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2809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03806.4

申请日:

2010.10.09

公开号:

CN102012698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G05B 19/418放弃生效日:201104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B 19/418申请日:20101009|||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418; G05D27/02

主分类号:

G05B19/418

申请人:

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圣友

地址: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临浦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王江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与其相连的检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以及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雨雪传感器和棚外温、湿度传感器,执行模块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通讯模块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相连。本发明能对大棚内生长环境进行实时检测,植物所需的水分、其他养分及生长环境都实行智能化供给和调控,使动植物能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高效、快速、高营养地生长,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 (1) 及 与中央处理模块 (1) 相连的检测模块 (2)、键盘输入模块 (3)、显示模块 (4) 和执行模块 (5),所述的检测模块 (2) 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 (21)、湿度传感器 (22)、 光照传感器 (23)、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24)、氧气浓度传感器 (25) 和沉淀池水量传感 器 (26),所述的执行模块 (5) 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 (5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 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 S 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管,S 型循环水管上连接有 S 型循 环水管水泵 (52),钢结构循环水管上连接有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 (53), S 型循环水管水 泵 (52)、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 (53) 均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 (51) 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顶部的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上连接有高压水泵 (54),高压水泵 (54) 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 (51) 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 温单元包括电加热器 (55),电加热器 (55) 的供电线路和继电器 J1 的常开端相连,继电器 J1 的驱动端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 (1) 的输出端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升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空化机 (56),空化机 (56) 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 (51) 相 连。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 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电动天窗,电动天窗上设有天窗传感器 (27),天窗传感器 (27) 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 (1) 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 (1) 的输出端和电动天窗的控制 电机 (57) 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6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水暖风机,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 (58) 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 块 (1) 的输出端相连,水暖风机的供水泵 (59) 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 (51) 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补光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红光 LED(60) 和蓝光 LED(61),红光 LED(60) 和蓝光 LED(61) 分别通过继电器 J2、继电器 J3 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 (1) 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4 或 6 或 8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 (1) 上还连接有通讯模块 (6),所述的通讯模块 (6) 通过通 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 (7) 相连。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4 或 6 或 8 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 (2) 包括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 (28)、雨雪传感器 (29) 及 棚外温度传感器 (30)、棚外湿度传感器 (31)。

