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分配装置 本申请是于 2004 年 11 月 2 日提交的已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 PCT 专利申请 ( 中国 国家申请号为 200480039172.4, 国际申请号为 PCT/GB2004/004626, 发明名称 “流体分配装 置” ) 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英国专利申请 No.0325629.4( 提交日为 2003 年 11 月 3 日 ) 和 No.0420539.9( 提交日为 2004 年 9 月 17 日 ) 的优先权, 以上每一专利申请均通过引用而结 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配器, 尤其涉及用作鼻吸入器的流体分配装置。背景技术 已知提供了一种药物分配器, 其中流体喷射通过使用者施加力促动杆或按钮而经 由喷嘴或喷孔分配出。这种装置可设置成可分配单剂量, 或者可设置在包含若干待分配剂 量的储器中。
这种现有技术喷射装置的一个问题在于, 如果促动器以缓慢或不同预测的方式移 动, 则不会产生强烈的和成长良好的喷射, 因此就不可能有效地分配药物制剂。 在其中促动 器 ( 例如杆 ) 作用于泵机构例如用于泵出流体以便从容器中喷射出的情形下, 这种问题是 尤其显著的。 在这种情况下, 缓慢的或不可预测的促动导致缓慢的或不可预测的泵启动, 从 而导致不可靠的喷射特性。
本申请人已经预测到, 在药物制剂为较粘性制剂的形式的情形下, 产生成长良好 的喷射的问题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制剂可配制成溶液制剂, 或配制成悬浮制剂, 其包括悬浮 在悬浮制剂 ( 其用作用于悬浮药物颗粒的载体 ) 中的药物颗粒。悬浮制剂一般具有比较高 的粘度, 这可有助于悬浮起药物颗粒, 并且可包括试剂以便提高 / 控制起粘度。
通过解决或减轻上述问题, 分配装置在这里包括′约束′特征, 其防止在没有对 手指可操作式促动器施加预定力的情形下产生泵的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易于使用的流体分配装置, 尤其是其提供了流体 药物制剂的更高效分配的装置, 这种流体药物制剂尤其在本质上是粘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射出流体进入主体空腔的流体分配装 置, 包括外壳, 用于插入主体空腔中的喷嘴, 可动地封装在外壳中的流体排放器, 该流体排 放器具有纵轴线, 并且包括包含有待分配流体药物制剂的容器, 具有位于容器内的吸入口 的压缩泵, 沿着纵轴线延伸以用于将流体从泵传送至喷嘴的排放管, 以及手指可操作式器 具, 其可相对于流体排放器的纵轴线运动以便施加作用力至容器上而使容器沿着纵轴线朝 着喷嘴移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 其中, 提供了预加载器具以防止促动压缩泵, 直到预定力施
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 其中, 所述流体药物制剂在 25℃下具有从 10 至 2000mPa.s 的粘 度。
在一个方面中, 流体药物制剂配制成溶液制剂。 在另一方面, 流体药物制剂配制成 悬浮制剂, 其包括活性药物颗粒在惰性悬浮制剂中的悬浮。
可以理解, 流体分配装置的在容器 ( 例如限定了流体储器的中空壳 ) 和压缩泵之 间相对运动的一般操作例如用于将流体从容器泵送进入喷嘴中, 以用于从中分配出。
在一些方面中, 泵送是计量的。 例如, 每一泵送动作导致单剂量的流体从容器输送 至喷嘴。
适当地用于计量式输送的是, 压缩泵包括柱塞, 其在位于中空壳内的计量室中是 可滑动的, 计量室在尺寸上设置成可容纳单剂量的流体。 容器典型地包含若干剂量的流体。
用语手指可操作式器具意指这种器具, 其可通过一般使用者 ( 例如成年人或儿童 病人 ) 的手指或拇指或其组合的动作来操作。
在一个方面中,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可相对于流体排放器的纵轴线横向地移动, 以 便直接地或间接地施加作用力至容器。在另一方面,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可一般平行于流体 排放器的纵轴线移动, 以便直接地或间接地施加作用力至容器。可以构思出介于′横向′ 与′平行′之间的其它运动。在一些变型中,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可接触到容器或接合于其 上, 以便可传送必要的作用力。 适当地,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设置成用于施加机械便利。也就是说, 手指可操作式 器具施加机械便利至使用者的力, 以便调节 ( 一般改善或平滑化 ) 容器所受的力。机械便 利可在一个方面中以均匀的方式来提供, 例如通过恒定的机械便利增强, 例如通过将比率 从 1.5 ∶ 1 提高至 10 ∶ 1( 提高的力∶初始力 ), 更典型地从 2 ∶ 1 提高至 5 ∶ 1。在另一 方面, 机械便利以非恒定的方式来施加, 例如机械便利在所施加的力循环上的递增或递减。 机械便利变化的确切型式可通过参考装置和待喷射制剂的所需喷射型式和所有相关特性 ( 例如粘度和密度 ) 来容易地确定。
适当地,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具有可自然地导致机械便利的形状, 例如杆, 凸轮或螺 杆形状。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可包括至少一个杆, 其枢轴式地连接在部分外壳上, 并且设置 成当每一杆被使用者移动时可传送作用力至容器上 ( 例如直接作用于其上 ), 以便朝着喷 嘴推压容器。
在一个方面中, 设有两个相对的杆, 每一杆枢轴式地连接在部分外壳上, 并且可设 置成当两个杆被使用者挤压在一起时可作用于容器上, 以便朝着喷嘴推压容器。
或者,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可包括至少一个杆, 以便施加作用力至促动器具上, 用于 使容器朝着喷嘴运动, 以便启动泵。
在这种情况下, 每一杆都可被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内的下端处, 并且在一些方面 中, 促动器具可连接在容器的颈部上 ( 例如成形为其上的套环 )。
适当地, 可设有两个相对的杆, 每一杆在靠近外壳的下端处被枢轴式地支撑, 并且 可设置成当两个杆被使用者挤压在一起时可作用于促动器具上, 以便朝着喷嘴推压容器。
或者,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可包括至少一个杆, 其可滑动地被支撑在外壳内, 用于施 加作用力至容器上, 以便朝着喷嘴移动容器和促动压缩泵。
预加载器具例如用于防止促动压缩泵, 直到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 预定力因此可被视为′阈值′或′屏障′力, 其在可促动压缩泵之前必须首先被克服。
在可促动压缩泵之前应被克服的预定力的量根据各种因素来选择, 包括泵的特 性、 典型的使用者型式、 流体的性质以及所需的喷射特性。
典型地, 预定力在从 5 至 45N 的范围内, 更典型地从 10 至 25N。也就是说, 典型地 从 5 至 30N, 更典型地, 在可促动压缩泵之前, 10 至 25N 的力必须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上。这些值倾向于对应于防止适合较弱的无可名状的或无意的手指运动的′阻碍力′, 而 这可通过由使用者的确定的手指 ( 或拇指 ) 动作来克服。可以理解, 如果装置设计成由儿 童或老年病人使用, 那么它可具有比设计用于成年人使用而更低的预定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预加载器具物理式地插在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 如杆 ) 和容器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容器上所形成的台阶, 其在压缩泵可促动之前 必须被每一杆超越 (over-ridden), 其中当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杆上时, 台阶被超越。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上所形成的台阶, 其在 压缩泵可促动之前必须被容器超越, 其中, 当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杆上时, 台阶被超越。
