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46125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2972.8

申请日:

2003.01.23

公开号:

CN1519678A

公开日:

2004.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国容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0号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主机、一显示器、一触控板,主机具有一上盖,且上盖形成有一放置部,显示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机上,触控板设置于放置部中;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形成具有一放置部的一上盖,且提供一触控板,将触控板黏贴在放置部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包括: 一主机,具有一上盖,其中该上盖形成有一放置部; 一显示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主机上;以及 一触孔板,设置于该放置部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上盖具有面对该显示部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位于该第一表面相反面上的一 第二表面,且该放置部是位于该第二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上盖在该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突缘,且该突缘的位置与该放置部对应。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放置部是为在该上盖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的一凹陷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一黏贴件,用以黏贴该触控板于该放置部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板藉由该黏贴件而与该放置部密合,且三者之间没有间隙产生。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放置部的厚度在0.5~0.8mm之间。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放置部以及与其相邻的部份的厚度差在0.7~1.0mm之间。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该放置部以及与其相邻的部份的厚度比例在1/3~1/2之间。
10: 一种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形成具有一放置部的一上盖; 提供一触控板;以及 将该触控板黏贴在该放置部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一黏贴件,藉由该黏贴件将该触控板黏贴在该放置部上,且使该触 控板、该黏贴件、以及该放置部三者之间没有空隙。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上盖是由射出成形的方式形成。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放置部是藉由在该上盖形成一凹陷部而形成。

说明书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

    (2)背景技术

    在大部份的笔记本电脑中,触控板可说是一必备的配备,藉由触控板,使用者可轻松地进行移动游标、选取标的物等功能。

    在习知的笔记本电脑10中,触控板14的设置方式如图1a、1b所示,需在主机11的上盖12上形成一穿孔13,以露出设置于主机11内的触控板14,供使用者操作,亦即,需在上盖12上破孔。

    而在制造时,除了需在上盖12上破孔外,触控板14需藉由卡合件15等而设置于主机11内。

    然而,由于需在上盖上破孔,使得主机在此部份无法防水,而使得外界水气可经由此部位进入主机中;另外,由于触控板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灰尘可直接附着于触控板上,而影响触控板的性能表现;另外,由于设置触控板,使主机内的设置空间变小。

    (3)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不需藉由在上盖破孔即可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主机、一显示器、一触控板,主机具有一上盖,且上盖形成有一放置部,显示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机上,触孔板设置于放置部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盖具有面对显示部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相反面上的一第二表面,且放置部是位于第二表面上。

    另外,上盖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突缘,且突缘的位置与放置部对应。

    另外,放置部是为在上盖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地一凹陷部。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黏贴件,其用以黏贴触控板于放置部上。

    另外,触控板藉由黏贴件而与放置部密合,且三者之间没有间隙产生。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放置部的厚度在0.5~0.8mm之间。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放置部以及与其相邻的部份的厚度差在0.7~1.0mm之间。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放置部以及与其相邻的部份的厚度比例在1/3~1/2之间。

    在本发明中,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形成具有一放置部的一上盖,且提供一触控板,将触控板黏贴在放置部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盖是由射出成形的方式形成。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4)附图说明

    图1a是为习知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1b是为沿图1a中的线b-b的剖面图;

    图2a是为本发明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分解示意图;

    图2b是为图2a中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2c是为图2b中的上盖的部分俯视图;

    图2d是为沿图2c中的线d-d的剖面图;

    图2e是为图2d中的触控板和放置部间的部分放大图;以及

    图3是为本发明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图2a、2b、2c、2d显示本发明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100,其包括一主机110、一显示器120、一触控板130。

    主机110即为笔记本电脑100的基本构成,其内设有笔记本电脑100所需的必要元件,在此省略其说明,且在其上具有一上盖111,上盖111具有面对显示部120的一第一表面111c、以及位于第一表面111c相反面上的一第二表面111d(如图2d所示),且在第二表面111d上形成一放置部111a,用以放置触控板130,应注意的是在图2d中,放置部111a是为在上盖111的第二表面111d上形成的一凹陷部,但放置部的形式并不限于此,只要可供触控板放置,且在上盖上不破孔即可。

    应注意的是,为使此触控板能被感应,放置部111a的厚度需较上盖111相邻的部份的厚度为薄,当上盖111的厚度为1.5mm时,放置部111a的厚度在0.5~0.8mm之间是较佳的,亦即,放置部111a以及与其相邻的部份的厚度差在0.7~1.0mm之间是较佳的,若以比例的方式来表示的话,放置部111a以及与其相邻的部份的厚度比例在1/3~1/2之间是较佳的。

    另外,如图2c所示,上盖110在第一表面111c上可选择性地形成一突缘111b,其位置与放置部111a的周边对应,藉此使用者可方便以触感或视觉辨识触孔板130的设置位置。

    显示器120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机110上,用以显示笔记本电脑100的信息;触孔板130可用来进行移动游标、选取标的物等功能,且被设置于上盖111的第二表面111d上的放置部111a中;应注意的是由于触控板130并非外露于主机110外,因此在将触控板130设置于放置部111a前,可先将触控板130上的保护膜去除后,再将触控板130设置于放置部111a中。

    另外,参考图2e,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100可还包括一黏贴件140,其位于触控板130和放置部111a之间,用以黏贴触控板130于放置部111a上,而使触控板130、黏贴件140、放置部111a密合,且三者之间没有间隙产生。

    应了解的是黏贴件140可为一双面胶片。

    以上为本发明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构成,以下参考图3说明其制造方法。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形成具有如图2d所示的放置部111a的上盖111,如步骤S11所示;接着,在步骤S12中,提供触控板130以及黏贴件140;最后,在步骤S13中,藉由黏贴件140将触控板130黏贴在该放置部111a上,且使触控板130、黏贴件140、以及放置部111a三者之间没有空隙,即完成笔记本电脑100的制造。

    应了解的是具有放置部111a的上盖111可由射出成形的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藉由本发明的设计,由于在设置触控板时,并不需在上盖破孔,因此可确实实现此部份的防水,且外界灰尘也不会附着在触控板上,而使得触控板的功能表现可最佳化;另外,由于放置部可以凹陷部的方式形成于上盖,使得在上盖与触控板结合后,其整体厚度比习知笔记本电脑的相对部份的厚度小,藉此可增加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主机的空间,而使得主机内部元件的配置更具有弹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的等效更动与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主机、一显示器、一触控板,主机具有一上盖,且上盖形成有一放置部,显示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机上,触控板设置于放置部中;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形成具有一放置部的一上盖,且提供一触控板,将触控板黏贴在放置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