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4654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85784.1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号:

CN103696802A

公开日:

2014.04.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F 15/00申请日:20131216授权公告日:20150624终止日期:201512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5/00申请日:20131216|||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5/00

主分类号:

E21F15/00

申请人:

河北工程大学

发明人:

崔景昆; 王同杰; 洛锋; 李盟; 刘瑞峰; 石春宇; 丰云雷; 游小伟; 顾亚东; 李旭宁

地址:

056038 河北省邯郸市光明南大街199号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矿业工程系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代理人:

薛建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充填袋、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内,其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和若干件锚栓构成,每件锚栓由一件锚杆、一对木垫块、一对托盘和一对螺母构成;该方法包括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完成巷旁充填体的构筑步骤。其优点为,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可以提供高支护阻力和切顶力,且不易变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包括充填袋(1),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所述充填袋(1)为封闭的立体结构,在充填袋(1)的左侧面下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每个进料管伸出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左侧面相连接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在充填袋(1)的顶面右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每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顶面相连接的顶部封口帆布筒(23),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1)内,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6),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18)和若干件锚栓(19)构成,每件锚栓(19)由一件锚杆(22)、一对木垫块(20)、一对托盘(21)和一对螺母构成,每件锚杆(2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纹,若干件锚杆(22)在充填袋(1)内由上到下排列,并位于每两套充填兼切顶机构之间位置,若干件锚杆(22)的左、右两螺纹端分别由充填袋(1)的左、右侧面伸出,并且分别都通过若干件木垫块(20)、若干件托盘(21)及若干件螺母与两件梯子梁(18)固定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充填袋(1)为帆布袋,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其特征是:每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由铁鞋(10)、接地木垫块(11)、钢管(8)、铁帽(7)、顶部逆止阀(5)、接顶木块(4)、进料管(2)和底部逆止阀(9)构成,铁鞋(10)的平面端固定在接地木垫块(11)上,钢管(8)的下端口与铁鞋(10)的弧面端相连接,钢管(8)的上端口连接铁帽(7)的弧面端,铁帽(7)的中部设有与钢管(8)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兼排气孔(6),顶部逆止阀(5)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出料兼排气孔(6)的上端口处,用以控制出料兼排气孔(6)的开或闭,接顶木块(4)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与钢管(8)的下端管壁相连接,并与钢管(8)的内腔相连通,进料管(2)的左端口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相应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底部逆止阀(9)设置在钢管(8)的下端管壁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处,用以控制进料管(2)与钢管(8)内腔的连通或隔断。

4.
  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工艺步骤:
(A)在充填区域将充填袋(1)吊挂好后,通过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由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出料兼排气孔(6)不断地溢出,并注入到充填袋(1)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逐渐升高,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接近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将连接在充填袋(1)顶面的若干顶部封口帆布筒(23)扎紧口,以防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外漏,并继续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部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直到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完全接触到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停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的注入,将连接在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进料封口帆布筒(3)扎紧口;
(B)待已注入到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以及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一剁巷旁充填体的构筑;
(C)重复步骤(A)、步骤(B),构筑其它剁巷旁充填体。