在另一备选方案中,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其中一个容器或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上所形成的至少一个掣子, 以及其它容器或每一杆上所形成的凹口, 其中, 当预 定力施加在每一杆上时, 每一掣子能够超出与其相接合的凹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预加载器具插在外壳和容器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在容器上形成的用于与部分外壳相 接合的掣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该或全部掣子 可脱离外壳。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外壳上所形成的用于与容器一部分相接合的一个或多个 掣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该或全部掣子可脱离 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预加载器具插在容器和排放管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排放管上所形成的台阶, 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 容器上的锁定部件, 这样的设置使得, 当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时, 每一锁定部 件都能够超越台阶, 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排放管上所形成的凹口和至少一个连接在容器上的锁定 部件, 这样的设置使得, 当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时, 每一锁定部件都能够超出 凹口, 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预加载器具插在外壳和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 杆 ) 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外壳上所形成的用于与每一杆相接合的至少一 个掣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杆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该或全部掣子可脱离各自的杆。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每一杆上所形成的用于与部分外壳相接合的至少一个掣 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杆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该或全部掣子可脱离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预加载器具插在促动器具和外壳之间。在这种情况下,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部分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用于与部分外壳相接 合的至少一个掣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该或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上以便允许压 缩泵启动时, 该或全部掣子可脱离外壳。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部分外壳上所形成的至少一个掣子, 每一掣子都设置成 用于与部分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互补凹口相接合, 当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每一掣子可脱离其各自凹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预加载器具插在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和 各自的促动器具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每一杆上所形成的用于与部分促动器具上所形 成的各自凹口相接合的至少一个掣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杆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每一 掣子可脱离其各自的互补凹口。
或者, 预加载器具包括每一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用于与各自杆上所形成的凹口相 接合的至少一个掣子, 当预定力施加在杆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每一掣子可脱离其各 自的互补凹口。
作为另一备选, 预加载器具 ( 例如包括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中 ) 限定了可变的机 械比率, 使得直到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上为止, 都没有显著的力 沿着纵轴线传递至容器。 通过手指可操作式器具的表面与提供至容器上的随动器元件或提 供至其上的配件 ( 例如套环 ) 的相互作用型式, 来适当地限定可变的机械比率。 在一个方面中, 可变的机械比率限定了′两台阶′型式, 其特征在于, 初始的′ 高作用力′ ( 例如高的梯度 ) 型式 ( 限定了待克服的预加载力 ) 以及随后的′低作用 力′ ( 例如低的梯度 ) 型式。
在一个具体方面中, 该′高作用力和′低作用力′型式是线性的 ( 即直线 ), 并且 在它们之间具有尖锐的断点。
在另一具体方面中, 该′高作用力′和′低作用力′型式是弯曲的, 并且在它们 之间具有平滑的 / 逐渐的断点。
在一优选方面, 该′高作用力′和′低作用力′型式具有部分圆形型式形式 ( 例 如限定为具有不同半径和不同圆心的重叠圆形 ), 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断点。
或者, 流体分配装置可包括单个杆形式的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并且预加载器具还 可包括插在杆和容器之间的弹簧, 该弹簧用于朝着喷嘴推压容器以便促动压缩泵。
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可被杆的运动压缩, 直到施加预定力 ( 即通过使用者所施加的 力和储存的弹簧力的组合 ), 此时, 用于防止促动压缩泵的预加载器具的阈值被施加在容器 上的作用力克服, 使得容器朝着喷嘴快速地移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
适当地, 流体分配装置另外地设有力改变器具, 用于改变施加在容器上的力。 也就 是说, 用于改变施加在容器上 ( 并因此最终作用于容器上 ) 上的力的器具相当于通过使用 者直接地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的力。
适当地, 力改变器具例如用于放大所施加的力 ( 即, 它包括力放大器具 )。放大可 以均匀的方式来提供, 例如通过恒定的放大, 例如放大比率为从 1.5 ∶ 1 至 10 ∶ 1( 放大后 的力∶初始力 ; 即放大度为从 1.5 至 10), 更典型地为从 2 ∶ 1 至 5 ∶ 1。在另一方面, 放大 是以非恒定的方式来施加的, 例如机械便利在所施加的力循环上的递增或递减。
力改变的确切型式可通过参见装置和待喷射制剂的所需的喷射型式和所有相关 特性 ( 例如粘度和密度 ) 来容易地确定。
力改变器具可在一个方面中与手指可操作式器具成为一体。在这方面, 力改变器 具可包括手指可操作式器具的成形为可导致机械便利 ( 例如杆、 凸轮或螺杆特征 ) 的那一 方面。
在另一方面, 力改变器具定位成与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不是一个整体, 而是典型地 设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和容器之间。 同样, 在这方面, 力改变器具可包括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的成形为可导致机械便利 ( 例如杆、 凸轮或螺杆特征 ) 的那一方面。
在一个方面中, 力改变器具仅仅在预定力已被克服时起作用 ( 即仅仅用于改变使 用者所施加的力 )。 在多个优选方面中, 改变力起作用, 使得一旦预定力已被克服, 则施加在 容器上的力就是比较恒定的或在比较恒定的基础上增大。
在一个具体方面中, 力改变器具另外地包括止挡特征, 一旦达到一特定的最大力, 或者更典型的是, 一旦容器已移动了特定距离时, 该止挡特征就用于阻止作用力施加在容 器上。在一个方面中, 止挡功能用于防止过度的力施加在压缩泵上。
