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3700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72260.X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号:

CN106245763A

公开日:

2016.12.2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24;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B1/24

申请人:

江苏精棱铸锻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建栋; 余锦; 顾菊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通江北路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1

代理人:

杨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块,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在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分布有两组定位结构,在两组定位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二连接块两端面的连通槽,在第二连接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连通槽连通的端部凹槽,连通槽与两个端部凹槽形成“工”状布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方便装拆,提升绿色建筑框架的搭接效率,且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
一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块,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在第二
连接块的上表面分布有两组定位结构,在两组定位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二连接块两端面
的连通槽,在第二连接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连通槽连通的端部凹槽,连通槽与两个端
部凹槽形成“工”状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组定位结构包括多个
向第二连接块内凹陷的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包括与第二连接块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第二
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呈“V”型布置;所述第一斜面为直面,第二斜面包括第一弧形面、
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之间形成弧形台阶,第二弧形面与第一斜面形成交
汇;在第一斜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斜面垂直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从第二连接
块一端面沿着第二连接块下表面向另一端部延伸的锥形槽,锥形槽不贯通第二连接块的两
端面,锥形槽的截面为燕尾槽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槽的锥度α为
10°—1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为与插槽
形状相适应的锥形块,锥形块尺寸小的一端设置成弧形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
有凹陷的减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的外表面与第
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形成夹角β,夹角β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表
面与下表面形成夹角γ,夹角γ为1°-5°。

说明书

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
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绿色
建筑多采用钢结构搭接而成,但是目前的钢结构多数采用螺栓连接而成,这样传统的连接
方式,绿色建筑框架的搭接效率低,且装拆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装拆的绿色建筑
用钢结构框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
有插块,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在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分布有
两组定位结构,在两组定位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二连接块两端面的连通槽,在第二连接
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连通槽连通的端部凹槽,连通槽与两个端部凹槽形成“工”状布
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连接块装配到绿色建筑的立柱上,第
二连接块上用于装配绿色建筑的横梁,横梁的端部卡合在连通槽与两个端部凹槽形成“工”
字槽中并焊接固定;再处于横梁两侧的定位结构对横梁形成定位,以保证安装的牢固性与
精准性;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方便装拆,提升绿色建筑框架的搭接效率,且能
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进一步地,每组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向第二连接块内凹陷的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包
括与第二连接块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呈“V”型布置;所述
第一斜面为直面,第二斜面包括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之间形
成弧形台阶,第二弧形面与第一斜面形成交汇;在第一斜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斜面垂直的螺
孔。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为从第二连接块一端面沿着第二连接块下表面向另一端部延
伸的锥形槽,锥形槽不贯通第二连接块的两端面,锥形槽的截面为燕尾槽型。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槽的锥度α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插块为与插槽形状相适应的锥形块,锥形块尺寸小的一端设置成
弧形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凹陷的减重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块的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形成夹角β,夹角β为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形成夹角γ,夹角γ为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向剖视图;

图7为图5中D-D向剖视图;

图8为图5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一连接块,2为第二连接块,3为插块,4为插槽,5为弧形槽口,6为弧
形端,7为减重槽,8为连通槽,9为端部凹槽,10为装配凹槽,11为第一斜面,12为第一弧形
面,13为第二弧形面,14为弧形台阶,15为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
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8,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
为长方形,第二连接块为正方形,第二连接块的两侧面为向外凸出的锥形设计。

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块3,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供插块插入的
插槽4,插槽为从第二连接块一端面沿着第二连接块下表面向另一端部延伸的锥形槽,锥形
槽不贯通第二连接块的两端面,锥形槽的截面为燕尾槽型。锥形槽的锥度α为10°或11°或
12°或13°或14°或15°。插槽处于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中部,在插槽的封闭端为弧形槽口5;
插块为与插槽形状相适应的锥形块,锥形块尺寸小的一端设置成弧形端6,以便于与弧形槽
口相配合。在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凹陷的减重槽7,在插块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减重槽,减重
槽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连通,以便降低插块的重量;在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也开设有减重
槽,减重槽深度与覆盖面积的设置,不应该影响第一连接块与插块的强度。插块的外表面与
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形成夹角β,夹角β为1°或2°或3°或4°或5°。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与下
表面形成夹角γ,夹角γ为1°或2°或3°或4°或5°;这里夹角的设计为为了增加第一连接块、
第二连接块之间的接插牢固度。

在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分布有两组定位结构,在两组定位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第
二连接块两端面的连通槽8,在第二连接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连通槽连通的端部凹槽
9,连通槽与两个端部凹槽形成“工”状布置。其中,每组定位结构包括四个向第二连接块内
凹陷的装配凹槽10,装配凹槽包括与第二连接块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11、第二斜面,第一斜
面与第二斜面呈“V”型布置;第一斜面为直面,第二斜面包括第一弧形面12、第二弧形面13,
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之间形成弧形台阶14,第二弧形面与第一斜面形成交汇;在两个
斜面及周壁之间相差凹槽;在第一斜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斜面垂直的螺孔15;待绿色建筑横
梁装插到到位后,通过向螺孔内旋入螺杆,螺杆能够顶在绿色建筑横梁上,形成定位。

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块,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在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分布有两组定位结构,在两组定位结构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二连接块两端面的连通槽,在第二连接块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连通槽连通的端部凹槽,连通槽与两个端部凹槽形成“工”状布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方便装拆,提升绿色建筑框架的搭接效率,且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