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3400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4544.7

申请日:

2010.09.17

公开号:

CN101956322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6M 15/285登记生效日:201603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四川益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十二桥路2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四川益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D06M 15/28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变更后: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2号变更后: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2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四川益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5/285申请日:20100917|||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285; C08F222/38; D06M15/263;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5/285

申请人: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蒲宗耀; 陈松; 黄玉华; 蒲实; 吴晋川; 罗艳辉; 韩丽娟

地址: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织物免烫整理剂由丙烯酰胺、乙二醛、邻苯二钾酸酐、硫酸和过硫酸钾等聚合反应而成。本发明产品主要用于纺织物的免烫整理以及用于提高染色织物和印花织物的牢度。和传统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相比,该免烫整理剂用于棉织物整理后,突出的优势是不含甲醛,而且其折皱回弹性等同或超过醚化2D(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和现有无甲醛树脂相比,其优势是折皱回弹性高,强力损失小于多羧酸类无甲醛树脂,而成本又低于二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eDHEU)和丁烷四羧酸(BTCA),性价比远超过多羧酸树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用量的质 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19.4-4
2: 6% 乙二醛 8.7-21.2%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1-0.5% 亚硫酸氢钠 0.1-1%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20.3-38.8% 乙二醛 9.0-19.4%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2-0.5% 亚硫酸氢钠 0.1-0.5%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 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终止剂为 对羟基苯甲醚、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对苯二酚, 单独使用一种, 或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邻 苯二钾酸酐或醋酸酐。
6: 根据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 A、 配制引发剂水溶液 : 将引发剂加水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聚合 : 将上述量的丙烯酰胺、 乙二醛、 水加入带塞的四口烧瓶中, 通入氮气, 加入催 化剂、 浓硫酸, 升温至 50-70℃, 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 取出总量的 1/2-2/3 后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然后加入总引发剂水溶液量的 1/3-1/2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 发,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 完后加入链终止剂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 根据需要加入去离子水后得所 需产品。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主 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用 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
8: 7-21.2%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1-0.5% 亚硫酸氢钠 0.1-1%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20.3-38.8% 乙二醛 9.0-19.4%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2-0.5% 亚硫酸氢钠 0.1-0.5%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 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终止剂为 对羟基苯甲醚、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对苯二酚, 单独使用一种, 或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邻 苯二钾酸酐或醋酸酐。 6. 根据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 A、 配制引发剂水溶液 : 将引发剂加水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聚合 : 将上述量的丙烯酰胺、 乙二醛、 水加入带塞的四口烧瓶中, 通入氮气, 加入催 化剂、 浓硫酸, 升温至 50-70℃, 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 取出总量的 1/2-2/3 后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然后加入总引发剂水溶液量的 1/3-1/2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 发,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 完后加入链终止剂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 根据需要加入去离子水后得所 需产品。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主 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用 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
9: 4-42.6% 乙二醛 8.7-21.2%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1-0.5% 亚硫酸氢钠 0.1-1%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20.3-38.8% 乙二醛 9.0-19.4%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2-0.5% 亚硫酸氢钠 0.1-0.5%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 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终止剂为 对羟基苯甲醚、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对苯二酚, 单独使用一种, 或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邻 苯二钾酸酐或醋酸酐。 6. 根据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 A、 配制引发剂水溶液 : 将引发剂加水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聚合 : 将上述量的丙烯酰胺、 乙二醛、 水加入带塞的四口烧瓶中, 通入氮气, 加入催 化剂、 浓硫酸, 升温至 50-70℃, 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 取出总量的 1/2-2/3 后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然后加入总引发剂水溶液量的 1/3-1/2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 发,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 完后加入链终止剂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 根据需要加入去离子水后得所 需产品。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主 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用 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