流体分配装置在这里尤其合用于分配流体药物制剂。容器因此包含流体药物制 剂, 例如配制成溶液制剂, 或者悬浮制剂, 其包括活性药物颗粒在惰性悬浮制剂中的悬浮。 药物颗粒包括活性药物, 其例如可选自镇痛药, 例如甲基吗啡, 双氢吗啡, 麦角胺, 芬太尼或吗啡 ; 心绞痛制剂, 例如地尔硫卓 ; 抗过敏药, 例如色甘酸盐 ( 例如作为钠盐 ), 酮 替芬或奈多罗米 ( 例如作为钠盐 ) ; 抗感染药例如, 头孢菌素, 青霉素, 链霉素, 磺胺, 四环素 和喷他脒 ; 抗组胺剂, 例如, 麦沙非林 ; 抗炎药, 例如, 倍氯米松 ( 例如作为二丙酸酯 ), 氟替 卡松 ( 例如作为丙酸酯 ), 氟尼缩松, 布地缩松, 罗非咯啶, 莫米松 ( 例如作为糠酸酯 ), 环 索奈德, 去炎松 ( 例如作为丙酮化合物 ), 6α, 9α- 二氟 -11β- 羟基 -16α- 甲基 -3- 氧 代 -17α- 丙酸基 - 雄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2- 氧代 - 四氢化 - 呋喃 -3 基 ) 酯 ; 6α, 9α- 二氟 -17α-[(2- 呋喃羰基 ) 氧基 ]-11β- 羟基 -16α- 甲基 -3- 氧代 - 雄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 氟甲基酯 ; 止咳药例如那可汀 ; 支气管扩张剂例如舒喘宁 ( 例如 作为游离碱或硫酸盐 ), 沙美特罗 ( 例如作为吸纳佛阿特 ), 麻黄素, 肾上腺素, 芬忒醇 ( 例 如作为氢溴化物 ), 营养药 ( 例如作为延胡索酸盐 ), 异丙肾上腺素, 二羟苯基异丙氨基乙 醇, 苯福林, 苯丙醇胺, 吡布特罗 ( 例如作为醋酸盐 ), ( 例如作为盐酸盐 ), 羟苯哌啶甲醇, 叔 丁喘宁 ( 例如作为硫酸盐 ), 新异丙肾上腺素, 盐酸氯丁喘氨或 4- 羟基 -7-[2-[[3-(2- 苯乙 氧基 ) 丙基 ] 磺酰 ] 乙基 ] 氨基 ] 乙基 -2(3H)- 苯并噻唑酮 ; PDE4 抑制剂例如西洛司特或 罗氟司特 ; 白细胞三烯拮抗剂例如孟鲁司特, 普仑司特和扎非司特 ; [ 腺苷 2a 促效药, 例如 2R, 3R, 4S, 5R)-2-[6- 氨基 -2-(1S- 羟甲基 -2- 苯基 - 乙胺基 )- 咖啡碱 -9- 基 ]-5-(2- 乙 基 -2H- 四唑 -5- 基 )- 四氢化 - 氧杂茂 -3, 4- 二醇 ( 例如作为顺丁烯二酸 )]* ; [α4 整联蛋 白抑制剂例如 (2S)-3-4-({[4-( 氨羰基 )-1- 哌啶 ] 羰基 } 羟基 ) 苯基 ]-2-[(((2S)-4- 甲 基 -2-{[2-(2- 甲基苯氧基 ) 乙酰基 ] 氨基 } 戊酰 ) 氨基 ) 丙酸 ( 例如作为游离酸或钾盐 )]*, 利尿药, 例如, 氨氯吡脒 ; 抗胆碱能药, 例如, 药薯 ( 例如作为溴化物 ), 噻托铵, 阿托品或氧 托铵 ; 激素, 例如, 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或脱氢皮甾醇 ; 黄嘌呤, 例如, 氨茶碱, 胆茶碱, 赖氨 酸茶碱或茶碱 ; 治疗用蛋白质和肽, 例如, 胰岛素或抗胰岛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这 些药剂可以盐的形式来使用, ( 例如金属盐或胺盐或酸添加剂盐 ), 或者作为酯 ( 例如, 低烷
基酯 ) 或作为溶剂化物 ( 例如水合物 ), 以便优化药物在推进剂中的活性和 / 或稳定性, 并 且 / 或降低其在中的推进剂中的溶解度。
优选的是, 活性药物是用于治疗炎症或疾病如哮喘和鼻炎的消炎药化合物。
在一个方面中, 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化合物, 其具有消炎功能。一种合适的糖皮质 激素化合物具有化学名称 : 6α, 9α- 二氟 -17α-(1- 氧代丙氧基 )-11β- 羟基 -16α- 甲 基 -3- 氧代 - 雄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 氟甲基酯。另一合适的化合物具有化学 名称 : 6α, 9α- 二氟 -17α-[(2- 呋喃羰基 ) 氧基 ]-11β- 羟基 -16α- 甲基 -3- 氧代 - 雄 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 氟甲基酯。 另一合适的化合物具有化学名称 : 6α, 9α- 二 氟 -11β- 羟基 -16α- 甲基 -17α-[(4- 甲基 -1, 3- 噻唑 -5- 羰基 ) 氧基 ]-3- 氧代 - 雄 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 氟甲基酯。
其它合适的消炎药化合物包括 NSAIDs, 例如 PDE4 抑制剂, 白细胞三烯拮抗剂, iNOS 抑制剂, 类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β-2 整联拮抗剂和腺苷 2a 促效药。
药物为微粒的形式。微粒药物适当地具有小于 20 微米的颗粒平均直径 (MMD), 优 选在 0.5-10 微米之间, 尤其在 1-5 微米之间。如果必须减小颗粒尺寸, 那么这可通过例如 微粉化、 小珠湿碾磨和 / 或微流化等技术来实现。 合适的药物颗粒可通过传统技术来生产, 例如通过微粉化、 碾磨或筛分。另外, 药 物赋形剂粉末可设计成具有特定的密度、 尺寸范围或特性。 这些颗粒可包括活性试剂、 表面 活性剂、 壁成形材料, 或其它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视为所需的成分。
在一个方面中, 流体药物制剂配制成药物悬浮制剂, 其包括活性药物颗粒在惰性 悬浮制剂中的悬浮物, 并且选择性地包含其它可接受的添加剂成分。
惰性悬浮制剂典型地是含水的, 并且包括一种或多种赋形剂。用语″赋形剂″在 这里指的是基本上惰性的材料, 其是无毒的并且不会以有害的方式与其它组分相互作用, 包括但不限于, 药品级的碳水化合物, 有机和无机盐, 聚合物, 氨基酸, 磷酯, 润湿剂, 乳化 剂, 表面活性剂, 泊洛沙姆, 聚氧丙稀, 和离子交换树脂, 触变性的试剂以及它们的组合。
合适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 包括果糖 ; 二糖, 例如但不限于乳糖及其组合及衍生 物; 多糖, 例如但不限于, 纤维素及其组合及衍生物 ; 低聚糖, 例如但不限于糊精及其组合 及衍生物 ; 多元醇, 例如但不限于山梨糖醇及其组合及衍生物。
合适的有机和无机盐包括磷酸钠或磷酸钙, 硬脂酸镁, 及其组合及衍生物。
合适的聚合物包括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蛋白质聚合物, 包括但不限于, 明胶及其 组合及衍生物 ; 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多糖聚合物, 包括但不限于, 几丁质和淀粉, 交联的淀 粉及其组合及衍生物 ; 半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包括但不限于, 脱乙酰壳多糖的衍生 物; 以及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包括但不限于, 聚乙二醇 (PEG), 聚乳酸 (PLA), 合成 的聚合物, 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及其组合及衍生物 ;
合适的氨基酸, 包括无极性的氨基酸, 例如白氨酸及其组合及衍生物。合适的磷 酯, 包括卵磷酯及其组合及衍生物。
合适的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和 / 或乳化剂包括阿拉伯树胶, 胆固醇, 脂肪酸, 包括 其组合及衍生物。合适的泊洛沙姆和 / 或聚氧丙稀包括泊洛沙姆 188, 聚氧丙稀 F-108, 及其组合及衍生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安伯来特离子交换树脂 IR120 及其组合及衍 生物 ;
优选的悬浮制剂在这里包括微粒药物的水悬浮体以及一种或多种另外的组分, 其 选自悬浮剂, 防腐剂, 润湿剂, 粘度提高剂和等渗性调节剂。
合适的悬浮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 硅酸镁铝, 黄蓍胶, 膨润土, 甲基纤维素和聚乙 二醇。
特定的悬浮剂是 Condea Chemie GmbH 以商品名 Miglyol 来售卖的悬浮剂, 包括椰 子的饱和酯油和源于棕榈油 (plamoil) 的羊脂酸和癸酸脂肪酸以及甘油或丙二醇。特定的 示例包括 Miglyol810, Miglyol812( 羊脂酸 / 癸酸 ) ; Miglyol818( 羊脂酸 / 癸酸 / 亚油酸 的甘油三酸酯 ) ; Miglyol 829( 羊脂酸 / 癸酸 / 琥珀的甘油三酸酯 ) ; 和 Miglyol840( 丙二 醇二辛酸盐 / 癸酸酯 )。
合适的防腐剂包括季铵化合物 ( 例如洁尔灭, 苄索氯铵, 溴棕三甲铵和氯化十六 烷吡啶 ), 汞制剂 ( 例如硝酸苯汞, 醋酸盐和水杨乙汞 ), 醇试剂 ( 例如氯代丁醇, 苯乙醇和 苯甲醇 ), 抗菌酯 ( 例如对羟基苯甲酸酯 ), 欺骗性试剂例如依地酸二钠 (EDTA) 及其它抗微 生物试剂例如洗必泰, 山梨酸及其盐和多粘菌素。
合适的润湿剂用于润湿药物颗粒, 以便有助于其分散在水相成分中。可用润湿剂 的示例是脂肪醇, 酯和醚。 优选的是, 润湿剂是亲水的, 非离子的表面活性剂, 最优选为聚氧 化乙烯 (20) 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 ( 作为有商标产品多山醇酯 80 来提供 )。
合适的粘度提高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 硅酸镁铝, 黄蓍胶, 膨润土, 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泊洛沙姆 ( 例如泊洛沙姆 407), 聚乙二醇, 海藻酸盐黄原胶, 鹿角菜胶 和聚羰乙烯。
合适的等渗性调节剂例如用于与身体流体 ( 例如鼻腔流体 ) 实现等渗压性, 从而 降低了与许多鼻腔制剂有关的刺激水平。合适的等渗性调节剂的示例是氯化钠, 右旋葡萄 糖和氯化钙。
