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5835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45083.X

申请日:

2017.01.22

公开号:

CN106703091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35/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国矿业大学变更后:中国矿业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变更后: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5/00申请日:20170122|||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5/00; E02D27/42

主分类号:

E02D35/00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舒前进; 苗生龙; 李康; 仲崇硕; 梁天乐; 徐圣楠; 李庆涛; 袁广林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代理人:

刘振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筒体(17)里侧设有端板(4),筒体(17)的下端固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5)上,筒体(17)的下端设有垫板孔(11),齿柱(5)的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齿柱(5)的下部滑动地插装在筒体(11)中,齿柱(5)左右两侧设有齿条(18);一对大齿轮(6)设在齿柱(5)两侧,两个小齿轮(7)分别与两个大齿轮(6)相啮合,大齿轮(6)、小齿轮(7)均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17)上,大齿轮(6)与齿条(18)啮合,小齿轮轴(9)的至少有一端延伸到筒体(17)的外侧且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在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对倾斜的铁塔塔脚进行纠偏调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的筒体(17)和齿柱(5),所述筒体(17)里侧至少在上部
和下部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端板(4),筒体(17)的下端固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
(15)的上部,筒体(17)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前后方向的垫板孔(11),所述齿柱(5)的上端与铁
塔塔脚节点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齿柱(5)的下部通过设置在上下两块端板(4)中部的孔
洞可纵向滑动地插装于筒体(17)的内部,齿柱(5)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纵向上连续延伸
的齿条(18);在筒体(17)里侧至少有一对大齿轮(6)对称地设置在齿柱(5)的两侧,筒体
(17)里侧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大齿轮(6)相啮合的两个小齿轮(7),所述大齿轮(6)、小齿轮
(7)分别通过其中心的大齿轮轴(8)、小齿轮轴(9)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17)上,两个大齿轮
(6)分别与齿柱(5)两侧的齿条(18)啮合,所述小齿轮轴(9)的前后两端中至少有一端延伸
到筒体(1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柱
(5)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上端的塔脚板(13)与所述节点板(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
体(17)的下端通过承载板(19)与混凝土基础(15)上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
(1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
(17)由前后相对设置的前立板(1)和后立板(2)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
(16)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立板(1)和后立板(2)的下端均与承载板(19)固定连接,所述垫
板孔(11)前后贯通地开设在前立板(1)和后立板(2)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
用于填充在所述垫板孔(11)中的钢垫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
轴(9)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筒体(1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均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
接。

说明书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设计和保护领域,涉及输电铁塔沉降调节装置,
特别是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煤矿地下采动的影响,采空区上覆岩层会发生错动、变形和断裂,从而形成垮
落带和断裂带。地表在这种扰动的作用下会发生沉陷。而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会造成区域
内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不均匀下沉,会导致杆塔的倾斜、位移和变形,进而会引起杆塔内部
应力发生变化,这严重威胁了线路安全。现有技术中对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倾斜
没有应急处理设备,不能及时对输电铁塔的倾斜状况进行纠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
该装置能有助于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对倾斜的铁塔塔脚进行高度调节,
从而对倾斜的铁塔进行纠偏调整,能提高因沉降而发生倾斜的铁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包括固定设
置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竖向设置的筒体和齿柱,所述筒体里侧至少在上部和下部
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端板,筒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上部,筒体的下
端开设有贯通前后方向的垫板孔,所述齿柱的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的下端固定连接,齿
柱的下部通过设置在上下两块端板中部的孔洞可纵向滑动地插装于筒体的内部,齿柱左右
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纵向上连续延伸的齿条;在筒体里侧至少有一对大齿轮对称地设置在齿
柱的两侧,筒体里侧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大齿轮相啮合的两个小齿轮,所述大齿轮、小齿轮
分别通过其中心的大齿轮轴、小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上,两个大齿轮分别与齿柱两
侧的齿条啮合,所述小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中至少有一端延伸到筒体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与
手柄或驱动轮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筒体上端与混凝土基础固定连接,滑动设置在筒体中的齿柱上
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固定连接,而齿柱上的齿条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由小齿轮驱动。这
样,当铁塔的某一个塔脚发生沉降时,通过转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转动,进而大齿轮会带动
齿柱在纵向上向上移动,从而齿柱的下端向上运动,当齿柱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垫板孔能
够容纳下设定高度的钢垫板时,将钢垫板置入垫板孔中并填充在混凝土基础与齿柱下端之
间,从而达到调节齿柱高度的目的,这样既能通过在齿柱下端填充钢垫板的方式使铁塔塔
脚节点板的位置升高,进而达到纠偏的功能。当然,使用时,需要在每个铁塔塔脚的节点板
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该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塔脚实现沉降调节,且经过该装置
调节后的铁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为了方便齿柱与节点板之间的连接,同时,也为了能保证良好的承重能
力,所述齿柱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上端的塔脚板与所述节点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述筒体的下端通过承载板与混凝土基础上部固定
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为了制作方便,同时,也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筒体由前后相对设置的前立板和后立
板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下端均与承
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孔前后贯通地开设在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多个用于填充在所述垫板孔中的钢垫板。

