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710016122申请日20141128E02B3/06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00092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二路901号72发明人石永超张琳琳邬显晨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代理人杨东明刘必榕54发明名称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其包括一墙身和多个桩基,桩基位于墙身的下方,墙身包括一墙体和一底板,墙体的两侧分别为靠岸侧和临水侧,底板包括一趾板和一踵板,趾板和踵板均连接于墙体的下端部,趾板分布于墙体的靠岸侧,踵板包括一踵板本体部和。
2、一桩基连接部,踵板本体部由墙体的下端部沿墙体的临水侧斜向下延伸,踵板本体部的上表面与墙体的临水侧的规划河床泥面线重合,桩基连接部位于踵板本体部的下端部,桩基连接部为竖直向下延伸,桩基分别固接于趾板的下端面和桩基连接部的下端面。本发明的防汛墙具有陆域占地少、轻型美观、抗滑抗冲能力强、有效防止底板下部掏空等优点,还具有实际应用范围广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480897A43申请公布日20150401CN104480897A1/1页21一种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其包括一墙身和多个桩基,所述桩。
3、基位于所述墙身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包括一墙体和一底板,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为靠岸侧和临水侧,所述底板包括一趾板和一踵板,所述趾板和所述踵板均连接于所述墙体的下端部,所述趾板分布于所述墙体的靠岸侧,所述踵板包括一踵板本体部和一桩基连接部,所述踵板本体部由所述墙体的下端部沿所述墙体的临水侧斜向下延伸,所述踵板本体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墙体的临水侧的规划河床泥面线重合,所述桩基连接部位于所述踵板本体部的下端部,所述桩基连接部为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桩基分别固接于所述趾板的下端面和所述桩基连接部的下端面;所述墙身沿所在岸边的长度为1216M,所述墙体的宽度为300400MM,所述墙体的高度为25M;相邻的。
4、所述墙身之间的设有一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填充有填缝材料;所述墙体的临水侧与所述踵板的连接处设一贴脚;所述趾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墙体的靠岸侧的地面之下;所述墙体和所述底板的材料均为强度等级为C30的钢筋混凝土。权利要求书CN104480897A1/3页3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背景技术0002防汛墙是为了抵御潮水漫溢在河道岸段修筑的防汛岸墙。防汛墙的结构形式较多,低桩承台式防汛墙是防汛墙类型中应用较多的类型之一。目前的防汛墙结构,其墙前泥面淘刷后,易造成底板下部掏空,形成隐患或险情。此外,由于建筑物紧邻河道岸线,导致防汛墙修建场地受到。
5、限制,造成常规的防汛墙结构型式往往无法实施。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不受狭窄岸段场地的限制并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底板下部易被掏空、抗冲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000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0005一种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其包括一墙身和多个桩基,所述桩基位于所述墙身的下方,其特点在于,所述墙身包括一墙体和一底板,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为靠岸侧和临水侧,所述底板包括一趾板和一踵板,所述趾板和所述踵板均连接于所述墙体的下端部,所述趾板分布于所述墙体的靠岸侧,所述踵板包括一踵板本体部和一桩基连接部,所述踵板本体部由所述墙体的下端部。
6、沿所述墙体的临水侧斜向下延伸,所述踵板本体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墙体的临水侧的规划河床泥面线重合,所述桩基连接部位于所述踵板本体部的下端部,所述桩基连接部为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桩基分别固接于所述趾板的下端面和所述桩基连接部的下端面;所述墙身沿所在岸边的长度为1216M,所述墙体的宽度为300400MM,所述墙体的高度为25M;相邻的所述墙身之间的设有一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填充有填缝材料;所述墙体的临水侧与所述踵板的连接处设一贴脚;所述趾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墙体的靠岸侧的地面之下;所述墙体和所述底板的材料均为强度等级为C30的钢筋混凝土。0006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00071、本发明的踵板按河道规划泥。