合适的触变性试剂包括以商品名 AvicelRC951NF 售卖的试剂, 其包括羧甲基纤维 素钠盐 (8.3%至 13.8% ) 和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触变性的试剂倾向于使制剂在静态时 更具粘性, 但当施加动能 ( 例如摇晃容器 ) 时会降低粘性。
在另一方面, 流体药物制剂配制成溶液药物制剂。 制剂可为含水的制剂, 或在具体 实施例中为不含水的制剂。合适的溶液制剂可包括增溶试剂, 例如表面活性剂。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包括 α-[4-(1, 1, 3, 3, - 四甲丁基 ) 苯基 ]-ω- 羟基聚 ( 氧 代 -1, 2- 草酰 (ethanediyl)) 聚合物, 包括 Triton 系列, 例如 TritonX-100, TritonX-114 和 TritonX-305, 其中 X 数目广义上表示聚合物中环氧树脂重复单元的平均数目 ( 典型地为 大约 7-70, 特别是大约 7-30, 尤其为大约 7-10), 以及 4-(1, 1, 3, 3, - 四甲丁基 ) 苯酚与甲 醛和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例如其相对分子量为 3500-5000 尤其为 4000-4700 的聚合物, 尤其 是四丁酚醛。表面活性剂典型地以大约 0.5-10%的浓度来使用, 优选为制剂重量的 2-5% 重量百分比。
合适的溶液制剂也可包括包含有机辅助增溶试剂的羟基, 包括糖醇例如聚乙二醇 ( 例如 PEG200) 和丙二醇 ; 糖, 例如右旋葡萄糖 ; 以及乙醇。右旋葡萄糖和聚乙二醇 ( 例如 PEG200) 是优选的, 尤其是右旋葡萄糖。丙二醇优选以不超过 20%的量来使用, 尤其不超 过 10%, 最优选避免在一起。优选避免用乙醇。包含有机辅助增溶试剂的羟基典型地以 0.1-20%的浓度来使用, 例如 0.5-10%, 例如为制剂重量的大约 1-5%重量百分比。合适的溶液制剂也可包括增溶试剂, 例如多山醇酯, 甘油, 苯甲醇, 聚氧化乙烯蓖 麻油衍生物, 聚乙二醇和聚氧化乙烯烷基醚 ( 例如 Cremophors, Brij)。其它增溶试剂是 Condea Chemie GmbH 以商品名 Miglyol 来售卖的试剂, 其包括椰子的饱和酯油和源于棕榈 油的羊脂酸和癸酸脂肪酸以及甘油或丙二醇。
一种不含水溶液制剂是基于 Miglyol( 商品名 ) 的制剂, 其纯用于溶解药物物质, 或作为与丙二醇和 / 或聚乙二醇的混合物。
合适的悬浮或溶液制剂可通过适当地选择 pH 值来进行稳定化处理 ( 例如采用盐 酸或氢氧化钠 )。典型地, pH 值将被调节至处在 4.5 和 7.5 之间, 优选在 5.0 和 7.0 之间, 尤其为大约 6 至 6.5。
流体药物制剂在这里具有从 10 至 2000mPa.s(10 至 2000 厘泊 ) 的粘度, 尤其为从 20 至 1000mPa.s(20 至 1000 厘泊 ), 例如在 25℃下为 50 至 1000mPa.s(50 至 1000 厘泊 )。
惰性悬浮制剂的粘度在这里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来测量。
用于测量粘度的一种合适的方法是通过使用 Brookfield( 商品名 ) 粘度计, 并通 过用户手册正确地选择桨叶 / 心轴和被引导通过的液体体积来进行的。
用 于 测 量 粘 度 的 另 一 合 适 的 方 法 是 通 过 使 用 合 适 的 流 变 仪, 例 如 TA 仪 器 Advanced Rheometer AR 500, Techne Tempette Junior TE-8J Water Bath System。 在这种方法中, 流体药物制剂的样品恰好在分析之前在 20Pa 下进行预剪切。剪切速率 (l/s) 在以下线性的剪应力范围来测量 : 在 1 分钟时间内的 0.2 至 20Pa。因此就采用 Herschel-Bulkley 模型而得到了流动型式。 采用这种模型的数据, 就计算出在 250l/s 的剪 切速率下的粘度。
该方法适当地采用平行板, 例如采用标准的聚丙烯平行板 (60mm)( 聚丙烯 5660, 6cm 平面板 )。合适的测试方法条件是 :
温度 : 25℃
样品尺寸 : 1.5ml
间隔 : 250 微米
合适的流动程序设置是 :
(A) 调节步骤 :
(i) 初始温度= 25℃
(ii) 预剪切剪应力= 20Pa
预剪切持续时间= 1 分钟
(iii) 平衡的持续时间= 10 秒钟
(B) 连续的调节步骤 1 :
(i) 测试类型=连续的调节
(ii) 测试设置 :
斜面=从 0.2358Pa 至 20Pa 的剪应力 (Pa)
持续时间= 1 分钟
模式=线性
(iii) 取样点= 12
(iv) 温度= 25℃其中, 流体药物制剂包括触变性的组分, 或具有粘度, 其受到施加于其上的动能的 显著影响, 合适的测量的粘度值是所测量的最小恒定值。 在这种情况下, 高剪切测试方法是 尤其合适的, 使得测量的粘度值将接近于其最小的可能值。
可以构思出这样的实施例, 其中, 流体排放器从流体分配装置的外壳中可逆地取 出。在这种实施例中, 流体排放器包括外壳组件和可容纳于其中的流体排放器。
适当地, 喷嘴的分配喷孔设有可逆的塞子。塞子例如用于防止所输送的流体从喷 嘴 ( 尤其从喷嘴尖端和一般相邻于分配喷孔的部位 ) 回流。
适当地, 塞子是可以可逆地安装在喷嘴 ( 例如在尖端处 ) 上, 以便可形成其分配喷 孔的可逆密封。在使用中, 这种密封例如用于降低流体从分配喷孔通过喷嘴内部的回流。
塞子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 包括圆盘形, 其中圆盘可为平坦的, 或在某些方面中 具有外凸的或内凹的形状。
可以理解, 塞子一般成形状成用于与分配喷嘴的尖端 ( 即靠近分配喷孔的部位 ) 形成有效的密封接合, 因此塞子的形状可设置成可为喷嘴尖端的反向镜像。
塞子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 包括具有塑料性能的材料, 尤其是具有弹性性能 的材料。在这里可以构思出由包括橡胶在内的合成聚合物和自然聚合物制成的塞子。 合适的塞子嵌块形状可以多种不同方式形成。在一个方面中, 圆盘形橡胶塞子通 过橡胶片材冲压而成。在另一方面, 圆盘形塞子模制而成 ( 例如通过注射模制工艺 )。
适当地, 流体分配装置还可包括保护性端盖, 其具有用于与外壳相接合的内表面。 端盖可从其中它覆盖住喷嘴的第一位置移动至露出喷嘴的第二位置。
适当地, 塞子定位在端盖上, 使得当端盖处于第一 ( 即保护性 ) 位置时, 塞子接合 在喷嘴上以便密封喷嘴喷孔。在第二 ( 即使用位置 ) 时, 塞子脱离喷嘴, 使得喷嘴喷孔不再 被密封住。
塞子可形成端盖的一体式部件, 或者, 塞子可安装在端盖上。 可以构思出任何合适 的安装方法, 包括粘合剂, 卡扣配合和焊接安装。
通常, 塞子定位在端盖的内部部分中。在一个方面中, 端盖的内部部分设有环形 壁, 其限定了用于容纳作为嵌块的塞子的空腔。 塞子嵌块可简单地被机械式插入, 或者它可 以粘合方式或其它方式来固定。
合适的塞子嵌块形状可以多种不同方式形成。在一个方面中, 圆盘形橡胶塞子通 过橡胶片材冲压而成。在另一方面, 圆盘形塞子模制而成 ( 例如通过注射模制工艺 )。在另 一方面中, 保护性端盖模制而成, 并且塞子然后模制在成形的端盖中 ( 即二次模制工艺 )。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可逆地接受用于喷射流体进入主体空腔中的流体排放器的外 壳组件, 所述流体排放器具有纵轴线, 并且包括包含待分配的流体药物制剂的容器和具有 位于容器内的吸入口的压缩泵, 以及沿着纵轴线延伸以用于将流体从泵传送至喷嘴的排放 管, 外壳组件包括外壳, 用于插入主体空腔中的喷嘴, 以及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该手指可操 作式器具可相对于流体排放器的纵轴线横向地移动。以便施加作用力至容器上, 用于使容 器沿着纵轴线朝着喷嘴移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 其中, 提供了预加载器具, 以防止促动压缩 泵, 直到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 其中, 所述流体药物制剂在 25℃下具有从 10 至 2000mPa.s 的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零部件的成套件, 包括上述外壳组件和可容纳于
其中的流体排放器。流体排放器具有纵轴线, 并且包括用于储存待分配流体的容器和具有 位于容器内的吸入口的压缩泵, 以及沿着纵轴线延伸以用于将流体从泵传送至喷嘴的排放 管。
适当地, 流体排放器在这里包括泵, 例如预压缩泵。合适的泵包括 VP3、 VP7 或改 型, 它们是 Valois SA 所制造的型号。典型地, 这种预压缩泵一般与能够容纳 8-50 毫升制 剂的瓶子 ( 玻璃或塑料 ) 容器一起使用。每一次喷射将输送 25-150 微升、 尤其是 50-100 微升的这种制剂, 因此该装置一般能够提供至少 50( 例如 60 或 100) 计量的剂量。
其它合适的流体排放器包括 Erich Pfeiffer GmbH, Rexam-Sofab 和 Saint-Cobain Calmar GmbH 所售卖的流体排放器。
还可以设想, 外壳组件可作为单独物件来提供, 使用者或药剂师之后在其上装配 合适的流体排放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于分配流体药物制剂的流体分配装置, 其 具有 :
从中可分配流体药物制剂的分配出口,
包含待分配的流体药物制剂的容器 ; 分配部件安装成用于沿着轴线从第一位置在分配方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 这导致 容器中的一剂流体药物制剂从分配出口中分配出, 和