说明书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温室大棚内的动植物生长 环境、生长条件进行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调控,使动植物能高效、快速、高营养地 生长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就有 “靠天吃饭” 这种残酷的事实存在,那是因为传统农 业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依赖而又无奈的结果。 虽然,后来出现了塑料大棚,但这 种农业大棚的保温效果不好,对温度的控制仍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补水、施肥、调温 也仍然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由于大棚通风设施不完善,大棚里面的空 气不能满足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理想比例。 在夜晚的时候不能提供光照,故而不能缩短动 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效率,土地也得不到高效率的利用。 而且目前 的农业大棚一般都没有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及动植物生长所 需的养分等生长要素的检测装置,全凭人为的感知及经验进行判断,极为不准确,不能 有效地调控大棚的环境,对作物的生长控制相当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传统农业大棚仍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调温效果不理想,通风 设施不完善,不能调控光照度,大棚内的空气不能满足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理想比例,不 能缩短动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效率,而且没有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素 的检测装置,全凭人为的感知及经验进行判断,极为不准确,不能有效地调控大棚的环 境,对作物的生长控制相当有限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能对大棚内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素 进行实时检测,智能化、自动化地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水份等动 植物生长所需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把普通的大棚改造成四季如春的恒温农业棚,不 受季节的限制,优化了生态环境,使动植物能快速生长,提高产出效率的智能高效温室 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同时解决传统农业大棚对作物的补水、施肥、调温仍然依靠人工操作, 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对作物的补水、施肥、调温等都通过由计 算机智能控制的机电设备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配备,降低劳动强 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包括中央 处理模块及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的检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执行模块,所 述的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 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所述的执行模块包括降温单元、升 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 本发明的检测模块完成对温度、湿度、光照 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水份等动植物生长要素的检测,检测到的数据送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经内部程序处理,一方面发出控制信号给执行模块进行降温、升 温、通风、补光、灌溉等操作,另一方面相关数据送显示模块显示。 实现大棚内生长环 境、生长条件的智能化控制,便于工作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操作。 其中,传感器的数 量和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它们立体分布于大棚内的不同区域,构成一 个立体的检测系统,为中央处理模块提供数据依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 S 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 管,S 型循环水管上连接有 S 型循环水管水泵,钢结构循环水管上连接有钢结构循环水管 水泵,S 型循环水管水泵、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均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连。 S 型循 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管构成大棚内的热交换管道系统,通过启动 S 型循环水管水泵、 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及深井泵,使这些管道内流动着从深井中打上来的深井水,再与大 棚内的空气接触,完成热交换,实现降温功能。 S 型循环水管系统和钢结构循环水管系 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协作运行,充分利用大棚周围现有的水资源、地热资源,让它们 在本系统的控制下得到循环高效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顶部的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上连接有 高压水泵,高压水泵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连。 通过深井泵将低温的深井水抽上 来,通过高压水泵,把水加压后通过屋顶的喷淋管道喷射出来,形成水雾,喷洒在大棚 屋顶表面,形成水幕,完成热交换,实现降温。 大棚内也可装上这种喷射管道,喷出来 的水雾与大棚内的热空气充分混合、搅拌,从而带走空气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温单元包括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供电线路和继电器 J1 的 常开端相连,继电器 J1 的驱动端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当温度传感器检 测到棚内温度不够时,中央处理模块会输出信号驱动连在电加热器供电线路上的继电器 J1,使其常开端吸合,则电加热器通电,开始加热,达到升温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空化机,空化机通过管路和所述 的深井泵相连。 利用地下水冬天温暖的特性,由深井泵抽上来温暖的水,送给空化机, 空化机因其独特的结构,可以把大分子水打碎成小分子水,同时给水增加了热量,并且 避免了大分子水容易形成水垢的缺点,从而实现对大棚的升温控制,以提供动植物所需 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电动天窗,电动天窗上设有天窗 传感器,天窗传感器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和电 动天窗的控制电机相连。 天窗传感器检测天窗的开闭状态,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 大棚内的温度值、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氧气浓度值,进行分析、处理,判断为不够通风时 会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打开天窗进行通风。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水暖风机,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 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水暖风机的供水泵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 连。 中央处理模块发现大棚不够通风时还会输出控制信号给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完成 大棚的通风、换气操作。 当需要时可启动深井泵及水暖风机的供水泵,对大棚进行补水 或升温,确保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自然条件得以科学有效保障。
     作为优选,所述的补光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红光 LED 和蓝光 LED,红光 LED 和蓝光 LED 分别通过继电器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相连。 针对农作物的生长特性,
