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59351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18149.6

申请日:

2017.01.11

公开号:

CN106759521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29/1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崔江余 杨溪 丛欣江变更后:郭超 丛欣江 王昭 吴冬冬 崔江余 杨杰 韩瑞峰 李银华 王晓|||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日:2017011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2D31/02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发明人:

崔江余; 杨溪; 丛欣江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A2-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代理人:

谷庆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①号钢板、②号钢板、遇水膨胀止水条、密封胶、绑扎线、灌浆料、初衬喷砼、聚合物水泥基面、防水卷材、型钢支撑,主要针对未拆除的型钢支撑与初衬连接节点处防水不能进行整体施工而设计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本发明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可从经济、技术与施工工艺综合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的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包括①号钢板(1)、②号钢板
(2)、遇水膨胀止水条(3)、密封胶(4)、绑扎线(5)、灌浆料(6)、初衬喷砼(7)、聚合物水泥基
面(8)、防水卷材(9)、型钢支撑(10),所述的型钢支撑(10)为工字型钢板,所述②号钢板(2)
竖直嵌在型钢支撑(10)的上端,所述的①号钢板(1)位于②号钢板(2)的底部且水平嵌在型
钢支撑(10)上,型钢支撑(10)与①号钢板(1)、②号钢板(2)满焊连接;所述初衬喷砼(7)位
于型钢支撑(10)的上方,所述聚合物水泥基面(8)位于初衬喷砼(7)的下面,聚合物水泥基
面(8)下表面通过密封胶(4)铺设所述防水卷材(9),防水卷材(9)靠近型钢支撑(10)的一端
沿着型钢支撑(10)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再继续沿着①号钢板(1)延伸至①号钢板(1)的边
缘,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3)位于防水卷材(9)和型钢支撑(10)的贴合面的中间部位,使遇
水膨胀止水条(3)呈圆周环绕于型钢支撑(10),通过所述绑扎线(5)对防水卷材(9)进行绑
扎固定,通过所述的灌浆料(6)对②号钢板(2)和型钢支撑(10)之间的密封腔进行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①号钢板(1)
外形规格为450mm*159mm,上部有两处60mm*18mm凹槽,厚度为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②号钢板(2)
外形规格为为250mm*130mm,厚度为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
条(3)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规格为10mm×30mm,最大膨胀率为500%,所述的遇水膨胀止
水条(3)内层有自粘层,通过自粘层固定于型钢支撑(1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4)为
有机硅密封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扎线(5)为
10号铅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卷材(9)
厚度为1.0-2.0mm,依次包括上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层、下隔离层,所述的上隔离层、高分子
防水层、下隔离层之间通过聚氨酯复合胶粘剂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离层、下
隔离层均为为聚丙烯隔离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防水层
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材料。

说明书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防水工程,具体来讲涉及到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处理结构是指为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对地下工程采用的加固与保
护的措施。在软弱地层中或穿越重要设施施作隧道二衬时,由于重要设施变形要求较严,隧
道初衬结构上型钢支撑先不拆除,将型钢支撑直接浇筑至二衬混凝土结构中,待二衬混凝
土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型钢支撑的拆除,型钢支撑与初衬连接节点部位防水的
处理是保证地下工程防水体系质量好坏的关键。

由于型钢支撑与初衬连接节点处防水不能进行整体施工,给后期结构正常使用与
运营留下了许多隐患,虽然国内外许多施工单位采取了相应的防水措施,但地铁车站与通
道结构在后期使用中漏水现象较严重,每年运营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
其进行专门处理,但往往效果不佳,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本工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水技
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
能从经济、技术与施工工艺综合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的发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①号钢板、②号钢板、遇水膨胀止水
条、密封胶、绑扎线、灌浆料、初衬喷砼、聚合物水泥基面、防水卷材、型钢支撑,所述的型钢
支撑为工字型钢板,所述②号钢板竖直嵌在型钢支撑的上端,所述的①号钢板位于②号钢
板的底部且水平嵌在型钢支撑上,型钢支撑与①号钢板、②号钢板满焊连接;所述初衬喷砼
位于型钢支撑的上方,所述聚合物水泥基面位于初衬喷砼的下面,聚合物水泥基面下表面
通过密封胶铺设所述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靠近型钢支撑的一端沿着型钢支撑向下延伸一段
距离,再继续沿着①号钢板延伸至①号钢板的边缘,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位于防水卷材和
型钢支撑的贴合面的中间部位,使遇水膨胀止水条呈圆周环绕于型钢支撑,通过所述绑扎
线对防水卷材进行绑扎固定,通过所述的灌浆料对②号钢板和型钢支撑之间的密封腔进行
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的满焊根据GB50205-2001的标准执行,焊缝尺寸符合GB985的规
定,对接焊缝和允许偏差为1.5±1.0mm,焊缝凹面允许偏差小于0.5mm,焊缝错边小于壁厚
的1/10,当角焊缝的焊高不高于6mm,允许偏差为1.5,当角焊缝大于6mm时,允许偏差为3。

