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框架及其横梁.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95841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13497.4

申请日:

2015.07.14

公开号:

CN106703289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3/293申请日:20150714|||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293; E04B1/19;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C3/293

申请人:

张引强; 李艮杰

发明人:

张引强; 李艮杰

地址: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中谊路859弄1号楼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万铁占;吴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房屋框架及其横梁,其中横梁包括:两个C型梁;两个所述C型梁呈口对口并列间隔排布,且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通过多个间隔的连接件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横梁为C型梁组合梁,包括彼此间隔的两个C型梁,两个C型梁仅在装配时使用多个独立的连接件连接起来。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两个C型梁彼此隔离,两者之间的热导面积非常小,热传导率很低。在墙外温度高于墙内时,墙外高温热量不能轻易传递至墙内,且在墙外温度较低时,墙内室温也不会轻易流失至墙外,这能够有效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房屋框架的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C型梁;
两个所述C型梁呈口对口并列间隔排布,且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通
过多个间隔的连接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板状件,所述板状
件的板面垂直于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所述板状件伸入所述C型梁的开
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设有混凝土流通孔,
所述混凝土流通孔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板状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卡紧在所述C型梁的
开口内以固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C型梁的连接
方式为焊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
方向均匀排布。
7.一种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立柱、和位于所述房屋框架的墙
体内连接所述立柱的若干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横梁,其中两个所述
C型梁的口对口方向为墙内指向墙外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钢柱,内设有混
凝土填充腔。

说明书

房屋框架及其横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屋框架及其横梁。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领域,房屋框架包括若干立柱及连接起立柱的横梁,横梁通
常设于所述房屋框架的墙体内,起到组成和支撑整个墙体的作用。

通常横梁选择钢梁,尤其是U型梁。U型梁包括梁体、设于梁体表面的U
型槽,在房屋框架内,U型槽开口朝上用于填充混凝土。但是,U型梁为一体
成型的整体结构,从墙内指向墙外方向的热传导面积较大,通过U型梁墙外与
墙内之间的热传导率较大,外界高温会在较短时间内大量传递至室内,或者
在墙外环境处于低温环境时,室内的较高温会流失到墙外,这些因素造成室
内无法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个适宜温度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用于房屋框架的U型梁热传导率较大,隔热
效果差,造成室内无法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个适宜温度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框架的横梁,包括:两个C
型梁;

两个所述C型梁呈口对口并列间隔排布,且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通
过多个间隔的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述连接件为板状件,所述板状件的板面垂直于所述C型梁的长
度方向,所述板状件伸入所述C型梁的开口内。

可选地,所述板状件设有混凝土流通孔,所述混凝土流通孔沿所述C型
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板状件。

可选地,所述板状件卡紧在所述C型梁的开口内以固位。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C型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房屋框架,包括:若干立柱、和位于所述房屋框架的
墙体内连接所述立柱的若干上述所述的横梁,其中两个所述C型梁的口对口
方向为墙内指向墙外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立柱为钢柱,内设有混凝土填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横梁为C型梁组合梁,包括彼
此间隔的两个C型梁,两个C型梁仅在装配时使用多个独立的连接件连接起
来。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两个C型梁彼此隔离,两者之间的热导面积
非常小,热传导率很低。在墙外温度高于墙内时,墙外高温热量不能轻易传
递至墙内,且在墙外温度较低时,墙内室温也不会轻易流失至墙外,这能够
有效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房屋框架中横梁和立柱在连接状态时沿立柱
高度方向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沿CC方向的剖面图,其中截面垂直于横梁的长度方向且经过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房屋框架,参照图1,该房屋框架包括:若干立柱1及连
接立柱1的若干横梁2,根据房屋框架的设计架构,横梁2连接起所有立柱1
形成了房屋框架,其中横梁2位于墙体内组成并支撑起整个墙体。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横梁2为C型梁组合梁,包括:两个C型
梁20,分别为第一C型梁20a和第二C型梁20b;

两个C型梁20呈口对口并列间隔排布,且沿C型梁的长度方向AA通过
多个间隔的连接件21连接在一起,其中两个C型梁20的口对口方向BB为
墙内指向墙外的方向;

两个C型梁20口对口相互连通形成的填充空间22用于填充混凝土,混
凝土使两个C型梁20紧固在一起。

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横梁2为C型梁组合梁,包括
彼此间隔的两个C型梁20,两个C型梁仅在装配时使用多个独立的连接件21
连接起来。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两个C型梁20彼此隔离,两者之间的
热导面积非常小,热传导率很低。在墙外温度高于墙内时,墙外高温热量不
能轻易传递至墙内,且在墙外温度较低时,墙内室温也不会轻易流失至墙外,
这能够有效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

参照图1和图2,连接件21为板状件,具有板面211,板面211垂直于C
型梁的长度方向AA,该板状件伸入C型梁的开口内。

具体地,第一C型梁20a具有第一开口22a且第二C型梁20b具有第二
开口22b,第一C型梁20a和第二C型梁20b通过第一开口22a和第二开口
22b为口对口设置,第一开口22a和第二开口22b及两个开口之间的空间为填
充空间22。板状件沿口对口方向BB分别伸入第一开口22a内和第二开口22b
内并固定。其中板状件在C型梁开口内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卡紧在C型梁的
开口内,在后续填充空间22内填充混凝土后,混凝土将C型梁和板状件更加
紧固连接。

除卡紧固位外,还可以是:焊接,在板状件与C型梁的接触区域进行电
焊处理。

进一步地,参照图2,作为连接件21的板状件设有混凝土流通孔210,
混凝土流通孔210沿C型梁的长度方向AA贯穿板状件,混凝土流通孔210
允许混凝土沿C型梁的长度AA在连接件21两侧流通,使混凝土在连通空间
22内均匀分布。结合参照图1,在填充空间22内填充混凝土时,首先在横梁
2沿口对口方向BB的两侧设有两个墙板来包住横梁2,之后沿立柱1(参照
图1)高度方向向混凝土流通孔210内浇灌混凝土,然后进行搅拌。在搅拌过
程中,连接件21两侧的混凝土通过在流通孔210之间流动,相互之间能够均
匀混合,横梁2整体的承重能力均较佳,保证工程质量。

再参照图1,立柱1为钢柱,内设有混凝土填充腔10,用于填充混凝土。
立柱1外壁设有安装件11,立柱1通过该安装件11连接至横梁2。需要说明
的是,如图1所示,安装件11被横梁2所挡住而不可见,故用虚线表示。

安装件11与立柱1为焊接,实现固定。对应横梁2中的两个C型梁,立
柱1对应每个C型梁设有一个安装件11来安装该C型梁。其中,安装件11
和C型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

以螺栓连接方式为例,安装件11和C型梁均设有连通的安装孔,螺栓穿
过两个安装孔并紧固。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房屋框架及其横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房屋框架及其横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房屋框架及其横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框架及其横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框架及其横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房屋框架及其横梁,其中横梁包括:两个C型梁;两个所述C型梁呈口对口并列间隔排布,且沿所述C型梁的长度方向通过多个间隔的连接件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横梁为C型梁组合梁,包括彼此间隔的两个C型梁,两个C型梁仅在装配时使用多个独立的连接件连接起来。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两个C型梁彼此隔离,两者之间的热导面积非常小,热传导率很低。在墙外温度高于墙内时,墙外高温热量不能轻易传递至墙内,且在墙外温度较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