     专门设计了在夜间进行补光控制的补光单元。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只对红光、蓝光敏 感的特性,采用了特定波长的红光 LED 和蓝光 LED 作为光源来为蔬菜、花果提供光照, 让它得以夜以继日的生长,这是传统农业无法达到的独特优点。 同时, LED 灯具有发光 效率高、节能等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上还连接有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讯模块通过通 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相连。 通讯模块可采用 RS232 或 RS485 通讯接口电路,能 够使本系统与上位机建立双向通讯,通过各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实时数据可以传到上位 机,并且上位机的指令也可以传递到本系统。 上位机可选用优质工控电脑,通过专用的 应用程序完成人机交换界面和通讯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雨雪传感器及棚外 温度传感器、棚外湿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辅助有一个大棚外的传感器系统,通过风速传 感器、雨雪传感器、棚外温度传感器、棚外湿度传感器等对棚外的风速、雨水、温度、 湿度等气候条件进行检测,并把信息显示在本地显示屏上和上位机显示屏上,告知工作 人员,根据天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打破了传统大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把普通的大棚改造 成四季如春的恒温农业棚,使其不受季节的限制。 能对大棚内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素进行 实时检测,植物所需的水分、其他养分及生长环境都实行智能化供给和调控,优化了生 长环境,使动植物能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高效、快速、高营养地生长。 可以使大棚内 的作物一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不停地生产,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工厂化、流水线式的 生产。 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种系统连接框图。
     图 2 是本发明中中央处理模块及执行模块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 3 是本发明中检测模块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中 1. 中央处理模块,2. 检测模块,3. 键盘输入模块,4. 显示模块,5. 执行模 块,6. 通讯模块,7. 上位机,21. 温度传感器,22. 湿度传感器,23. 光照传感器,24. 二氧 化碳浓度传感器,25. 氧气浓度传感器,26. 沉淀池水量传感器,27. 天窗传感器,28. 风 速传感器,29. 雨雪传感器,30. 棚外温度传感器,31. 棚外湿度传感器,51. 深井泵, 52.S 型循环水管水泵,53. 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54. 高压水泵,55. 电加热器,56. 空化 机,57. 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58. 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59. 水暖风机的供水泵,60. 红光 LED,61. 蓝光 LF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如图 1 所示,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 1 及与中央处理模块 1 相连的检测模块 2、键盘输入模块 3、显示模块 4、执 行模块 5 和通讯模块 6。 通讯模块 6 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 7 相连。 检测模 块 2 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 21、湿度传感器 22、光照传感器 23、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24、氧气浓度传感器 25、沉淀池水量传感器 26 及安装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 28、 雨雪传感器 29、棚外温度传感器 30、棚外湿度传感器 31。 执行模块 5 包括降温单元、 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可抽取深井水的深井泵 51。 降温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 内的 S 型循环水管、钢结构循环水管和安装于大棚顶部的喷淋管道,S 型循环水管上连接 有 S 型循环水管水泵 52,钢结构循环水管上连接有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 53,喷淋管道上 连接有高压水泵 54, S 型循环水管水泵 52、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 53 和高压水泵 54 分别 通过管路和深井泵 51 相连。 升温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空化机 56 和电加热器 55,空 化机 56 通过管路和深井泵 51 相连,电加热器 55 的供电线路和继电器 J1 的常开端相连, 继电器 J1 的驱动端和中央处理模块 1 的输出端相连。 通风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上的电动 天窗和水暖风机,电动天窗上安装有天窗传感器 27,天窗传感器 27 和中央处理模块 1 的 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 1 的输出端和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 57 相连,水暖风机的风叶 电机 58 和中央处理模块 1 的输出端相连,水暖风机的供水泵 59 通过管路和深井泵 51 相 连。 补光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多个红光 LED60 和蓝光 LED61,红光 LED60 和蓝光 LED61 分别通过继电器 J2、继电器 J3 和中央处理模块 1 相连。
     本实施例具体的电路图如图 2、图 3 所示,系统的核心部件 —— 中央处理模 块 1, 即 U1, 采 用 HW-S322220R 可 编 程 控 制 器, 另 配 备 有 8 路 模 拟 输 入 扩 展 模 块 HW-S08A1024N,即图 2 中的 U2 和图 3 中的 U3、U4,U2、U3、U4 通过 RS485 总线和 U1 相连,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一 . 温、湿度检测及控制
     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 21、湿度传感器 22 及棚外温度传感器 30、棚外湿度传感 器 31 采用 JCJ100S 集成式一体化温湿度变送器,JCJ100S 集成式一体化温湿度变送器为壁 挂式安装,湿度传感器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固态聚合物结构的湿敏电容元件,温度敏感 元件采用进口高精度铂电阻 Pt100 作为感温元件。 该温湿度变送器采用科学、合理的电路 设计,能够把采集到的温度、湿度信号,经过转换、放大,最后转换成标准的电压信号 和标准的电流信号输出。 本实施例选择其电流输出形式,作为温湿度检测信号的传输方 式,更好地防止了各种干扰,保证了温湿度检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一共有四个温湿 度检测器,即图 2 中的 sensor6、sensor8、sensor9、sensor10,立体分布于大棚的空间内, 保证了检测信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其中三个温湿度检测器 sensor8、 sensor9、 sensor10 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 U4 相连,另一个温湿度检测器 sensor6 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 U3 相连, U3、 U4 经过内部数模转换后,数据通过 RS485 总线传到可编程控制器 U1,可编 程控制器 U1 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 S 型循环水 管水泵 M52、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 M53、高压水泵 M54、深井泵 M51、电加热器 M55、 空化机 M56 的启动与停止,以达到升温或降温的目的。
     二 . 光照度检测与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光照传感器 23,即图 2 中的 sensor7,采用集成式一体化光照度 变送器 RY-G/N,光照传感器 sensor7 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 U3 相连。 光照度变送器 RY-G/N 能够把光照状况转换为电信号,经内部电路放大变换,然后输出标准的电流信 号,传递给扩展模块 U3,进行再次转换,转换成数据后,传给可编程控制器 U1,可编程 控制器 U1 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通过扩展模块 U2
