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来说是涉及可以以合适的浓度进行图像形成时的胶片(film)的精加工,并且可以总是使浓度保持稳定并输出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在医疗用的激光图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中,为了以浓淡灰度表现诊断图像,对使浓淡总保持稳定输出的基本功能的要求非常强烈。
而且在医疗用的激光图像装置中,为了控制图像形成部分以使得从诊断装置和摄影装置送出的数字·视频的信号(指定浓度信号)在胶片上成为一定浓度,设置所谓地校准(calibration)功能。
但是,在实施校准以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浓度,但随着校准后的时间推移,因各种主要原因浓度发生变动。特别是在使用热显影机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浓度变动,例如,考虑到以下原因造成的浓度变动:
(1)伴随机内温度上升的曝光系统变动(例如AOM光量和LD波长变动)
(2)伴随胶片处理的热显影冷却传送部件温度上升等的热显影特性的变动
(3)机内保存的胶片的感光度特性变动
(4)伴随胶片处理的由于脂肪酸附着等造成的热显影鼓(drum)的特性变化
(5)使用热显影特性不同的胶片
在上述的变动中,如(1)、(2)、(5)那样的变动,如果预先装置特定,则伴随使用的特性变化可以事先的实验为基础进行推断,进行用于将此抵消的前馈(feed forward)(必要时省略为“FF”)控制。
另一方面,因为(3)、(4)那样的变动在事先难以预测,所以测定受到包括(3)、(4)的影响的整体影响的精加工浓度,向这以后的图像形成附加反馈(必要时省略为“FB”)校正,使用所谓的修补(patch)浓度方式。
该修补浓度方式,是将胶片的规定位置中5×10mm左右大小的矩形状区域以预先确定的光量曝光,测定该区域的精加工浓度,根据与原来应得到的浓度(以下成为“比较用浓度”)的差分,为了使这以后的图像成为最佳浓度,进行FB校正,使曝光量和/或热显影条件可变。
作为浓度修补方式的一种方法,已知通过透过型的传感器测定热显影后的胶片浓度,将结果反馈到激光光量的激光存储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例如:日本专利文件:特开昭62-249138。
但是以该方式,在修补浓度测定中存在晃动和测定误差,需要对每次的印刷施加校正,所以不是优选的方式。
另外,热显影过程中,一般来说在加热鼓与其周围部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前禁止处理,但在成为ready状态后和实施多次印刷后显影特性变化,冷却传送部的温度伴随处理上升,所以浓度有一些上升。
已知为防止此状况发生,检测冷却传送部的温度,向曝光部件施加校正的图像处理装置,即使在修补浓度测定中存在晃动和测定误差,也可以抵消其影响。例如日本专利文件:特开2000-284382。
但是,即使在上述的专利文件2中记载的装置,也没有注意胶片经过时间后劣化的影响,因为该影响仍然存在,所以浓度难以稳定。
然而,在曝光系统·热显影系统的每一个装置中包含偏差的因素,胶片也随时间变化,所以存在该特性变化量和比较用浓度值的设定容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如果该前述特性变化量和比较用浓度值的设定不同,即使处理系统按照设定再现浓度,作为结果也会产生浓度降低和浓度升高。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者以将装置的偏差和胶片随时间的变化合并的特性变化模式为基础,通过进行FF控制和/或FB控制和校准LUT(检索表)的修正等,找出可能得到合适的结果的情况,来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课题是通过最小限度的校准对装置的特性的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进行修正,从而提供一种不造成无用的胶片消耗,可以用合适的浓度进行图像形成时的胶片的精加工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另外,还以即使在使用随时间劣化的热显影感光胶片时,也可以得到稳定的浓度的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为课题。
另外,可通过以下的记载可明确本发明的其他课题。
上述课题由以下的各发明来解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曝光部件,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作为潜像形成图像;显影部件,将该曝光后的胶片显影可视化;测试部件,测试显影后的胶片的浓度;校准部件,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件,存储表示所述曝光部件和/或显影部件的时间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表;差分计算部件,根据所述特性变化模式,计算做成所述校正表的时刻和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校正部件,根据所述差分计算部件的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校正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是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件存储以电源接通的时刻开始计算的特性变化模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曝光部件,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作为潜像形成图像;显影部件,将该曝光后的胶片显影可视化;测试部件,测试显影后的胶片的浓度;校准部件,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件,存储表示所述胶片的时间特性的变化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差分计算部件,根据所述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计算做成所述校正表的时刻和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校正部件,根据所述差分计算部件的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校正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曝光部件,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作为潜像形成图像;显影部件,将该曝光后的胶片显影可视化;测试部件,测试显影后的胶片的浓度;校准部件,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