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1204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1204ACN102011204A21申请号201010534668622申请日20101104D01D5/253200601D01F8/02200601D01F8/0620060171申请人滁州友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239000安徽省滁州市城东工业园环滁东路77号72发明人尹翠玉何晓春王庆球计成忠54发明名称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该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1070DTEX,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310,由于纤维中加入了大豆蛋白,使纤维亲肤性、。
2、抗静电性、可降解性提高,另外三角形截面结构使纤维的蓬松性、悬垂性和光泽与光鲜度提高,生产方法简单,容易实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11207A1/1页21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1070DTE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蛋白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310。权利要求书CN102011204ACN102011207A1/2页3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
3、性聚丙烯纤维。背景技术0002由于聚丙烯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回弹性好等优良性能,且原料生产和纺丝过程简单、无污染,原料和综合能耗低,成本低廉,在服装、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纤维领域应用广泛。但是聚丙烯纤维也存在许多明显的性能缺陷,如蜡感强,吸湿性、染色性差,易在纤维上积聚静电荷,另外聚丙烯纤维的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会存在几十年,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0003大豆蛋白为可再生植物资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种反应活性基团,易于化学和物理改性,而且具有生物降解性。因此,不仅可用于食品,用来补充生命不可或缺的氨基酸和氮,还可用于纺织、医药、化工、建筑等许多领域,解决石油危机以及由。
4、石油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大豆蛋白改性的纤维人体皮肤亲和性、吸湿性、抗静电性、染色性和滑爽感提高。已有许多利用大豆蛋白进行纤维改性的报导,如申请号为991166361和0210996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改性维纶,申请号为0311528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蛋白改性腈纶;申请号为0213882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如;申请号为2004100134290公开了一种用天然蛋白纤维超细粉体改性的化学纤维及其生产方法。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
5、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0005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1070DTEX,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310,所述大豆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SPI,蛋白含量大于90。0006所述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是通过纤维级聚丙烯树脂与大豆蛋白功能母粒共混,采用三角形喷丝孔和熔体纺丝法制得,由于纤维中加入了大豆蛋白,使纤维亲肤性、抗静电性、可降解性提高,另外三角形截面结构使纤维的蓬松性、悬垂性和光泽与光鲜度提高,生产方法简单,容易实施。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纤维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说明书C。
6、N102011204ACN102011207A2/2页4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0009实施例10010如附图1所示,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20DTEX,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8。该纤维通过纤维级聚丙烯树脂与大豆蛋白功能母粒共混,采用三角形喷丝孔和熔体纺丝法制得。0011实施例20012如附图1所示,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12DTEX,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5。该纤维通过纤维级聚丙烯树脂与大豆蛋白功能母粒共混,采用三角形喷丝孔和熔体纺丝法制得。0013实施例30014如附图1所示,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15DTEX,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7。该纤维通过纤维级聚丙烯树脂与大豆蛋白功能母粒共混,采用三角形喷丝孔和熔体纺丝法制得。0015实施例40016如附图1所示,一种三角形大豆蛋白改性聚丙烯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纤度为30DTEX,大豆蛋白的质量占纤维质量为10。该纤维通过纤维级聚丙烯树脂与大豆蛋白功能母粒共混,采用三角形喷丝孔和熔体纺丝法制得。说明书CN102011204ACN102011207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12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