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线条.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3800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09389.9

申请日:

2016.07.29

公开号:

CN106150036A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9/02申请日:20160729|||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9/02

主分类号:

E04F19/02

申请人:

桐乡博凡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再良; 钱智杰; 马剑

地址:

314503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屠甸镇经济开发区(沪杭高速屠甸出口)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代理人:

张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线条,包括线条板(1)以及设置在线条板(1)上的至少一个分离部,所述线条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两个分离部的两个卡槽,即大卡槽(2)与小卡槽(3),两个分离部包括大分离部(4)与小分离部(5),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至少具有分离式结构,设计简单,隐蔽性高,连接紧密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离式线条,包括线条板(1)以及设置在线条板(1)上的至少一个分离部,其特
征在于:所述线条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两个分离部的两个卡槽,即大卡槽(2)与小卡槽
(3),两个分离部包括大分离部(4)与小分离部(5),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小卡槽
(3)与小分离部(5)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的
间隙中容纳有大钉子(6),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的间隙中容纳有小钉子(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板(1)包括底板(11)以及设
置在底板(11)左右两侧上部的大卡槽(2)与小卡槽(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左侧上部向下凹陷的大
卡口(12)形成大卡槽(2),底板(11)右侧上部向下凹陷的小卡口(13)形成小卡槽(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口(12)呈向上的开口状结
构,大卡口(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大卡头(121)与右侧大卡头(122),大卡口(12)的
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有大卡口钉槽(12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卡口(13)呈向上的开口状结
构,小卡口(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小卡头(131)与右侧小卡头(132),小卡口(13)的
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有小卡口钉槽(13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离部(4)包括设置在大分离
部(4)左右两侧的左侧大卡槽(41)与右侧大卡槽(42),大分离部(4)的底侧中间位置向上凹
陷有底侧大钉槽(4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离部(5)包括设置在小分离
部(5)左右两侧的左侧小卡槽(51)与右侧小卡槽(52),小分离部(5)的底侧中间位置向上凹
陷有底侧小钉槽(53)。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下
呈弧形凹陷的缓冲口(14)。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底部表面形成有波
纹状的底边(15)。

说明书

一种分离式线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离式线条,用于建筑领域的墙壁的装饰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

中国专利CN201110217899.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饰板连接条,包括一直条形状的连
接条主体,连接条主体的两侧分别向外侧方向横向伸展两个连接体,两个连接体的外端分
别成型有卡接头,连接条主体的底部延伸出一支撑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使用时受力平
衡,不易被损坏,使用寿命长,亦不会损坏装饰板单元的插接槽;拼接装饰板由若干装饰板
连接条和若干装。

该申请中,对装饰板的一种拼接结构进行了公开,在该申请中,主要涉及两块装饰
板之间的连接,并对针对单体结构稳固安装进行设计,不具有单体的分离性与隐蔽性。

又例如:

中国专利CN02153229.X;一种空气调节器装饰板安装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设有空气出
入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前面板上的吸气格栅;和设置在位于吸气格栅上端的装饰板安装结
构上的装饰板,装饰板的上下端成对形成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安装支架,而装饰板安装结构
的相对应的位置上则具有能够弹性插入安装支架的装配槽。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装饰板安
装结构无需其它。

该申请中,对装饰板的一种分离式结构进行了公开,在该申请中,主要涉及卡接的
方式,但是该装饰板主要应用于特定的位置,无法针对建筑物的墙面进行装饰。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
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
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分离式线条,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分离式线条。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分离式线条,包括线条板以及
设置在线条板上的至少一个分离部,所述线条板上设有用于安装两个分离部的两个卡槽,
即大卡槽与小卡槽,两个分离部包括大分离部与小分离部,大卡槽与大分离部对接,小卡槽
与小分离部对接。

所述大卡槽与大分离部对接的间隙中容纳有大钉子,小卡槽与小分离部对接的间
隙中容纳有小钉子。

所述线条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上部的大卡槽与小卡槽。

所述底板左侧上部向下凹陷的大卡口形成大卡槽,底板右侧上部向下凹陷的小卡
口形成小卡槽。

所述大卡口呈向上的开口状结构,大卡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大卡头与右侧
大卡头,大卡口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有大卡口钉槽。

所述小卡口呈向上的开口状结构,小卡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小卡头与右侧
小卡头,小卡口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有小卡口钉槽。

