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校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料整平加工的校平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辊式校平机辊组调节装 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普通用户对于所使用的金属板材有平面度要求。无论是冷轧薄板还是热轧薄板, 在出厂前必须有校平工序。 其中热轧薄板一般是以卷板形式出厂, 平面度指标较底, 需要进 行高精度的校平加工才能符合用户的要求。因此, 热轧卷板与用户之间就有了板料精处理 加工的中间环节, 如对板料进行校平、 分切、 包装的专门性加工企业。
在校平工序上, 一般采用校平机, 原有校平机的结构是在机架上设置上、 下校平辊 组, 下校平辊组连接在机架上, 只有辊子可转动, 上校平辊活动连接机架, 通过一螺杆调节 装置、 传动机构驱动上校平辊微量移动, 调整上校平辊与下校平辊之间的间距、 平行度, 进 而实现对板材平面度的调整。这种结构中的调节装置无法承载较大的整压板料时的载荷, 使用寿命短, 且具有间隙, 影响加工的精度。后来, 本单位与 2008.8. 提出过下辊组调节的 技术方案, 并申请了专利, 申请号 : 200820038647.3, 但实施后发现其操控性差, 下辊组调整 会影响出料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 提供了一种能承载较大负荷, 结构强度高, 操控可靠性高的 板料校平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机架、 上校平辊组、 下校平辊组和板料送进装置, 下校 平辊组水平连接在机架上, 上校平辊组活动连接在机架上, 在上校平辊组上方还设有角度 调节装置 ;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校平辊组顶面四角的支座、 分别与支座对应的 提升机构、 连接支座与提升机构的铰接板 ; 各提升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提升机构设有垂 直于水平面的提升杆, 提升杆底端通过销轴一与铰接板活动连接, 支座通过销轴二与铰接 板活动连接, 所述销轴一和销轴二水平设置、 且与板料行进方向垂直。
它还包括消隙装置, 所述消隙装置为弹性缸, 弹性缸垂直于水平面连接在机架上 部, 下端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校平辊组顶面的中心。
所述四个提升机构中相对于板料行进方向两端的两个提升机构通过同步杆相连。
所述上校平辊组包括若干校平辊、 辊架、 设置在辊架上方的框架、 设置在框架两侧 的月牙形板 ; 机架上相对于框架两侧设有管束导轨 ; 若干校平辊活动连接在辊架底面上, 框架固定连接在辊架的顶面, 框架两侧的月牙形板与管束导轨活动相连。
本发明尽管相对于申请号为 “200820038647.3” 的专利申请技术方案来说, 又回到 了校平辊组上动式的传统模式上来, 但改变了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两对提升机构采 用同步联动的蜗轮蜗杆机构, 蜗轮蜗杆机构驱动一可垂直运动的提升杆, 在提升杆下端利 用铰接板与上辊组顶面活动相连, 充分利用连杆机构的特性, 在上辊组转动时, 消除了单侧提升或两侧提升量不同时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间的干涉, 在铰接板上实现了水平运动的分 量, 从而确保了提升杆始终保持垂直于水平面的状态, 进而避免提升机构出现偏载磨损, 影 响机件的使用寿命和传动精度。考虑到上校平辊组在进行角度调整后, 承受载荷时有水平 分力, 本发明还对上校平辊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增设了一框架, 在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月牙 板, 在机架上对应设置管束导轨, 这样, 在角度调整后, 上校平辊组的整体仍保持在一个约 束空间内, 不会出现大的偏移, 且机架上管束导轨也承受了大部分的水平分力。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是提升机构, 2 是提升杆, 3 是销轴一, 4 是铰接板, 5 是销轴二, 6 是支座, 7 是框架, 8 是辊架, 9 是弹性缸, 10 是月牙形板, 21 是提升杆二, 12 是管束导轨 ;
图 2 是图 1 中 A-A 剖视图
图中 11 是同步杆, 22 是提升杆三 ;
图 3 是铰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401 是销轴一铰接孔, 402 是销轴二铰接孔 ;
图 4 是图 3 的中心剖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 41 是铰接板二。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 1-4 所示, 包括机架、 上校平辊组、 下校平辊组和板料送进装置, 下校 平辊组水平连接在机架上, 上校平辊组活动连接在机架上, 在上校平辊组上方还设有角度 调节装置 ;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校平辊组顶面四角的支座 6、 分别与支座 6 对应 的提升机构 1、 连接支座 6 与提升机构 1 的铰接板 4 ; 铰接板 4 上设有销轴一铰接孔 401、 销 轴二铰接孔 402, 各提升机构 1 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提升机构 1 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提升杆 2, 提升杆 2 底端通过销轴一 3 与铰接板 4 上的销轴一铰接孔 401 活动连接, 支座 6 通过销 轴二 5 与铰接板 4 上的销轴二铰接孔 402 活动连接, 所述销轴一 3 和销轴二 5 水平设置、 且 与板料行进方向垂直。
它还包括消隙装置, 所述消隙装置为弹性缸 9, 弹性缸 9 垂直于水平面连接在机架 上部, 下端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校平辊组顶面的中心。
四个提升机构中相对于板料行进方向两端的两个提升机构通过同步杆 11 相连。 能实现提升杆 2 与提升杆三 22 同步运动。
所述上校平辊组包括若干校平辊、 辊架 8、 设置在辊架 8 上方的框架 7、 设置在框架 7 两侧的月牙形板 10 ; 机架上相对于框架 7 两侧设有管束导轨 12 ; 若干校平辊活动连接在 辊架 7 底面上, 框架 7 固定连接在辊架 8 的顶面, 框架 7 两侧的月牙形板 10 与管束导轨 12 活动相连。
实施本发明, 需要使板料出口端角度增大, 与水平面呈 α 角时, 如图 1-5 所示, 出 口端的一对提升机构动作, 提升杆 21 上行 V1 行程, 为确保角度调节装置整体运行的平稳 性, 进口端的一对提升机构也需要以小于 V1 的行程量动作, 即提升杆 2、 22 上行 V2 行程。出口端提升机构驱动提升杆 21 保持垂直状态地上行 V1 行程, 提升杆 21 带动铰接 板二 41 上行, 铰接板二 41 下端通过铰接轴二带动框架 7 的出口端上行, 铰接板二 41 与提 升杆二 21 呈 γ 角 ; 于此同时, 进口端以 V2 行程执行同上动作, 铰接板二 4 与提升杆 2 呈 β 角。
框架 7 两侧的月牙形板 10 受固定在机架上的管束导轨 12 的约束, 两侧月牙形板 10 的弧形面与管束导轨 12 间的接触点的连线始终水平、 且保持一个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