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梁.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41803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66985.2

申请日:

2008.05.12

公开号:

CN101581136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C 3/20公开日:2009111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20

主分类号:

E04C3/20

申请人: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成全

地址:

518049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占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由沿着所述梁主体长度方向的主筋、垂直于梁主体长度方向的箍筋以及混凝土组成,所述箍筋的上部露出所述梁主体的顶面且下部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内,所述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与箍筋之间为由混凝土构成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宽度不小于30mm。本发明通过在箍筋外侧预制具有一定宽度的侧壁,不仅作为梁钢筋保护层,还可使梁可抵御吊装时的撞击,以及作为支撑预制楼板的支架,承受楼板架设后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保证了施工质量及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由沿着所述梁主体长度方向的主筋、垂直于梁主体长度方向的箍筋以及混凝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的上部露出所述梁主体的顶面且下部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内,所述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与箍筋之间为由混凝土构成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宽度不小于30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顶面还包括内侧紧贴所述箍筋、外侧与梁主体侧表面平齐的架肩,所述架肩由混凝土构成且与所述侧壁的宽度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肩顶部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大于300mm时,所述箍筋的外侧设有钢丝网片,所述钢丝网片埋设于侧壁和架肩的混凝土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片的下部位于梁主体顶面之下,且其底端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50-150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片的上部位于梁主体的顶面之上,且其顶端距离架肩顶端的距离为0-6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为矩形,并在底边处与主筋埋进预制混凝土固接。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片底端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80mm。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片的顶端距离架肩顶端的距离为35mm。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为Φ18-Φ32钢筋,所述箍筋为Φ8-12钢筋。

说明书

预制混凝土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对住宅的需求日趋迫切,建筑物的高层化、大型化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而传统的建筑,都是通过现场施工(例如现场浇铸混凝土框架、楼面等)完成的,不仅存在因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风险,而且存在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建筑工业化生产技术,是指把建筑各分部构件(例如柱、梁、楼面等)在工厂集中生产加工,进行现场调运组装施工。采用建筑工业化作业,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而且可最大程度改善结构精度,解决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提高建筑性能,降低使用能耗和建造能耗,保护环境。
高层、超建筑住宅多以框架结构体系为主,按部位(柱子、梁、楼板、阳台等)选用预制混凝土复合工法为一个发展趋势。而预制混凝土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满足工厂化生产、运输的需求,还不需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例如必须克服预制混凝土梁在架设楼板后,由于现浇混凝土的侧压而造成楼板滑落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预制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楼板滑落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由沿着所述梁主体长度方向的主筋、垂直于梁主体长度方向的箍筋以及混凝土组成,所述箍筋的上部露出所述梁主体的顶面且下部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内,所述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与箍筋之间为由混凝土构成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宽度不小于30mm。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梁主体顶面还包括内侧紧贴所述箍筋、外侧与梁主体侧表面平齐的架肩,所述架肩由混凝土构成且与所述侧壁的宽度相同。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架肩顶部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大于300mm时,所述箍筋的外侧设有钢丝网片,所述钢丝网片埋设于侧壁和架肩的混凝土中。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钢丝网片的下部位于梁主体顶面之下,且其底端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50-150mm。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钢丝网片的上部位于梁主体的顶面之上,且其顶端距离架肩顶端的距离为0-60mm。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箍筋为矩形,并在底边处与主筋固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钢丝网片底端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80mm。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钢丝网片的顶端距离架肩顶端的距离为35mm。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主筋为Φ18-Φ32钢筋,所述箍筋为Φ8-12钢筋。
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梁,通过在箍筋外侧预制具有一定宽度的侧壁,不仅使梁可抵御吊装时的撞击,还可承受楼板架设后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保证了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此外,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架肩,使得预制混凝土梁可更好地与现场浇筑部分结合,从而避免结合部的脱落、滑动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梁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又一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梁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预制混凝土梁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10,该梁主体10由主筋12、箍筋13以及混凝土11组成,箍筋13的上部露出梁主体10的顶面且下部浇筑于混凝土11内。
主筋12为沿着梁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跟平行钢筋,仅端部露出梁主体10的端部。箍筋13为矩形,包括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该框形箍筋13所在平面垂直于主筋12,即垂直于梁主体10的长度方向。每一上述箍筋13可由一根钢筋弯折而成。多根主筋12固定在箍筋13底部的水平部分,并浇筑在混凝土11中,上述固定可以是焊接或钢丝捆扎。在箍筋13顶端的水平部分也可固定多根主筋,当然箍筋顶端的主筋也可在施工现场固定。
梁主体10的两侧表面与箍筋13的垂直部分之间为由混凝土构成的侧壁。上述侧壁用于在现场施工时架设楼板,即楼板的端部搭接在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抗击吊装、运输时的撞击,并承受施工时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压力(即防止施工时楼板因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压力而滑落),上述侧壁的宽度d2不小于25mm。经工程试验证明,上述侧壁在50mm时最佳。
在梁主体10的顶面的两侧,还可设置突出顶面的架肩14,用于在建筑施工时架设楼板(或次梁)。该架肩14的内侧紧贴箍筋13,而外侧则与梁主体10的侧面平齐。该架肩14由混凝土构成且与侧壁的宽度相同,即不小于25mm。该架肩14与梁主体10的其它混凝土部分同时浇筑。而架肩14的高度d1根据不同的应用而不同,其可以高于箍筋13的顶部,也可低于箍筋13的顶部。
当上述架肩14的高度,即其顶部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大于300mm时,为了防止预制后出现裂纹,保证架肩14的强度,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例如埋置钢丝网片15。如图4所示,上述钢丝网片15埋设于侧壁和架肩的混凝土中(即箍筋13的垂直部分的外侧)。当然上述钢丝网片15也可采用任意现有的加固装置代替。在架肩14的高度小于300mm时,无需采取上述的加固措施。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钢丝网片15的下部位于梁主体10的顶面之下(即埋设于侧壁的混凝土中),且其底端距离梁主体10顶面的距离d4为50-150mm,最佳为80mm;该钢丝网片15的上部位于梁主体的顶面之上(即埋置于架肩14的混凝土中),且其顶端距离架肩14顶端的距离d3为0-60mm,最佳为35mm。
在上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主筋为Φ18-Φ32钢筋,所述箍筋为Φ8-12钢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预制混凝土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制混凝土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制混凝土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混凝土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混凝土梁.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由沿着所述梁主体长度方向的主筋、垂直于梁主体长度方向的箍筋以及混凝土组成,所述箍筋的上部露出所述梁主体的顶面且下部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内,所述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与箍筋之间为由混凝土构成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宽度不小于30mm。本发明通过在箍筋外侧预制具有一定宽度的侧壁,不仅作为梁钢筋保护层,还可使梁可抵御吊装时的撞击,以及作为支撑预制楼板的支架,承受楼板架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