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4473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4473ACN101954473A21申请号200910151994622申请日20090715B22D18/00200601B22D19/1620060171申请人厉正地址321300浙江省永康市芝英街道郭段厉村郭段南区20号72发明人厉正54发明名称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57摘要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包括制作不锈铁复底片、放置不锈铁复底片、压铸、整形和表面处理五个步骤。其主要特点是在不锈铁复底片周边设计有向下翻边,用于将不锈铁复底片可靠定位在压铸机定模上,并利用向下翻边的阻挡及向下翻边与。
2、不锈铁复底片背面的高度差,完全杜绝铝液充填时喷射或溢流到不锈铁复底片背面而影响压铸效果,以提高成品率;同时还将不锈铁复底片设计成自周边向中心上凸,用于补偿压铸后不锈铁复底片在冷却过程中的冷缩变形,使冷却后不锈铁复底片表面不会产生鼓凸现象,从而确保复底锅底面的平整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54473A1/1页21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不锈铁复底片将不锈铁坯件冲压成一周边具有向下翻边且自周边向中心小角度上凸的不锈铁复底片,在不锈铁复底片上表面焊接一块冲压有孔的铁片;2放置不。
3、锈铁复底片借助不锈铁复底片周边的向下翻边将不锈铁复底片外套在压铸机定模上,使不锈铁复底片的上凸部位朝向压铸机动模;3压铸压铸机合模后,将熔融状态的液态铝合金充入压铸模型腔,使锅体与上述不锈铁复底片压铸一体;4整形将压铸成型的复底锅在常温下冷却,冷却过程中,复底锅底部的不锈铁复底片的上凸部位在冷缩的原理下将会向相反方向变形,使复底锅底面呈水平状;5表面处理待复底锅冷却后,车掉不锈铁复底片周边的向下翻边,并去除锅体上的飞边,再进行喷涂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焊接在所述不锈铁复底片上表面的铁片也设计成自周边向中心小角度上凸,且上凸角度与所述不锈铁复底片相同。。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铁复底片及其上铁片的上凸角度均为11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片上的冲压孔呈上小下大的翻边孔状,且所述冲压孔沿铁片表面设置有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铁复底片和其上铁片之间的焊接点沿径向设置有多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压铸时,所述熔融状态的铝液温度为500750,所述铝液的喷射速度为1060M/S,充填时间为001506S。权利要求书CN101954473A1/3页3一种。
5、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背景技术0002目前,可用于电磁炉的复底锅一般都采用焊接、镶嵌、粘接、挤压成型等工艺来实现,这些工艺普遍存在连接不牢的缺点,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脱底等现象。为此,中国发明专利2008100623825公开了一种压铸复底锅及其压铸成型工艺,该压铸复底锅的主要特点是在不锈铁复底片的周边设置包覆锅体下部的翻边,以便于压铸时不锈铁复底片能可靠地定位在压铸机定模上,并在不锈铁复底片上焊接卡件,以使铝合金锅体下部能与不锈铁复底片较牢固地压铸成一体,降低成本等。但该复底锅还存在如下不足0003首先,关于。
6、复底片的定位,其是将不锈铁复底片放置在压铸机定模的预设凹腔内,通过不锈铁复底片周边的翻边与预设凹腔内周壁的配合来实现的,由于翻边与凹腔内壁之间肯定会存在间隙,因此充填铝液时,少数铝液仍然会沿着该间隙顺流到不锈铁复底片背面,从而影响压铸效果,降低产品成品率。0004其次,该专利中不锈铁复底片表面设置成水平状,压铸后,由于不锈铁复底片在冷却过程中将会根据冷缩原理向底部产生一定量的变形,因而会导致不锈铁复底片表面出现鼓凸现象,进而使复底锅底面不平整。0005再次,由于铝合金与不锈铁的冷缩系数不一,因此压铸后,不锈铁复底片周边的翻边与铝合金锅体下部的接合处很容易出现接痕,从而导致复底锅外表不美观。发明。