存储部件,存储表示所述曝光部件和/或显影部件的时间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表;第2存储部件,存储表示所述胶片的时间特性的变化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差分计算部件,根据所述特性变化模式和所述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计算做成所述校正表的时刻和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校正部件,根据所述差分计算部件的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校正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是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存储部件,存储以电源接通的时刻开始计算的特性变化模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是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曝光工艺,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作为潜像形成图像;显影工艺,将该曝光后的胶片显影可视化;测试工艺,测试显影后的胶片的浓度;校准工艺,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存储工艺,存储表示所述曝光工艺和/或显影工艺的时间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计算工艺,根据所述特性变化模式,计算做成所述校正表的时刻和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校正工艺,根据所述差分计算工艺的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校正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是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工艺,存储以电源接通的时刻开始计算的特性变化模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是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曝光工艺,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作为潜像形成图像;显影工艺,将该曝光后的胶片显影可视化;测试工艺,测试显影后的胶片的浓度;校准工艺,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存储工艺,存储表示所述曝光工艺和/或显影工艺的时间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计算工艺,根据所述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计算做成所述校正表的时刻和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校正工艺,根据所述差分计算部件的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校正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曝光工艺,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作为潜像形成图像;显影工艺,将该曝光后的胶片显影可视化;测试工艺,测试显影后的胶片的浓度;校准工艺,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存储工艺,存储表示所述曝光工艺和/或显影工艺的时间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表;第2存储工艺,存储表示所述胶片的时间特性的变化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差分计算工艺,根据所述特性变化模式和所述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计算做成所述校正表的时刻和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校正工艺,根据所述差分计算工艺的计算结果修正所述校正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是如技术方案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存储方法,存储以电源接通的时刻开始计算的特性变化模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是一种执行技术方案6至10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可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装填部件,保持热显影感光胶片;曝光部件,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或诊断图像数据在热显影感光胶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热显影部件,显影该被曝光的胶片;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曝光部件和/或热显影部件,使得抵消该曝光部件和热显影的特性变动;计测部件,测试被显影的胶片的浓度;校准部件,根据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和由该试验用的图像数据曝光的图像,做成规定与输入的诊断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图像浓度的LUT;存储部件,在诊断图像形成时,将形成该诊断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以对指定的浓度LUT运算后的光量曝光,同时存储由所述计测部件对该区域测试的浓度测试结果;第一推断部件,根据该存储部件的数据运算·保持胶片特性变化;第二控制部件,根据第一推断部件控制曝光部件和/或热显影部件,使得抵消胶片特性变化;消除部件,在通过校准做成LUT时或第二控制部件工作时,使该第一推断部件的胶片特性变化清零,在超过规定期间,装置停止后再次起动图像形成时,由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是如技术方案1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断部件对每次装置在规定期间停止的胶片特性变化进行运算·保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