手指可操作的促动器部件, 其安装成在一般横向于轴线的促动方向上运动,
其中, 促动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凸轮面, 分配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凸轮随动面,
其中, 促动器部件可在促动方向上运动, 导致至少一个凸轮面贴靠在至少一个凸 轮随动面上, 以便迫使至少一个凸轮随动面超越凸轮面, 以便用凸轮促动分配部件在分配 方向上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 至少一个凸轮面具有约束分段, 其定向成与轴线形成第一角度, 以及相邻的 驱动分段, 其定向成与轴线形成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
其中, 该装置构造并设置成使得, 在使用中, 通过促动器部件在促动方向上的运 动, 至少一个凸轮随动面连续地超越至少一个凸轮面的约束分段和驱动分段, 以便用凸轮 促动分配部件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 以及
其中, 第一角度是选择成使得要求最小的促动力施加在促动器部件上, 以便导致 至少一个凸轮随动面超越约束分段而到达驱动分段上, 其中, 所述流体药物制剂在 25℃下 具有从 10 至 2000mPa.s 的粘度。
适当地, 第一角度在大约 20-35 度的范围内。
适当地, 约束分段是平面的。
适当地, 最小促动力在大约 5-45N 的范围内, 尤其为 20-45N。
适当地, 第二角度在大约 40-60 度的范围内。
适当地, 驱动分段具有弧形的过渡部分, 其邻接于约束分段上。
适当地, 过渡部分具有大约 1-5mm 范围内的曲率半径。
适当地, 驱动分段是弧形的。
适当地, 驱动分段具有邻接于约束分段上的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一部分, 以及邻接 于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 其所具有的第二曲率半径大于第一曲率半径。
适当地, 驱动分段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
适当地, 约束分段具有第一长度, 驱动分段具有大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
适当地, 最小促动力在大约 25-40N 的范围内。
适当地, 至少一个凸轮随动面是弧形的。
适当地, 第二部分具有大约 15-40mm 的曲率半径。
适当地, 促动器部件安装在用于沿着促动方向在弧形路径上运动的装置中。
适当地, 该装置构造并设置成使得与轴线形成的第一角度在促动器部件沿着促动 方向运动时会变得更陡。
适当地, 该装置构造并设置成使得与轴线形成的第二角度在促动器部件沿着促动 方向运动时保持恒定, 或基本上恒定。
适当地, 促动器部件安装成用于其围绕第一端枢轴运动, 并且至少一个凸轮面设 在促动器部件的远离第一端的那部分上。
适当地, 分配部件是其中可包含流体产品供应的分配容器。
适当地, 分配方向是向上方向, 促动器部件的第一端是其下端。
适当地, 至少一个凸轮随动面设置成朝向分配部件的上端。
适当地, 分配容器具有泵, 其响应于分配容器被促动器部件在分配方向上促动而 导致流体产品剂量从分配出口中泵送出。
适当地, 促动器部件是唯一的促动器部件。
适当地, 分配出口处于在尺寸和形状上设置成用于插入主体空腔的喷嘴中。
适当地, 喷嘴用于插入人体或动物体的鼻孔中。
适当地, 分配部件和外壳具有相配的引导部件, 用于引导分配部件沿着轴线的运 动。
适当地, 相配的引导部件防止分配部件围绕轴线旋转。
适当地, 其中一个引导部件包括滑道, 另一引导部件包括用于滑道的轨道。 附图说明 下面将进一步参考附图来介绍本发明, 其中 :
图 1 是处于准备使用状态的包括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的流 体排放器的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
图 2a 是图 1 中箭头′ A′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
图 2b 是类似于图 2a 所示的放大图, 但显示了一种备选的预加载器具 ;
图 3 是类似于图 1 所示的剖视图, 但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处在使用中 ;
图 4 是类似于图 1 所示的剖视图, 但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预加载器 具;
图 5 是图 4 中箭头’ B’ 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
图 6 是类似于图 1 所示的剖视图, 但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预加载器 具;
图 7 是图 6 中箭头’ C’ 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
图 8 是在图 7 中箭头’ S’ 所示方向上的侧视图 ;
图 9 是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其具有用于促动图 1 所示流体排放器的备选 机构, 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
图 10 是图 9 所示的剖视图, 但显示了处在促动位置中的用于促动流体排放器的机 构;
图 11 是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其具有用于促动图 1 所示流体排放器的备选 机构, 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
图 12 是图 11 上箭头′ D′所示区域的平面图 ;
图 13 是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其具有用于促动图 1 所示流体排放器的备选 机构, 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
图 14 是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的正视图, 其具有用于促动图 1 所示流体排放器的备选 机构, 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其中端盖被取下 ;
图 15 是图 14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正视图, 其中端盖放置就位 ;
图 16 是图 17 中箭头’ E’ 所示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
图 17 是图 14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
图 18 是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其具有用于促动图 1 所示流体排放器的备选 机构, 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
图 19 是类似于图 18 所示的剖视图, 但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备选预加 载器具 ;
图 19a 是图 19 上的箭头′ J′所示的套环占据区域的放大侧视图 ;
图 19b 是图 19a 所示套环的放大透视图 ;
图 19c 是图 19 上的箭头′ J′所示的套环占据区域的第一备选形式的放大侧视 图;
图 19d 是图 19 上的箭头′ J′所示的套环占据区域的第二备选形式的放大侧视 图;
图 20 是图 18 和 19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正视图, 但显示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 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
图 21 是在图 20 中箭头’ P’ 的方向上的侧视图 ;
图 22 是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其具有用于促动图 1 所示流体排放器的备选 机构, 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预加载器具 ;
图 23 是在图 22 上箭头′ T′所示方向上的侧视图 ; 和
图 24 是在图 22 上箭头′ F′所示区域的剖视图 ;
图 25 是处于准备使用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流体分配装置的一部分的图示 ;
图 26 是线图, 显示了形成了处于准备使用位置中的流体分配装置的各种部件之 间的关系 ;
图 27 是类似于图 26 所示的线图, 但显示了在输送冲程结尾时处于已排放状态中 的部件位置 ;
图 28 是用于图 25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中的备选套环和促动器具的图示 ;
图 29 是流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 其图 25 所示的机构形成了一个部件 ;