说明书


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更特别的涉及一种无甲醛 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棉织物由于具有穿着舒适、 透气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但存在易皱性, 从而 影响穿着的美观。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早期使用含甲醛的树脂作抗皱整理剂 ( 又叫免烫整理 剂 ), 最常用的为 2D( 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 ) 树脂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 此类免烫整 理剂具有价格便宜, 原料易得, 整理效果好等优势, 但这类树脂整理的织物在穿着过程中, 在湿和热的作用下会分解释放出甲醛。甲醛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会刺激粘膜, 甚至 导致皮肤癌。因而在国内及国际贸易中均对纺织品上的甲醛含量加以严格限制, 例如日本 的生态标志、 德国蓝色天使、 美国绿色签章、 Oeko Tex 100、 EcoTex、 Eco-label、 Toxproof、 White SWan 等等以及我国于 2003 年 1 月 1 日开始强制实施的 GB18401-2003 等都对纺织品 甲醛进行了严格的规定。GB18401-2003 要求 : 婴幼儿类甲醛≤ 20mg/kg ; 非直接接触皮肤 类甲醛≤ 200mg/kg ; 直接接触皮肤类甲醛≤ 75mg/kg ; 室内装饰类甲醛≤ 300mg/kg。Oeko Tex 100 要求 : 家具布、 窗帘布、 桌布、 不接触皮肤的衣服甲醛≤ 300mg/kg ; 床垫、 接触皮肤 的衣服≤ 75mg/kg ; 床单、 婴幼儿纺织品≤ 20mg/kg。因此纺织品的甲醛问题不仅是关系到 产品能否出口的问题, 而是直接关系到是否能上柜销售的大问题!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各种 尝试, 例如在免烫树脂整理剂中加入甲醛吸收剂或用醇类醚化等, 但减少甲醛程度很有限, 并且还会使抗皱效果降低!其根本的出路是研究无甲醛的免烫整理剂。
     90 年代开始国内对无甲醛免烫整理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致有以下几类 : 多 羧酸类、 甲壳质类、 环氧类化合物等。多羧酸类无甲醛免烫整理剂主要有 : 丁烷四羧酸 (BTCA)、 柠檬酸、 马来酸、 丙烯酸与马来酸等的聚合物, 该类整理剂虽然是无甲醛抗皱剂, 但 突出的问题是抗皱效果差, 强损严重, 而且 BTCA 及其催化剂价格昂贵, 其余的多元酸则不 仅抗皱效果差, 而且泛黄严重, 强力损失大, 因而多年来一直无法推广应用。而甲壳质类和 环氧类抗皱整理剂其抗皱效果更差, 无法大生产应用。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抗皱效果始终不如 2D 树脂, 合成出能替 代 2D 树脂, 成本又不高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是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本发明即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19.4-42.6%
     乙二醛 8.7-21.2%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1-0.5%
     亚硫酸氢钠 0.1-1%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至 100%。
     较好的是, 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用量 的质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20.3-38.8%
     乙二醛 9.0-19.4%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2-0.5% 亚硫酸氢钠 0.1-0.5%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0.02%
     去离子水 余量至 100%。
     可以选择的是, 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 各原料的 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 :
     丙烯酰胺 20-30%
     乙二醛 12-15%
     催化剂 0.1-1%
     浓硫酸 0.2-0.3%
     亚硫酸氢钠 0.2-0.4%
     引发剂 0.15-1%
     链终止剂 0.01%
     去离子水 余量至 100%。
     在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中,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所 述的链终止剂为对羟基苯甲醚、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对苯二酚等,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 也可 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剂为邻苯二钾酸酐或醋酸酐。
     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A、 配制引发剂水溶液 : 将引发剂加水 ( 产品总水量的 8-15 % ) 制成引发剂水溶 液;
     B、 聚合 : 将上述量的丙烯酰胺、 乙二醛、 水 ( 剩余水量 : 即总需水量 - 配制引 发剂水溶液所需水量 ) 加入带塞的四口烧瓶中, 通入氮气, 加入催化剂、 浓硫酸, 升温至 50-70 ℃, 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 取出总量的 1/2-2/3 后 ( 用于引发后滴加 ) 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然后加入总引发剂水溶液量的 1/3-1/2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
     发 ( 引发时间控制在 5-15 分钟 ),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 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完后加入链终止剂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 根据需要 ( 所要求的产品浓度 ) 加入去离子水后得所需产品。