说明书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适用于构筑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以便对沿空留巷进行巷旁支护和切顶。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构筑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的产品主要是充填袋,但仅用充填袋构筑成的巷旁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切顶力均不太高,巷旁充填体非常容易受压变形而损坏,并且切顶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可以提供密闭采空区、高支护阻力和切顶力,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包括充填袋,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所述充填袋为封闭的立体结构,在充填袋的左侧面下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每个进料管伸出孔处有与充填袋的左侧面相连接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在充填袋的顶面右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每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有与充填袋的顶面相连接的顶部封口帆布筒,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内,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和若干件锚栓构成,每件锚栓由一件锚杆、一对木垫块、一对托盘和一对螺母构成,每件锚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纹,若干件锚杆在充填袋内由上到下排列,并位于每两套充填兼切顶机构之间位置,若干件锚杆的左、右两螺纹端分别由充填袋的左、右侧面伸出,并且分别都通过若干件木垫块、若干件托盘及若干件螺母与两件梯子梁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所述充填袋为帆布袋,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
本发明的每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由铁鞋、接地木垫块、钢管、铁帽、顶部逆止阀、接顶木块、进料管和底部逆止阀构成,铁鞋的平面端固定在接地木垫块上,钢管的下端口与铁鞋的弧面端相连接,钢管的上端口连接铁帽的弧面端,铁帽的中部设有与钢管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兼排气孔,顶部逆止阀设置在铁帽的平面端上,出料兼排气孔的上端口处,用以控制出料兼排气孔的开或闭,接顶木块设置在铁帽的平面端上,进料管的右端口与钢管的下端管壁相连接,并与钢管的内腔相连通,进料管的左端口由充填袋左侧面的相应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内,底部逆止阀设置在钢管的下端管壁上,进料管的右端口处,用以控制进料管与钢管内腔的连通或隔断。
一种用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工艺步骤:
(A)在充填区域将充填袋吊挂好后,通过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由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出料兼排气孔不断地溢出,并注入到充填袋内,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逐渐升高,待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接近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将连接在充填袋顶面的若干顶部封口帆布筒扎紧口,以防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外漏,并继续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部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直到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完全接触到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停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的注入,将连接在充填袋左侧面的若干进料封口帆布筒扎紧口;
(B)待已注入到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以及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一剁巷旁充填体的构筑;
(C)重复步骤(A)、步骤(B),构筑其它剁巷旁充填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1)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一般施工单位均可自制;2)成本造价低;3)实用性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凡岩土类地下支护工程均可应用;4)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在初期即可提供较高支护阻力;5)通过充填兼切顶机构向充填袋内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待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本充填装置构筑成巷旁充填体后,由于充填袋内充填兼切顶机构外部已凝固的高水速凝材料能够对充填兼切顶机构产生很大的围压,能够提高充填兼切顶机构的稳定性及强度;锚栓加固机构能够起到加固充填袋内充填兼切顶机构外部已凝固的高水速凝材料作用;因此用本充填装置构筑的巷旁充填体,通过充填兼切顶机构显著增强了巷旁充填体的支撑强度、抗弯强度和切顶力,通过锚栓加固机构显著增强了巷旁充填体的抗变形性能;6)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可以提供密闭采空区,并且其自身支护阻力与现有的巷旁充填体相比得到了成倍的增加,具有高支护阻力和切顶力,并且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本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的巷旁充填体现场应用主视断面图;
图4是用本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的巷旁充填体现场应用侧视断面图。
图中:12、煤壁;13、回采巷道顶板;14、切顶线;15、回采巷道;16、巷旁充填体;17、采空区冒落的矸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包括充填袋1,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所述充填袋1为封闭的立体结构,在充填袋1的左侧面下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每个进料管伸出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左侧面相连接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在充填袋1的顶面右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每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顶面相连接的顶部封口帆布筒23,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1内,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6,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18和若干件锚栓19构成,每件锚栓19由一件锚杆22、一对木垫块20、一对托盘21和一对螺母构成,每件锚杆2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纹,若干件锚杆22在充填袋1内由上到下排列,并位于每两套充填兼切顶机构之间位置,若干件锚杆22的左、右两螺纹端分别由充填袋1的左、右侧面伸出,并且分别都通过若干件木垫块20、若干件托盘21及若干件螺母与两件梯子梁18固定在一起。所述充填袋1为帆布袋,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
如图1、3、4所示,每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由铁鞋10、接地木垫块11、钢管8、铁帽7、顶部逆止阀5、接顶木块4、进料管2和底部逆止阀9构成,铁鞋10的平面端固定在接地木垫块11上,钢管8的下端口与铁鞋10的弧面端相连接,钢管8的上端口连接铁帽7的弧面端,铁帽7的中部设有与钢管8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兼排气孔6,顶部逆止阀5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出料兼排气孔6的上端口处,用以控制出料兼排气孔6的开或闭,接顶木块4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与钢管8的下端管壁相连接,并与钢管8的内腔相连通,进料管2的左端口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相应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底部逆止阀9设置在钢管8的下端管壁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处,用以控制进料管2与钢管8内腔的连通或隔断。
如图1-4所示,一种用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工艺步骤:
(A)在充填区域将充填袋1吊挂好后,通过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由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出料兼排气孔6不断地溢出,并注入到充填袋1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逐渐升高,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接近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将连接在充填袋1顶面的若干顶部封口帆布筒23扎紧口,以防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外漏,并继续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部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直到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完全接触到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停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的注入,将连接在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进料封口帆布筒3扎紧口;
(B)待已注入到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以及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一剁巷旁充填体的构筑;
(C)重复步骤(A)、步骤(B),构筑其它剁巷旁充填体。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696802A43申请公布日20140402CN103696802A21申请号201310685784122申请日20131216E21F15/0020060171申请人河北工程大学地址056038河北省邯郸市光明南大街199号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矿业工程系72发明人崔景昆王同杰洛锋李盟刘瑞峰石春宇丰云雷游小伟顾亚东李旭宁74专利代理机构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13117代理人薛建铎54发明名称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57摘要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充填袋、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若干套充填兼。

2、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内,其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和若干件锚栓构成,每件锚栓由一件锚杆、一对木垫块、一对托盘和一对螺母构成;该方法包括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完成巷旁充填体的构筑步骤。其优点为,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可以提供高支护阻力和切顶力,且不易变形。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

