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燃气供应技术,尤其涉及超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建筑业有较大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建筑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以及第三世界各国相继建造了许多超高层建筑,形成了世界范围内超高层建筑的繁荣时期。
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及旅游事业的兴起,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发展高层建筑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以上海为例,目前已有高层建筑3000多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100多幢,尚有1000多幢高层在建中。这些超高层建筑均要求供应燃气。然而,以前的供气技术只能将燃气供应到100米的高度。分析原因,超高层建筑中供气技术存在地主要技术问题是:燃气的密度一般在0.7Kg/m3左右,比空气轻。燃气的压力与高度有关,在高处会产生附加压力,高度越高,燃气的附加压力也越高。燃气的压力高到一定值时,不但无法燃烧,而且还会造成安全事故。根据计算,燃气供应每升高1米,其附加压力将增加5.8Pa。上海的金贸大厦高度为366米。按此计算,在最高层其附加压力可达2123Pa,加上燃气调压站的出口压力1500Pa,二者压力叠加值达3623。即使减除干管及引入管压力降以及室内立管至燃具前压力降,其压力值也远远高于1500Pa的允许使用压力。在这种高压下,不仅无法使燃气正常燃烧,而且会发生离焰和脱火现象,甚至会发生燃气泄漏、燃烧、爆炸事故。
同时,由于燃气管道的过长,使各层面之间的燃具前所实得压力又无法保证一致和稳定,不能符合燃具对燃气压力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物均不供应燃气而只能使用电力加热、烹调器具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100m以上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内使用的燃气供应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包括与燃气调压站相连接的、以取得燃气的燃气立管以及设置于各层面上的、与所述燃气立管连接的横支管,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横支管上设置有低-低压燃气调压器。
横支管是将燃气分配到各层使用的管道,其一端与燃气立管相连,另一端与通过燃气表具连接到各个用户,即燃具上。因此,在横支管上,加装低-低压燃气调压器可以将燃气压力调节到正常的范围内,从而避免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引起的燃气附加压力增加的不利情况。虽然,在较高的高度,燃气立管中的燃气压力也随高度而增加,但因燃气立管一般较为粗大,其本身的承受力应足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即便压力过大,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增加燃气立管的壁厚来解决,比在立管上再增设低-低压调压器要来得经济。
当然,如果燃气立管中的压力过大,也可以在燃气立管中增设低-低压调压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超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燃气调压站1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然后,通过垂直设置于建筑物中的燃气立管2,输送燃气。在整幢建筑物中,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可以设置一根或多根燃气立管(图1中仅示出了一根立管,用于示意性说明)。在各个层面,都设置有与燃气立管2连通的横支管3,横支管3用于将燃气引入到各个需要使用燃气的层面。燃具(图中未示出)再通过燃气表具(图中未示出)连接到横支管3上。
在本发明中,为了克服由于高度升高而带来的燃气压力增加,超出允许的正常使用压力的问题,在各个横支管3上,分别设置低低压调压器4,以把进入横支管3的燃气压力降低到允许值(一般为1000Pa至1700Pa)。这种设置方式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投资不大,却可充分保证燃具前压力稳定,也有利于根据需要进行分别控制。
由于在燃气立管2中未设置调压器,因此,在较高的高度,燃气立管中的燃气压力也随高度而增加。但因燃气立管一般较为粗大,其本身的承受力应足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即便压力过大,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增加燃气立管的壁厚来解决,比在立管上增设低-低压调压器要来得经济。而且,如果在立管中增设调压器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如果立管中的调压器损坏或出现故障,则其后的燃气管路都将不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