     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 弹性, 也可用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以及用于提高染 色织物和印花织物的牢度
     本发明的产品克服了织物免烫整理剂含甲醛或不含甲醛时弹性差 ( 抗皱效果 差 )、 强力损失大、 价格高等缺陷, 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 理剂, 具有不合甲醛、 抗皱效果好、 强力损失小、 价格低等特点。用于织物免烫整理时, 其抗 皱效果可以达到或超过醚化 2D( 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 ), 而且无甲醛, 洗涤后其抗皱 效果仍与醚化 2D 相当, 强力损失小, 成本低于 1, 3- 二甲基 -4, 5- 二羟基乙烯脲 (DMeDHEU) 和丁烷四羧酸 (BTCA), 性价比高于多羧酸类树脂, 在无甲醛免烫树脂中其性价比优势明显, 推广应用前景十分良好, 同时 BTCA 无甲醛免烫织物整理剂在应用时需采用亚磷酸盐作催 化剂, 对环境有污染。
     本发明首先利用丙烯酰胺与乙二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一种含不饱和双键的 中间体, 然后该中间体再聚合成含有多个羟基、 羰基等一定分子量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本发明产品可通过下面的测试方法检测产品的各项性能。
     1、 含固量的测试
     用 预 先 于 100-105 ℃ 干 燥 至 恒 重 的 称 量 瓶 称 取 约 2 克 左 右 的 试 样 ( 精 确 至 0.0001), 置于 100-10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 烘至恒重, 然后移至玻璃干燥器中, 冷却 30 分钟后准确称量。则其含固量为 : 含固量= m1/m2×100%
     其中 : m1- 干燥后试样的质量, 克
     m2- 干燥前试样的质量, 克
     2、 粘度的测试
     采用 NDJ-8S 数显旋转粘度计测试所合成的免烫整理剂的粘度。
     3、 整理织物性能的测试
     3.1 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工艺 :
     整理液配方
     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 浓度 : 30-40% )60-120 最好 80-100g/L
     MgCl2 15-30 最好 20-22g/L
     柠檬酸 0-2 最好 1-1.5g/L
     有机硅柔软剂 STR-F1( 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
     10-40 最好 20-30g/L
     渗透剂 JFC 0-5 最好 1-2g/L
     整理工艺 : 纯 棉 织 物 - → 二 浸 二 轧 - → 烘 干 (100-130 ℃ ×1min)- → 焙 烘 (150-160℃ ×3min)- →性能测定
     3.2 整理织物甲醛测试
     将上述整理工艺所得织物按照 GB/T2912.1-1998 测试织物上所含甲醛。
     3.3 整理织物弹性测试将上述整理工艺所得织物用 YG(B)541E 折皱弹性仪测试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从而 比较所得织物的弹性, 折皱回复角越大, 弹性越好, 免烫整理剂的抗皱效果越好。
     3.4 整理织物的强力损失测定
     用电子织物强力仪分别测试织物整理前后的经纬向强力, 并按下式计算整理织物 的强力损失 :
     3.5 织物白度测试
     将上述整理工艺所得织物用 SBDY-1 数显白度仪测定整理前后的白度, 从而可比 较免烫整理剂对织物色光和白度的影响。
     本发明所合成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在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工艺如下 :
     整理液配方
     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 ( 浓度 : 30-40% )60-120 最好 80-100g/L
     MgCl2 15-30 最好 20-22g/L
     柠檬酸 0-2 最好 1-1.5g/L
     有机硅柔软剂 STR-F1( 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
     10-40 最好 20-30g/L
     渗透剂 JFC 0-5 最好 1-2g/L
     整理工艺 : 纯 棉 织 物 - → 二 浸 二 轧 - → 烘 干 (100-130 ℃ ×1min)- → 焙 烘 (150-160℃ ×3min)- →性能测定
     本发明的实施所得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是一种含多羟基、 多羰基等具有一定分子 量的聚合物, 由于树脂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 易溶于水, 加入到整理剂中能够渗透到纤维的 表面和内部, 经加热处理后, 树脂与相邻纤维之间的羟基会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形成共价 键。另外是树脂经加热固化后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沉积在纤维之间, 并与邻近的纤维分子 形成网状结构, 限制了纤维与纤维间的活动, 相应地减少了纤维的变形, 增加了折皱回弹 性。该产品具有 :
     1、 不含甲醛, 完全可达到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401-2003) 对甲 醛的要求 ;
     2、 弹性与醚化 2D 相当, 且洗涤后仍与醚化 2D 的弹性相当 ;
     3、 成本与醚化 2D 相当, 远低于丁烷四羧酸类无甲醛免烫整理剂 ;
     4、 强力损失小 ;
     5、 对处理织物的色光影响小。
     几种常用抗皱 ( 免烫 ) 织物整理剂的处理效果比较如表 1 所示。
     表 1 几种抗皱树脂的性能比较
     6CN 101956322 A说DMeDHEU 无 差 好, 强损小 泛黄 需加热 高明BTCA 无 较好书多羧酸 无 较好 差, 强损大 泛黄 方便 低 本产品 无 最好5/6 页树脂 甲醛 弹性 强力 白度 应用 成本