图 30 是本发明另一流体分配装置的侧视图 ;图 31 是图 30 的流体分配装置的纵剖视图 ; 图 32 是图 30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 ; 图 33 是图 32 的区域 A 的放大图 ; 图 34 是图 32 中的区域 B 的放大图 ; 图 35 是安装在装置外壳中的图 30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喷嘴的局部放大底视平面图; 图 36A 是图 30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促动器杆的示意性平面图 ;
图 36B 是沿着图 36A 中的箭头 A 看去的杆的侧视图 ;
图 37 是图 35 所示喷嘴的侧视图 ;
图 38 是图 30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引导机构的示意图 ;
图 39 是图 36A 所示杆的呈凸轮型式的一对尖头之一的放大图 ; 和
图 40 是图 36A 所示杆相对于图 30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外壳处在向外位置的局部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2a 和 3, 显示了用于喷射流体进入主体空腔中的流体分配装置 5, 其包括 外壳 9, 用于插入主体空腔中的喷嘴 11, 可动地封装在外壳 9 中的流体排放器 8, 流体排放器 8 具有纵轴线, 并且包括用于储存待分配流体的容器 30 和具有位于容器 30 内的吸入口的压 缩泵, 以及沿着纵轴线延伸以用于将流体从压缩泵传送至喷嘴 11 的排放管 31, 以及手指可 操作式器具 20, 21, 其可相对于流体排放器的纵轴线横向地移动以便施加作用力至容器 30 上, 用于使容器 30 沿着纵轴线朝着喷嘴 11 移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 以及预加载器具 28, 其用 于防止促动压缩泵, 直到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20, 21 上。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为两个相对的杆 20, 21 的形式, 每一杆枢轴式地连接在部分外 壳 9 上, 并且设置成可作用于容器 30 的基底部分 35 上, 以便当两个杆 20, 21 被使用者挤压 在一起时朝着喷嘴 11 推压容器 30。
流体分配装置 5 包括塑料模制的主体 6 和流体排放器 8, 并且还包括保护性端盖 ( 未示出 ), 其具有用于与主体 6 相接合以便保护分配喷嘴 11 的内表面。
主体 6 由塑料材料例如聚丙烯制成, 并且限定了外壳 9 和分配喷嘴 11, 使得外壳 9 和喷嘴 11 被制作成单个塑料部件。
外壳 9 限定了由前壁、 后壁和第一和第二端壁 14a, 14b 形成的空腔 10。分配喷嘴 11 连接在外壳 9 的一端, 延伸离开外壳 9, 并且具有锥形的外部形式。
从压缩泵引出的排出口为管状传输管 31 的形式, 并且出口管 16 形式的管状引导 件形成在喷嘴 11 内, 以便将传输管 31 相对于喷嘴 11 正确地对准和定位。
环形邻接件 17 形成在出口管 16 的端部。 环形邻接件 17 限定了至喷孔 15 的入口, 流体可通过该入口流入以供使用, 并且设置成用于与传输管 31 的端部相邻接。
流体排放器 8 具有纵轴线 X-X, 并且每一杆 20, 21 具有邻接面 22, 23, 其设置成与 流体排放器 8 的纵轴线 X-X 形成一角度 θ, 用于邻靠在容器的基底部分 35 上, 以便将基本 上横向于流体排放器 8 的纵轴线 X-X 而施加在杆 20, 21 上的力转换成沿着流体排放器 8 的 纵轴线 X-X 的力。
喷嘴 11 具有纵轴线, 其与流体排放器 8 的纵轴线 X-X 对准。 这样具有的优点在于, 当压缩泵启动时, 施加在管状传输管 31 上的力沿着管状传输管 31 的轴线, 并且不会出现因 所施加的力而出现传输管 31 的弯曲或挠曲。
容器 30 的基底部分 35 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倾斜而相对于流体排放器 8 的纵轴线 X-X 成一定的角度, 以便形成倾斜面, 该或者每一倾斜面设置成可被杆 20, 21 作用于其上, 以便将基本上横向于流体排放器 8 的纵轴线 X-X 而施加在杆 20, 21 上的力转换成沿着流体 排放器 8 的纵轴线 X-X 的力。
尽管在公开的实施例中, 杆和容器两者都具有相对于流体排放器的纵轴线倾斜的 面, 但也不必如此。仅仅需要容器或杆具有倾斜面, 或者可使用一些其它设置, 以便将力从 杆施加至容器上。
容器 30 的基底部分 35 具有两个倾斜面 37, 38, 每一倾斜面设置成用于与相应的其 中一个杆 20, 21 相配合。
然而可以理解, 容器的基底部分的倾斜面可为锥形的, 截头锥形的或部分球形的 表面。
倾斜面 37 设置成可与邻接面 22 相配合, 并且倾斜面 38 设置成可与邻接面 23 相 配合。 邻接面 22 由成形为杆 20 一部分的辐板 24 的边缘来形成, 并且邻接面 23 由成形 为杆 21 一部分的辐板 25 的边缘来形成。
在图 2A 所示的设置中, 预加载器具插在杆 20, 21 和容器之间, 并且如图所示为靠 近每一邻接面 22, 23 的端部形成的小台阶 28 的形式。在准备使用位置中, 该台阶 28 在容 器一侧与基底部分 35 的汇合处而贴靠在容器 30 的这一侧上。该台阶 28 的用途是防止杆 20, 21 移动容器 30, 直到比预定力更大的力已经施加在杆 20, 21 上。
每一杆 20, 21 上所形成的台阶 28 必须在压缩泵可促动之前被容器 30 超越。当预 定力施加在每一杆 20, 21 上时, 台阶 28 被超越, 并且一旦超出该预定力, 施加在杆 20, 21 上 的压力就使得容器 30 朝着喷嘴 11 非常快速地移动。这就防止杆 20, 21 被缓慢地挤压在一 起, 这种被缓慢地挤压在一起的作用将不会产生均匀的喷射, 如果被非常缓慢地挤压在一 起, 则这将仅仅导致流体滴流出喷嘴 11。
图 2B 显示了备选的设置, 其中预加载器具包括容器 30 上所形成的掣子或凸起 29 以及每一杆 20, 21 上所形成的互补凹口 27。掣子 29 在尺寸上设置成使得在预定力施加在 每一杆 20, 21 时, 它们能够超出凹口 27。可以理解, 在其它备选设置中, 凹口可在容器中形 成, 并且掣子可在杆上形成。
每一杆 20, 21 通过各自的活铰链而枢轴式地连接在部分外壳 9 上。在所示实施例 中, 每一杆 20, 21 通过各自的活铰链 26 枢轴式地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端壁 14a, 14b 中的相应 一个上, 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枢轴连接器具。
流体排放器 8 大多数情况下是传统的, 因此在这里仅仅作简要介绍。
流体排放器 8 具有限定了包含若干剂的待分配流体的储器中空容器 30, 以及连接 在容器 30 的颈部 34 上的压缩泵。
如图所示的容器 30 由半透明或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然而可以理解它也可由其它 半透明或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制成。
压缩泵包括滑动式地接合在泵壳之中的柱塞 ( 未示出 ), 泵壳限定了在尺寸上设 置成可容纳单剂流体的室 ( 未示出 )。柱塞连接在管状传输管 31 上, 管状传输管 31 设置成 可从泵的一端延伸出, 用于与分配喷嘴 11 的出口管 16 相配合。柱塞包括活塞 ( 未示出 ), 其被可滑动地支撑在泵壳中所形成的室内。
流体通过排放槽道被排放, 排放槽道由进入分配喷嘴 11 的喷孔 15 中的管状传输 管 31 来限定。
室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它可容纳单剂流体, 室的直径以及活塞与柱塞冲程的组合使 得柱塞在室中的满冲程将产生等于单剂流体量的体积变化。
泵壳连接在容器 30 上, 使得当活塞是被泵 ( 未示出 ) 的复位弹簧移动而进入促动 位置时, 新的一剂流体经由采集管形式的吸入口而从容器 30 被抽入液压缸中, 准备用于排 放。
流体分配装置的操作如下。
从图 1 所示位置中, 其中邻接面 22, 23 的端部轻柔地贴靠在容器 30 的倾斜面 37, 38 上并且容器 30 邻接在台阶 28 上时, 使用者首先通过两个杆 20, 21 抓握住流体分配装置 5。如果仅仅是较轻的压力施加在杆 20, 21 上, 则流体不会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纵流 体分配装置 5 的分配喷嘴 11 进入将在其中分配流体的主体孔中。这是因为在备选的实施 例中所形成的预加载器具的存在, 通过图 2A 的台阶 28 或图 2B 的掣子 / 凹口 29, 27 设置。
如果使用者然后将用更大的力将两个杆 20, 21 挤压在一起, 则将获得导致容器 30 超越台阶 ( 或掣子 / 凹口 29, 27) 所需的预定力, 并且邻接面 22, 23 与倾斜面 37, 38 的相互 作用将然后导致容器 30 快速地朝着喷嘴 11 移动, 如图 3 的箭头′ M′所示。
然而, 传输管 31 的端部和环形邻接件 17 之间的邻接将防止传输管 31 在相同方向 上的运动。