装填部件,保持热显影感光胶片;曝光部件,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或诊断图像数据在热显影感光胶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热显影部件,显影该被曝光的胶片;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曝光部件和/或热显影部件,使得抵消该曝光部件和热显影的特性变动;计测部件,测试被显影的胶片的浓度;校准部件,根据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和由该试验用的图像数据曝光的图像,做成规定与输入的诊断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图像浓度的LUT;存储部件,在诊断图像形成时,将形成该诊断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以对指定的浓度LUT运算后的光量曝光,同时存储由所述计测部件对该区域测试的浓度测试结果;第三控制部件,在所述胶片装填后的预定期间,根据所述区域的浓度测试结果和预定的比较用浓度值的差分,控制所述曝光部件和/或热显影部件;第二推断部件,由所述胶片装填后的预定期间以后的所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浓度测试结果,换算所述第三控制部件中最后进行的控制的量,运算·保持胶片特性变化;第四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推断部件控制曝光部件和/或热显影部件,使得抵消该特性变化;消除部件,在通过校准做成LUT时或第四控制部件工作时,使该第二推断部件的胶片特性变化清零,在超过规定期间,装置停止后再次起动图像形成时,由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是如技术方案1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断部件对每次装置在规定期间停止的胶片特性变化进行运算·保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6是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装填工艺,保持热显影感光胶片;曝光工艺,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或诊断图像数据在热显影感光胶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热显影工艺,显影该被曝光的胶片;第一控制工艺,控制曝光工艺和/或热显影工艺,使得抵消该曝光工艺和热显影的特性变动;计测工艺,测试被显影的胶片的浓度;校准工艺,根据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和由该试验用的图像数据曝光的图像,做成规定与输入的诊断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图像浓度的LUT;存储工艺,在诊断图像形成时,将形成该诊断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以对指定的浓度LUT运算后的光量曝光,同时存储由所述计测工艺对该区域测试的浓度测试结果;第一推断工艺,根据该存储工艺的数据运算·保持胶片特性变化;第二控制工艺,根据第一推断工艺控制曝光工艺和/或热显影工艺,使得抵消胶片特性变化;消除工艺,在通过校准做成LUT时或第二控制工艺工作时,使该第一推断工艺的胶片特性变化清零,在超过规定期间,装置停止后再次起动图像形成时,由第一控制工艺和第二控制工艺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7是如技术方案1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断工艺对每次装置在规定期间停止的胶片特性变化进行运算·保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8是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装填工艺,保持热显影感光胶片;曝光工艺,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或诊断图像数据在热显影感光胶片上进行图像形成;热显影工艺,显影该被曝光的胶片;第一控制工艺,控制曝光工艺和/或热显影工艺,使得抵消该曝光工艺和热显影的特性变动;计测工艺,测试被显影的胶片的浓度;校准工艺,根据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和由该试验用的图像数据曝光的图像,做成规定与输入的诊断图像数据对应的输出图像浓度的LUT;存储工艺,在诊断图像形成时,将形成该诊断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以对指定的浓度LUT运算后的光量曝光,同时存储由所述计测工艺对该区域测试的浓度测试结果;第三控制工艺,在所述胶片装填后的预定期间,根据所述区域的浓度测试结果和预定的比较用浓度值的差分,控制所述曝光工艺和/或热显影工艺;第二推断工艺,由所述胶片装填后的预定期间以后的所述存储工艺中存储的浓度测试结果,换算所述第三控制工艺中最后进行的控制的量,运算·保持胶片特性变化;第四控制工艺,根据所述第二推断工艺控制曝光工艺和/或热显影工艺,使得抵消该特性变化;消除工艺,在通过校准做成LUT时或第四控制工艺工作时,使该第二推断工艺的胶片特性变化清零,在超过规定期间,装置停止后再次起动图像形成时,由第一控制工艺和第二控制工艺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9是如技术方案1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断工艺对每次装置在规定期间停止的胶片特性变化进行运算·保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0是一种可在计算机中执行如技术方案16至19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主要部件正面图。
图2是概要表示图1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曝光部的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冷却传送部中配置在加热鼓旁边的导引部件的主要部件正面图。
图4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由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LUT的一个例子。
图7是表示装置的特性变化模式的一个例子。
图8是表示作为胶片的图像区域的一部分区域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差分计算部件的差分计算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校正部件的LUT的校正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由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的一个例子。
