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661202.5
2015.10.14
CN106593172A
2017.04.26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F 15/50申请日:20151014|||公开
E05F15/50(2015.01)I; B64C1/14
E05F15/50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党彦明; 梁青森; 邢晓斌; 高荣军; 杨美萍; 陈跃霞; 庞旭辉; 胡志强; 张党锋; 邱伟; 田会平; 周元辉; 翟东; 时洪宇; 高超
723213 陕西省汉中市陕西汉中34号信箱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杜永保
本发明属于飞机液压系统舱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液压系统中舱门的多角度控制技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舱门在不同打开位置作动筒活塞杆工作行程不同的特点,对飞机舱门作动筒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完成了舱门的多角度控制要求,且使操作简单。
1.一种飞机多角度控制舱门,舱门连接有作动筒,其特征为: 所述的作动筒包括外筒(804)、微动开关(805)、拨叉(806)、钢球 (807)、活塞杆(808)、转轴(811)和压块(812),活塞杆(808) 安装在外筒(804),活塞杆(808)上设置有凸台,钢球(807)安装 在外筒(804)壁内,转轴(811)安装在外筒(804)外,拨叉(806) 上固定有压块(812),拨叉(806)与转轴(811)铰接,并未与钢球 (807)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多角度控制舱门,其特征为: 活塞杆(808)上的凸台将钢球(807)顶起时,舱门开启角度为30°。
一种飞机多角度控制舱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飞机液压系统舱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多角 度控制舱门。背景技术舱门操纵系统属于飞机机械系统中的液压系统,采用液压油驱动 作动筒实施动作,用液压换向阀完成舱门的开关。目前国内外舱门控 制技术较简单,仅可以达到舱门在地面开启关闭。如果需要空中开启 到一定角度,需要单独设计一套复杂的空中拉杆机构,使结构变得复 杂。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多角度控制 的舱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舱门连接有作动筒,其特征为:所述的作 动筒包括外筒804、微动开关805、拨叉806、钢球807、活塞杆808、 转轴811和压块812,活塞杆808安装在外筒804,活塞杆808上设 置有凸台,钢球807安装在外筒804壁内,转轴811安装在外筒804 外,拨叉806上固定有压块812,拨叉806与转轴811铰接,并未与 钢球807的上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活塞杆808上的凸台将钢球807顶 起时,舱门开启角度为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舱门作动筒内部活塞杆上设计凸 台,在作动筒外筒上设计拨叉机构的方式,使作动筒在运动过程中具 有两种工作行程,实现舱门的多角度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为作动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作动筒的纵向剖视图;图中:进油管嘴801、回油管嘴802、筒接头组件803、外筒804、 微动开关805、拨叉806、钢球807、活塞杆808、尾盖809、杆接头 组件810、转轴811、压块8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舱门铰接有作动筒,舱门的多角度控 制通过作动筒多尺寸伸缩实现。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作动筒包括 进油管嘴801、回油管嘴802、筒接头组件803、外筒804、微动开关 805、拨叉806、钢球807、活塞杆808、尾盖809、杆接头组件810、 转轴811和压块812,活塞杆808安装在外筒804,活塞杆808上设 置有凸台,钢球807安装在外筒804壁内,转轴811安装在外筒804 外,拨叉806上固定有压块812,拨叉806与转轴811铰接,并未与 钢球807的上方。进油管嘴801和回油管嘴802安装在作动筒壁上, 作动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筒接头组件803和杆接头组件810,尾盖809 密封安装在作动筒筒壁上。另外,在空中从安全角度考虑,活塞杆808上的凸台将钢球807 顶起时,舱门开启角度为30°,作为应急逃生通道使用,满足了飞 机多方面需求。当液压油经管嘴801进入舱门作动筒内腔,推动活塞杆运动,当 活塞杆运动234mm时(与水平面成30°夹角位置),活塞杆左侧的 凸台使钢球807上升,钢球顶动拨叉806使拨叉绕转轴811转动,带 动转轴上的压块812转动,使压块压缩微动开关805触头,微动开关 发出电信号,系统停止供压,此时舱门打开至30°。