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门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系
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渐深入人类生活成为
一种广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汽车产品的种类在迅速增
加,技术水平也在飞速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被广泛关注。在汽车的各
项性能中,车门的开启安全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
驾驶人员在驾驶骑车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如下状况:停车后,驾驶
员或车上的乘客可能会忽略过往车辆行人直接开启车门,此时若有车辆、
行人从车门旁边行驶通过,可能会发生车辆或人员的伤亡。
可见,车门开启安全已成为关乎交通安全的重要一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车门开启时的
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方法,包括:
车门锁控制器接收雷达探头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其中,所述探测反馈
信号为雷达探头在车辆停车后车门开启前向车门预设范围内发射探测信号后,
对应获取到的反馈信号;
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根据所述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是否
有危险对象;
若所述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则生成车门锁
死控制指令;
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控制门锁总成执行所述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根据所述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没
有危险对象,则生成车门开启控制指令,且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
总成执行所述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门锁总成包括:电机、锁止摆臂及内开启手柄;
所述若所述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则生成车
门锁死控制指令;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控制门锁总成执行所述车门锁死控制指
令,包括:
若所述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存在危险对象,则所述车门
锁控制器检测所述内开启手柄是否处于被锁止摆臂卡住的状态;
若否,则所述车门锁控制器向所述电机发送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执行所述车门锁死控制指令,以带动所
述锁止摆臂转动,直至所述锁止摆臂卡住内开启手柄,使所述内开启手柄处
于上锁状态。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根据所述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
预设范围内没有危险对象,则生成车门开启控制指令,且所述车门锁控制器
控制所述门锁总成执行所述车门开启控制指令,包括:
若所述车门锁控制器确定车门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危险对象,则所述车门
锁控制器检测所述内开启手柄是否处于被所述锁止摆臂卡住的状态;
若是,则所述车门锁控制器向所述电机发送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所述车门锁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执行所述车门开启控制指令,以带动所
述锁止摆臂转动,直至所述内开启手柄脱离所述锁止摆臂,使所述内开启手
柄处于解锁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安全装置,包括:雷达探
头、车门锁控制器和门锁总成;
其中,所述雷达探头及所述门锁总成均与所述车门锁控制器连接;
所述雷达探头,用于在车辆停车后车门开启前向车门预设范围内发射探
测信号并获取探测反馈信号;
所述车门锁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
是否有危险对象;还用于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时,生成车门锁
死控制指令;所述门锁总成执行所述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车门锁控制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雷达探头发送的探测反
馈信号确定车门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危险对象时,生成车门开启控制指令;门
锁总成执行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门锁总成包括:电机、锁止摆臂及内开启手柄;
所述车门锁控制器,具体用于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时,检
测所述内开启手柄是否处于被所述锁止摆臂卡住的状态,若否,则向所述电
机发送车门锁死控制指令;所述电机执行所述车门锁死控制指令,带动所述
锁止摆臂转动,直至所述锁止摆臂卡住所述内开启手柄,使内开启手柄处于
上锁状态。
可选的,所述车门锁控制器,还具体用于确定车门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危
险对象时,检测所述内开启手柄是否处于被所述锁止摆臂卡住的状态,若是,
则向所述电机发送车门开启控制指令;所述电机执行所述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带动所述锁止摆臂转动,直至所述内开启手柄脱离所述锁止摆臂,使所述内
开启手柄处于解锁状态。
可选的,所述雷达探头设置于后视镜的下方,其中左后视镜及右后视镜
的下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雷达探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所述车辆控制系统
包括上述的车门开启安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系统及方法,雷达探头在车辆停车
时自动向车门预设范围内发射探测信号,车门锁控制器根据雷达探头的反馈
信号判断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是否有危险对象,若有,则车门锁控制器通过门
锁总成对车门进行锁死,使车内人员无法从车内开启车门,从而保证车门开
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车门开启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雷达探头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车门开启安全装置各部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车门内扣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锁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锁总成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锁总成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车身,2-雷达探头,3-车门锁控制器,4-门锁总成,401-内
开启手柄,402-锁止摆臂,403-电机,404-电机旋转轴,5-车门内扣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保证车辆停车时,车门开启的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
开启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车门锁控制器,包括:
步骤S11:车门锁控制器接收雷达探头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的外部车身上设置雷达探头,优选的,在后视
镜下方设置雷达探头,如在左后视镜及右后视镜的下方分别至少设置一个雷
达探头。
设置在车辆外部车身上的雷达探头在车辆停车后车门开启前向车门预设
范围内发射探测信号并获取相应的反馈信号。
步骤S12:车门锁控制器根据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是
否有危险对象。
车门锁控制器根据雷达探头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首先确定在车门预设范
围内是否有移动对象;若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移动对象,