图13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校正部件中LUT的校正的图。
图16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由图16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胶片装填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由图16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诊断图像形成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由图19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诊断图像形成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胶片的特性变化的样子的图。
图22是表示第四控制部件和第三控制部件中控制的样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面具有特点的装置,首先对成为施加控制的前提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装置结构加以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主要部件正面图,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曝光部的图。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具有第1和第2装填部11、12和提供部90的供给部110,其中第1和第2装填部11、12,装填将薄片状的热显影感光材料的胶片以规定张数包装的包装体,提供部90将胶片一张接一张进行用于曝光·显影的传送供给;曝光部120,是将从供给部110送来的胶片曝光形成潜像的曝光部件;显影部130,是将形成潜像的胶片热显影的显影部件;浓度计200,是检测显影的胶片的浓度,得到浓度信息的检测部件的一例。而且,图像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控制部99,用于控制供给部110、曝光部120、显影部130和浓度计200等,而且控制部99接收从上述各部分发出的控制信号,用于装置全体的控制。
来自供给部110的第1和第2装填部11、12的胶片一张接一张由提供部90、传送滚筒对39、41、141向图1的箭头方向(1)传送。
接着,如图2所示,曝光部120通过旋转多面镜113,将根据图像数据信号S进行了强度调制的波长780~860nm范围内的规定波长的激光L偏转,在胶片F上主扫描的同时,通过使胶片F在与对于激光L的主扫描方向略成直角的方向-基本水平方向上相对移动来进行副扫描,利用激光L在胶片F上形成潜像。
曝光部120的更具体的结构在以下描述。在图2中,如果接收图像信号输出装置121输出的数字信号-图像信号S,则图像信号S在D/A变换器122中被变换成模拟信号,输入到调制电路123。调制电路123根据施加的模拟信号控制激光光源部110a的驱动器124,使来自激光光源部110a的调制了的激光L照射。而且,通过调制电路123和驱动器124,由高频重叠部118重叠激光中的高频分量,防止胶片中干涉条纹的形成。
而且,在曝光部120的透镜112和激光光源部110a之间设置音响光学调制器88。该音响光学调制器88根据来自调整调制量的校正部件310的信号通过音响光学调制(AOM)驱动器89被控制和驱动。
校正部件310通过AOM驱动器89控制音响光学调制器88,使得根据来自控制部99的校正信号在曝光时成为最佳调制量(出射光量相对于入射光量的比率)。
接着,从激光光源部110a照射的由音响光学调制器88进行适当光量调整的激光L在通过透镜112以后,通过圆柱型透镜115仅在上下方向上会聚,对于按图2的箭头A方向旋转的旋转多面镜113,作为与该驱动轴垂直的线图像入射。旋转多面镜113将激光L向主扫描方向反射偏转,被偏转的激光L在通过包含由4枚透镜组成的圆柱型透镜的fθ透镜114后,被光路上沿主扫描方向设置的镜子116反射,在由传送装置142在箭头Y方向上传送(被副扫描)的胶片F的被扫描面117上,沿箭头X方向反复进行主扫描。由此,激光L对胶片F的被扫描面117进行全面扫描。
fq透镜114的圆柱型透镜使入射的激光L在胶片F的被扫描面上仅在副扫描方向上会聚,而且从fq透镜114到胶片F的被扫描面的距离,与fq透镜114全体的焦点距离相等。这样,在曝光部120中,设置圆柱型透镜115和包含圆柱型透镜的fq透镜114,仅使激光L在旋转多面镜113上在副扫描方向上会聚一次,所以即使旋转多面镜113中发生面倾斜和轴振动,在胶片F的被扫描面上,激光L的扫描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也不会产生偏差,可以形成等间距的扫描线。旋转多面镜113例如为电流计(galvanometer)镜等,与其他的光偏振器相比具有在扫描稳定性方面优越的优点。进行上述动作后,可在胶片F上形成基于图像信号S的潜像。形成潜像的胶片F,由多个传送滚筒对142沿图1的箭头(2)方向向上方传送。
接着,对图1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显影部13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显影部130具有在外周保持胶片F并可以加热的鼓14和与鼓14之间夹住胶片并保持的多个滚筒16。鼓14内部具有加热器(省略图示),通过将由多个传送滚筒对143传送的胶片F在超过规定的最低热显影温度(例如110℃左右)的温度中维持规定的热显影时间,使胶片F热显影。由此,由上述的曝光部120在胶片F上形成的潜像生成为可视图像。而且,鼓14的加热器由图2的控制部99控制,可改变加热器的温度使显影温度变化,从而进行浓度调整。
热显影部130的左侧,在内部设置多个传送滚筒对144和浓度计200,同时设置用于冷却加热的胶片的冷却传送部150。离开加热鼓14的胶片F由冷却传送部150如图1的箭头(3)所示那样被传送到左斜下方并冷却。这样,传送滚筒对144传送冷却的胶片F,浓度计200测试胶片F的浓度,之后,多个传送滚筒对144将胶片F按图1的箭头(4)进一步传送,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右上方部设置的排出托架160排出,使得可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上部取出。
图3是表示图1的冷却传送部150中设置在加热鼓14的近旁的引导部件21的主要部件的正面图。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21由以下部件构成:第1部件22,构成引导胶片F的引导面30并且由非织造布组成,具有隔热性;第2部件23,由在第1部件22的下面一体设置的铝等金属材料组成,具有热传导性。引导部件21将以图3的虚线表示的胶片F在加热鼓14和引导滚筒16之间传送,并从外周面14a离开以后首先到达热传导性的第2部件23。接着沿引导面3引导。