     醚化 2D 有 最好 好, 强损小 不影响 方便 低差, 强损大 泛黄 方便 特高好, 强损小 不影响 方便 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和添加剂等均是常规使用的, 可以从市场购得。在 本发明中, 如非特指, 所有的量、 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由技术常识可知, 本发明可以通过其 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 下列实施方案, 就各方面而 言, 都只是举例说明, 并不是仅有的。 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 被本发明包含。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A、 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 : 将 0.2g 过硫酸铵加水 15g 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合成 : 在装有搅拌器、 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烯酰胺 27.5g、 乙二醛 12.5g、 去离子水 44.0g、 邻苯二钾酸酐 0.3g 和 98(V/V) %的浓硫酸 0.25g, 通入氮 气, 升温至 50-70℃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至 40℃左右, 取出 40-60g 后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0.3g, 然后加入 5-8g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 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完后加入 0.02g 链终止剂 - 对 羟基苯甲醚, 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得所需产品, 该产品能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 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
     实施例 2 :
     A、 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 : 将 0.15g 过硫酸铵加水 15g 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合成 : 在装有搅拌器、 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烯酰胺 21.3g、 乙二醛 8.7g、 去离子水 54.2g、 邻苯二钾酸酐 0.25g 和 98(V/V) %的浓硫酸 0.20g, 通入氮 气, 升温至 50-70℃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至 40℃左右, 取出 40-60g 后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0.2g, 然后加入 5-8g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 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完后加入 0.01g 链终止剂 - 对 羟基苯甲醚, 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得所需产品, 该产品能用于纤维素纤 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实施例 3 :
     A、 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 : 将 0.5g 过硫酸钾加水 15g 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合成 : 在装有搅拌器、 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烯酰胺 33.8g、 乙二醛 16.2g、 去离子水 33.2g、 醋酸酐 0.4g 和 98(V/V)%的浓硫酸 0.35g, 通入氮气, 升温 至 50-70℃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至 40℃左右, 取出 40-60g 后升温至 60-80℃, 加入亚 硫酸氢钠 0.5g, 然后加入 5-8g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 引发后于 75-90℃对滴剩余反应 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完后加入 0.02g 链终止剂 - 对苯二 酚, 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加入 25g 去离子水得所需产品, 该产品能用于 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
     实施例 4 :
     A、 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 : 将 1.0g 过硫酸铵加水 15g 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
     B、 合成 : 在装有搅拌器、 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烯酰胺 41.9g、 乙二醛 18.1g、 去离子水 44.45g、 催化剂 ( 如邻苯二钾酸酐 )0.5g 和 98(v/v) %的浓硫酸 0.4g, 通入氮气, 升温至 50-70 ℃反应 3-5 小时, 反应后降温至 40 ℃左右, 取出 40-60g 后 升温至 60-80℃, 加入亚硫酸氢钠 0.5g, 然后加入 5-8g 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 引发后 于 75-90 ℃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 对滴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内, 滴加完后加入 0.02g 链终止剂 : 对苯二酚, 并于 75-90℃反应 1-5 小时, 降温至 40℃加入 50g 去离子水得 所需产品, 该产品能用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
     表 2 几种织物免烫整理剂整理织物后的测试结果 :
     注: 表中多羧酸抗皱树脂为本申请人利用马来酸、 衣康酸以及丙烯酸聚合而成。8