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传输管 31 推动柱塞进入泵壳中, 从而使泵的活塞在液压缸中 运动。 这种运动导致流体从液压缸中排出而进入传输管 31。 被迫进入传输管中的流体然后 被传送进入喷孔 15, 从这里, 它作为细小喷射流而进入主体孔中。
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20, 21 上的压力, 传输管 31 就被内部复位弹簧推出泵壳之外, 并且导致流体被采集管抽取而重新填充液压缸。容器 30 然后可向回移动而与杆 20, 21 中 所形成的台阶 28 相接合, 准备流体分配装置 5 的下一次促动。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 然而, 通常一次仅分配 一剂或两剂流体。
当容器是空的时, 新的流体排放器 8 被装入外壳 9 中, 从而使流体分配装置 5 恢复 可用状态。
参见图 4 和 5,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其在许多方面等同于如上所述, 因此相同的 标号用来表示类似的部件。
图 1 至图 3 所示流体分配器具与图 4 和图 5 所示流体分配器具之间的主要区别 是, 图 4 和图 5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 5 采用了预加载器具的第二实施例, 其中预加载器具 39, 40 插在外壳 9 和容器 30 之间。
预加载器具包括外壳 9 上所形成的两个掣子 39, 40, 用于与容器 30 一部分相接合。 当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20, 21 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这两个掣子 39, 40 可脱离容器 30。
每一掣子为臂 39 的形式, 其从外壳 9 向下延伸, 以用于与容器 30 的颈部 34 的转 角相接合。每一臂 39 的自由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台阶 40, 其在促动之前与容器 30 的颈部 34 邻接接触。
流体分配装置的操作如下。
从图 4 所示位置中, 其中邻接面 22, 23 的端部轻柔地贴靠在容器 30 的倾斜面 37, 38 上并且容器 30 邻接在台阶 40 上时, 使用者首先通过两个杆 20, 21 抓握住流体分配装置 5。如果仅仅是较轻的压力施加在杆 20, 21 上, 则流体不会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纵流 体分配装置 5 的分配喷嘴 11 进入将在其中分配流体的主体孔中。这是因为台阶 40 所形成 的预加载器具以及防止容器朝着喷嘴运动的臂 39 的存在。
如果使用者然后将用更大的力将两个杆 20, 21 挤压在一起, 则臂 39 将开始向外弯 弓, 直到当到达容器 30 的颈部 34 的预定力能够将其本身从台阶 40 上脱出为止, 并且邻接 面 22, 23 与倾斜面 37, 38 的相互作用将然后导致容器 30 快速地朝着喷嘴 11 移动。
然而, 如上所述, 传输管 31 的端部和环形邻接件 17 之间的邻接将防止传输管 31 在相同方向上的运动, 从而导致在传输管 31 被推动进入容器 30 中时, 使压缩泵启动。这种 运动导致流体从容器 30 中排出而进入传输管 31, 然后进入喷孔 15, 从这里, 它作为细小喷 射流而进入主体孔中。
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20, 21 上的压力, 传输管 31 就被容器 30 推出泵壳之外, 导致流 体重新填充泵。容器 30 然后可向回移动而与臂 39 中所形成的台阶 40 相接合, 准备流体分 配装置 5 的下一次促动。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 然而, 通常一次仅分配 一剂或两剂流体。
参见图 6 至图 8,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其在许多方面等同于如上所述的图 1 至图 3 所示装置, 因此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类似的部件。
图 1 至图 3 所示流体分配器具与图 6 至图 8 所示装置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图6至 图 8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 5 采用了预加载器具的第三实施例, 其中预加载器具 41, 42, 43 插在 容器 30 和排放管 31 之间。
该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在于, 它可以与用于启动泵的机构无关的方式使用。
预加载器具包括排放管 31 上所形成的台阶 41, 以及两个臂 42 形式的锁定部件, 它 们通过套环 43 连接在容器 30 的颈部 34 上。台阶 41 通过凸棱 44 而形成, 凸棱 44 围绕排 放管 31 周向地延伸, 并且定位成使得当泵启动时, 凸棱 44 不会阻止排放管 31 进入容器 30 中。
这种设置使得, 当预定力施加在杆 20, 21 形式的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上时, 锁定部 件或臂 42 能够超越台阶 41 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 但当施加低于预定力的作用力时, 臂 42 与台阶 41 的相互接合就阻止排放管 31 移动进入容器 30 中。
流体分配装置的操作如上所述, 如果仅仅是较轻的压力施加在杆 20, 21 上, 则流 体不会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纵流体分配装置 5 的分配喷嘴 11 进入将在其中分配流体 的主体孔中。这是因为台阶 41 所形成的预加载器具以及防止容器 30 朝着喷嘴 11 运动的 臂 42 的存在。如果使用者然后将用更大的力将两个杆 20, 21 挤压在一起, 则臂 42 将开始弯弓, 直到当到达臂 42 的预定力能够将臂 42 本身从台阶 41 中脱出为止, 并且邻接面 22, 23 与倾 斜面 37, 38 的相互作用将然后导致容器 30 快速地朝着喷嘴 11 移动。
这种运动导致流体从容器 30 中排出而进入传输管 31, 然后进入喷孔 15, 从这里, 它作为细小喷射流而进入主体孔中。
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20, 21 上的压力, 传输管 31 就被容器 30 推出泵壳之外, 导致流 体重新填充泵。容器 30 然后可向回移动而与臂 42 相接合, 准备流体分配装置 5 的下一次 促动。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 然而, 通常一次仅分配 一剂或两剂流体。
可以理解,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排放管 31 上所形成的凹口和连接在容器 30 上 的至少一个锁定部件或臂, 这样的设置使得, 当预定力施加在杆 20, 21 形式的手指可操作 式器具上时, 每一锁定部件都能够超出凹口, 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
参见图 9 和 10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105, 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如上所述的流体分 配装置, 但不同之处在于, 流体排放器通过杆直接促动, 两个杆 120, 121 形式的手指可操作 式器具用于施加作用力至促动器具 122a, 122b ; 132, 132a, 132b 上, 用于朝着喷嘴 111 移动 容器 130, 以便启动泵。对于类似部件, 将采用对应于图 1 至图 3 所示部件的相应标号。
促动器具包括一对带齿的齿条 132 并且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 134 上。
用于喷射流体进入主体空腔中的流体分配装置 105 包括外壳 109, 用于插入主体 空腔中的喷嘴 111, 以及可动地封装在外壳 109 中的流体排放器 108。流体排放器 108 包括 用于储存待分配流体的容器 130 和具有位于容器 130 内的吸入口的压缩泵, 以及设置在容 器 130 的一端以用于将流体从泵传送至喷嘴 111 的排出口 131。
提供了两个杆 120, 121 形式的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以便施加作用力至容器 130, 用 于促动容器 130 朝着喷嘴 111 运动, 以便启动泵。
两个相对的杆 120, 121 被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 9 内, 并且通过促动器具可驱动地 连接在容器 130 上, 以便当每一杆 120, 121 被使用者转动并且实际上是两个杆 120, 121 被 使用者挤压在一起时, 朝着喷嘴 111 推压容器 130。也就是说, 将两个杆 120, 121 挤压在一 起导致容器 130 朝着喷嘴 111 移动。
更详细地说, 流体分配装置 105 包括外壳组件和流体排放器 108。 外壳组件包括用 于可动地支撑流体排放器 108 的外壳 109, 具有从中延伸出的喷嘴 111 的主体 106, 以及被 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 109 内的两个杆 120, 121。