图1的浓度计200包括发光部200a和受光部200b,显影后的胶片在发光部200a和受光部200b之间传送,在通过的时候,从发光部200a照射的光通过胶片由受光部200b接收,根据其受光量的衰减程度测试浓度。
以下,利用图1的图像处理装置,对本发明的特征的功能,分5个实施例加以说明。附加的功能是通过未在图像处理装置内图示的闪存(flash)ROM等规定的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软件程序(程序)进行控制实现的。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包括内部未图示的CPU的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由附加的计算机进行程序的处理从而执行以下的功能。
实施例1
图4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功能的方框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实施曝光工艺的曝光部件120、用于实施显影工艺的显影部件130、用于实施测试工艺的测试部件200、用于实施校准工艺的校准部件300、用于实施存储工艺的存储部件400、用于实施差分计算工艺的差分计算部件500和用于实施校正工艺的校正部件600。
如图5所示,在曝光部件120和显影部件130中进行曝光·显影(S1)。这时,被曝光·显影的图像数据是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在试验用的图像数据中包含作为测试图案的多种图像信号。
由测试部件200测试被曝光·显影的胶片的浓度(S2)。
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在S2中测试的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S3)。
从S1到S3的处理,称为所谓的校准,为了调整与诊断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信号(曝光量)使之成为合适的图像浓度,使图像信号(曝光量)和图像浓度的关系明确。具体来说,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该试验用图像数据(成为指定曝光量的数据)在胶片上曝光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求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求出的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结果做成为校正表。校正表例如作为图6所示的检索表(LUT)表示。
接着,将表示曝光部件120和/或显影部件130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模式存储在存储部件400中(S4)。
特性变化模式,是将装置的曝光系统和/或显影系统随时间变化的样子以时间和浓度在轴上相关显示。作为这样的特性变化模式的例子,可举出图7的示例。图7(a)是装置固有的曝光部件120的特性变化模式的例子。图7(b)是装置固有的显影部件130的特性变化模式的例子。图7(c)是装置固有的曝光部件120和显影部件130的特性变化模式的例子。在图7(c)中,曲线A的部分是表示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热显影装置的特性变动,在电源接通以后,例如经过15~30min成为可以处理的状态的时期(这是指Ready以后)以后的特性。另外曲线B的部分由这之后的由于伴随胶片处理机内温度上升产生的曝光和/或显影特性决定的。
作为本发明的特性变化模式,最好是以电源接通的时刻作为起点,在更广的范围内可对校准后的校正表进行校正。而且,作为本发明的特性变化模式,可使用图7(a)到(c)所示的任意模式,但最好是使图7(c)所示的模式适用在实际装置中。
这样的特性变化模式,可将由预定的标准的特性变化做成的特性变化模式从外部安装,也可以例如如图8所示,反复进行以下处理:根据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作为潜像形成图像,同时测试将该图像形成的胶片的一部分以对于指定的浓度由检索表(LUT)运算的输出来进行曝光·显影的胶片的浓度,由其测试结果的变化决定特性变化模式。诊断图像数据例如为生成医疗用诊断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中通常运转时应处理的图像数据。所说的该图像形成的胶片的一部分,是图8所示的胶片F中如F1那样的在图像形成区域F2的端部形成的区域,例如使用5×10mm左右的区域。
接着,根据在S4中存储部件存储的前述特性变化模式,在差分计算部件500中计算做成前述校正表的时刻和由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S5)。具体来说,例如图9所示,在进行以在S3中做成的校正表作为做成的基础的试验用图像数据的曝光或显影的时刻是前述存储部件400中存储的特性变化模式中的T1,在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是T2时,求出各个时刻对应的浓度D1和D2的差分δd。
之后,根据S5中求出的差分δd修正S3中做成的校正表(S6)。例如图10所示,将曲线a的以LUT表示的校正表修正为仅向浓度方向平行移动S5中求出的差分δd的曲线b的以LUT表示的校正表。在该修正中,最好使LUT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的移动率变化。对于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来说,与中浓度部分相比,由装置的影响造成的变化率不同。通过这样根据浓度区域改变修正率,可在全部浓度区域使输入图像信号和精加工浓度的关系保持固定,而且,该移动率可根据装置的特性自由设定。
这样,在本发明的控制中,根据表示装置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模式,通过修正对应校正表的LUT,可得到缓和了装置的特性变化的适当的图像。即,由于抑制了曝光计、显影系统中装置固有的随时间变化的浓度变动,可以去除由于每次校准造成的胶片消耗。
实施例2
图11是用于说明由实施例2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而且第2实施例可使用与图4相同的方框图说明。与第1实施例根据曝光部件120和/或显影部件130的特性变化模式进行的校正表的修正不同,本实施例根据胶片的随时间特性模式进行修正。
如图11所示,在曝光部件120和显影部件130中进行曝光·显影(S11)。这时,曝光·显影的图像数据是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在试验用的图像数据中包含作为测试图案的多种图像信号。
由测试部件测试曝光·显影的胶片的浓度(S12)。
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在S12中测试的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S13)。