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6322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6322ACN101956322A21申请号201010284544722申请日20100917D06M15/285200601C08F222/38200601D06M15/263200601D06M101/0620060171申请人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地址610072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2号申请人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蒲宗耀陈松黄玉华蒲实吴晋川罗艳辉韩丽娟54发明名称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织物免烫整理剂。

2、由丙烯酰胺、乙二醛、邻苯二钾酸酐、硫酸和过硫酸钾等聚合反应而成。本发明产品主要用于纺织物的免烫整理以及用于提高染色织物和印花织物的牢度。和传统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相比,该免烫整理剂用于棉织物整理后,突出的优势是不含甲醛,而且其折皱回弹性等同或超过醚化2D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和现有无甲醛树脂相比,其优势是折皱回弹性高,强力损失小于多羧酸类无甲醛树脂,而成本又低于二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EDHEU和丁烷四羧酸BTCA,性价比远超过多羧酸树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1956322A1/1页21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

3、于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酰胺194426乙二醛87212催化剂011浓硫酸0105亚硫酸氢钠011引发剂0151链终止剂001002去离子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酰胺203388乙二醛90194催化剂011浓硫酸0205亚硫酸氢钠0105引发剂0151链终止剂001002去离子水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终止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

4、对苯二酚,单独使用一种,或使用它们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邻苯二钾酸酐或醋酸酐。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引发剂水溶液将引发剂加水制成引发剂水溶液;B、聚合将上述量的丙烯酰胺、乙二醛、水加入带塞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催化剂、浓硫酸,升温至5070,反应35小时,反应后降温,取出总量的1/22/3后升温至6080,加入亚硫酸氢钠,然后加入总引发剂水溶液量的1/31/2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引发后于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对滴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滴加完后。

5、加入链终止剂并于7590反应15小时,降温至40,根据需要加入去离子水后得所需产品。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整理剂用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权利要求书CN101956322A1/6页3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更特别的涉及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棉织物由于具有穿着舒适、透气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

6、青睐,但存在易皱性,从而影响穿着的美观。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早期使用含甲醛的树脂作抗皱整理剂又叫免烫整理剂,最常用的为2D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此类免烫整理剂具有价格便宜,原料易得,整理效果好等优势,但这类树脂整理的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在湿和热的作用下会分解释放出甲醛。甲醛是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粘膜,甚至导致皮肤癌。因而在国内及国际贸易中均对纺织品上的甲醛含量加以严格限制,例如日本的生态标志、德国蓝色天使、美国绿色签章、OEKOTEX100、ECOTEX、ECOLABEL、TOXPROOF、WHITESWAN等等以及我国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的GB1840。

7、12003等都对纺织品甲醛进行了严格的规定。GB184012003要求婴幼儿类甲醛20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类甲醛200MG/KG;直接接触皮肤类甲醛75MG/KG;室内装饰类甲醛300MG/KG。OEKOTEX100要求家具布、窗帘布、桌布、不接触皮肤的衣服甲醛300MG/KG;床垫、接触皮肤的衣服75MG/KG;床单、婴幼儿纺织品20MG/KG。因此纺织品的甲醛问题不仅是关系到产品能否出口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是否能上柜销售的大问题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各种尝试,例如在免烫树脂整理剂中加入甲醛吸收剂或用醇类醚化等,但减少甲醛程度很有限,并且还会使抗皱效果降低其根本的出路是研究无甲醛的免烫整理。

8、剂。000390年代开始国内对无甲醛免烫整理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类多羧酸类、甲壳质类、环氧类化合物等。多羧酸类无甲醛免烫整理剂主要有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马来酸、丙烯酸与马来酸等的聚合物,该类整理剂虽然是无甲醛抗皱剂,但突出的问题是抗皱效果差,强损严重,而且BTCA及其催化剂价格昂贵,其余的多元酸则不仅抗皱效果差,而且泛黄严重,强力损失大,因而多年来一直无法推广应用。而甲壳质类和环氧类抗皱整理剂其抗皱效果更差,无法大生产应用。0004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抗皱效果始终不如2D树脂,合成出能替代2D树脂,成本又不高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是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发展方向。00。

9、05本发明即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0007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0008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方法。0009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阐述。0010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说明书CN101956322A2/6页4分比为0011丙烯酰胺1944260012乙二醛872120013催化剂0110014浓硫酸01050015亚硫酸氢钠0110016引发剂01510017链终止剂0010020018去。

