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形石岸.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3899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89565.4

申请日:

2016.10.13

公开号:

CN106168019A

公开日:

2016.11.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14申请日:20161013|||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4

主分类号:

E02B3/14

申请人:

江阴市顺永机械厂

发明人:

陈勇

地址:

214414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顾山镇北国北新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代理人:

彭春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形石岸,主要由若干排河道砖(1)组成,每块河道砖(1)均通过水泥(2)垒放,相邻的两排河道砖(1)之间形成阶梯,且阶梯的宽度为3cm,每块河道砖(1)均包括头部(11)、颈部(12)和砖身(13),在砖身(13)内还设有一贯穿的长孔(7)。本发明中由于是阶梯形的,若是有人落水,只需要抓住长孔再往上抓更上方的长孔即可往上爬,能起到救生的作用,而且长孔内还可以容纳鱼虾等,使生态环境更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主要由若干排河道砖(1)组成,每块河道砖(1)均通过水
泥(2)垒放,相邻的两排河道砖(1)之间形成阶梯,且阶梯的宽度为3cm,每块河道砖(1)均包
括头部(11)、颈部(12)和砖身(13),在砖身(13)内还设有一贯穿的长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头部(11)的底部均向下设有一3cm宽
的台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河道砖(1)的颈部(12)两侧均向内形
成内凹部(5); 砖身(13)的一侧向内形成一圆弧形凹陷(14),另一侧向外形成一圆弧形凸
起(15),且圆弧形凹陷(14)和圆弧形凸起(15)的结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圆弧形凹陷(14)的中心与两端的垂直
距离a为1.5cm,圆弧形凸起(15)的中心与两端的垂直距离b也为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在河道砖(1)的颈部(12)内还设有一
贯穿的固定孔(4),上、下两排河道砖(1)交错排布,上排的固定孔(4)与下排的内凹部(5)在
一直线上,并插有一根钢筋(6),上下左右相邻的河道砖(1)之间的空隙内也均填充有水泥
(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孔(4)为斜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形石岸,其特征是:在长孔(7)的两侧设有用于插入塑料
棒的缓冲孔(8)。

说明书

阶梯形石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坡石岸,尤其是涉及一种阶梯形石岸。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护坡石岸只有护坡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而且被船只碰撞之后容易散开,
影响护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石岸功能单一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阶梯形石岸,主要由
若干排河道砖1组成,每块河道砖1均通过水泥2垒放,相邻的两排河道砖1之间形成阶梯,且
阶梯的宽度为3cm,每块河道砖1均包括头部11、颈部12和砖身13,在砖身13内还设有一贯穿
的长孔7。

本发明阶梯形石岸,头部11的底部均向下设有一3cm宽的台阶3,通过该台阶扣在
下一块河道砖上。

本发明阶梯形石岸,河道砖1的颈部12两侧均向内形成内凹部5;砖身13的一侧向
内形成一圆弧形凹陷14,另一侧向外形成一圆弧形凸起15,且圆弧形凹陷14和圆弧形凸起
15的结构大小相同。

本发明阶梯形石岸,圆弧形凹陷14的中心与两端的垂直距离a为1.5cm,圆弧形凸
起15的中心与两端的垂直距离b也为1.5cm,后一块河道砖的圆弧形凸起卡在前一块河道砖
的圆弧形凹陷内,再配合内凹的颈部,泥土就只需要较小的挤压就能将砖块挤住,遇到碰撞
不易散开。

本发明阶梯形石岸,在河道砖1的颈部12内还设有一贯穿的固定孔4,上、下两排河
道砖1交错排布,上排的固定孔4与下排的内凹部5在一直线上,并插有一根钢筋6,上下左右
相邻的河道砖1之间的空隙内也均填充有水泥2。

本发明阶梯形石岸,所述固定孔4为斜孔。

本发明阶梯形石岸,在长孔7的两侧设有用于插入塑料棒的缓冲孔8,在插入塑料
棒后,若是发生碰撞还能达到缓冲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由于是阶梯形的,若是有人落水,只需要抓住长孔再往上抓更上方的长孔即
可往上爬,能起到救生的作用,而且长孔内还可以容纳鱼虾等,使生态环境更好。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河道砖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河道砖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
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
而已。

如图1所示的阶梯形石岸,主要由若干排河道砖1组成,每块河道砖1均通过水泥2
垒放,相邻的两排河道砖1之间形成阶梯,且阶梯的宽度为3cm。如图2和图3所示,每块河道
砖1均包括头部11、颈部12和砖身13,头部11的底部均向下设有一3cm宽的台阶3,通过该台
阶扣在下一块河道砖上。在砖身13内还设有一贯穿的长孔7,由于是阶梯形的,若是有人落
水,只需要抓住长孔再往上抓更上方的长孔即可往上爬,能起到救生的作用,而且长孔内还
可以容纳鱼虾等,使生态环境更好。在长孔7的两侧设有用于插入塑料棒的缓冲孔8,在插入
塑料棒后,若是发生碰撞还能达到缓冲的作用。

河道砖1的颈部12两侧均向内形成内凹部5;砖身13的一侧向内形成一圆弧形凹陷
14,另一侧向外形成一圆弧形凸起15,且圆弧形凹陷14和圆弧形凸起15的结构大小相同。圆
弧形凹陷14的中心与两端的垂直距离a为1.5cm,圆弧形凸起15的中心与两端的垂直距离b
也为1.5cm,后一块河道砖的圆弧形凸起卡在前一块河道砖的圆弧形凹陷内,再配合内凹的
颈部,泥土就只需要较小的挤压就能将砖块挤住,遇到碰撞不易散开。

在河道砖1的颈部12内还设有一倾斜贯穿的固定孔4,上、下两排河道砖1交错排
布,上排的固定孔4与下排的内凹部5在一直线上,并插有一根钢筋6,上下左右相邻的河道
砖1之间的空隙内也均填充有水泥2。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
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阶梯形石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阶梯形石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阶梯形石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梯形石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梯形石岸.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形石岸,主要由若干排河道砖(1)组成,每块河道砖(1)均通过水泥(2)垒放,相邻的两排河道砖(1)之间形成阶梯,且阶梯的宽度为3cm,每块河道砖(1)均包括头部(11)、颈部(12)和砖身(13),在砖身(13)内还设有一贯穿的长孔(7)。本发明中由于是阶梯形的,若是有人落水,只需要抓住长孔再往上抓更上方的长孔即可往上爬,能起到救生的作用,而且长孔内还可以容纳鱼虾等,使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