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2779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6451.5

申请日:

2004.06.09

公开号:

CN1584144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1F 2/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52160 河北省藁城市东宁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132115 吉林省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站街516-1号登记生效日:20150618|||授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郑书华变更后权利人: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052160河北省藁城市东宁路2号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052160河北省藁城市东宁路2号登记生效日:2005.9.1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F2/06

主分类号:

D01F2/06

申请人:

郑书华

发明人:

施金祥; 郑书华; 岳福升; 李振峰; 陈达志; 薛振军; 范梅欣; 顾宇鹭

地址:

052160河北省藁城市东宁路2号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麻浆生产粘胶长丝的工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浆粕浸渍,压榨,粉碎,老成,黄化,后溶解,混合,过,纺丝,后处理,烘干,成筒,成绞,打包。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来源丰富,生产出的粘胶长丝,手感光滑,色泽艳丽,可代替天然蚕丝使用,为合理利用麻资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又保留了麻的天然抑菌性,为粘胶长丝开发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麻材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干断裂强度≥1.42CN/dtex,湿 断裂强度≥0.64CN/dtex,干断裂伸长率15.5-26.0%,干断裂伸长 变异系数≤10.00%,线密度偏差率±3.0%,纤度变异系数≤4.50%, 捻度变异系数≤19.00%,单丝根数偏差率≤3.0%,残硫量≤ 14.0mg/100g,染色均匀度(灰卡)≥3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麻浆粕质量为: 甲纤≥93.0%,粘度12±2.0mpa.s,灰分≤0.12%,铁分≤25ppm,白 度≥78%,吸碱值50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老成时采用电子 束照射,电子束能量为10-20KG。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黄化时加入助 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用量为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酸浴中加入 丁烷4-羧酸,用量为0.5-1.5‰。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之一粘胶长丝的方法,包括:老成、黄化、 纺丝等工艺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老成时采用电子束照射,电子束能 量为10-20KG,黄化时加入助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用量为0.5-1.5%, 以及在酸浴中加入丁烷4-羧酸,用量为0.5-1.5‰。
3: 0%,纤度变异系数≤
4: 50%, 捻度变异系数≤19.00%,单丝根数偏差率≤3.0%,残硫量≤ 14.0mg/100g,染色均匀度(灰卡)≥3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麻浆粕质量为: 甲纤≥93.0%,粘度12±2.0mpa.s,灰分≤0.12%,铁分≤25ppm,白 度≥78%,吸碱值50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老成时采用电子 束照射,电子束能量为10-20KG。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黄化时加入助 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用量为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酸浴中加入 丁烷4-羧酸,用量为0.5-1.5‰。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之一粘胶长丝的方法,包括:老成、黄化、 纺丝等工艺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老成时采用电子束照射,电子束能 量为10-20KG,黄化时加入助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用量为0.5-1.5%, 以及在酸浴中加入丁烷4-羧酸,用量为0.5-1.5‰。
5: 5-2
6: 0%,干断裂伸长 变异系数≤10.00%,线密度偏差率±3.0%,纤度变异系数≤4.50%, 捻度变异系数≤19.00%,单丝根数偏差率≤3.0%,残硫量≤ 14.0mg/100g,染色均匀度(灰卡)≥3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麻浆粕质量为: 甲纤≥93.0%,粘度12±2.0mpa.s,灰分≤0.12%,铁分≤25ppm,白 度≥78%,吸碱值50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老成时采用电子 束照射,电子束能量为10-20KG。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黄化时加入助 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用量为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粘胶长丝,其特征在于酸浴中加入 丁烷4-羧酸,用量为0.5-1.5‰。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之一粘胶长丝的方法,包括:老成、黄化、 纺丝等工艺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老成时采用电子束照射,电子束能 量为10-20KG,黄化时加入助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用量为0.5-1.5%, 以及在酸浴中加入丁烷4-羧酸,用量为0.5-1.5‰。