从S11到S13的处理,称为所谓的校准,为了调整与诊断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信号(曝光量)使之成为合适的图像浓度,使图像信号(曝光量)和图像浓度的关系明确。具体来说,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该试验用图像数据(成为指定曝光量的数据)在胶片上曝光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求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求出的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结果做成为校正表。校正表例如作为图6所示的检索表(LUT)表示。
接着,在存储部件400中存储表示胶片的随时间变化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S14)。
所说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是将胶片的特性(显影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时间和浓度在轴上相关显示。这样的特性变化模式,作为测试特性变化模式的例子可举出图12的示例。
这样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可将由预定的标准的特性变化做成的特性变化模式从外部安装,也可以例如如图8所示,反复进行以下处理:根据诊断图像数据在胶片上作为潜像形成图像,同时测试将该图像形成的胶片的一部分以预定的曝光量或对于指定的浓度由检索表(LUT)运算的输出来进行曝光·显影的胶片的浓度,由其测试结果的变化决定胶片随时间特性变化模式。诊断图像数据例如为形成医疗用诊断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中通常运转时应处理的图像数据。所说的该图像形成的胶片的一部分,是图8所示的胶片F中如F1那样的在图像形成区域F2的端部形成的区域,例如使用5×10mm左右的区域。
接着,根据在S14中存储部件存储的前述胶片随时间特性变化模式,在差分计算部件500中计算做成前述校正表的时刻和由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S15)。具体来说,例如图12所示,在进行以在S13中做成的校正表作为做成的基础的试验用图像数据的曝光·显影的时刻是前述存储部件400中存储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中的T1,在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是T2时,由胶片特性模式求出各个时刻对应的浓度D1和D2的差分δd。
之后,根据S15中求出的差分δd修正S13中做成的校正表(S6)。例如图10所示,将曲线a的以LUT表示的校正表修正为仅向浓度方向平行移动S15中求出的差分δd的曲线b的以LUT表示的校正表。在该修正中,最好使LUT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的移动率变化。对于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来说,与中浓度部分相比,由装置的影响造成的变化率不同。通过这样根据浓度区域改变修正率,可在全部浓度区域使输入图像信号和精加工浓度的关系保持固定,而且,该移动率可根据装置的特性自由设定。
这样,在本发明的控制中,根据表示胶片的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胶片特性模式,通过修正对应校正表的LUT,可得到缓和了胶片的特性变化的适当的图像。即,最好将胶片保存在冷暗的地方,如果预先存储在装置中,随时间变化胶片的特性改变,则可以消除该变化,去除由于每次校准造成的胶片消耗。
实施例3
图13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功能的方框图。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包含实施例1的根据曝光部件120和/或显影部件130的特性变化模式进行的校正表的修正和实施例2中根据胶片的随时间特性模式进行的校正表的修正两方面。
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用于实施曝光工艺的曝光部件120、用于实施显影工艺的显影部件130、用于实施测试工艺的测试部件200、用于实施校准工艺的校准部件300、用于实施第1存储工艺的第1存储部件410、用于实施第2存储工艺的第2存储部件420、用于实施差分计算工艺的差分计算部件500和用于实施校正工艺的校正部件600。
如图13所示,在曝光部件120和显影部件130中进行曝光·显影(S21)。这时,曝光·显影的图像数据是试验用的图像数据。在试验用的图像数据中包含作为测试图案的多种图像信号。
由测试部件测试曝光·显影的胶片的浓度(S22)。
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和在S22中测试的结果,做成规定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校正表(S23)。
从S21到S23的处理,称为所谓的校准,使得用于调整图像信号使之具有合适的图像浓度的两者的关系明确。具体来说,由试验用图像数据和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在胶片上曝光显影可视化的图像的浓度的测试结果,求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由根据各图像信号在胶片上曝光·显影的图像,求出与各个种类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将求出的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浓度的结果做成为校正表。校正表例如作为图6所示的检索表(LUT)表示。
接着,在第1存储部件410中存储表示曝光部件120和/或显影部件130的特性模式的特性变化模式(S24),在第2存储部件420中存储表示胶片的随时间变化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S25)。而且,24和25的处理可同时进行,相反也可以。
接着,根据在S24和S25中第1存储部件和第2存储部件存储的前述特性变化模式和前述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在差分计算部件500中计算做成前述校正表的时刻和由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的浓度的差分(S26)。具体来说,例如图9所示,在进行以在S23中做成的校正表作为做成的基础的试验用图像数据的曝光·显影的时刻是前述第2存储部件410中存储的特性变化模式中的T1,在根据诊断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形成的时刻是T2时,由特性变化模式求出各个时刻对应的浓度D1和D2的差分δd。另一方面,在进行以在S23中做成的校正表作为做成的基础的试验用图像数据的曝光·显影的时刻是前述第2存储部件420中存储的胶片随时间特性模式中的T1,现在时刻是T2时,由胶片特性模式求出各个时刻对应的浓度D1和D2的差分δd。