7、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成品率、保证复底锅底面平整度、避免出现接痕以及连接牢固的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000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8一种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00091制作不锈铁复底片将不锈铁坯件冲压成一周边具有向下翻边且自周边向中心小角度上凸的不锈铁复底片,在不锈铁复底片上表面焊接一块冲压有孔的铁片;00102放置不锈铁复底片借助不锈铁复底片周边的向下翻边将不锈铁复底片外套在压铸机定模上,使不锈铁复底片的上凸部位朝向压铸机动模;00113压铸压铸机合模后,将熔融状态的液态铝合金充入压铸模型。
8、腔,使锅体与上述不锈铁复底片压铸一体;00124整形将压铸成型的复底锅在常温下冷却,冷却过程中,复底锅底部的不锈铁复底片的上凸部位在冷缩的原理下将会向相反方向变形,使复底锅底面呈水平状;00135表面处理待复底锅冷却后,车掉不锈铁复底片周边的向下翻边,并去除锅体上的飞边,再进行喷涂处理。0014焊接在所述不锈铁复底片上表面的铁片也设计成自周边向中心小角度上凸,且上说明书CN101954473A2/3页4凸角度与所述不锈铁复底片相同。0015所述不锈铁复底片及其上铁片的上凸角度均为115度。0016所述铁片上的冲压孔呈上小下大的翻边孔状,且所述冲压孔沿铁片表面设置有多个。0017所述上层铁片和下。
9、层铁片之间的焊接点沿径向设置有多圈。0018压铸时,所述熔融状态的铝液温度为500750,所述铝液的喷射速度为1060M/S,充填时间为001506S。0019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而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0020第一,本发明在不锈铁复底片的周边设置有向下翻边,通过该向下翻边将不锈铁复底片外套于压铸机定模上,充填铝液时,铝液在向下翻边的阻挡下不会射到不锈铁复底片背面,同时,由于向下翻边的底面低于不锈铁复底片的背面,所以充填过程中,即便有少数铝液会沿着翻边外表面往下流,但也不会流到不锈铁复底片背面,从而有效确保和提高了产品成品率。0021第二,本发明将不锈铁复底片及焊接在其上的铁片均。
10、设计成自周边向中心上凸,用于补偿压铸后不锈铁复底片在冷却过程中的冷缩变形,使冷却后不锈铁复底片表面不会产生鼓凸现象,从而确保了复底锅底面的平整度。0022第三,由于本发明的不锈铁复底片周边无包覆锅体下部的翻边,且与铝合金锅体的接合部位均设置在不锈铁复底片的上表面,因此压铸后,复底锅外表不会出现任何接痕,从而增加了外表的美观性。0023第四,本发明设置在不锈铁复底片上的铁片采用整体结构,因而焊接起来更为快捷方便;同时,铁片上冲压有若干个上小下大的翻边孔,因此压铸时,铝液将充满这些翻边孔,使不锈铁复底片与铝合金锅体底部牢固地连接在一起。附图说明0024图1为本发明中不锈铁复底片的结构示意图;002。
11、5图2为本发明中不锈铁复底片与压铸机定模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参见图1和图2,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压铸复底锅的压铸成型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00271制作不锈铁复底片将不锈铁坯件冲压成一周边具有向下翻边11且自周边向中心小角度上凸的不锈铁复底片1,在不锈铁复底片1上焊接一块冲压有孔21的铁片2;00282放置不锈铁复底片借助不锈铁复底片1周边的向下翻边11将不锈铁复底片1外套在压铸机定模3上,使不锈铁复底片1的上凸部分朝向压铸机动模;00293压铸压铸机合模后,将温度为500750的熔融状态的液态铝合金以1060M/S的喷射速度充入压铸模型腔,充填时间为001506S,待铝液充满型腔后。
12、,将锅体与上述不锈铁复底片1压铸成型为一体;00304整形将压铸成型的复底锅在常温下冷却,冷却过程中,复底锅底部的不锈铁复底片1的上凸部分在冷缩的原理下将会向相反方向变形,使复底锅底面呈水平状;说明书CN101954473A3/3页500315表面处理待复底锅冷却后,车掉不锈铁复底片1周边的向下翻边11,并去除锅体上的飞边,再进行喷涂处理。0032如上所述,焊接在不锈铁复底片1上表面的铁片2也设计成自周边向中心小角度上凸,且上凸角度与不锈铁复底片相同,均为115度。所述铁片2上的冲压孔21呈上小下大的翻边孔状,且冲压孔21沿铁片表面设置有多个,这样更有利于将不锈铁复底片1与铝合金锅体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不锈铁复底片1和其上铁片2之间的焊接点4沿径向设置有多圈,以确保两者之间连接牢固。0033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说明书CN101954473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