     控制补光单元中的继电器 J2、继电器 J3,从而开启或关闭红光 LED、蓝光 LED 灯组,即 图 2 中的蓝光发光二极管 D1、 D2 和红光发光二极管 D3、 D4,以达到调节光照的目的。 具体的补光时间及时长,又可以通过上位机进行设定,上位机通过通讯电缆发指令给可 编程控制器 U1,各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经可编程控制器 U1 的处理后又可以通过通讯电 缆上传给上位机。
     三 .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与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24,即图 2 中的 sensor1,采用集成式一体化 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 VC1009,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 VC1009 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 U3 相 连。 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 VC1009 能够把二氧化碳浓度状况转换为电信号,经内部电路 放大变换,然后输出标准的电压电流信号,传递给扩展模块 U3,进行再次转换,转换成 数据后,传给可编程控制器 U1,可编程控制器 U1 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 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再通过扩展模块 U2 打开二氧化碳浓度电磁阀 J4,进行二氧化碳施 肥。
     四 . 通风控制
     本实施例中,氧气浓度传感器 25,即图 2 中的 sensor5,该传感器和扩展模块 U3 相连。 可编程控制器 U1 根据接收到的大棚内的温度值、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氧气浓度 值,天窗传感器 sensor11 的输出信号直接输送给可编程控制器 U1,由可编程控制器的内 部程序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判断,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 M58、 水暖风机的供水泵 M59 及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 M57,或者通过程序的定时设定,对水暖 风机的风叶电机、水暖风机的供水泵及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进行定时控制,完成大棚的 通风、换气散热操作。 五 . 沉淀池水量检测与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沉淀池水量传感器 26,即图 2 中的 sensor12,采用浮球触发式传感 器,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直接和可编程控制器 U1 相连,完成沉淀池水量检测,可编程控 制器 U1 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深井泵 M51 和喷灌电 机 M60,对大棚内作物进行补水和灌溉,从而实现大棚内作物所需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控 制。
     六 .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 28、雨雪传感器 29,即图 2 中的 sensor2、 sensor3,分别采用 KA11 风速传感器和 RY-G/W 雨雪传感器,完成对室外风 速、雨雪等自然气象进行检测, sensor2、 sensor3 和扩展模块 U3 相连,测得的风速、雨 雪信号经扩展模块 U3 传给可编程控制器 U1,再由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处理,输出相关信 号给显示模块及经通讯模块上传给上位机,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防范自然灾害。
     另外,大棚内的补水管道、喷灌管道、喷淋管道、S 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 管上分别安装有补水电磁阀 J5、J6、喷灌电磁阀 J7、J8、喷淋电磁阀 J9 ~ J12、S 型循环 水管电磁阀 J13 ~ J16、钢结构循环水管电磁阀 J17 ~ J20,这些电磁阀中一部分电磁阀的 控制端直接和可编程控制器 U1 相连,另一部分电磁阀的控制端和扩展模块 U2 相连。 这 些电磁阀的开闭状态都由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总之,本发明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一经启动,即进入工作 状态,不停扫描各传感器的信号和设定的数据。
     1) 当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范围时,则系统启动降温单 元。 启动降温单元的顺序是 :第一,启动天窗通风系统 ;第二,启动 S 型循环水管系 统,此系统又分 4 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间隔 15 分钟轮流启停 ;第三,启动喷淋管道系 统,此系统又分 4 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间隔 15 分钟轮流启停 ;第四,启动钢结构循环 水管、雾化水系统,此系统又分 4 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间隔 15 分钟轮流启停 ;第五, 启动水暖风机,从大棚的底部进行进风循环。 每种系统启动间隔时间可通过键盘任意设 定。
     2) 当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范围时,则系统启动升温单 元。 启动升温单元的顺序是 :第一,启动空化机 ;第二,启动水暖风机的供水泵 ;第 三,启动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 ;第四,启动电加热器。 每种启动间隔时间可通过键盘任 意设定。
     3) 当任意一个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则启动补水单元,如 启动深井泵、喷灌电机等,也可通过键盘设定为定时启动方式,两种启动方式可同时存 在。
     4) 当任意一个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照不足时,则开启补光单元,开启顺序和开 启时间可通过键盘调整,默认补光两个小时,也可通过键盘设定为定时启动补光单元, 两种启动方式可同时存在。 5) 当沉淀池水量传感器检测到蓄水池水量不足时,则启动深井泵、喷灌电机等 进行补水及灌溉。
     6) 其中,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的启动,可独立设定启动、关闭周期,以便于调 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的均匀性。 该项设定的启动级别优于其他设定。
     另外,本发明中的上位机通过专用的应用程序完成人机交换界面和通讯功能 :
     (1) 以数据和曲线形式实时显示大棚内外的环境参数,并可查询历史记录 ;
     (2) 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pH 值、 EC 值、液位等 24 路模拟量的数据存储,以及天窗、遮阳网、通风机、补光灯等 21 路开关量的状态显示, 并将 24 小时数据存入数据库 ;
     (3) 工作人员通过上位机上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 “软开关” 开闭各执行机构 ;
     (4) 具有较完备的大棚作物知识库和专家系统 ;
     (5) 具有开放式的设计平台,实时查询、修改、增加和删除大棚作物知识库内 容;
     (6) 依据大棚作物知识库内容实行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
     (7)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定各设备开闭时间,对大棚内部设备实施自动控制。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2698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2698ACN102012698A21申请号201010503806422申请日20101009G05B19/418200601G05D27/0220060171申请人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5400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临浦村72发明人熊圣友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代理人王江成54发明名称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与其相连的检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内。