之后,根据S26中求出的差分28d修正S23中做成的校正表(S7)。具体来说例如图15所示,将曲线a的以LUT表示的校正表修正为仅向浓度方向平衡移动S26中求出的差分2δd的曲线c的以LUT表示的校正表。在该修正中,最好使LUT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的移动率变化。对于高浓度部分和低浓度部分来说,与中浓度部分相比,由装置的影响造成的变化率不同。该移动率可根据装置的特性自由设定。
这样,在本发明的控制中,根据表示装置的特性变化的特性变化模式,和表示胶片的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胶片特性模式,通过修正对应校正表的LUT,可得到缓和了装置的特性变化和胶片的特性变化的适当的图像。即,最好将胶片保存在冷暗的地方,如果预先存储在装置中,随时间变化胶片的特性变化,并且曝光计、显影系统中的装置固有的随时间变化,则可以消除该变化,去除由于每次校准造成的胶片消耗。
实施例4
图16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功能的方框图,图17是用于说明图16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胶片装填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用于说明图16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诊断图像形成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用于实施装填工艺的装填部件700、用于实施曝光工艺的曝光部件120、用于实施热显影工艺的热显影装置130、用于实施测试工艺的测试部件200、用于实施校准工艺的校准部件300、用于实施第一控制工艺的第一控制部件810、用于实施存储工艺的存储部件400、用于实施第一推断工艺的第一推断部件450、用于实施第二控制工艺的第二控制部件820和用于实施消除工艺的消除部件900。
而且,图16中表示的装填部件700与图1中表示的第1和第2装填部11,12相当,图16中表示的第一控制部件810和第二控制部件与图2中表示的控制部99和图2中表示的校正部件310相当。
(胶片装填时)
如图17所示,在装填部件700中进行胶片的装填(S101)。胶片的装填保持热显影感光胶片。
在曝光部件120中,根据试验用图像数据(也称校准图像)进行曝光,在热显影部件130中将该被曝光的图像显影可视化(S102)。具体来说,根据与诊断用不同的图像数据(校准用图像数据)进行在胶片上的曝光,由显影部件130对该被曝光的图像加热·传送并显影可视化。
在测试部件200中,进行对形成试验用图像的胶片的浓度的测试(S103)。试验用图像是包括由各种灰度的图像信号曝光显影的图像图像。测试部件200中的浓度的测试,测试与相关的试验用图像对应的浓度。
在S103的测试以后,在校准部件300中,根据前述测试部件200中校准图像的测试结果,做成与诊断用图像数据和曝光部件的光量水平相关联的LUT(检索表。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校正表)(S104)。LUT可以做成为例如图6所示的使诊断图像数据和光量水平(图像浓度)相关的曲线图。
在进行了LUT后在消除部件900中,将后述的第一推断部件450中保持的胶片特性变化清零(S105)。所谓清零,具体来说是消除存储在第一推断部件450中的胶片特性变化的值。
(诊断图像形成时)
接着说明诊断图像形成时的处理。
在图18中,首先为了消除装置的变动特性,进行曝光系统和/或热显影系统的调整。在第一控制部件810中,进行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的控制(S110)。具体来说,例如冷却传送部和或曝光部120根据机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监视结果,变更装置侧的图像形成条件,控制以使装置侧的图像形成条件大致固定。第一控制部件具有与前述的第1实施例中差分计算部件500、修正部件600相同的功能。
在进行胶片的装填以后,在第二控制部件820中判断是否已关断电源(S111),在判断为电源关断时,根据后述第一推断部件450中推断的胶片特性变化,为抵消相关胶片特性变化,在第二控制部件820中进行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的控制(S112)。在第二控制部件820中,根据胶片特性变化,在进行抵消胶片特性变化的控制后,在第一推断部件450中保持的胶片特性变化被清零(S113)。对于S12和S13,在由第二控制部件820进行控制以后,在S13中第一推断部件450的胶片特性变化被清零,所以第二控制部件820进行一次控制时,不进行再一次的抵消实质的胶片特性变化的控制。
之后,在曝光部件120和热显影部件130中进行诊断图像数据的曝光和显影(S114)。这时,做成诊断图像的同时做成修补图像。修补图像在根据诊断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时,通过将形成该诊断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以预定的曝光量或与经LUT指定的浓度对应的曝光量曝光来得到。所谓的形成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是如图8所示的胶片F中在图像形成区域F2的端部形成的如F1那样的区域,例如使用5×10mm左右的区域。
由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进行曝光·显影的诊断图像数据的修补的浓度测试(S115)。在S114中曝光显影的胶片的一部分的浓度测试结果作为修补数据存储保持在存储部件400中。
接着判断有无成为处理对象的诊断图像数据(S116)。在接着有诊断图像数据时,返回S110,没有时成为电源关断的待机状态(S117)。
如果在S117中如电源被关断,则判断规定期间是否已停止(S118),如果判断规定期间已停止,则根据修补的浓度测试结果在第一推断部件450中运算·保持胶片特性变化的胶片特性变化(S119)。胶片特性变化的运算,以LUT指定的浓度值作为比较用浓度值,与当日的修补浓度测试数据的平均值比较,通过向差分中附加适当的系数(增益),决定胶片特性变化。这样做以后,对每次装置在规定期间停止,第一推断部件450运算·保存胶片特性变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每次的印刷时做成的修补存储为浓度测试结果,根据一天的修补数据推断胶片的特性变动(随时间恶化),确定校正值以将其抵消,在第二天的印刷中使用全部该校正值。因此,可根据足够数量的数据推断如胶片随时间恶化的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变动特性,所以可提高确认精度,达到更稳定的浓度。特别是,在一次胶片装填(通常装入100~150张)经过1周~2周使用胶片的使用量较少的设备中,可缓慢并且确实地校正每天的浓度的变化,可维持使用该胶片的诊断性。