10、离子水余量至100。0019较好的是,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020丙烯酰胺2033880021乙二醛901940022催化剂0110023浓硫酸02050024亚硫酸氢钠01050025引发剂01510026链终止剂0010020027去离子水余量至100。0028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由以下原料聚合而成,各原料的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029丙烯酰胺20300030乙二醛12150031催化剂0110032浓硫酸02030033亚硫酸氢钠02040034引发剂01510035链终止剂0010036去离子水余量至100。。

11、0037在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所述的链终止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对苯二酚等,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剂为邻苯二钾酸酐或醋酸酐。0038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9A、配制引发剂水溶液将引发剂加水产品总水量的815制成引发剂水溶液;0040B、聚合将上述量的丙烯酰胺、乙二醛、水剩余水量即总需水量配制引发剂水溶液所需水量加入带塞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催化剂、浓硫酸,升温至5070,反应35小时,反应后降温,取出总量的1/22/3后用于引发后滴加升温至6080,加入亚硫酸氢钠。

12、,然后加入总引发剂水溶液量的1/31/2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说明书CN101956322A3/6页5发引发时间控制在515分钟,引发后于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对滴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滴加完后加入链终止剂并于7590反应15小时,降温至40,根据需要所要求的产品浓度加入去离子水后得所需产品。0041本发明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也可用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以及用于提高染色织物和印花织物的牢度0042本发明的产品克服了织物免烫整理剂含甲醛或不含甲醛时弹性差抗皱效果差、强力损失大、价格高等缺陷,无法满足使用的。

13、需要。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具有不合甲醛、抗皱效果好、强力损失小、价格低等特点。用于织物免烫整理时,其抗皱效果可以达到或超过醚化2D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而且无甲醛,洗涤后其抗皱效果仍与醚化2D相当,强力损失小,成本低于1,3二甲基4,5二羟基乙烯脲DMEDHEU和丁烷四羧酸BTCA,性价比高于多羧酸类树脂,在无甲醛免烫树脂中其性价比优势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十分良好,同时BTCA无甲醛免烫织物整理剂在应用时需采用亚磷酸盐作催化剂,对环境有污染。0043本发明首先利用丙烯酰胺与乙二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一种含不饱和双键的中间体,然后该中间体再聚合成含有多个羟基、羰基等一定分子量的。

14、无甲醛免烫整理剂。0044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本发明产品可通过下面的测试方法检测产品的各项性能。00451、含固量的测试0046用预先于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约2克左右的试样精确至00001,置于10010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重,然后移至玻璃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后准确称量。则其含固量为含固量M1/M21000047其中M1干燥后试样的质量,克0048M2干燥前试样的质量,克00492、粘度的测试0050采用NDJ8S数显旋转粘度计测试所合成的免烫整理剂的粘度。00513、整理织物性能的测试005231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的应用工艺0053整理液配方0054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

15、剂浓度304060120最好80100G/L0055MGCL21530最好2022G/L0056柠檬酸02最好115G/L0057有机硅柔软剂STRF1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0581040最好2030G/L0059渗透剂JFC05最好12G/L0060整理工艺纯棉织物二浸二轧烘干1001301MIN焙烘1501603MIN性能测定006132整理织物甲醛测试0062将上述整理工艺所得织物按照GB/T291211998测试织物上所含甲醛。006333整理织物弹性测试说明书CN101956322A4/6页60064将上述整理工艺所得织物用YGB541E折皱弹性仪测试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从。

16、而比较所得织物的弹性,折皱回复角越大,弹性越好,免烫整理剂的抗皱效果越好。006534整理织物的强力损失测定0066用电子织物强力仪分别测试织物整理前后的经纬向强力,并按下式计算整理织物的强力损失0067006835织物白度测试0069将上述整理工艺所得织物用SBDY1数显白度仪测定整理前后的白度,从而可比较免烫整理剂对织物色光和白度的影响。0070本发明所合成的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在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工艺如下0071整理液配方0072无甲醛织物免烫整理剂浓度304060120最好80100G/L0073MGCL21530最好2022G/L0074柠檬酸02最好115G/L0075有机硅柔软。