2、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以及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雨雪传感器和棚外温、湿度传感器,执行模块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通讯模块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相连。本发明能对大棚内生长环境进行实时检测,植物所需的水分、其他养分及生长环境都实行智能化供给和调控,使动植物能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高效、快速、高营养地生长,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出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CN102012704A1/1页21一种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3、,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及与中央处理模块1相连的检测模块2、键盘输入模块3、显示模块4和执行模块5,所述的检测模块2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光照传感器23、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4、氧气浓度传感器25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26,所述的执行模块5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S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管,S型循环水管上连接有S型循环水管水泵52,钢结构循环水管上连接有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53,S型循环水管水泵52、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53均通过管路和所。

4、述的深井泵5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顶部的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上连接有高压水泵54,高压水泵54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5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单元包括电加热器55,电加热器55的供电线路和继电器J1的常开端相连,继电器J1的驱动端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空化机56,空化机56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51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

5、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电动天窗,电动天窗上设有天窗传感器27,天窗传感器27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和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57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水暖风机,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58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水暖风机的供水泵59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51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光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红光LED60和蓝光LED61,红光LED60和蓝光LED61分别通过继电器J2、。

6、继电器J3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上还连接有通讯模块6,所述的通讯模块6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7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所述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2包括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28、雨雪传感器29及棚外温度传感器30、棚外湿度传感器31。权利要求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1/6页3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温室大棚内的动植物生长环境、生长条。

7、件进行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调控,使动植物能高效、快速、高营养地生长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背景技术0002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就有“靠天吃饭”这种残酷的事实存在,那是因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依赖而又无奈的结果。虽然,后来出现了塑料大棚,但这种农业大棚的保温效果不好,对温度的控制仍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补水、施肥、调温也仍然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大棚通风设施不完善,大棚里面的空气不能满足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理想比例。在夜晚的时候不能提供光照,故而不能缩短动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效率,土地也得不到高效率的利用。而且目前的农业大棚一般都没有温度、湿度、。

8、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及动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等生长要素的检测装置,全凭人为的感知及经验进行判断,极为不准确,不能有效地调控大棚的环境,对作物的生长控制相当有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主要解决传统农业大棚仍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调温效果不理想,通风设施不完善,不能调控光照度,大棚内的空气不能满足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理想比例,不能缩短动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效率,而且没有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素的检测装置,全凭人为的感知及经验进行判断,极为不准确,不能有效地调控大棚的环境,对作物的生长控制相当有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对大棚内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素进行实时检测,智能化、自动化地调控大棚内的温。

9、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水份等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把普通的大棚改造成四季如春的恒温农业棚,不受季节的限制,优化了生态环境,使动植物能快速生长,提高产出效率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0004本发明同时解决传统农业大棚对作物的补水、施肥、调温仍然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作物的补水、施肥、调温等都通过由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机电设备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配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000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的检测模块、键。

10、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沉淀池水量传感器,所述的执行模块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深井泵。本发明的检测模块完成对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水份等动植物生长要素的检测,检测到的数据送中央处说明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2/6页4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经内部程序处理,一方面发出控制信号给执行模块进行降温、升温、通风、补光、灌溉等操作,另一方面相关数据送显示模块显示。实现大棚内生长环境、生长条件的智能化控制,便于工作人员做出准确的。