而且,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胶片用完,但在1天当中进行胶片装填时,在实施校准的同时,胶片随时间恶化校正量被清零。由于使用按新规格装填的胶片实施校准,所以可以反映按新规格装填的胶片特性变化的影响。收集·存储随着这以后的继续印刷的修补数据,在该日的印刷结束时(或在下一天的印刷开始前)推测运算的胶片的随时间恶化部分,求出将其抵消的校正值,应用于下一天(当日)的全部印刷中。在下一天以后,通过重复同样的操作,可以精度良好地校正胶片随时间的恶化。
一般来说,在夜间停止装置的电源,下一天开始工作时接通电源的情况很多,在电源接通时受到胶片处理时和待机时的装置发热影响,所以热显影感光胶片的特性容易变化,在关断电源时比较难变化,所以在取得前一天的最终诊断图像后,或者在等待开始工作时的图像处理开始的任意情况下,根据存储的修补数据计算胶片随时间恶化FB(反馈)校正量就可以。
另外,在电源停止时间在规定值以下时,不进行胶片随时间恶化FB校正计算。
而且,在1天中进行多次胶片装填时,在装填的每次校准同时,将修补数据清零,仅将最终装填包装以后的修补数据用于下一天的校正,但在这样短期间使用的胶片自身难以发生恶化,所以也可以不存储修补数据,而仅用装置侧的图像形成条件控制进行控制就可以。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除了具有第1实施例的效果,即使在使用随时间恶化的热显影胶片形成图像时,也可以得到稳定的浓度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用于实施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在以下方面与实施例4不同:将胶片装填后的期间分割成2部分,在各个期间进行不同的校正(曝光部120和/或热显影部130的控制)。
图19是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功能的方框图。图20是用于说明图19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用于实施装填工艺的装填部件700、用于实施曝光工艺的曝光部件120、用于实施热显影工艺的热显影装置130、用于实施测试工艺的测试部件200、用于实施校准工艺的校准部件300、用于实施第一控制工艺的第一控制部件810、用于实施存储工艺的存储部件400、用于实施第二推断工艺的第二推断部件460、用于实施消除工艺的消除部件900、用于实施第三控制工艺的第三控制部件830和用于实施第四控制工艺的第四控制部件840。
另外,在图19中表示的装填部件700相当于图1中表示的第1和第2装填部11、12,在图19中表示的第一控制部件810和第四控制部件840相当于图2中表示的控制部99和图2中表示的校正部件310。
(胶片装填时)
对于胶片装填时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推断部件450替换为第二推断部件460就可进行与第4实施例同样的处理,在此省略其说明。
(诊断图像形成时)
接着说明诊断图像形成时的处理。
在图20中,首先为了消除装置的变动特性,进行曝光系统和/或热显影系统的调整。在第一控制部件810中,进行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的控制(S120)。具体来说,例如冷却传送部和/或曝光部120根据机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监视结果,变更装置侧的图像形成条件,控制以使装置侧的图像形成条件大致固定。
在进行胶片的装填以后,在第三控制部件830中判断是否已经经过规定时间(S121),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时,根据后述的诊断图像的规定区域的浓度测试结果和预定的比较用浓度值的差分,在第三控制部件830中进行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的控制(S122)。
在S121中判断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在第四控制部件840中判断从胶片的装填开始电源是否已关断(S123),在已关断时,在第四控制部件840中,为抵消后述第二推断部件460中推断的胶片特性变化,进行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的控制(S124)。在第四控制部件840中,根据胶片特性变化,在进行抵消胶片特性变化的控制后,在第二推断部件460中保持的胶片特性变化被清零(S125)。对于S124和S125,在由第四控制部件840进行控制以后,在S125中第二推断部件460的胶片特性变化被清零,所以在第四控制部件840中进行一次控制时,不进行再一次的抵消实质的胶片特性变化的控制。
之后,在曝光部件120和热显影部件130中进行诊断图像数据的曝光和显影(S126)。这时,做成诊断图像的同时做成修补图像。修补图像在根据诊断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时,通过将形成该诊断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以预定的曝光量或与经LUT指定的浓度对应的曝光量曝光来得到。所谓的形成图像的胶片的一部分,是如图8所示的胶片F中在图像形成区域F2的端部形成的如F1那样的区域,例如使用5×10mm左右的区域。
由曝光部件120和/或热显影部件130进行曝光·显影的诊断图像数据的修补的浓度测试(S127)。在S114中曝光显影的胶片的一部分的浓度测试结果作为修补数据存储保持在存储部件400中。胶片装填后的规定期间的修补数据用于第三控制部件830中的控制,在此之后的修补数据成为在推断部件460中运算胶片特性变化的基础。
接着判断有无成为处理对象的诊断图像数据(S128)。在接着有诊断图像数据时,返回S120,没有时成为电源关断的待机状态(S129)。
如果在S129中电源被关断,则判断规定期间是否已停止(S130),如果判断规定期间已停止,则根据在存储部件400中存储保持的修补数据运算·保持胶片特性变化(S131)。胶片特性变化的运算,使用急剧变化时的最终印刷的修补浓度a和比较缓和的变化时的修补浓度b,计算|b-a|(b-a的绝对值)的平均值,通过在该值中附加适当的系数(增益),决定胶片特性变化。这样做以后,对每次装置在规定期间停止,第二推断部件460运算·保存胶片特性变化。
图21是表示胶片的特性变化的样子的图。图22是表示第四控制部件840和第三控制部件830中控制的样子的图。
在图21中,A线表示胶片装填后缓和的胶片的特性变化的样子,B线是在第5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采用的胶片的特性变化的样子。
在图22中,B’线是表示图21的胶片特性变化以B线表示时的控制的量(校正量)的图。由此,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在最初的急剧的特性变化中,由第三控制部件830进行急剧的控制,在这之后的比较缓和的变化时,根据第二推断部件460在第四控制部件840中进行控制。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除了具有第1实施例和第4实施例的效果,即使在使用随时间恶化的热显影胶片并且如图21的B线所示在胶片装填后产生急剧的胶片特性变化的胶片时,也可以得到稳定的浓度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