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修口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检修口。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电线、空调风道等多是隐藏在墙体内部或是天花
板上方的,而一旦这些线路、管道被损坏或者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养护
工作,但是安装好的墙体或是天花板打开非常不方便,所以在具体进行墙体或天花施工的
时候都会在天花或墙体上额外设置检修口的结构以方便后续人员对线路、管道进行维护,
传统的检修口结构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存在着诸多的缺点,传统的井盖式的检修口,其一般
为了隐蔽都会和天花或是墙体做成同一平面,然而因检修口上的框体与门体通过零部件铰
接链接,其边缘存在的缝隙较大,如此天花或是墙体上会出现检修门体的边形成的黑缝,很
不美观,另外现有的检修口装置多为开门式结构,门体无法方便的从框体上取下,在完成开
启动作之后,检修口门体下垂挂设在检修口上,从而会对维修的便利造成不良的影响影响,
而且在维修过程中极易对检修门造成磕碰从而影响美观,此外,对于检修口装置的密封往
往通过在框体上加设密封条达到密封效果,此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密封条裸露在外容易造成
脱落等问题,影响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修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检修口装置安装后存在外观缺陷以
及门体无法完全拆卸等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检修口,其包括边框以及嵌入安装在检修口边框内的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
有自动密封结构和智能锁紧系统,所述智能锁紧系统包括锁紧机构和用于对锁紧机构进行
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系统,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个锁紧单元,两个所述锁紧单元对称安装于
门体的边缘上,所述控制系统对两个锁紧单元分别独立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执行机构、控制机构和操作机构依次链接,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
锁紧单元连接,所述自动密封结构设置于门体的内部,包括柔性密封条和自动伸缩机构,伸
缩自动伸缩机构与密封条连接带动密封条来回运动达到密封与解封两种状态,该检修口包
括非工作闭合状态、铰接开启状态以及门体分离状态,三种空间状态,当两个锁紧单元同时
工作时处于所述非工作闭合状态,当一侧的锁紧单元解锁时处于所述铰接开启状态,当两
侧的锁紧单元同时解锁时门体可从边框中拿出处于门体分离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门体是中空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内间隔平行排列设置有两挡板,
所述锁紧单元包括与一挡板固定连接的座体、安装于座体内的齿轮和位于齿轮竖直方向两
侧且分别与齿轮啮合的两齿条,所述齿轮带动两侧齿条相对运动,两所述齿条的端部各固
定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锁块,对应的所述边框的上下方向
上均开有锁孔,所述齿轮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控制齿轮带动,齿轮带动两侧的齿条继
而带动齿条上的锁块插入锁孔中将门体镶嵌于边框中,此结构中,通过控制系统可将门体
方便的从边框中脱离,同时,若保留其中一边的锁紧单元,则形成铰接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向下凹进的两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条状凸起,
条状凸起的端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条状凸起的上方镶嵌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齿条固
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块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锁孔内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环形
排列的滚珠,当锁块插入锁孔中后,所述滚珠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当处于铰接开启状态
时,滚珠与环形凹槽的配合可使得门体开启更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与齿轮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
上设置有充电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控制器上还连接有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及显示屏幕,控制器包括用于存储相关信息的输入
存储模块和警报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转轴连接,所述门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旋孔,由旋孔边缘向
门体内延伸形成一套环,所述转轴置于所述套环内,当控制系统失效时,可手动控制开启或
关闭门体。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密封结构包括若干自动密封单元,所述自动密封单元设置于
门体侧壁与内部挡板之间,且自动密封单元分布排列于门体内部的侧边缘上,所述自动密
封单元包括柔性密封条固定架和导向机构,所述柔性密封条安装于柔性密封条固定架内,
