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制冷器具,特别是关于一种商用或者家庭用制冷器具,例如冰箱。
[背景技术]
具有包括压缩机、蒸发器以及冷凝器在内的制冷系统的冰箱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被蒸发器冷却的空气进入对应的储藏隔间从而降低对应储存隔间的温度。
典型的冰箱通常设有温区不同的储藏隔间,最为典型的是冷藏室以及冷冻室。为了精确控制不同储藏隔间的温度,已知的方法是在采用多循环制冷系统,也就是将冷凝器与多个并联的蒸发器通过制冷管路相连,从而形成多个并联的制冷剂流路。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有一个阀来控制被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而将制冷剂供给对应的蒸发器,从而与被供给制冷剂的蒸发器对应的储藏隔间被冷却。
冰箱的箱体设有独立于储藏隔间、用于容纳压缩机的机械室。机械室具有底壁、顶壁以及连接在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侧壁,压缩机被固定在底壁上。用于控制制冷剂流向的阀也安排在机械室的底壁上。当机械室内的元件增多时,例如需要在机械室内安排两台或两台以上压缩机时,需要增加现有机械室的空间使得压缩机和阀都能被安排在机械室的底壁上。然而,通过增加机械室的空间的方式有以下缺点:1)增加了冰箱的整体体积或者降低了冰箱的储藏空间,2)这样的冰箱与仅需要较小机械室的冰箱之间的元件兼容性被降低,从而增加了制造和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机械室的空间利用率的制冷器具。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尤其是冰箱。所述制冷器具包括:具有压缩机以及阀的制冷系统;以及收容所述压缩机的机械室,所述机械室包括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其中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壁或所述第三壁。
由于阀和压缩机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壁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阀和压缩机分享一个壁而浪费空间利用率的技术问题,从而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可以提高机械室的空间利用率。这个优点在机械室内安装多个元件(例如机械室设有两个压缩机)时显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依据本发明,可在不必额外增加机械室空间的前提下,降低位于机械室内的元件(例如阀和压缩机)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另外,具有相同大小的机械室的空间可以依据要求安排数量不同的部件,从而机械室内安排不同数量/体积的部件的冰箱之间的元件兼容性可以被提高是有可能的,进而降低冰箱的制造和管理成本也是可以预期的。
其他单独或与其他特征结合而被认为本发明的特性的特征将在以下附加的权利要求中阐述。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壁。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壁为所述机械室的顶壁。
虽然阀位于机械室之外也是有可能的,然而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壁的面向所述机械室的一侧而位于所述机械室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高于所述压缩机地安排在所述机械室内,从而又可能进一步降低压缩机和阀二者中因为其中一个发生位置偏移而对另一个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阀以插接方式而可拆卸地被安装于所述机械室内。以此,在制造或检修时,阀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冰箱上或者从冰箱上拆卸下来。这个优点在阀被安装到机械室的顶壁时显得更加明显。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阀连接于所述第二壁或所述第三壁的连接元件。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包括用于接收所述阀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入口暴露于所述机械室。从而,阀可以容易地插入到收容腔内。优选地,阀只有一部分收容在收容腔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沿着所述收容腔分布、用以将所述阀固定于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对接部,所述阀具有用以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对接部配合的第二对接部。
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对接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壁或所述第三壁。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与所述收容腔流体连通的插接槽,所述第二对接部包括插入所述插接槽的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包括用于夹持所述阀的弹性臂。
连接元件与第二壁或者第三壁一体形成也是有可能的。然而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元件是以分离的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壁或所述第三壁。
虽然本发明也可适用冰箱的其他用途的阀,但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制冷流路,每个制冷流路各具有至少一个蒸发器,所述阀用于控制所述制冷流路以有选择地使相应的制冷流路被供以制冷剂。
特别优选地,所述阀为电磁阀。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尤其是冰箱,所述制冷器具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阀;以及机械室,所述压缩机收容在所述机械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高于所述压缩机地被安排在所述机械室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室内收容有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阀高于至少其中一个压缩机地被安排在所述机械室内。
所述机械室包括安装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所述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壁。