11、判断和操作。其中,传感器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它们立体分布于大棚内的不同区域,构成一个立体的检测系统,为中央处理模块提供数据依据。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S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管,S型循环水管上连接有S型循环水管水泵,钢结构循环水管上连接有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S型循环水管水泵、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均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连。S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管构成大棚内的热交换管道系统,通过启动S型循环水管水泵、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及深井泵,使这些管道内流动着从深井中打上来的深井水,再与大棚内的空气接触,完成热交换,实现降温功能。S型循环水管系统和钢结构循。

12、环水管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协作运行,充分利用大棚周围现有的水资源、地热资源,让它们在本系统的控制下得到循环高效利用。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降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顶部的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上连接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连。通过深井泵将低温的深井水抽上来,通过高压水泵,把水加压后通过屋顶的喷淋管道喷射出来,形成水雾,喷洒在大棚屋顶表面,形成水幕,完成热交换,实现降温。大棚内也可装上这种喷射管道,喷出来的水雾与大棚内的热空气充分混合、搅拌,从而带走空气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升温单元包括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供电线路和继电器J1的常开端相连,继电器J1的驱。

13、动端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棚内温度不够时,中央处理模块会输出信号驱动连在电加热器供电线路上的继电器J1,使其常开端吸合,则电加热器通电,开始加热,达到升温的目的。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升温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空化机,空化机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连。利用地下水冬天温暖的特性,由深井泵抽上来温暖的水,送给空化机,空化机因其独特的结构,可以把大分子水打碎成小分子水,同时给水增加了热量,并且避免了大分子水容易形成水垢的缺点,从而实现对大棚的升温控制,以提供动植物所需的热量。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电动天窗,电动天窗上设有天窗传感器,天窗传感器和。

14、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和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相连。天窗传感器检测天窗的开闭状态,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大棚内的温度值、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氧气浓度值,进行分析、处理,判断为不够通风时会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打开天窗进行通风。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单元包括设于大棚上的水暖风机,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水暖风机的供水泵通过管路和所述的深井泵相连。中央处理模块发现大棚不够通风时还会输出控制信号给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完成大棚的通风、换气操作。当需要时可启动深井泵及水暖风机的供水泵,对大棚进行补水或升温,确保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自然。

15、条件得以科学有效保障。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补光单元包括设于大棚内的若干红光LED和蓝光LED,红光LED和蓝光LED分别通过继电器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相连。针对农作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3/6页5专门设计了在夜间进行补光控制的补光单元。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只对红光、蓝光敏感的特性,采用了特定波长的红光LED和蓝光LED作为光源来为蔬菜、花果提供光照,让它得以夜以继日的生长,这是传统农业无法达到的独特优点。同时,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节能等优点。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上还连接有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讯模块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

16、相连。通讯模块可采用RS232或RS485通讯接口电路,能够使本系统与上位机建立双向通讯,通过各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实时数据可以传到上位机,并且上位机的指令也可以传递到本系统。上位机可选用优质工控电脑,通过专用的应用程序完成人机交换界面和通讯功能。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雨雪传感器及棚外温度传感器、棚外湿度传感器。本发明还辅助有一个大棚外的传感器系统,通过风速传感器、雨雪传感器、棚外温度传感器、棚外湿度传感器等对棚外的风速、雨水、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进行检测,并把信息显示在本地显示屏上和上位机显示屏上,告知工作人员,根据天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0015。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打破了传统大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把普通的大棚改造成四季如春的恒温农业棚,使其不受季节的限制。能对大棚内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素进行实时检测,植物所需的水分、其他养分及生长环境都实行智能化供给和调控,优化了生长环境,使动植物能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高效、快速、高营养地生长。可以使大棚内的作物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生产,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工厂化、流水线式的生产。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系统连接框图。0017图2是本发明中中央处理模块及执行模块的一种电路原理图。0018图3是本发明中检测模块的一种电路原理图。0019图中1中央处理模块。

18、,2检测模块,3键盘输入模块,4显示模块,5执行模块,6通讯模块,7上位机,21温度传感器,22湿度传感器,23光照传感器,24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5氧气浓度传感器,26沉淀池水量传感器,27天窗传感器,28风速传感器,29雨雪传感器,30棚外温度传感器,31棚外湿度传感器,51深井泵,52S型循环水管水泵,53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54高压水泵,55电加热器,56空化机,57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58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59水暖风机的供水泵,60红光LED,61蓝光LFD。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21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智能高效温室。