进一步,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小齿轮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筒体的前后方向的
外侧且均与手柄或驱动轮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大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小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立板,2、后立板,3、左侧板,4、端板,5、齿柱,6、大齿轮,7、小齿轮,8、大
齿轮轴,9、小齿轮轴,10、手柄或驱动轮,11、垫板孔,12、钢垫板,13、塔脚板,14、节点板,15、
钢筋混凝土基础,16、右侧板,17、筒体,18、齿条,19、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
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基础15、竖向设置的筒体17和齿柱5,所述筒体17里侧至少在上部和
下部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端板4,筒体17的下端固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5的上部,
筒体17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前后方向的垫板孔11,所述齿柱5的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13的
下端固定连接,齿柱5的下部通过设置在上下两块端板4中部的孔洞可纵向滑动地插装于筒
体17的内部,齿柱5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纵向上连续延伸的齿条18;在筒体17里侧至少有
一对大齿轮6对称地设置在齿柱5的两侧,筒体17里侧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大齿轮6相啮合
的两个小齿轮7,所述大齿轮6、小齿轮7分别通过其中心的大齿轮轴8、小齿轮轴9可转动地
连接在筒体17上,两个大齿轮6分别与齿柱5两侧的齿条18啮合,所述小齿轮轴9的前后两端
中至少有一端延伸到筒体1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接。筒体17上端
与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滑动设置在筒体17中的齿柱5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14固定连
接,而齿柱5上的齿条18与大齿轮6啮合,大齿轮6由小齿轮7驱动。这样,当铁塔的某一个塔
脚发生沉降时,通过转动小齿轮7驱动大齿轮6转动,进而大齿轮6会带动齿柱5在纵向上向
上移动,从而齿柱5的下端向上运动,当齿柱5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的垫板孔11能够容纳下设
定高度的钢垫板12时,将钢垫板12置入垫板孔11中并填充在混凝土基础1与齿柱5下端之
间,从而达到调节齿柱5高度的目的,这样既能通过在齿柱5下端填充钢垫板12的方式使铁
塔塔脚节点板14的位置升高,进而达到纠偏的功能。当然,使用时,需要在每个铁塔塔脚的
节点板14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该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塔脚实现沉降调节,且经
过该装置调节后的铁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齿柱5与节点板14之间的连接,同时,也为了能保证良
好的承重能力,所述齿柱5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上端的塔脚板13与所述节点板14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述筒体17的下端通过承载板19与混凝土
基础15上部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1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制作方便,同时,也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筒体17由前后相对
设置的前立板1和后立板2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16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
立板1和后立板2的下端均与承载板19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孔11前后贯通地开设在前立板1
和后立板2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多个用于填充在所述垫板孔11中的钢垫板12。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小齿轮轴9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筒体1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
且均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接。

使用时,需将装置上部(齿柱5的上端)与输电铁塔塔脚固接,将装置下部(筒体17
下端)与混凝土基础1固接。铁塔的每个塔脚下均需要设置该装置。当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
时,整个装置会随同发生沉降。此时,通过转动手柄或驱动轮10,使小齿轮7发生转动,继而
小齿轮7带动大齿轮6转动,大齿轮6带动齿柱5向上运动,其中手柄或驱动轮10可以通过机
械设备带动进行旋转以节省人力,还可以使手柄或驱动轮10上通过皮带与步进电机进行连
接,以便捷实现手柄或驱动轮10的驱动;于此同时,在垫板孔11添加钢垫板12,以保证在不
转动手柄或驱动轮10后齿柱5不发生向下的运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齿柱5上端的高度升
高,进而能使下沉的塔脚高度抬高,最终达到纠偏的目的,该装置能对塔脚实现沉降调节,
能保证调节后的铁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筒体(17)里侧设有端板(4),筒体(17)的下端固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5)上,筒体(17)的下端设有垫板孔(11),齿柱(5)的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齿柱(5)的下部滑动地插装在筒体(11)中,齿柱(5)左右两侧设有齿条(18);一对大齿轮(6)设在齿柱(5)两侧,两个小齿轮(7)分别与两个大齿轮(6)相啮合,大齿轮(6)、小齿轮(7)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