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门锁控制器可以直接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门锁控制器根据雷达探头反馈的探测信号,判断该移
动对象与车门的距离以及该移动对象的移动速度,并根据移动对象的距离以
及移动速度,确定该移动对象是否为危险对象。
步骤S13:若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则生成
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步骤S14:车门锁控制器控制门锁总成执行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时,生成车门锁死控制
指令,并控制门锁总成执行车门锁死控制指令,使车内人员无法从车内打开
车门,从而提高车门开启时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开启方法中,若车门锁控制器根据雷达探头发送
的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没有危险对象,则车门锁控制器生成
车门开启控制指令,且车门锁控制器控制门锁总成执行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此时车内人员可以在车内通过内开启手柄开启车门。
上述车门锁控制器根据雷达探头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
围内没有危险对象包括如下情况:
(1)车辆停车后车门开启前,雷达探头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向车门锁控制
器发送探测反馈信号,在车门开启前的整个过程中,车门锁控制器根据探测
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自始至终无危险对象。
(2)车辆停车后车门开启前,车门锁控制器根据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存在
危险对象将车门锁死后的一段时间后,又根据雷达探头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
确定危险对象移动出车门的预设范围时,车门锁控制器确定在车门的预设范
围内没有危险对象。
结合附图3~附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门锁总成4包括:电机403、锁
止摆臂402及内开启手柄401。
车门锁控制器3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生成车门锁死控制
指令并控制门锁总成4执行车门锁死控制指令的具体处理过程包括:
(1)车门锁控制器3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存在危险对象,此时车门锁
控制器3检测内开启手柄401是否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
(2)内开启手柄401未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此时车门锁控
制器3向电机403发送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3)车门锁控制器3控制电机403执行车门锁死控制指令,即电机403
转动并带动锁止摆臂402转动,直至锁止摆臂402卡住内开启手柄401,使
内开启手柄401处于上锁状态,此时车内人员通过车门内扣手5无法打开车
门。
进一步的,若车门锁控制器3根据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
内没有危险对象,则生成车门开启控制指令,且车门锁控制器3控制门锁总
成4执行车门开启控制指令的具体过程包括:
(1)车门锁控制器3确定车门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危险对象,此时车门锁
控制器3检测内开启手柄401是否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
(2)上述内开启手柄401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此时车门锁
控制器3向电机403发送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3)车门锁控制器3控制电机403执行车门开启控制指令,电机403转
动并带动锁止摆臂402转动,直至内开启手柄401脱离锁止摆臂402,使内
开启手柄401处于解锁状态,此时车内人员可以通过车门内扣手5打开车门。
对应上述车门开启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安全装置,
如图2所示,包括:雷达探头2、车门锁控制器3和门锁总成4,其中,雷
达探头2及门锁总成4均与车门锁控制器3连接。
雷达探头2,用于在车辆停车状态向车门预设范围内发射探测信号并获
取探测反馈信号;
车门锁控制器3,用于根据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是否有
危险对象;还用于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时,生成车门锁死控制
指令;门锁总成4执行车门锁死控制指令。
车门锁控制器3,还用于在根据雷达探头2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确定车
门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危险对象时,生成车门开启控制指令;门锁总成4执行
车门开启控制指令。
利用上述车门开启安全装置,车辆在车门开启时,若车门锁控制器3根
据雷达探头2发送的探测反馈信号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没有危险对象,则
车门锁控制器3生成车门开启控制指令,且车门锁控制器3控制门锁总成4
执行车门开启控制指令,此时车内人员可以在车内通过车门内扣手5开启车
门。
以下将结合附图3~8对本发明实施例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
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开启安全装置包括雷达探头2、车门锁控制器3和
门锁总成4。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车辆的外部车身1上设置雷达探头2,优选的,
在后视镜下方设置雷达探头2,如在左后视镜及右后视镜的下方分别至少设
置一个雷达探头2。
如图3~8所示,门锁总成4包括:电机403、锁止摆臂402及内开启手
柄401;车门锁控制器3,具体用于确定在车门预设范围内有危险对象时,检
测内开启手柄401是否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若否,则向电机403
发送车门锁死控制指令;电机403执行车门锁死控制指令,电机401转动,
且电机旋转轴404带动锁止摆臂402转动,直至锁止摆臂402卡住内开启手
柄401,使内开启手柄401处于上锁状态。
具体执行过程如图7和8所示,当雷达探头2检测到有危险对象时,车
门锁控制器3检查锁止摆臂402位置,如在A位置(即内开启手柄401未处
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则车门锁控制器3传递危险信号给门锁总
成4并控制电机403带动转动,电机旋转轴404带动锁止摆臂402从A位置
旋转到B位置,此时内开启手柄401被锁止摆臂402卡住,内开启手柄401
解锁失效,此时车内人员可以通过车门内扣手5开启车门。
车门锁控制器3,还具体用于确定车门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危险对象时,
检测内开启手柄401是否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若是,则向电机
403发送车门开启控制指令;电机403执行车门开启控制指令,带动锁止摆
臂402转动,直至内开启手柄401脱离锁止摆臂402,使内开启手柄401处
于解锁状态。
具体的执行过程包括:当雷达探头2检测到车门预设范围内无危险,车
门锁控制器3检查锁止摆臂402的位置,如果在B位置(即内开启手柄401
处于被锁止摆臂402卡住的状态),则车门锁控制器3传递安全信号给车门
锁总成4并控制电机403转动,电机旋转轴404带动锁止摆臂402从B位置
转到A位置,此时内开启手柄401可无障碍工作,车内人员可以通过车门内
扣手5开启车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中在该系统中包括上述的
车门开启安全装置。
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开启安全装置的车辆,当驾驶员停车时,装
在后视镜下方的雷达探头工作,检测在车辆安全距离S内是否有移动物体不
小于速度v出现,如果有,车门锁控制器给出信号危险,门锁总成4自动落
锁,锁止摆臂卡住内开启手柄,此时驾驶员或乘员均无法通过车门内扣手开
启车门,当危险对象已经离开探测范围,或探测范围内无异动物体时,雷达
探头检测没有急速移动物体经过,则车门锁控制器控制内开启手柄脱离锁止
摆臂,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驾驶员或乘员可以通过车门内扣手开启车门,以
此达到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
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
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
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
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