19、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及与中央处理模块1相连的检测模块2、键盘输入模块3、显示模块4、执行模块5和通讯模块6。通讯模块6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离大棚的上位机7相连。检测模块2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光照传感器23、二氧化碳浓度说明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4/6页6传感器24、氧气浓度传感器25、沉淀池水量传感器26及安装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28、雨雪传感器29、棚外温度传感器30、棚外湿度传感器31。执行模块5包括降温单元、升温单元、通风单元、补光单元及可抽取深井水的深井泵51。降温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S型循环水管、。

20、钢结构循环水管和安装于大棚顶部的喷淋管道,S型循环水管上连接有S型循环水管水泵52,钢结构循环水管上连接有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53,喷淋管道上连接有高压水泵54,S型循环水管水泵52、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53和高压水泵54分别通过管路和深井泵51相连。升温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空化机56和电加热器55,空化机56通过管路和深井泵51相连,电加热器55的供电线路和继电器J1的常开端相连,继电器J1的驱动端和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通风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上的电动天窗和水暖风机,电动天窗上安装有天窗传感器27,天窗传感器27和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和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57。

21、相连,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58和中央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水暖风机的供水泵59通过管路和深井泵51相连。补光单元包括安装于大棚内的多个红光LED60和蓝光LED61,红光LED60和蓝光LED61分别通过继电器J2、继电器J3和中央处理模块1相连。0022本实施例具体的电路图如图2、图3所示,系统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模块1,即U1,采用HWS322220R可编程控制器,另配备有8路模拟输入扩展模块HWS08A1024N,即图2中的U2和图3中的U3、U4,U2、U3、U4通过RS485总线和U1相连,操作简单,功能强大。0023一温、湿度检测及控制0024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

22、及棚外温度传感器30、棚外湿度传感器31采用JCJ100S集成式一体化温湿度变送器,JCJ100S集成式一体化温湿度变送器为壁挂式安装,湿度传感器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固态聚合物结构的湿敏电容元件,温度敏感元件采用进口高精度铂电阻PT100作为感温元件。该温湿度变送器采用科学、合理的电路设计,能够把采集到的温度、湿度信号,经过转换、放大,最后转换成标准的电压信号和标准的电流信号输出。本实施例选择其电流输出形式,作为温湿度检测信号的传输方式,更好地防止了各种干扰,保证了温湿度检测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一共有四个温湿度检测器,即图2中的SENSOR6、SENSOR8、SENSOR9、SENSOR10,立。

23、体分布于大棚的空间内,保证了检测信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其中三个温湿度检测器SENSOR8、SENSOR9、SENSOR10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U4相连,另一个温湿度检测器SENSOR6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U3相连,U3、U4经过内部数模转换后,数据通过RS485总线传到可编程控制器U1,可编程控制器U1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S型循环水管水泵M52、钢结构循环水管水泵M53、高压水泵M54、深井泵M51、电加热器M55、空化机M56的启动与停止,以达到升温或降温的目的。0025二光照度检测与控制0026本实施例中的光照传感器23,即图2中的SENSOR7,采用集。

24、成式一体化光照度变送器RYG/N,光照传感器SENSOR7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U3相连。光照度变送器RYG/N能够把光照状况转换为电信号,经内部电路放大变换,然后输出标准的电流信号,传递给扩展模块U3,进行再次转换,转换成数据后,传给可编程控制器U1,可编程控制器U1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通过扩展模块U2说明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5/6页7控制补光单元中的继电器J2、继电器J3,从而开启或关闭红光LED、蓝光LED灯组,即图2中的蓝光发光二极管D1、D2和红光发光二极管D3、D4,以达到调节光照的目的。具体的补光时间及时长,又可以通过上。

25、位机进行设定,上位机通过通讯电缆发指令给可编程控制器U1,各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经可编程控制器U1的处理后又可以通过通讯电缆上传给上位机。0027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与控制0028本实施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4,即图2中的SENSOR1,采用集成式一体化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VC1009,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VC1009的输出信号和扩展模块U3相连。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VC1009能够把二氧化碳浓度状况转换为电信号,经内部电路放大变换,然后输出标准的电压电流信号,传递给扩展模块U3,进行再次转换,转换成数据后,传给可编程控制器U1,可编程控制器U1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再。