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下附图图解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则。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制冷系统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局部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性局部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元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元件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阀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首先请特别参照图1,图2和图3。冰箱1包括隔热壳体30,隔热壳体30包括位于外壁31和界定储藏间室的内衬32之间隔热材料(未标示)。在本实施例中,冰箱1的储藏间室包括从上而下一次分布的冷藏室(未图示)、变温室(未图示)以及冷冻室16。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受限于冰箱的储藏隔间的具体分布形式,而是可以在不同形式的冰箱中实施,例如对开门冰箱等。
冰箱1为双制冷系统系统,其中每个制冷系统具有一个压缩机3,3’。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压缩机3’通过冷凝器、相应的毛细管33以及制冷管路与对应于冷冻室16的蒸发器(未图示)连接,冷冻室16由包括压缩机3’在内的单循环制冷系统而致冷。
另外一个压缩机3通过冷凝器29、毛细管以及制冷管路与分别对应于冷藏室和变温室的蒸发器17,18连接。从而,压缩机3、冷凝器29和对应的蒸发器17,18形成了具有两个制冷流路9,10的双循环制冷系统2,如图2所示。蒸发器17,18分别位于对应的制冷流路9,10中。
制冷系统2包括用于切换制冷流路9,10的阀8。在本实施例中,阀8具有一个与冷凝器29的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端以及两个分别与相应的蒸发器17,18流体连通的出口端。阀8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通过管11(如图7所示)以与相应的制冷管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阀8为电磁阀。
通过改变阀8的状态,来自冷凝器29的制冷剂可被供给被选择的制冷流路9,10,从而一个对应的蒸发器17,18被供以制冷剂。鉴于制冷系统本身以及使用阀来控制双循坏制冷系统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本发明在此不再作更多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压缩机3,3’收容在位于冰箱1底部的机械室4内。优选地,冷凝器29也可以安排在机械室4内。
机械室4包括底壁5、与底壁5相对的顶壁6以及位于底壁5和顶壁6之间并连接顶壁6和底壁5的侧壁7。底壁5大致平行于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顶壁6与水平面形成夹角,例如5~10度。
在本实施例中,底壁5包括用于支撑压缩机3,3’的支撑板19。优选地,压缩机3,3’分别通过多个固定装置(未标示)并排地固定在支撑板19上。
顶壁6与隔热壳体30的外壁31之间形成空隙。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阀8被安装在顶壁6上,从而阀8高于压缩机3,3’地被安排在冰箱1中。优选地,阀8的最低处在纵向上与压缩机3,3’的最高处相隔一定距离。如图4所示,阀8被安装在顶壁6的一端,最好地,阀8和压缩机3,3’的水平投影不交叠。
如图3和图4所示,阀8设置在顶壁6面向机械室4的一侧上,从而阀8收容在机械室4内。
顶壁6设有用于将阀8安装于顶壁6的连接元件9。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阀8以插接方式而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元件9,从而有可能快速地将阀8可靠地安装在机械室4内或者从机械室4中拆卸。
请参照图3至图7,连接元件9包括大致为空心的主体部20。主体部20包括大致为框形的连接缘21,连接缘21围成开口(未标示)。连接缘21的上表面大致平行于顶壁6的下表面。
连接元件9包括两个从连接缘21上表面的前端向上和向前突起的第一安装部22。第一安装部22具有片状结构,大致垂直于连接缘21的上表面。第一安装部22延伸超出连接缘21的前端。
连接缘21的后部设有第二安装部2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3体现为上下贯穿连接缘21的安装孔。
相应地,顶壁6设有分别对应于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23的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第一通孔24具有大致对应于第一安装部22的形状和尺寸。第二通孔25被设置成适于连接螺钉。
安装时,连接元件9从顶壁6的下侧将第一安装部22与第一通孔24对准后,将连接元件9向上托起而将第一安装部22插入对应的第一通孔24内。当第一安装部22完全插入第一通孔24之后,连接缘21的上表面贴着顶壁6的下表面。
接着,将连接元件9向前推,直至连接缘21的前端与第一通孔24的远端接触。此时,连接元件9悬挂在顶壁6上,且第一安装部22和第二通孔25对应。接着,将例如是螺钉的固定装置26穿过第一安装部22和第二通孔25,而将连接元件9不可移动地连接在顶壁6上。
连接元件9包括从连接缘2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连接边27。连接边27界定了一个用于接收阀8的收容腔10。在本实施例中,阀8只有一部分收容在收容腔10内。连接边27可以是连续地,也可以由多个分隔的区段组成。
收容腔10的入口暴露于机械室4,从而阀8可以通过机械室4而从该入口插入到收容腔10中。在本实施例中,收容腔10的入口位于收容腔10的下部,向下开放。
连接元件9还包括向下延伸的弹性臂13,以给阀8提供夹持力。弹性臂13位于收容腔10的一侧,延伸至连接边27的下端。
为了将阀8更加可靠地固定在连接元件9上,连接元件9包括多个沿着收容腔10分布、用以将阀8固定于连接元件9的第一对接部。相应地,阀8的壳体28具有用以与相应的第一对接部配合的第二对接部。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对接部包括与收容腔10流体连通的插接槽12a。第二对接部包括延伸超出阀8的壳体28的前端以与插接槽12a配合的突出部12c。突出部12c为扁平状。
优选地,第一对接部还包括设置在弹性臂13上并穿透弹性臂13的孔12b。相应地,第二对接部包括设置在阀8的壳体28一侧、用于与孔12b配合的凸起柱12d。
在将阀8连接到连接元件9时,先把阀8的突起部12c对准插接槽12a地将阀8向上和向前托起。在这个过程中,突起部12c插入到插接槽12a内。随着阀8的向上运动,弹性臂13向外弹性扩张。当阀8的壳体28上表面与连接缘21的下表面接触时,凸起柱12d刚好对应弹性臂13上的孔12b并与后者对接。以此,阀8被固定到连接元件9上。
优选地,插接槽12a和突出部12c以及孔12b和凸起柱12d分别在大致平行于顶壁6的方向上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