17、剂STRF1四川益欣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0761040最好2030G/L0077渗透剂JFC05最好12G/L0078整理工艺纯棉织物二浸二轧烘干1001301MIN焙烘1501603MIN性能测定0079本发明的实施所得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是一种含多羟基、多羰基等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合物,由于树脂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易溶于水,加入到整理剂中能够渗透到纤维的表面和内部,经加热处理后,树脂与相邻纤维之间的羟基会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形成共价键。另外是树脂经加热固化后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沉积在纤维之间,并与邻近的纤维分子形成网状结构,限制了纤维与纤维间的活动,相应地减少了纤维的变形,增加了折皱回弹性。。

18、该产品具有00801、不含甲醛,完全可达到“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对甲醛的要求;00812、弹性与醚化2D相当,且洗涤后仍与醚化2D的弹性相当;00823、成本与醚化2D相当,远低于丁烷四羧酸类无甲醛免烫整理剂;00834、强力损失小;00845、对处理织物的色光影响小。0085几种常用抗皱免烫织物整理剂的处理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0086表1几种抗皱树脂的性能比较0087说明书CN101956322A5/6页7树脂醚化2DDMEDHEUBTCA多羧酸本产品甲醛有无无无无弹性最好差较好较好最好强力好,强损小好,强损小差,强损大差,强损大好,强损小白度不影响泛黄泛黄泛。

19、黄不影响应用方便需加热方便方便方便成本低高特高低低0088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和添加剂等均是常规使用的,可以从市场购得。在本发明中,如非特指,所有的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008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下列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四、具体实施方式0090实施例10091A、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将02G过硫酸铵加水15G制成引发剂水溶液;0092B、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

20、烯酰胺275G、乙二醛125G、去离子水440G、邻苯二钾酸酐03G和98V/V的浓硫酸025G,通入氮气,升温至5070反应35小时,反应后降温至40左右,取出4060G后升温至6080,加入亚硫酸氢钠03G,然后加入58G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引发后于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对滴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滴加完后加入002G链终止剂对羟基苯甲醚,并于7590反应15小时,得所需产品,该产品能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0093实施例20094A、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将015G过硫酸铵加水15G制成引发剂水溶液;0095B、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

21、分别加入丙烯酰胺213G、乙二醛87G、去离子水542G、邻苯二钾酸酐025G和98V/V的浓硫酸020G,通入氮气,升温至5070反应35小时,反应后降温至40左右,取出4060G后升温至6080,加入亚硫酸氢钠02G,然后加入58G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引发后于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对滴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滴加完后加入001G链终止剂对羟基苯甲醚,并于7590反应15小时,降温至40得所需产品,该产品能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免烫整理以提高织物的弹性。说明书CN101956322A6/6页80096实施例30097A、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将05G过硫酸钾加水15G制成引发剂水溶液。

22、;0098B、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烯酰胺338G、乙二醛162G、去离子水332G、醋酸酐04G和98V/V的浓硫酸035G,通入氮气,升温至5070反应35小时,反应后降温至40左右,取出4060G后升温至6080,加入亚硫酸氢钠05G,然后加入58G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引发后于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对滴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滴加完后加入002G链终止剂对苯二酚,并于7590反应15小时,降温至40加入25G去离子水得所需产品,该产品能用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0099实施例40100A、引发剂水溶液的配制将。

23、10G过硫酸铵加水15G制成引发剂水溶液;0101B、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丙烯酰胺419G、乙二醛181G、去离子水4445G、催化剂如邻苯二钾酸酐05G和98V/V的浓硫酸04G,通入氮气,升温至5070反应35小时,反应后降温至40左右,取出4060G后升温至6080,加入亚硫酸氢钠05G,然后加入58G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行引发,引发后于7590对滴剩余反应物和引发剂水溶液,对滴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滴加完后加入002G链终止剂对苯二酚,并于7590反应15小时,降温至40加入50G去离子水得所需产品,该产品能用于丙烯酸酯树脂的辅助助剂以提高丙烯酸酯树脂的交联能力。0102表2几种织物免烫整理剂整理织物后的测试结果01030104注表中多羧酸抗皱树脂为本申请人利用马来酸、衣康酸以及丙烯酸聚合而成。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