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排水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排水系统采用UPVC塑料管已很普遍,但是,相对铸铁管来说,塑料管存
在强度不足、噪音相对较高的缺点,特别是应用于高层建筑时,由于塑料管道内壁光滑,摩
擦力小,水流势能大,使立管内水流流速大,对管道的强度,密封性及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影
响较大,当有硬的杂物随水流一起下落时易破坏立管底部的弯头。为了减小立管内水流流
速,减小水流势能对管道的影响,高层建筑一般每6层设置一个消能装置,目前市场上并没
有专门用于消能的配件,普遍采用由4个45度弯头和1个立管检查口组装成的简易消能装
置,如图1所示。
这种简易消能装置虽然能有效减小立管水流速度,减少立管内负压抽吸现象,保
护立管底部弯头,但存在相当严重的缺点,即消能装置局部阻力过大,会出现排水不畅,严
重影响立管通水能力,当设计安全系数没有足够高,立管排水比较集中时,临近消能装置的
上一层卫生间有污水外溢情况出现。
正因为这种简易的组装件存在严重的不足,目前,国家规范对于高层建筑消能问
题并没有具体的对应措施,只有一些地方标准。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排水,为了减小水流
势能造成对管道的影响,一般裙房及以下部位,立管及横干管采用铸铁管,以上部位采用塑
料管,裙房以上每6层设一组消能装置。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排水,一般都采用每6层设一
组消能装置,裙房及以下部位立管及横干管采用铸铁管,其它部位采用塑料管,当采用消能
装置时一般都要加大设计安全系数,这样就使得排水管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排水能
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排水管道中消能消声装置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排
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能够达到减小排水系统的水流的噪
音、对管道的冲击力、水流的势能的作用,同时此种技术方案减小管道占用空间,安装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
包括主体管,主体管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主体管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
降噪的凸出部,凸出部的一侧与主体管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
斜的上表面,凸出部的另一侧低于凸出部的一侧。
凸出部的上表面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
凸出部为片状,凸出部的另一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
凸出部的一侧与凸出部的另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镜像。
凸出部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垂直于凸出部,该加强筋与主体管的内壁
表面连接固定。
主体管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同心渐扩段、大管径段和同心渐缩段,凸出部位
于大管径段内。
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含有两个凸出部,两个凸出部中的一个位于大管径
段的内壁表面的左侧,两个凸出部中的另一个位于大管径段的内壁表面的右侧,位于左侧
的凸出部的位置低于位于右侧的凸出部的位置。
同心渐扩段的上端连接有上接入口,同心渐缩段的下端连接有下接入口,两个凸
出部之间的距离为上接入口内径的2倍,凸出部的所述另一侧到大管径段的中心线的距离
大于或等于上接入口内径的一半。
凸出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大管径段的过流面积的四分之一,大管径段的内
径为上接入口内径的2倍~3倍,大管径段的长度为上接入口内径的5倍~6倍。
主体管含有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嵌段共聚聚丙烯层、降级声材料层和嵌段共聚聚
丙烯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中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的
交错布置,既能多次消除管道内水流的动能和势能,又能保证排水通畅,同时达到减小噪音
的效果。本设计的管件均为常用管件,便于管道的采购及安装,连接方式灵活多变,同时减
小管道占用的空间,增大管道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现有简易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的立剖面图。
图5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统中的第一种排布方
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统中的第二排布方式
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统中的第三排布方式
示意图。
1、上接入口;2、同心渐扩段;3、管卡;4、凸出部;5、主体管;6、大管径段;7、同心渐
缩段;8、检查口;9、下接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体管5,主体管5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
置,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4,凸出部4的一侧与主体管5
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4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4的另一侧的位置
低于凸出部4的一侧的位置,如图2至图3所示。
主体管5呈直立状态,优选凸出部4的上表面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
如图3所示。凸出部4为片状,凸出部4的另一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优选凸出部4的一
侧与凸出部4的另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镜像,如图4所示。另外,凸出部4的下表
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垂直于凸出部4,该加强筋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连接固定。凸出部
4与主体管5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同时设置加筋可以增强使用强度及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管5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同心渐扩段2、大管径段6和同心
渐缩段7,同心渐扩段2的中心线、大管径段6的中心线和同心渐缩段7的中心线重合,同心渐
扩段2和同心渐缩段7均为锥形筒,大管径段6与同心渐扩段2的大径端连接,大管径段6的内
径大于同心渐扩段2的小径端的内径,大管径段6与同心渐缩段7的大径端连接,大管径段6
的内径大于同心渐缩段7的小径端的内径,凸出部4位于大管径段6内,同心渐扩段2的小径
端和同心渐缩段7的小径端的内径相同,如图3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含有两个凸出部4,两个凸出部4一
右一左分别在大管径段6的内壁表面上下设置,即两个凸出部4中的一个位于大管径段6的
内壁表面的左侧,两个凸出部4中的另一个位于大管径段6的内壁表面的右侧,位于左侧的
凸出部4的位置低于位于右侧的凸出部4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同心渐扩段2的上端连接有上接入口1,同心渐缩段7的下端连接有
下接入口9,两个凸出部4之间的距离为上接入口1内径的2倍,凸出部4的所述另一侧到大管
径段6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上接入口1内径的一半,即每个凸出部4的内侧末端在竖
向上不超过排水管道边缘。凸出部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大管径段6的过流面积的四分
之一,大管径段6的内径为上接入口1内径的2倍~3倍,大管径段6的长度为上接入口1内径
的5倍~6倍,如图3至图5所示。
另外,凸出部4和主体管5的材质均为聚丙烯,下接入口9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
置,下接入口9上设置有检查口8,检查口8设置于同心渐缩段7连接的立管处,当管道发生堵
塞时,在检查口8处进行疏通清理。使用时,大管径段6的上下两端由上下两个管卡3固定支
撑于墙面上。上接入口1和下接入口9可以与各种规格管材直接粘接配合,以方便使用安装,
如图6至图8所示。
设置大管径段6相当于增大了排水立管截面积的1/4,减小管道的阻塞,有利于排
水立管的排水。水流流过凸出部4时,水流拍打至凸出部4的上表面起到减小动能作用,同时
水流在凸出部4的下表面形成旋流起到减小噪音的效果,减小水流的势能。两个凸出部4在
水平面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排水立管截面面积,一方面保证水流正常通过管道,不至于形成
水塞,另一方面有助于水流进行正常的水气交换,减小噪声。经过水利实验,当两个凸出部4
的垂直距离过大时会出现管道排水能力较好,降噪效果一般,而消能效果较差,当两个旋流
降噪器垂直距离过小时会出现,管道排水能力较差,降噪效果较差,消能效果较好现象,综
合以上分析,本发明采用两个凸出部4垂直距离为大管径段6的直径大小,经试验,此间距排
水能力一般,但消能及消音效果均良好。
本发明凸出部4的材质为通用塑料或工程塑料,如聚丙烯。主体管5的材质采用聚
丙烯静音排水管管材,此管材内外层以耐冲击共聚聚丙烯(PP-B)树脂为主要原料,中间层
为降级声材料,采用三层共挤成型。即主体管5含有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嵌段共聚聚丙烯
层、降级声材料层和嵌段共聚聚丙烯层,该材料能进一步起到降音降噪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
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
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
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