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洞口柱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
洞口柱。
背景技术
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保温隔音,绿色环保,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门窗洞口两侧柱子为了防止失稳或者强度破坏,而将洞口位置的柱子
采用多根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拼合而成,构造繁琐,并且计算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的冷弯薄壁型钢洞口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
弯薄壁型钢房屋洞口柱计算过程复杂,结构繁琐等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洞
口柱,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钢柱Ⅰ、U型钢柱Ⅱ和钢板。
所述U型钢柱Ⅰ包括腹板Ⅰ、翼缘Ⅰ和翼缘Ⅱ。所述U型钢柱Ⅰ的开口处,翼缘Ⅱ水平弯
折延伸出外卷边Ⅰ。
所述U型钢柱Ⅱ包括腹板Ⅱ、翼缘Ⅲ和翼缘Ⅳ。所述U型钢柱Ⅱ的开口处,翼缘Ⅲ水
平弯折延伸出外卷边Ⅱ。
所述钢板连接在U型钢柱Ⅰ和U型钢柱Ⅱ之间。所述U型钢柱Ⅰ和U型钢柱Ⅱ位于钢板
的同一侧。所述钢板的两端分别与翼缘Ⅰ和翼缘Ⅳ相连。所述U型钢柱Ⅰ、U型钢柱Ⅱ和钢板为
一个整体。
所述U型钢柱Ⅰ的开口与钢板的板面相对,外卷边Ⅰ与钢板贴合。所述U型钢柱Ⅱ的
开口与钢板的板面相对,外卷边Ⅱ与钢板贴合。所述钢板与外卷边Ⅰ和外卷边Ⅱ通过自攻螺
钉固定连接。所述钢板的中部具有两个槽型加劲肋。
施工时,洞口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盖设有U型钢顶导梁和U型钢底导梁。所述U型钢
顶导梁和U型钢底导梁开口相对。洞口柱上端伸入到U型钢顶导梁的U形开口槽内部。所述腹
板Ⅰ、腹板Ⅱ和钢板与U型钢顶导梁的翼缘贴合。在贴合处,所述腹板Ⅰ、腹板Ⅱ和钢板通过自
攻螺钉与U型钢顶导梁固定连接。洞口柱下端伸入到U型钢底导梁的U形开口槽内部。所述腹
板Ⅰ、腹板Ⅱ和钢板与U型钢底导梁的翼缘贴合。在贴何处,所述腹板Ⅰ、腹板Ⅱ和钢板通过自
攻螺钉与U型钢底导梁固定连接。
所述U型钢顶导梁的腹板与洞口柱上方的冷弯薄壁型钢梁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底
导梁的腹板与洞口柱下方的冷弯薄壁型钢梁或钢筋混凝土地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梁中相间预埋有锚栓。所述锚栓从钢筋混凝土地梁的
上表面露头。露头处,U型钢底导梁通过垫块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地梁的锚栓上。
进一步,所述垫块为C型钢构件。所述垫块与U型钢底导梁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翼缘Ⅰ、翼缘Ⅱ、翼缘Ⅲ和翼缘Ⅳ上还具有供管线穿过的线路孔。
进一步,所述U型钢柱Ⅰ、U型钢柱Ⅱ之间的距离为400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安装,利于冷弯薄壁型钢建筑的进一步的推广;
2.截面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3.提高了洞口柱的承载能力,使得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洞口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洞口柱俯视图;
图3为洞口柱与顶、底梁连接图;
图4为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示意图;
图5为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洞口柱与顶、底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U型钢柱Ⅰ1、腹板Ⅰ101、翼缘Ⅰ102、翼缘Ⅱ103、外卷边Ⅰ1031、U型钢柱Ⅱ2、腹
板Ⅱ201、翼缘Ⅲ202、翼缘Ⅳ203、外卷边Ⅱ2022、钢板3、加劲肋301、自攻螺钉4、U型钢顶导
梁5、U型钢底导梁6、钢筋混凝土地梁7、锚栓8、垫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
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
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洞口柱,包括U型钢柱Ⅰ1、U型钢柱Ⅱ2
和钢板3。
参见图1和图2,所述U型钢柱Ⅰ1包括腹板Ⅰ101、翼缘Ⅰ102和翼缘Ⅱ103。所述U型钢
柱Ⅰ1的开口处,翼缘Ⅱ103水平弯折延伸出外卷边Ⅰ1031。
所述U型钢柱Ⅱ2包括腹板Ⅱ201、翼缘Ⅲ202和翼缘Ⅳ203。所述U型钢柱Ⅱ2的开口