3、0申请公布号CN103696802ACN103696802A1/1页21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包括充填袋(1),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所述充填袋(1)为封闭的立体结构,在充填袋(1)的左侧面下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每个进料管伸出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左侧面相连接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在充填袋(1)的顶面右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每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顶面相连接的顶部封口帆布筒(23),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1)内,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

4、构的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6),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18)和若干件锚栓(19)构成,每件锚栓(19)由一件锚杆(22)、一对木垫块(20)、一对托盘(21)和一对螺母构成,每件锚杆(2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纹,若干件锚杆(22)在充填袋(1)内由上到下排列,并位于每两套充填兼切顶机构之间位置,若干件锚杆(22)的左、右两螺纹端分别由充填袋(1)的左、右侧面伸出,并且分别都通过若干件木垫块(20)、若干件托盘(21)及若干件螺母与两件梯子梁(18)。

5、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充填袋(1)为帆布袋,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其特征是每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由铁鞋(10)、接地木垫块(11)、钢管(8)、铁帽(7)、顶部逆止阀(5)、接顶木块(4)、进料管(2)和底部逆止阀(9)构成,铁鞋(10)的平面端固定在接地木垫块(11)上,钢管(8)的下端口与铁鞋(10)的弧面端相连接,钢管(8)的上端口连接铁帽(7)的弧面端,铁帽(7)的中部设有与钢管(8)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兼排气孔(6),顶部逆止阀(5)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出料兼排气孔(6)的上端口处,用以控制。

6、出料兼排气孔(6)的开或闭,接顶木块(4)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与钢管(8)的下端管壁相连接,并与钢管(8)的内腔相连通,进料管(2)的左端口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相应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底部逆止阀(9)设置在钢管(8)的下端管壁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处,用以控制进料管(2)与钢管(8)内腔的连通或隔断。4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工艺步骤(A)在充填区域将充填袋(1)吊挂好后,通过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注入高水速。

7、凝材料浆液,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由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出料兼排气孔(6)不断地溢出,并注入到充填袋(1)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逐渐升高,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接近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将连接在充填袋(1)顶面的若干顶部封口帆布筒(23)扎紧口,以防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外漏,并继续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部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直到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完全接触到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停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的注入,将连接在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进料封口帆布筒(3)扎紧口;(B)待已注入到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以及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

8、凝材料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一剁巷旁充填体的构筑;(C)重复步骤(A)、步骤(B),构筑其它剁巷旁充填体。权利要求书CN103696802A1/3页3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适用于构筑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以便对沿空留巷进行巷旁支护和切顶。背景技术0002目前,用于构筑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的产品主要是充填袋,但仅用充填袋构筑成的巷旁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切顶力均不太高,巷旁充填体非常容易受压变形而损坏,并且切顶效率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和用该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

9、方法,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可以提供密闭采空区、高支护阻力和切顶力,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包括充填袋,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所述充填袋为封闭的立体结构,在充填袋的左侧面下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每个进料管伸出孔处有与充填袋的左侧面相连接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在充填袋的顶面右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每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有与充填袋的顶面相连接的顶部封口帆布筒,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

10、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内,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和若干件锚栓构成,每件锚栓由一件锚杆、一对木垫块、一对托盘和一对螺母构成,每件锚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纹,若干件锚杆在充填袋内由上到下排列,并位于每两套充填兼切顶机构之间位置,若干件锚杆的左、右两螺纹端分别由充填袋的左、右侧面伸出,并且分别都通过若干件木垫块、若干件托盘及若干件螺母与两件梯子梁固定在一起。0005本发明所述充填袋为帆布袋,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000。

11、6本发明的每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由铁鞋、接地木垫块、钢管、铁帽、顶部逆止阀、接顶木块、进料管和底部逆止阀构成,铁鞋的平面端固定在接地木垫块上,钢管的下端口与铁鞋的弧面端相连接,钢管的上端口连接铁帽的弧面端,铁帽的中部设有与钢管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兼排气孔,顶部逆止阀设置在铁帽的平面端上,出料兼排气孔的上端口处,用以控制出料兼排气孔的开或闭,接顶木块设置在铁帽的平面端上,进料管的右端口与钢管的下端管壁相连接,并与钢管的内腔相连通,进料管的左端口由充填袋左侧面的相应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内,底部逆止阀设置在钢管的下端管壁上,进料管的右端口处,用以控制进料管与钢管内腔的连通或。