如果再次从管 嘴801通入压力油,活塞杆继续运动。当活塞杆运动到275mm时(与 水平面成40°夹角位置),活塞杆处于完全伸出状态,舱门打开最大 到40°。本发明一种飞机多角度舱门控制,通过在舱门作动筒内部活塞杆 上设计凸台,在作动筒外筒上设计拨叉机构的方式,使作动筒在运动 过程中具有两种工作行程,并且配置左、右两套液压系统供压,完成 了舱门在空中和地面、正常和应急两种不同的打开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液压系统舱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多角 度控制舱门。
背景技术
舱门操纵系统属于飞机机械系统中的液压系统,采用液压油驱动 作动筒实施动作,用液压换向阀完成舱门的开关。目前国内外舱门控 制技术较简单,仅可以达到舱门在地面开启关闭。如果需要空中开启 到一定角度,需要单独设计一套复杂的空中拉杆机构,使结构变得复 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多角度控制 的舱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舱门连接有作动筒,其特征为:所述的作 动筒包括外筒804、微动开关805、拨叉806、钢球807、活塞杆808、 转轴811和压块812,活塞杆808安装在外筒804,活塞杆808上设 置有凸台,钢球807安装在外筒804壁内,转轴811安装在外筒804 外,拨叉806上固定有压块812,拨叉806与转轴811铰接,并未与 钢球807的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活塞杆808上的凸台将钢球807顶 起时,舱门开启角度为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舱门作动筒内部活塞杆上设计凸 台,在作动筒外筒上设计拨叉机构的方式,使作动筒在运动过程中具 有两种工作行程,实现舱门的多角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作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作动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进油管嘴801、回油管嘴802、筒接头组件803、外筒804、 微动开关805、拨叉806、钢球807、活塞杆808、尾盖809、杆接头 组件810、转轴811、压块8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舱门铰接有作动筒,舱门的多角度控 制通过作动筒多尺寸伸缩实现。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作动筒包括 进油管嘴801、回油管嘴802、筒接头组件803、外筒804、微动开关 805、拨叉806、钢球807、活塞杆808、尾盖809、杆接头组件810、 转轴811和压块812,活塞杆808安装在外筒804,活塞杆808上设 置有凸台,钢球807安装在外筒804壁内,转轴811安装在外筒804 外,拨叉806上固定有压块812,拨叉806与转轴811铰接,并未与 钢球807的上方。进油管嘴801和回油管嘴802安装在作动筒壁上, 作动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筒接头组件803和杆接头组件810,尾盖809 密封安装在作动筒筒壁上。
另外,在空中从安全角度考虑,活塞杆808上的凸台将钢球807 顶起时,舱门开启角度为30°,作为应急逃生通道使用,满足了飞 机多方面需求。
当液压油经管嘴801进入舱门作动筒内腔,推动活塞杆运动,当 活塞杆运动234mm时(与水平面成30°夹角位置),活塞杆左侧的 凸台使钢球807上升,钢球顶动拨叉806使拨叉绕转轴811转动,带 动转轴上的压块812转动,使压块压缩微动开关805触头,微动开关 发出电信号,系统停止供压,此时舱门打开至30°。如果再次从管 嘴801通入压力油,活塞杆继续运动。当活塞杆运动到275mm时(与 水平面成40°夹角位置),活塞杆处于完全伸出状态,舱门打开最大 到40°。
本发明一种飞机多角度舱门控制,通过在舱门作动筒内部活塞杆 上设计凸台,在作动筒外筒上设计拨叉机构的方式,使作动筒在运动 过程中具有两种工作行程,并且配置左、右两套液压系统供压,完成 了舱门在空中和地面、正常和应急两种不同的打开角度。
《一种飞机多角度控制舱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飞机多角度控制舱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飞机液压系统舱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液压系统中舱门的多角度控制技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舱门在不同打开位置作动筒活塞杆工作行程不同的特点,对飞机舱门作动筒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完成了舱门的多角度控制要求,且使操作简单。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