处,翼缘Ⅲ202水平弯折延伸出外卷边Ⅱ2022。
所述钢板3连接在U型钢柱Ⅰ1和U型钢柱Ⅱ2之间。所述U型钢柱Ⅰ1和U型钢柱Ⅱ2位
于钢板3的同一侧。所述钢板3的两端分别与翼缘Ⅰ102和翼缘Ⅳ203相连。所述U型钢柱Ⅰ1、U
型钢柱Ⅱ2和钢板3为一个整体。所述翼缘Ⅰ102、翼缘Ⅱ103、翼缘Ⅲ202和翼缘Ⅳ203上还具
有供管线穿过的线路孔。
所述U型钢柱Ⅰ1的开口与钢板3的板面相对,外卷边Ⅰ1031与钢板3贴合。所述U型钢
柱Ⅱ2的开口与钢板3的板面相对,外卷边Ⅱ2022与钢板3贴合。所述钢板3与外卷边Ⅰ1031和
外卷边Ⅱ2022通过自攻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钢板3的中部具有2个槽型加劲肋301。所述两
个槽型加劲肋301将钢板3的宽度方向分为三部分。
参见图3,施工时,洞口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盖设有U型钢顶导梁5和U型钢底导梁
6。所述U型钢顶导梁5和U型钢底导梁6开口相对。洞口柱上端伸入到U型钢顶导梁5的U形开
口槽内部。所述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与U型钢顶导梁5的翼缘贴合。在贴合处,所述
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通过自攻螺钉4与U型钢顶导梁5固定连接。洞口柱下端伸入到
U型钢底导梁6的U形开口槽内部。所述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与U型钢底导梁6的翼缘
贴合。在贴何处,所述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通过自攻螺钉4与U型钢底导梁6固定连
接。
本实施例中,洞口柱布置在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底层。参见图4和图5,所述U型钢
顶导梁5的腹板与洞口柱上方的冷弯薄壁型钢梁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底导梁6的腹板与钢
筋混凝土地梁7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梁7中相间预埋有锚栓8。所述锚栓8从钢筋混
凝土地梁7的上表面露头。露头处,U型钢底导梁6通过垫块9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地梁7的锚栓
8上。所述垫块9为C型钢构件。所述垫块9与U型钢底导梁6通过自攻螺钉4固定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洞口柱,包括U型钢柱Ⅰ1、U型钢柱Ⅱ2
和钢板3。
所述U型钢柱Ⅰ1包括腹板Ⅰ101、翼缘Ⅰ102和翼缘Ⅱ103。所述U型钢柱Ⅰ1的开口处,
翼缘Ⅱ103水平弯折延伸出外卷边Ⅰ1031。
所述U型钢柱Ⅱ2包括腹板Ⅱ201、翼缘Ⅲ202和翼缘Ⅳ203。所述U型钢柱Ⅱ2的开口
处,翼缘Ⅲ202水平弯折延伸出外卷边Ⅱ2022。所述翼缘Ⅰ102、翼缘Ⅱ103、翼缘Ⅲ202和翼缘
Ⅳ203上还具有供管线穿过的线路孔。
所述钢板3连接在U型钢柱Ⅰ1和U型钢柱Ⅱ2之间。所述U型钢柱Ⅰ1和U型钢柱Ⅱ2位
于钢板3的同一侧。所述钢板3的两端分别与翼缘Ⅰ102和翼缘Ⅳ203相连。所述U型钢柱Ⅰ1、U
型钢柱Ⅱ2和钢板3为一个整体。
参见图6,所述U型钢柱Ⅰ1的开口与钢板3的板面相对,外卷边Ⅰ1031与钢板3贴合。
所述U型钢柱Ⅱ2的开口与钢板3的板面相对,外卷边Ⅱ2022与钢板3贴合。所述钢板3与外卷
边Ⅰ1031和外卷边Ⅱ2022通过自攻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柱Ⅰ1、U型钢柱Ⅱ2之间的距离
为400mm。所述钢板3的中部具有两个槽型加劲肋301。所述两个槽型加劲肋301将钢板3的宽
度方向分为三部分。
施工时,洞口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盖设有U型钢顶导梁5和U型钢底导梁6。所述U型
钢顶导梁5和U型钢底导梁6开口相对。洞口柱上端伸入到U型钢顶导梁5的U形开口槽内部。
所述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与U型钢顶导梁5的翼缘贴合。在贴合处,所述腹板Ⅰ101、
腹板Ⅱ201和钢板3通过自攻螺钉4与U型钢顶导梁5固定连接。洞口柱下端伸入到U型钢底导
梁6的U形开口槽内部。所述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与U型钢底导梁6的翼缘贴合。在贴
何处,所述腹板Ⅰ101、腹板Ⅱ201和钢板3通过自攻螺钉4与U型钢底导梁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洞口柱布置在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的2层或2层以上。所述U型钢顶导梁
5的腹板与洞口柱上方的冷弯薄壁型钢梁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底导梁6的腹板与洞口柱下
方的冷弯薄壁型钢梁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