12、隔断。说明书CN103696802A2/3页40007一种用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工艺步骤(A)在充填区域将充填袋吊挂好后,通过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由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出料兼排气孔不断地溢出,并注入到充填袋内,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逐渐升高,待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接近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将连接在充填袋顶面的若干顶部封口帆布筒扎紧口,以防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外漏,并继续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部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直到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

13、液面升高到完全接触到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停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的注入,将连接在充填袋左侧面的若干进料封口帆布筒扎紧口;(B)待已注入到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以及充填袋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一剁巷旁充填体的构筑;(C)重复步骤(A)、步骤(B),构筑其它剁巷旁充填体。0008本发明的优点是1)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一般施工单位均可自制;2)成本造价低;3)实用性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凡岩土类地下支护工程均可应用;4)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在初期即可提供较高支护阻力;5)通过充填兼切顶机构向充填袋内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待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本充填装置构筑成巷。

14、旁充填体后,由于充填袋内充填兼切顶机构外部已凝固的高水速凝材料能够对充填兼切顶机构产生很大的围压,能够提高充填兼切顶机构的稳定性及强度;锚栓加固机构能够起到加固充填袋内充填兼切顶机构外部已凝固的高水速凝材料作用;因此用本充填装置构筑的巷旁充填体,通过充填兼切顶机构显著增强了巷旁充填体的支撑强度、抗弯强度和切顶力,通过锚栓加固机构显著增强了巷旁充填体的抗变形性能;6)所构筑的巷旁充填体可以提供密闭采空区,并且其自身支护阻力与现有的巷旁充填体相比得到了成倍的增加,具有高支护阻力和切顶力,并且不易变形。附图说明0009图1是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

15、是用本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的巷旁充填体现场应用主视断面图;图4是用本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的巷旁充填体现场应用侧视断面图。0010图中12、煤壁;13、回采巷道顶板;14、切顶线;15、回采巷道;16、巷旁充填体;17、采空区冒落的矸石。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4所示,一种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包括充填袋1,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和若干套锚栓加固机构,所述充填袋1为封闭的立体结构,在充填袋1的左侧面下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每个进料管伸出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左侧面相连接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在充填袋1的顶面右部位置,由前至后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

16、入孔,每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有与充填袋1的顶面说明书CN103696802A3/3页5相连接的顶部封口帆布筒23,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分别从若干个充填兼切顶机构放入孔处,放置于充填袋1内,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顶部均设有出料兼排气孔6,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左端口分别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个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每套锚栓加固机构由两件梯子梁18和若干件锚栓19构成,每件锚栓19由一件锚杆22、一对木垫块20、一对托盘21和一对螺母构成,每件锚杆2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纹,若干件锚杆22在充填袋1内由上到下排列,并位于每两套充填兼切顶机构之间位置。

17、,若干件锚杆22的左、右两螺纹端分别由充填袋1的左、右侧面伸出,并且分别都通过若干件木垫块20、若干件托盘21及若干件螺母与两件梯子梁18固定在一起。所述充填袋1为帆布袋,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0012如图1、3、4所示,每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由铁鞋10、接地木垫块11、钢管8、铁帽7、顶部逆止阀5、接顶木块4、进料管2和底部逆止阀9构成,铁鞋10的平面端固定在接地木垫块11上,钢管8的下端口与铁鞋10的弧面端相连接,钢管8的上端口连接铁帽7的弧面端,铁帽7的中部设有与钢管8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兼排气孔6,顶部逆止阀5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出料兼排气孔6的上端口处,用以控制出料兼排气孔6的开或闭,接。

18、顶木块4设置在铁帽7的平面端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与钢管8的下端管壁相连接,并与钢管8的内腔相连通,进料管2的左端口由充填袋1左侧面的相应进料管伸出孔处伸出,并伸入到与之相对应的进料封口帆布筒3内,底部逆止阀9设置在钢管8的下端管壁上,进料管2的右端口处,用以控制进料管2与钢管8内腔的连通或隔断。0013如图14所示,一种用该沿空留巷巷旁充填装置构筑巷旁充填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工艺步骤(A)在充填区域将充填袋1吊挂好后,通过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进料管2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由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出料兼排气孔6不断地溢出,并注入到充填。

19、袋1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逐渐升高,待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接近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将连接在充填袋1顶面的若干顶部封口帆布筒23扎紧口,以防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外漏,并继续向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部注入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直到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液面升高到完全接触到回采巷道顶板的高度时,停止高水速凝材料浆液的注入,将连接在充填袋1左侧面的若干进料封口帆布筒3扎紧口;(B)待已注入到若干套充填兼切顶机构的内腔以及充填袋1内的高水速凝材料浆液凝固后,即完成一剁巷旁充填体的构筑;(C)重复步骤(A)、步骤(B),构筑其它剁巷旁充填体。说明书CN103696802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696802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6968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