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696481A43申请公布日20140402CN103696481A21申请号201410010345522申请日20140109E03F1/00200601E03F5/10200601E03F5/1420060171申请人广州市设计院地址51062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35号72发明人丰汉军郭进军陈杳朋甘起东敖郁东陈健聪曾斌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1代理人张文雄54发明名称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是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路面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屋面雨水弃流井。
2、和地面雨水弃流井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通道连接雨水综合池的雨水进水端,雨水综合池的上部为储存调蓄部分、下部为储存回用部分,储存调蓄部分、储存回用部分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储存回用部分的底面设有雨水回用出水端口和补水进端口,雨水回用出水端通过供水阀、供水泵连通雨水处理机房,构成雨水回用通道;补水进水端通过进水阀、补水泵连通自来水,构成补水通道。本发明减少了雨水管网的数量、减少施工开挖量,具有降低雨水回用系统的综合造价的有益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6。
3、96481ACN103696481A1/1页21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收集装置(12)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13),其特征是所述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51),路面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52),所述屋面雨水弃流井(51)和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通道(2)连接雨水综合池(1)的雨水进水端,雨水综合池(1)的上部为储存调蓄部分(11)、下部为储存回用部分(12),储存调蓄部分(11)、储存回用部分(12)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储存回用部分(12)的底面设有雨水回用出水端口和补水进端口,所述雨水回用出水端通过供水阀、供水泵连通雨水。
4、处理机房,构成雨水回用通道(8);所述补水进水端通过进水阀、补水泵连通自来水,构成补水通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存调蓄部分(11)通过管道(3)连通雨洪控制井(7),雨洪控制井(7)的出水端连通市政雨水管网,储存回用部分(12)通过水阀(4)连通雨洪控制井(7),构成雨水调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雨水综合池(1)内设有溢洪堰(11),储存调蓄部分(11)和储存回用部分(12)通过溢洪堰(11)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综合池(1)的雨水进水端处。
5、设有过滤井(6),所述过滤井(6)通过排水道(2)直接或间接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雨水弃流井(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是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雨水弃流井(52)为串联连接结构,屋面雨水弃流井(51)的出水端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进水端,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道(2)连通过滤井(6)的进水端;或者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雨水弃流井(52)为并联连接结构,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并联连接过滤井(6)的进水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是屋面雨水弃流井(51)的进水端处设。
6、置过滤器(10),屋面雨水弃流井(51)通过过滤器(10)连接屋面雨收集装置的出水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其特征是雨水综合池(1)为密封式结构或敞开式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3696481A1/3页3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适用于建筑及小区为满足绿色建筑或LEED认证要求设置。属于建筑给水排水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越来越多建筑及小区按绿色建筑设计或申请LEED认证,需要设置雨水利用系统。雨水利用包括雨水入渗、雨水调蓄和雨水回用三个方面。现有技术中,雨水利用系统一般是单独设置,其具备的功能仅限于雨水入渗、雨水调蓄或雨水。
7、回用,还未见有将上述三种功能综合在一起的雨水水调蓄回用系统。由于这几种雨水利用装置基本是各自独立设置,因此,现有技术的这种技术方案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和不适合推广的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该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具有造价低、占地面积小和提高雨水调蓄效果和回用利用率的特点。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0005一种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收集装置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路面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所述屋面雨水弃流井和地面雨水弃流井的出水。
8、端通过排水通道连接雨水综合池的雨水进水端,雨水综合池的上部为储存调蓄部分、下部为储存回用部分,储存调蓄部分、储存回用部分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储存回用部分的底面设有雨水回用出水端口和补水进端口,所述雨水回用出水端通过供水阀、供水泵连通雨水处理机房,构成雨水回用通道;所述补水进水端通过进水阀、补水泵连通自来水,构成补水通道。0006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0007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储存调蓄部分通过管道连通雨洪控制井,雨洪控制井的出水端连通市政雨水管网,储存回用部分通过水阀连通雨洪控制井,构成雨水调蓄通道。0008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在雨水综合池内设。
