设置的紧固螺栓孔和松动螺栓孔的位置不一样。

对于右端块而言,将右端块分成后板和前板两部分来描述,右端块包括一体形成
的后板和前板,后板相对前板向下突出,后板相对前板而言,后板形成了向下突出的下突出
板,前板相对后板向上、向左和向右突出,前板相对后板而言,前板形成了向上突出的上突
出板、向左突出的左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突出板。

对于左端块而言,左端块也包括一体形成的后板和前板,后板相对前板向下和向
右突出,在左端块中,后板相对前板而言,后板形成了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板和向右突出的右
突出板,前板相对后板向左和向上突出,前板相对后板而言,前板形成了向上突出的上突出
板和向左突出的左突出板;

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是完全相同的两根柱子,对称地布置。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
均包括一体形成的后立柱和前立柱,后立柱和前立柱的一端平齐,即对于左连接柱而言,后
立柱的左端和前立柱的左端平齐,对于右连接柱而言,后立柱的右端和前立柱的右端平齐。
后立柱的宽度大于前立柱的宽度。后立柱相对前立柱向上和向下突出,后立柱形成向上突
出的上突出柱和向下突出的下突出柱,左连接柱的后立柱相对左连接柱的前立柱形成了向
右突出的右突出柱,右连接柱的后立柱相对右连接柱的前立柱形成了向左突出的左突出
柱。

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紧固螺栓孔,横向方向即左
右方向,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松动螺栓孔;第二标准块的
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松动螺栓孔,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沿着
横向方向排列的紧固螺栓孔;右端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紧固螺栓
孔,右端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左端块的上突出板设有多个松动螺栓孔,左端
块的下突出板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

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均呈L型结构,为描述方便,将上连接梁分成竖直板和水平板
来描述,将下连接梁也分成竖直板和水平板来描述。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均包括竖直板和
水平板,上连接梁的水平板在上连接梁竖直板上端的前面,下连接梁的水平板在下连接梁
竖直板下端的后面。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依次交替的排列并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对于
相邻的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而言,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上
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
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
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梁的竖
直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一标准
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第一标准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
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右端块的上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右
端块的下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对于右端块和最右边的第
二标准块而言,右端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最右边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右端块的右突
出板紧靠在右连接柱的后立柱上。左端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上连接梁的
竖直板上,左端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左端块的左突出
板紧靠在左连接柱的后立柱上;对于左端块和最左边的第一标准块而言,左端块的右突出
板紧靠在最左边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

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均设有相应的松动螺栓孔,所有的径向松动螺栓
的直径小于松动螺栓孔的内径。这样可使径向松动螺栓沿着上下左右(即螺栓的径向方向)
的方向晃动,而前后方向则固定。即第一标准块的上端是固定死的,第一标准块的下端可上
下左右的晃动,第二标准块的下端是固定死的,第二标准块的上端可上下左右的晃动。

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的右端面设有橡胶垫,即对于第一标准块而言,后连接
板的右端面和前连接板的右端面均设有橡胶垫,对于第二标准块而言,后连接板的右端面
和前连接板的右端面也都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能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减少缝隙。

所有的右突出板和下突出板的端面上设有黏弹性材料层。黏弹性材料层能产生上
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剪切力,从而产生阻尼现象。黏弹性材料层的端面上设有黏弹性材料
钉,黏弹性材料层与相应的右突出板或下突出板一体浇筑而成,浇筑完成后,黏弹性材料钉
则位于右突出板和下突出板内,黏弹性材料钉能加强连接。

右端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右连接柱的左突出柱和上突出柱,右端块的右突出板的
上端进一步地向右突出一部分,该部分紧靠在右连接柱的上突出柱;左端块的左突出板紧
靠在左连接柱的右突出柱和上突出柱,左端块的左突出板的上端进一步地向左突出一部
分,该部分紧靠在左连接柱的上突出柱。

本发明的安装情况,第一标准块、第二标准块、左端块、右端块拼接好后,所有的上
突出板形成了一整个长板,通过紧固螺栓或径向松动螺栓与上连接梁的竖直板连接,,所有
的下突出板也形成了一整个长板,通过紧固螺栓或径向松动螺栓与下连接梁的竖直板连
接。当阻尼墙发生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移时,相邻的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会相互挤压,从
而起到阻尼效果,如第一标准块的右端面会挤压第二标准块的左端面;同时因为所有的右
突出板和下突出板上设有黏弹性材料层,即在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相互挤压的过程
中,黏弹性材料层会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能起到更好的阻尼效果;另外,径向松动螺栓的直
径小于松动螺栓孔的内径,使得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像单摆似的,可以左右上下方向
的晃动,即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只是一端固定,另一端可晃动,从而保证了阻尼现在的
产生。第一标准块上端固定,下端活动,第二标准块则下端固定,上端活动,第一标准块和第
二标准块这样交替的排列,阻尼效果更好。本发明的标准块、端块等可以在工厂预先加工而
成,即标准块、端块等都是预制的,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标准块、端块的材质可以
选用混泥土。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墙间错动的阻尼墙,包括结构相同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右端块、多块第一标准块、多块第二标准块、左端块、结构相同的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第二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径向松动螺栓连接在上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下突出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梁的竖直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左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右突出板上,第二标准块的右突出板紧靠在相邻第一标准块的左突出板上;第一标准块的上突出板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