说明书


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麻浆粕为原料生产粘胶长丝及其工艺技术。

    技术背景

    粘胶长丝作为一种纺织原料,其传统的生产均采用棉短绒、木材为原料经一系列工艺方法处理而制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该纤维及其织物具有易染色、质地轻薄、光滑、柔软等特点,主要用于制作服装、床上用品和装饰品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国家对森林保护政策执行得愈来愈严格,出现了生产粘胶长丝用原料棉短绒、木材的短缺,导致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研究开发新的天然原料势在必行;同时从卫生、保健等角度出发,亦对纺织原料提出更多的特性要求,最突出的即在抗菌、抑菌功能要求上,现今,国内外抗菌、抑菌纤维及织物均为在纤维或织物生产后期,添加药剂包围于纤维表面而达到目的。但在穿着及应用过程中,随着磨损及洗涤等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其功能将逐渐下降以致丧失,达不到真正抗菌的目的,同时添加的药剂也会造成一定的过敏反应,从而可能影响穿着者的皮肤,使之穿着不舒适。而麻材粘胶长丝的天然的抗菌、抑菌性将帅使其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麻浆粕生产粘胶长丝。该纤维不仅具有普通粘胶长丝的特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抗菌物质,无须进行药物处理,即具有抗菌、抑菌等功效,且对人体无任何过敏等伤害,还具有光滑、柔软、着色艳丽等特点。

    发明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粘胶长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常规的粘胶长丝制造方法,例如:碱浸、黄化、溶解制成粘胶,再经过纺丝、精炼、烘干、调湿、成筒、分级等一列处理过程制得粘胶长丝。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粘胶长丝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性,申请人认为这与所用原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麻材本身特有的抗菌物质,使最终粘胶长丝具有独特的性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麻浆粕质量为甲纤≥95.0%,粘度12±2.0mpa.s,灰分≤0.12%,铁分≤25ppm,白度≥78%,吸碱值500-750%。例如,可采用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申请CN200410004397.8中所披露的麻材粘胶纤维浆粕,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碱渍在浸渍筒中进行。接着是老成,老成在老成鼓中进行,并采用电子束照射技术,电子束能量为10-20KG。使得碱纤维素的聚合度组成分布均匀,制得的胶液纺丝性能优良,是本发明必备条件之一。

    之后是黄化,黄化在黄化机中进行,二硫化碳用量为甲纤重量的38-42%,黄化初温16-20℃,终温28-32℃,助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用量为0.5-1.5%。添加助剂是完成本发明的第二个必备条件。

    然后,按照粘胶长丝常规的处理方法对浆料进行研磨并纺丝,研磨在粗、精磨机中进行,纺丝在纺丝机中进行,具体条件为:酸浴组成硫酸:120-140g/l、硫酸钠:250-290g/l、硫酸锌:9-12g/l、丁烷4-羧酸0.5-1.5‰、温度48-54℃。这其中,添加丁烷4-羧酸也是完成本发明所必需的。

    在这之后是精炼、干燥、调湿、成筒、分级,这些处理步骤的技术条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粘胶长丝的性能如下:干断裂强度≥1.42CN/dtex,湿断裂强度≥0.64CN/dtex,干断裂伸长率15.5-26.0%,干断裂伸长变异系数≤10.00%,线密度偏差率±3.0%,纤度变异系数≤4.50%,捻度变异系数≤19.00%,单丝根数偏差率≤3.0%,残硫量≤14.0mg/100g,染色均匀度(灰卡)≥3级。

    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在此列出的所有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味着本发明范围进行限定,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所限定。

    实施例1

    (1)所用浆粕质量:甲纤95.2%  粘度10.0mpa.s  灰分0.12%  铁分21ppm  白度79%  吸碱值600%

    (2)浸渍:碱液浓度220g/l  碱液温度22℃  浸渍时间140分

    (3)老成:老成温度27℃  电子束能量20KG  甲纤31%  烧碱含量16%

    (4)黄化:溶解碱加入量(对甲纤)75%  溶解碱时间25分  二硫化碳加入量(对甲纤)42%  黄化时间70分  对氨基苯磺酰胺加入量1.5%  黄化初温20℃  黄化终温32℃。