26、通过扩展模块U2打开二氧化碳浓度电磁阀J4,进行二氧化碳施肥。0029四通风控制0030本实施例中,氧气浓度传感器25,即图2中的SENSOR5,该传感器和扩展模块U3相连。可编程控制器U1根据接收到的大棚内的温度值、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氧气浓度值,天窗传感器SENSOR11的输出信号直接输送给可编程控制器U1,由可编程控制器的内部程序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判断,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M58、水暖风机的供水泵M59及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M57,或者通过程序的定时设定,对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水暖风机的供水泵及电动天窗的控制电机进行定时控制,完成大棚的通风、换气散热操作。0031五沉淀池水。

27、量检测与控制0032本实施例中的沉淀池水量传感器26,即图2中的SENSOR12,采用浮球触发式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直接和可编程控制器U1相连,完成沉淀池水量检测,可编程控制器U1经内部程序的处理、比较判断,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深井泵M51和喷灌电机M60,对大棚内作物进行补水和灌溉,从而实现大棚内作物所需用水量的自动补给控制。0033六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于大棚外的风速传感器28、雨雪传感器29,即图2中的SENSOR2、SENSOR3,分别采用KA11风速传感器和RYG/W雨雪传感器,完成对室外风速、雨雪等自然气象进行检测,SENSOR2、SENSOR3和扩展模块U3相连,测得的风速。

28、、雨雪信号经扩展模块U3传给可编程控制器U1,再由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处理,输出相关信号给显示模块及经通讯模块上传给上位机,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防范自然灾害。0034另外,大棚内的补水管道、喷灌管道、喷淋管道、S型循环水管和钢结构循环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补水电磁阀J5、J6、喷灌电磁阀J7、J8、喷淋电磁阀J9J12、S型循环水管电磁阀J13J16、钢结构循环水管电磁阀J17J20,这些电磁阀中一部分电磁阀的控制端直接和可编程控制器U1相连,另一部分电磁阀的控制端和扩展模块U2相连。这些电磁阀的开闭状态都由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0035总之,本发明的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一经启动,即进入工。

29、作状态,不停扫描各传感器的信号和设定的数据。说明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6/6页800361当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范围时,则系统启动降温单元。启动降温单元的顺序是第一,启动天窗通风系统;第二,启动S型循环水管系统,此系统又分4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间隔15分钟轮流启停;第三,启动喷淋管道系统,此系统又分4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间隔15分钟轮流启停;第四,启动钢结构循环水管、雾化水系统,此系统又分4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间隔15分钟轮流启停;第五,启动水暖风机,从大棚的底部进行进风循环。每种系统启动间隔时间可通过键盘任意设定。00372当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检。

30、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范围时,则系统启动升温单元。启动升温单元的顺序是第一,启动空化机;第二,启动水暖风机的供水泵;第三,启动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第四,启动电加热器。每种启动间隔时间可通过键盘任意设定。00383当任意一个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则启动补水单元,如启动深井泵、喷灌电机等,也可通过键盘设定为定时启动方式,两种启动方式可同时存在。00394当任意一个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照不足时,则开启补光单元,开启顺序和开启时间可通过键盘调整,默认补光两个小时,也可通过键盘设定为定时启动补光单元,两种启动方式可同时存在。00405当沉淀池水量传感器检测到蓄水池水量不足时,则启动深井泵、喷灌电。

31、机等进行补水及灌溉。00416其中,水暖风机的风叶电机的启动,可独立设定启动、关闭周期,以便于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的均匀性。该项设定的启动级别优于其他设定。0042另外,本发明中的上位机通过专用的应用程序完成人机交换界面和通讯功能00431以数据和曲线形式实时显示大棚内外的环境参数,并可查询历史记录;00442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PH值、EC值、液位等24路模拟量的数据存储,以及天窗、遮阳网、通风机、补光灯等21路开关量的状态显示,并将24小时数据存入数据库;00453工作人员通过上位机上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软开关”开闭各执行机构;00464具有较完备的大棚作物知识库和专家系统;00475具有开放式的设计平台,实时查询、修改、增加和删除大棚作物知识库内容;00486依据大棚作物知识库内容实行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00497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定各设备开闭时间,对大棚内部设备实施自动控制。说明书CN102012698ACN102012704A1/3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2698ACN102012704A2/3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12698ACN102012704A3/3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1269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