所述大分离部包括设置在大分离部左右两侧的左侧大卡槽与右侧大卡槽,大分离
部的底侧中间位置向上凹陷有底侧大钉槽。

所述小分离部包括设置在小分离部左右两侧的左侧小卡槽与右侧小卡槽,小分离
部的底侧中间位置向上凹陷有底侧小钉槽。

所述底板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下呈弧形凹陷的缓冲口。

所述底板的底部表面形成有波纹状的底边。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分离式结构,设计简单,隐蔽性高,连接紧密。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线条板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中大分离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小分离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
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线条100,包括线条板1以及设置在线条板1上的两个
分离部,所述线条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至少一个分离部的两个卡槽,即大卡槽2与小卡槽3,
两个分离部包括大分离部4与小分离部5,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
对接;至少具有分离式结构,设计简单,隐蔽性高,连接紧密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线条板1与墙壁之间进行贴合,利用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
接,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进而实现卡接的对应,在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的间隙,
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的间隙中安装钉子,进而实现对钉子的隐蔽性安装。

参见图1~图5中所示,一种分离式线条100,包括线条板1以及设置在线条板1上的
至少一个分离部,板体结构进行的线条板1,通过所述线条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两个分离部
的两个卡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卡槽。

即大卡槽2与小卡槽3,将两个分离部即大分离部4与小分离部5,分别卡接或者套
接安装在大卡槽2与小卡槽3中。

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或套接
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对分离部与卡槽的连接,利用分离部对钉子的位置进行遮蔽。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的间隙中容纳有大钉子6,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的
间隙中容纳有小钉子7。

沿着两个间隙对钉子进行固定,其中,左侧的间隙大于右侧的间隙,即在左侧安装
大钉子6,右侧安装小钉子7,大的间隙安装大钉子6,小的间隙安装小钉子7,进而更好的进
行遮蔽,提高产品的装饰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线条板1包括底板11以及设置在底板11左右两侧上部的大卡槽2与小卡槽3。

板状结构形成的底板11,沿着左右两侧分别向上开口,形成两个开口的安装结构,
即大卡槽2与小卡槽3,通过大卡槽2与小卡槽3对两个分离结构进行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底板11左侧上部向下凹陷的大卡口12形成大卡槽2,沿着U型的大卡槽2对大分离
部4的底部进行卡接固定。

所述底板11右侧上部向下凹陷的小卡口13形成小卡槽3,沿着U型的大卡槽2对小
分离部5的底部进行卡接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大卡口12呈向上的开口状结构,大卡口12由U型的开口形成。

大卡口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大卡头121与右侧大卡头122,

利用左侧大卡头121与右侧大卡头122分别对大分离部4底部的左右两侧进行卡接。

大卡口12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有大卡口钉槽123。

通过大卡口钉槽123对大钉子6的顶端头进行容纳,进而形成隐蔽的容纳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小卡口13呈向上的开口状结构,小卡口13由U型的开口形成。

小卡口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小卡头131与右侧小卡头132,利用左侧小卡头
131与右侧小卡头132分别对小分离部5底部的左右两侧进行卡接。

小卡口13的中间位置向下凹陷有小卡口钉槽133。

通过小卡口钉槽133对小钉子7的顶端头进行容纳,进而形成隐蔽的容纳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大分离部4包括设置在大分离部4左右两侧的左侧大卡槽41与右侧大卡槽42。

其中,

左侧大卡槽41与左侧大卡头121进行对接及卡合,

右侧大卡槽42与右侧大卡头122进行对接及卡合,

进而形成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以及卡接的固定结构。

大分离部4的底侧中间位置向上凹陷有底侧大钉槽43。

利用底侧大钉槽43对大钉子6的顶端进行容纳,进而将大钉子6彻底的容纳在其
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小分离部5包括设置在小分离部5左右两侧的左侧小卡槽51与右侧小卡槽52。

其中,

左侧小卡槽51与左侧小卡头131进行对接及卡合,

右侧小卡槽52与右侧小卡头132进行对接及卡合,

进而形成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及卡接的固定结构。

小分离部5的底侧中间位置向上凹陷有底侧小钉槽53。

利用底侧小钉槽53对小钉子7的顶端进行容纳,进而将小钉子7彻底的容纳在其
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底板11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下呈弧形凹陷的缓冲口14。

利用向下的凹陷的弧形结构,沿着缓冲口14的左右两端对右侧大卡头122与左侧
小卡头131进行安装,可以形成缓冲变形的结构,有利于大卡口12与小卡口13的端部挤压变
形,便于大分离部4安装在大卡槽2中,小分离部5安装在小卡槽3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底板11的底部表面形成有波纹状的底边15。

将底边15设置为凹凸不平的波纹状结构,形成透气的墙面的结构。

波纹状的透气性,避免底板11的底部表面被潮气腐蚀与发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
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
利要求范围之内。

一种分离式线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分离式线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分离式线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分离式线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离式线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线条,包括线条板(1)以及设置在线条板(1)上的至少一个分离部,所述线条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两个分离部的两个卡槽,即大卡槽(2)与小卡槽(3),两个分离部包括大分离部(4)与小分离部(5),大卡槽(2)与大分离部(4)对接,小卡槽(3)与小分离部(5)对接;至少具有分离式结构,设计简单,隐蔽性高,连接紧密的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