9、有溢洪堰,储存调蓄部分和储存回用部分通过溢洪堰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0009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雨水综合池的雨水进水端处设有过滤井,所述过滤井通过排水道直接或间接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地面雨水弃流井。0010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屋面雨水弃流井、地面雨水弃流井为串联连接结构,屋面雨水弃流井的出水端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的进水端,地面雨水弃流井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道连通过滤井的进水端;或者屋面雨水弃流井、地面雨水弃流井为并联连接结构,屋面雨水弃流井、地面雨水弃流井的出水端并联连接过滤井的进水端。0011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屋面雨水弃流井的进水端处设置过滤器,屋面雨水弃流井通过过滤器连接屋面。
10、雨收集装置的出水端。说明书CN103696481A2/3页40012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雨水综合池为密封式结构或敞开式结构。0013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00141、由于本发明的雨水综合池包括有上部的储存调蓄部分和下部的储存回用部分,储存调蓄部分和储存回用部分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储存回用部分的底面连通雨水处理机房;雨水综合池的雨水容积包括由输出市政水管的调蓄雨水和输出回用处理机房的处理回用雨水一体,因此,大大降低综合池的占地面积、同时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雨水调蓄和回用效率。00152、由于本发明的雨水综合池的屋面雨收集装置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的雨水管网(排水道)可合并铺设,一方面减。
11、少了雨水管网(排水道)的数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开挖量,具有降低雨水回用系统的综合造价的有益效果。00163、本发明在雨量充沛时,调蓄综合池内的蓄水容积可作为回用水储存容积的补充待雨水量短缺时抽取利用,提高雨水回用效果。00174、本发明雨水调蓄回用系统的储存调蓄部分和储存回用部分在同一综合池内结合设置,通过上述标高控制达到调蓄、回用目的,可以减少室外占地面积和施工开挖土方量,降低建设成本。00185、由于本发明雨水调蓄回用系统由于在本发明的雨水调蓄回用系统的雨水综合池外收集雨水的雨水网管上设有多个弃流井和过滤井,优化综合池的雨水储蓄回收利用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12、1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具体实施例10022参照图1,本实施例1包括屋面雨收集装置12和路面雨水收集装置13,所述屋面雨水收集装置12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51,路面雨水收集装置13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52,所述屋面雨水弃流井51和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通道2连接雨水综合池1的雨水进水端,雨水综合池1的上部为储存调蓄部分11、下部为储存回用部分12,储存调蓄部分11、储存回用部分12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14,构成雨水调蓄通道;储存回用部分12的底面设有雨水回用出水端口和补水进端口。具体地储存调蓄部分11为设在雨水综合池1标高。
13、的1/2、2/3或1/4处以上空间,储存调蓄部分11的出水端直接或间接连通市政雨水管网14;储存回用部分12位于雨水综合池1上储存调蓄部分11的底部,储存回用部分12的出水端连通雨水处理机房,由此形成储存调蓄部分11水的容积为调蓄须储存的水容积,储存回用部分12水的容积为回收利用须储存的水容积,在储存回用部分12的雨水回用出水端通过供水阀、供水泵连通雨水处理机房,构成雨水回用通道8,经机房处理后重新利用;所述补水进水端通过进水阀、补水泵连通自来水,构成补水通道9,该补水通道9用于储存回用部分12缺少水时或清洗维护雨水综合池内,可对池内进行添加自来水。说明书CN103696481A3/3页500。
14、23本实施例的储存调蓄部分11通过管道3连通雨洪控制井7,雨洪控制井7的出水端连通市政雨水管网14,储存回用部分12通过水阀4连通雨洪控制井7,构成雨水调蓄通道。所述的雨洪控制井7可在雨水充沛时调节储存调蓄部分11水的出水排水量,也可通过连通于水阀4的雨洪控制井7,排空储存回用部分12的储水量,便于对池内进行清理、维护等工作,同时也可为在大雨来临前排空池内雨水提供更大的储水空间。0024为了更好的使雨水调蓄回用系统达到更好的调蓄回用功能,在雨水综合池1的雨水进水端处设有过滤井6,该过滤井6通过排水道2直接或间接连通屋面雨水弃流井51和地面雨水弃流井52。具体的连通方式是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
15、雨水弃流井52为串联连接结构,屋面雨水弃流井51的出水端连接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进水端,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通过排水道2连通过滤井6的进水端;或者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雨水弃流井52为并联连接结构,屋面雨水弃流井51、地面雨水弃流井52的出水端并联连接过滤井6的进水端。在屋面雨水弃流井51的进水端处设置过滤器10,屋面雨水弃流井51通过过滤器10连接屋面雨收集装置的出水端,在收集雨水时进入屋面雨水弃流井51前先通过过滤器10过滤,因此能达到更好的雨水收集效果。0025本发明实施时,由于在雨水综合池1的储存调蓄部分11、储存回用部分12出水口均连通于雨洪控制井7。该雨洪控制井7控制排入市。
16、政雨水管网的流量从而达到雨水调蓄排放作用,同时可利用水泵8抽取雨水综合池1的储存回用部分12的水,经深度处理达标后输送到绿化、冲洗等用水端15,从而达到回用目的。按雨水调蓄回用系统设置的综合雨水利用系统,可同时起到雨水调蓄排放和雨水回用的有利效果,既可节省雨水池占地面积,也可节省造价,是一种经济、节能的雨水利用系统。0026本实施例中雨水综合池1为密封式,即雨水综合池1上铺设池盖盖住池口,适合于无自然或景观水体的环境下使用。本实施例中在无自然或景观水体时,按本发明设置雨水综合池,调蓄容积、回用容积及出水管管径等按前述按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计算确定。0027具。
17、体实施例20028参照图2,本实施例2所示的雨水调蓄回用系统,在雨水综合池1内设有溢洪堰11,储存调蓄部分11和储存回用部分12通过溢洪堰11连通市政雨水管网,构成雨水调蓄通道。所述的溢流堰11设在雨水综合池1的一侧,位于雨水综合池1与市政水管网管之间,溢流堰11的高度不能超过雨水综合池1深度,优选约为雨水综合池1高的1/2、2/3或1/4处,当雨水超出综合池1蓄水量,雨水可通过溢流堰11溢流出雨水综合池1排至市政雨水管。其余同实施例1。0029本实施例的雨水调蓄回用系统的雨水综合池为敞开式,即雨水综合池1上无铺设池盖,雨水综合池1上可形成以靓丽水景景观,适合于可利用自然或景观水体的环境下使用。本实施例中在利用自然或景观水体时,考虑水体兼作本发明的雨水综合池,水体的容积须按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计算的调蓄容积和回用容积综合确定,溢流堰高度与水体设计最高水位平齐,须景观专业按给排水专业调蓄要求设置。说明书CN103696481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6964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