7、面线向下倾斜,可以保护墙后土体,充当护坡作用,降低了底板下部掏空的风险,且伸入河道的踵板不影响整个河道的规划断面。00082、本发明的踵板末端设有竖直的桩基连接部,有助于提高防汛墙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可以缩短该桩基连接部下方的桩基的长度。若在不缩短桩基长度的情况下,选取本防汛墙结构型式,则可以有效提高防汛墙的整体结构性能。00093、本发明防汛墙将主要受力部位转移到位于邻水侧的踵板,趾板在靠岸侧的延伸长度可以很短,甚至于可以接近零,这样,本发明防汛墙占用陆域面积就很小,因此,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狭窄岸段场地限制的问题,其实际应用范围较广。00104、本发明的防汛墙结构整体稳定,可以实现防汛挡水任务。
8、。说明书CN104480897A2/3页4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0013如图1所示,一种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其包括墙身1和多个桩基4,桩基4位于墙身1的下方,墙身1包括墙体2和底板3,墙体2的两侧分别为靠岸侧和临水侧,底板3固接于墙体2的下端,底板3包括趾板31和踵板32,趾板31和踵板32均连接于墙体2的下端部。趾板31分布于墙体2的靠岸侧,趾板31的上表面位于墙体2的靠岸侧的地面7之下。踵板32包括踵板本体部322和桩基连接部321,踵板本体部322由墙体2的下端部沿墙体2的临水。
9、侧斜向下延伸,踵板本体部322的上表面与墙体2的临水侧的河床8泥面线重合;桩基连接部321位于踵板本体部322的下端部,桩基连接部321为竖直向下延伸,桩基4分别固接于趾板31的下端面和桩基连接部321的下端面。0014墙体2的临水侧与踵板32的连接处设有贴脚图上未标出。贴脚为现有常用部件,在此就不再赘述。贴脚可以缓解墙身的应力集中现象。0015墙身1沿所在岸边的长度为15M,墙体2的宽度为04M、高度为35M;相邻的墙身1之间的设有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20MM,所述伸缩缝内填充有填缝材料,填缝材料包括聚乙烯低发泡板,聚乙烯低发泡板之间嵌氯丁橡胶用以止水,并采用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封口。0016。
10、趾板31的宽度为16M、高度为05M;踵板32沿水平方向的宽度为16M;桩基连接部321的高度为1M,宽度为12M。0017桩基可以根据实际场地及地质情况确定。例如,桩基4可以为直径06M的钻孔灌注桩,桩基的长度为15M。桩基有两排,分别连接于趾板31的下方和踵板32的下方。连接于踵板32的下方的桩基4之间的间距为2M,连接于趾板31的下方的桩基4之间的间距为25M。实际应用时,桩基的长度及间距由防汛墙整体稳定、桩基承载力等复核计算综合确定。0018通常情况下,施工之前,需要对河岸的防汛墙及河床进行规划设计。河床的规划泥面线,也就是规划设计时图纸上标出的河床的最上表面,又称为规划河床泥面线。踵。
11、板本体部322的上表面与墙体2的临水侧的规划河床泥面线重合,因此,踵板本体部的斜度与规划河床的泥面线的坡度一致,例如,规划河床泥面线的坡度为125,那么,踵板本体部的斜度也为125。0019墙体2和底板3的材料均为强度等级为C30的钢筋混凝土。这样,可以使墙身具有良好的强度。0020施工期间为保护紧邻建筑物或道路的安全,在建筑物或道路与岸线之间埋设30槽钢5,槽钢5距建筑物6的间距为1M。0021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场地条件,确定为低桩承台结构且由于场地限制常规的防汛墙结构型式难以实施,应考虑选用本发明的防汛墙。另外,非狭窄岸段也可应用本设计提供的防汛墙结构型式。根据场地条件计算趾板的允许长。
12、度值,在允许的长度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增加趾板的长度;在确定踵板和趾板的长度的基础上,选定合适的桩基,进而确定防汛墙结构其它尺寸,最后对该设计结构进行安全复核以确保结构的安全。说明书CN104480897A3/3页50022本发明的防汛墙具有以下优点00231、本发明的踵板按河道规划泥面线向下倾斜,可以保护墙后土体,充当护坡作用,降低了底板下部掏空的风险,且伸入河道的踵板不影响整个河道的规划断面。00242、本发明的踵板末端设有竖直的桩基连接部,有助于提高防汛墙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可以缩短该桩基连接部下方的桩基的长度。若在不缩短桩基长度的情况下,选取本防汛墙结构型式,则可以有效提高防汛墙。
13、的整体结构性能。00253、本发明防汛墙将主要受力部位转移到位于邻水侧的踵板,趾板在靠岸侧的延伸长度可以很短,甚至于可以接近零,这样,本发明防汛墙占用陆域面积就很小,因此,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狭窄岸段场地限制的问题,其实际应用范围较广。00264、本发明的防汛墙结构整体稳定,实现防汛挡水任务。00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2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480897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4808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