所述柔性密封条固定架与导向机构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T”型导向板、条状弹性件和按
压钮,所述“T”型导向板与柔性密封条固定架连接,所述条状弹性件上若干点固定于所述
“T”型导向板上,所述条状弹性件的末端固定于门体内壁上,所述按压钮的一端与条状弹性
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钮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挡片,所述门体一侧壁上开有一圆孔,所
述圆孔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套筒,所述套筒末端设置有一挡片,将按压钮置于所述套筒内,
相应的,所述边框内壁向外凸起形成与圆孔匹配的半球体,当门体置于边框内后,半球体推
动按压钮向前使得条状弹性件向下弯曲继而推动“T”型导向板将柔性密封条推出抵至边框
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检修口,设置有自动密封结构和智能锁紧系统,通过自动密封结构
当门体关上时,密封条自动伸出,实现门体与边框的密封,智能锁紧系统可以保证门体实现
三种空间状态,同时门体拆装方便,便于检修者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检修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检修口锁紧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检修口密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检修口密封单元与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检修口锁紧单元控制系统框架图。
图中,1-边框;2-门体;3-挡板;4-座体;5-齿轮;6-齿条;7-连接杆;8-锁块;9-凹
槽;10-条状凸起;11-滑块;13-转轴;14-旋孔;15-柔性密封条;16-柔性密封条固定架;17-
“T”型导向板;18-条状弹性件;19-按压钮;20-半球体;21-电机;22-电源;23-充电装置;24-
控制器;25-显示器;26-输入存储模块;27-警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检修口,其包括边框1以及嵌入安装在检修口边框内的门体2,
门体2上设置有自动密封结构和智能锁紧系统,智能锁紧系统包括锁紧机构和用于对锁紧
机构进行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系统,锁紧机构包括两个锁紧单元,两个锁紧单元对称安装于
门体的边缘上,具体结构为:门体1是中空的框体结构,框体内间隔平行排列设置有两挡板
3,锁紧单元包括与一挡板固定连接的座体4、安装于座体内的齿轮5和位于齿轮竖直方向两
侧且分别与齿轮啮合的两齿条6,齿轮5带动两侧齿条相对运动,两齿条6的端部各固定连接
有一连接杆7,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锁块8,对应的所述边框的上下方向上均开有
锁孔,齿轮5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控制齿轮5带动,齿轮5带动两侧的齿条6继而带动齿
条上的锁块插入锁孔中将门体镶嵌于边框中,此结构中,通过控制系统可将门体方便的从
边框中脱离,同时,若保留其中一边的锁紧单元,则形成铰接开启状态,座体上设置有向下
凹进的两凹槽9,凹槽内设置有一条状凸起10,条状凸起10的端部设置有滑轨,条状凸起10
的上方镶嵌有一滑块11,滑块11与齿条6固定连接,锁块8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锁孔
内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环形排列的滚珠,当锁块插入锁孔中后,滚珠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当
处于铰接开启状态时,滚珠与环形凹槽的配合可使得门体开启更顺畅,同时,还可采用手动
开启或关闭门体,具体结构包括:齿轮5与转轴13连接,门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旋孔14,由旋
孔14边缘向门体内延伸形成一套环,转轴置于所述套环内,当控制系统失效时,可手动控制
开启或关闭门体。控制系统对两个锁紧单元分别独立控制,控制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机
构和操作机构,执行机构、控制机构和操作机构依次链接,执行机构与所述锁紧单元连接,
执行机构包括与齿轮连接的电机21,电机21与电源22连接,电源上设置有充电装置23,控制
系统包括控制器24,控制器24与电机21连接,控制器24上还连接有显示器25,显示器25上设
置有开关按钮及显示屏幕,控制器24包括用于存储相关信息的输入存储模块26和警报模块
27。自动密封结构设置于门体的内部,包括柔性密封条15和自动伸缩机构,自动伸缩机构与
密封条连接带动密封条来回运动达到密封与解封两种状态,自动密封结构包括若干自动密
封单元,自动密封单元设置于门体侧壁与内部挡板之间,且自动密封单元分布排列于门体
内部的侧边缘上,自动密封单元包括柔性密封条固定架16和导向机构,柔性密封条15安装
于柔性密封条固定架16内,柔性密封条固定架16与导向机构连接,导向机构包括“T”型导向
板17、条状弹性件18和按压钮19,“T”型导向板17与柔性密封条15固定架连接,条状弹性件
18上若干点固定于所述“T”型导向板17上,条状弹性件18的末端固定于门体内壁上,按压钮
19的一端与条状弹性件18的前端固定连接,按压钮19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挡片,门体一侧壁
上开有一圆孔,圆孔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套筒,套筒末端设置有一挡片,将按压钮置于所述
套筒内,相应的,边框内壁向外凸起形成与圆孔匹配的半球体20,当门体置于边框内后,半
球体20推动按压钮19向前使得条状弹性件18向下弯曲继而推动“T”型导向板将柔性密封条
15推出抵至边框内壁上。该检修口包括非工作闭合状态、铰接开启状态以及门体分离状态,
三种空间状态,当两个锁紧单元同时工作时处于所述非工作闭合状态,当一侧的锁紧单元
解锁时处于所述铰接开启状态,当两侧的锁紧单元同时解锁时门体可从边框中拿出处于门
体分离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