进一步的,所述的①号钢板外形规格为450mm*159mm,上部有两处60mm*18mm凹槽,
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②号钢板外形规格为为250mm*130mm,厚度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为BW止水条,规格为10mm×30mm,最大膨胀率为
500%,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内层有自粘层,通过自粘层固定于型钢支撑上,遇水后体积
膨胀堵塞施工缝及周围的毛细孔,达到可靠的防渗要求,膨胀后整体效果好,过大压缩时对
弹性的影响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胶为有机硅密封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候性,几乎与任
何材料都粘接,在地下工程防水结构中防潮效果可持续很多年。

进一步的,所述的绑扎线为10号铅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卷材厚度为1.0-2.0mm,依次包括上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层、
下隔离层,所述的上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层、下隔离层之间通过聚氨酯复合胶粘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均为为聚丙烯隔离层。

进一步的,高分子防水层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材料,在-40-60℃环境中长期稳定
使用,在防水卷材中起到主要防水作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防水效果好、准确性高、适
用性强、二衬防水返修机率小,可从经济、技术与施工工艺综合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
地下工程防水结构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水处理结构的节点处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水处理结构的节点处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水处理结构的①号钢板大样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水处理结构的②号钢板大样示意图;

其中,1-①号钢板、2-②号钢板、3-遇水膨胀止水条、4-密封胶、5-绑扎线、6-灌浆
料、7-初衬喷砼、8-聚合物水泥基面、9-防水卷材、10-型钢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①号钢板1、②号钢板2、遇水膨胀止
水条3、密封胶4、绑扎线5、灌浆料6、初衬喷砼7、聚合物水泥基面8、防水卷材9、型钢支撑10,
所述的型钢支撑10为工字型钢板,所述②号钢板2竖直嵌在型钢支撑10的上端,所述的①号
钢板1位于②号钢板2的底部且水平嵌在型钢支撑10上,型钢支撑10与①号钢板1、②号钢板
2满焊连接;所述初衬喷砼7位于型钢支撑10的上方,所述聚合物水泥基面8位于初衬喷砼7
的下面,聚合物水泥基面8下表面通过密封胶4铺设所述防水卷材9,防水卷材9靠近型钢支
撑10的一端沿着型钢支撑10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再继续沿着①号钢板1延伸至①号钢板1的
边缘,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3位于防水卷材9和型钢支撑10的贴合面的中间部位,使遇水膨
胀止水条3呈圆周环绕于型钢支撑10,通过所述绑扎线5对防水卷材9进行绑扎固定,通过所
述的灌浆料6对②号钢板2和型钢支撑10之间的密封腔进行填充。

其中,所述的①号钢板1外形规格为450mm*159mm,上部有两处60mm*18mm凹槽,厚
度为10mm。所述的号钢板2外形规格为为250mm*130mm,厚度为6mm。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
条3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规格为10mm×30mm,最大膨胀率为500%,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
条3内层有自粘层,通过自粘层固定于型钢支撑10上。所述的密封胶4为有机硅密封胶。所述
的绑扎线5为10号铅线。所述的防水卷材9厚度为1.0-2.0mm,依次包括上隔离层、高分子防
水层、下隔离层,所述的上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层、下隔离层之间通过聚氨酯复合胶粘剂连
接。所述的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均为为聚丙烯隔离层。所述的高分子防水层采用聚乙烯丙纶
复合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
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号钢板、号钢板、遇水膨胀止水条、密封胶、绑扎线、灌浆料、初衬喷砼、聚合物水泥基面、防水卷材、型钢支撑,主要针对未拆除的型钢支撑与初衬连接节点处防水不能进行整体施工而设计的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结构。本发明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可从经济、技术与施工工艺综合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地下工程防水处理的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