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条件下净化CO的催化剂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能够在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下催化净化CO的催化剂。主要用于各种防CO的防护面具和装置,以及用于室内尤其是一些特殊或密闭环境中的空气净化。
背景技术
过去长期使用的CO净化催化材料为Hopcalite(主要为Cu、Mn的复合氧化物)。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大的防护装置上装备的CO净化材料主要是Hopcalite,该催化剂常温催化CO的效果很好,但抗水性极差,遇微量的水就失效,因此很难长期使用和保存。
负载的贵金属铂、钯催化剂一直也是催化CO氧化比较有效的催化剂。Pt/SnOx[Stark D.S.,Haris M.R.J.Phys.E 1988,21:715]早就被证明对催化CO氧化非常有效。不足之处是予处理比较复杂,且在室温下,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最近,Dong等[Dong,G.L.,Wang,J.G.,Gao,Y.B.,Chen,S.Y.,Catalysis Letters,1999,58:37]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一种新型催化剂——Pd/CeO2-TiO2的催化活性要高于Pd/CeO2,Pd/SnO2-TiO2,Pd/ZrO2-TiO2,Pd/Al2O3-TiO2,Pd/TiO2。它可在50℃将CO 100%的催化转化为CO2。
Wacker催化剂是由PdCl2-CuCl2组成的一类催化剂,负载的Wacker催化剂显示了很好地低温氧化CO的活性[Park,E.D.,Choi,S.H.,Lee,J.S.,J.Phys.Chem.B:2000,104,5586],而且在有水和卤素存在下稳定,但其在40℃就达到最大的催化活性,温度升高会导致活性下降。CO氧化反应是放热的,因此该催化剂的操作温度受到严格的限制[Kim K.D.,Nam I.S.,Chung J.S.et al,Appl.Catal.B,1994,5:103]。Au/Fe2O3,Au/NiO等氧化物负载的金催化剂,对室温下CO氧化具有很高的活性[Haruta M.,Yamada N.J.Catal.1989,115:301]。安立敦等[中国专利申请号CN 00122829]将金负载在单氧化物载体上,制备得到了能在环境温度(-10~40℃)和环境湿度下(相对湿度60%~100%)下具有良好催化活性、且能够满足防毒面具实用要求的催化剂。但是如果将金负载在单载体Al2O3上,一般得不到具有低温活性的负载金催化剂,如果将金负载在单独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上,则制得的催化剂一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具有相当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环境温度下(-30~50℃),和环境湿度下(相对湿度为20~100%),具有良好的净化CO活性,性能稳定,以Al2O3为基材,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第二载体、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催化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CO净化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为金,载体为复合载体氧化物MOx/Al2O3,其中MOx包括CoOx或FeOx、NiOx、MnOx、CuOx、ZnOx。Au与Al2O3重量比为1.0∶10~103,Au与MOx重量比为1.0∶1~20。
本发明所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沉积沉淀法。催化剂沉积沉淀法制备过程:将成型的复合载体氧化物置于活性组分前体溶液中,在强烈的搅拌下,滴加入碱溶液(如Na2CO3、K2CO3、NaOH、尿素、氨水等)。控制溶液的温度以及控制一定的pH值,直至沉淀完全,经沉降、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或活化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催化剂。催化剂对CO浓度为50~20000ppm的情况下,在常压下气体体积空速为1×103~2.5×104h-1时、反应温度为-30~50℃、环境相对湿度为20~100%的条件下,可以将CO完全催化转化为CO2。
本发明的催化剂载体Al2O3、CoOx、NiOx、FeOx、MnOx、CuOx、ZnOx可来自铝盐液、钴盐液、镍盐液、铁盐液、锰盐液、铜盐液、锌盐液以及粉末或成型的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锌。金可以来自盐类或金属,如HAuCl4、AuCl3和Au等。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评价,所用原料气组成为:CO:0.2~2%,其余为空气。进出反应器的CO浓度由气相色谱分析结果,CO的最小可检测量为50pp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①具有良好的环境温度下催化CO的活性,能够在低至-30℃的温度下,催化CO完全转变为CO2;②具有良好的抗水蒸气中毒的能力;③具有良好的抗硫中毒能力;④为成型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催化剂。取成型的复合氧化物载体CoOx/Al2O31.0g,将其加入到蒸馏水中,于强烈搅拌下用0.5M Na2CO3溶液调节pH值为8。加热,并维持体系温度为70℃。然后逐滴加入0.1M氯金酸0.25mL,同时继续滴加0.5M的Na2CO3以维持体系pH值为8。反应1小时后,过滤、洗涤,在90℃下干燥一夜,然后在400℃焙烧,即可以得Au∶CoOx∶Co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CoOx/Al2O3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在原料气组成为CO:0.5%,O2:21%,N2:78.5%(体积百分比),气体体积空速为8000h-1,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为-18℃(255K)。
实例2:采用实例1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催化剂。取成型的复合氧化物载体CoOx/Al2O3 1.0g,将其加入到蒸馏水中,于强烈搅拌下加入尿素5.0g。然后加入0.1M氯金酸0.25mL,加热,并维持体系温度为70℃,直至体系pH值达到8.0。过滤、洗涤,在90℃下干燥一夜,然后在400℃焙烧,即可以得Au∶CoOx∶Co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CoOx/Al2O3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及气体体积空速时,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低于-30℃(<243K)。
实例3:将1.0g FeOx/Al2O3载体加入到蒸馏水中,采用实例2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FeOx∶Fe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Fe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及气体体积空速时,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低于-30℃(<243K)。
实例4:将1.0g MnOx/Al2O3载体加入到蒸馏水中,采用实例2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MnOx∶Mn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Mn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及气体体积空速时,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低于-30℃(<243K)。
实例5:将1.0g NiOx/Al2O3载体加入到蒸馏水中,采用实例2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NiOx∶Ni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Ni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及气体体积空速时,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低于28℃(311K)。
实例6:将1.0g CuOx/Al2O3载体加入到蒸馏水中,采用实例2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CuOx∶Cu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Cu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及气体体积空速时,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低于-23℃(250K)。
实例7:采用实例3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FeOx∶Fe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Fe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在原料气组成为CO:2%,O2:20.2%,N2:77.8%(体积百分比),气体体积空速为8000h-1,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的允许最低反应温度为-22℃(251K)。
实例8:采用实例3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FeOx∶Fe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Fe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及气体体积空速11000h-1时,在20℃下,该催化剂催化CO完全转化为CO2超过170小时,催化剂的活性无可检测到的变化,尾气中无可检测到的CO浓度。
实例9:采用实例3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FeOx∶Fe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Fe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采用实例1中所述原料气中配有15ppm的H2S,在8000h-1的气体体积空速下进行抗硫中毒实验,在室温下(20℃)连续进行100min的CO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的活性无可检测到的变化,尾气中无可检测到的CO浓度。
实例10:采用实例3所述的沉积沉淀法制备Au∶FeOx∶FeOx/Al2O3重量比为1∶10∶200的Au/FeOx/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成品为小球状,呈均匀黑色。
在原料气组成为CO:0.5%,O2:21%,N2:78.5%(体积百分比),气体体积空速为8000h-1,相对湿度为100%(20℃),气体体积空速为8000h-1,连续反应100min,催化剂的活性无可检测到的变化,尾气中无可检测到的CO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