    (5)后溶解:甲纤7.8%  烧碱5.5%  熟成度8ml  粘度40s

    (6)纺丝:酸浴组成硫酸:120g/l  硫酸锌9g/l  硫酸钠290g/l  丁烷4-羧酸  0.5‰  温度  48℃

    (7)成品质量

    干断裂强度:1.49CN/dtex

    湿断裂强度:0.70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18.2%

    干断裂伸长变异系数:8.80%

    线密度偏差率:+2.0%

    纤度变异系数3.00%

    捻度变异系数:15.00%

    单丝根数偏差率:1.8%

    残硫量:11.8mg/100g

    染色均匀度(灰卡):3.5级

    实施例2

    (1)所用浆粕质量为:甲纤96.0%  粘度11.7mpa.s  灰分0.10%  铁分24ppm  白度80%  吸碱值700%

    (2)浸渍:碱液浓度240g/l  碱液温度18℃  浸渍时间120分

    (3)老成:老成温度22℃  电子束能量10KG  甲纤32.5%  烧碱含量17.3%

    (4)黄化:溶解碱加入量(对甲纤)70%  溶解碱时间30分  二硫化碳加入量(对甲纤)40%  黄化时间90分  对氨基苯磺酰胺加入量1.0%黄化初温18℃  黄化终温30℃。

    (5)后溶解:甲纤8.6%  烧碱5.90%  熟成度12ml  粘度25S

    (6)纺丝:酸浴组成硫酸:140g/l  硫酸锌  13g/l  硫酸钠  250g/l丁烷4-羧酸  1.5‰  温度  54℃

    (7)成品质量

    干断裂强度:1.52CN/dtex

    湿断裂强度:0.69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20.1%

    干断裂变异系数:8.20%

    线密度偏差率:-0.5%

    纤度变异系数2.90%

    捻度变异系数:14.00%

    单丝根数偏差率:1.0%

    残硫量:10.0mg/100g

    染色均匀度(灰卡):4.0级

    实施例3

    (1)所用麻浆粕质量为:甲纤95.0%  粘度14.0mpa.s  灰分0.09%  铁分25ppm  白度78%  吸碱值500%

    (2)浸渍:碱液浓度260g/l  碱液温度16℃  浸渍时间100分

    (3)老成:老成温度25℃  电子束能量15KG  甲纤34%  烧碱含量19%

    (4)黄化:溶解碱加入量(对甲纤)65%  溶解碱时间35分  二硫化碳加入量(对甲纤)38%  黄化时间110分  对氨基苯磺酰胺加入量

    0.5%  黄化初温16℃  黄化终温28℃。

    (5)后溶解:甲纤8.2%  烧碱5.75%  熟成度10ml  粘度30S

    (6)纺丝:酸浴组成硫酸:130g/l  硫酸锌  11g/l  硫酸钠  270g/l丁烷4-羧酸  1.0‰  温度  51℃

    (7)成品质量

    干断裂强度:1.48CN/dtex

    湿断裂强度:0.72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19.9%

    干断裂变异系数:7.90%

    线密度偏差率:+1.0%

    纤度变异系数2.80%

    捻度变异系数:13.20%

    单丝根数偏差率:0.9%

    残硫量:9.7mg/100g

    染色均匀度(灰卡):4.0级

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利用麻浆生产粘胶长丝的工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浆粕浸渍,压榨,粉碎,老成,黄化,后溶解,混合,过,纺丝,后处理,烘干,成筒,成绞,打包。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来源丰富,生产出的粘胶长丝,手感光滑,色泽艳丽,可代替天然蚕丝使用,为合理利用麻资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又保留了麻的天然抑菌性,为粘胶长丝开发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