主体 106 和喷嘴 111 由塑料材料例如聚丙烯制作成单个部件, 并且主体 106 适配 在下端, 用于与外壳 109 的上端相接合。主体 106 和外壳 109 通过任何合适的器具固定在 一起。
外壳 109 限定了空腔 110, 其由前壁、 后壁以及第一和第二端壁 114a, 114b 形成。
泵的排出口为管状传输管 131 的形式, 并且出口管 116 形式的管状引导件形成于 喷嘴 111 内, 以便将传输管 131 相对于喷嘴 111 正确地对准和定位。
环形邻接件 117 形成在出口管 116 的端部。环形邻接件 17 限定了至喷孔 115 的 入口, 流体可通过该入口流入以供使用, 并且设置成用于与传输管 131 的端部相邻接。流体排放器 108 具有纵轴线 X-X, 其设置成与容器 130 的纵轴线和管状传输管 131 的纵轴线相重合。喷嘴 111 具有纵轴线, 其与流体排放器 108 的纵轴线 X-X 对准, 使得当泵 启动时, 施加在管状传输管 131 上的力沿着管状传输管 131 的轴线, 并且不会出现因所施加 的力而出现传输管 131 的弯曲或挠曲。
每一第一和第二杆 120, 121 靠近容器 130 的其中容器终止于颈部 134 中的所述一 端而可驱动地连接在容器 130 上。
为了形成可驱动式连接, 每一第一和第二杆 120, 121 具有一对带齿部分 122a, 122b, 用于与连接在容器 130 上、 具体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部分 134 上的相应齿条 132 相 接合。每一齿条 132 设置成可平行于容器 130 的纵轴线延伸。
每一齿条 132 具有两组相反的齿, 第一组齿 132a 用于与第一杆 120 相接合, 而第 二组齿 132b 用于与第二杆 121 相接合。
容器 130 的颈部部分 134 具有圆柱形外表面, 并且两个齿条 132 设置在颈部部分 134 的相对侧上, 使得这两个齿条 132 设置成相对于颈部部分 134 在直径方向上相反。
每一齿条 132 连接在套环 140 上, 用于将齿条 132 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部分 134 上。
可以理解, 杆 120, 121 可以任何传统方式枢轴式地连接在外壳 109 上, 或者每一杆 120, 121 可通过每一杆 120, 121 和主体部件 106 之间的枢轴连接而被枢轴式地支撑于外壳 109 内。
流体排放器 108 与如上所述的一样, 因此不再介绍, 这里要提到的是, 当排放管 131 被推入容器 130 中时, 就启动泵。
流体分配装置 105 装备有根据第二实施例本发明的预加载器具, 也就是说, 预加 载器具 144 插在外壳 109 和容器 130 之间。
预加载器具包括形成于容器 130 上的周向延伸凸棱 144 形式的掣子, 其用于与部 分外壳 109 相接合。凸棱 144 设置成用于与外壳 109 的侧壁 114a, 114b 中所形成的两个向 内延伸指状件 147a, 147b 相接合。每一指状件 147a, 147b 通过活铰链而连接在各自的侧壁 114a, 114b 上, 使得阻止指状件 147a, 147b 朝着喷嘴的运动, 但当指状件 147a, 147b 被迫脱 离喷嘴 111 时, 指状件 147a, 147b 相对于外壳 109 的枢轴转动是可以的。 如果容器 130 朝着 喷嘴 111 移动, 这就提供了对凸棱 144 的通道的阻塞, 但如果在容器移动离开喷嘴 111 时, 就不会堵塞凸棱 144 的通道。
因此, 当预定力施加在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120, 121 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掣 子或凸棱 144 从外壳 109 或更具体而言为指状件 147a, 147b 上脱离。
流体排放器 105 的操作如下。
首先, 使用者必须通过两个杆 120, 121 抓握住流体分配装置 105, 如果仅仅是较轻 的压力施加在杆 120, 121 上, 则由于凸棱 144 和两个指状件 147a, 147b 之间的相互作用, 流体不会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纵流体分配装置 105 的分配喷嘴 111 进入将在其中分 配流体的主体孔中。如果使用者然后将用更大的力将两个杆 120, 121 挤压在一起, 则最终 将达到凸棱 144 能够通过超越指状件 147a, 147b 而脱离外壳 109 的预定力, 并且带齿部分 22a, 22b 与齿条 132 的相互作用将然后导致容器 130 快速地朝着喷嘴 111 移动。
然而, 因为传输管 131 的端部与环形邻接件 117 邻接接触, 所以传输管 131 不能在相同的方向运动。 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传输管 131 被推入容器中, 从而导致流体从传输管 131 进入喷孔 115 中, 从这里, 它作为细小喷射流而进入主体孔中。
在输送阶段结束时, 当流体排放器已经排放之后, 转动两个杆 120, 121, 使得与图 10 所示的侧壁 114a, 114b 接近或平齐。
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120, 121 上的压力, 传输管 131 就被内部复位弹簧推出泵壳之 外, 并且导致流体被抽取而重新填充泵。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 然而, 通常一次仅分配 一剂或两剂流体。
当容器是空的时, 新的流体排放器 108 被装入外壳 109 中, 从而使流体分配装置 105 恢复可用状态。
参见图 11 和 12,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165, 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如图 1 至 3 所示 装置, 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单个杆 170 用于施加作用力至促动器具 176 上, 用于使容器 130 朝着喷嘴 111 移动和促动压缩泵。杆 170 在下端被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 109 内, 并且促动 器具 176 通过套环 140 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 129 上。
流体分配装置 165 装备有预加载器具的第四实施例, 其中预加载器具 150, 152, 153 插在外壳 109 和杆 170 之间。
预加载器具包括外壳 109 上所形成的齿 150 形式的掣子, 用于与杆 170 相接合。 齿 150 在成形为外壳 109 的一体式部分的臂 152 的端部而形成, 并且杆 170 具有形成于其上的 互补凸棱 153, 用于与齿 150 相接合。
当预定力施加在杆 170 上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掣子或齿 150 可脱离杆 170 上 的凸棱 153。
更详细地说, 流体分配装置 165 包括具有外壳 109 的主体结构, 以及喷嘴 111, 其从 外壳 109 的上端向外延伸, 以用于插入到主体空腔和可动地封装在外壳 109 内的流体排放 器 108 中。
流体排放器 108 包括用于储存待分配流体的容器 130 和具有位于容器 130 内的吸 入口的压缩泵, 以及用于将流体从泵传送至喷嘴 111 的排出口 131。
杆 170 在下端被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 109 内, 并且促动器具通过与容器 130 的颈 部 129 相接合的套环 140 而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 129 上。
主体结构包括两部件式塑料外壳 109 和塑料主体部件 106, 这两者都由合适的塑 料材料例如聚丙烯模制而成。喷嘴 111 成形为主体部件 106 的一体式部件, 并且主体部件 106 紧固在外壳 109 上, 使得喷嘴从外壳 109 的上端突出。
外壳 109 具有侧壁 114 中所形成的开孔, 在使用中, 杆 170 的一部分从所述开孔中 突出。杆 170 的从开孔中突出的这部分是带凸纹的手指抓握件 146。
从压缩泵引出的排出口为管状传输管 131 的形式, 并且出口管 116 形式的管状引 导件形成在喷嘴 111 内, 以便将传输管 131 相对于喷嘴 111 正确地对准和定位。
环形邻接件 117 形成在出口管 116 的端部。环形邻接件 117 限定了至喷孔 115 的 入口, 流体可通过该入口流入以供使用, 并且设置成用于与传输管 131 的端部相邻接。
流体排放器 108 在许多方面是传统的, 并且如上所述。
套环 140 通过卡扣连接而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 129 上, 其中颈部 129 具有凹槽141, 套环 140 卡扣配合在该凹槽中。套环 140 在一侧中具有狭缝 142, 其允许套环 140 被推 压在颈部 129 上并且与凹槽 141 相接合。
促动器具是片簧 176 形式的弹性的柔性部件, 其连接在杆 170 的上端, 以便将弹性 的柔性部件 176 保持在向上弯弓的状态下。然而, 可以理解, 如果有需要, 可以使用一个以 上的弹性的柔性部件。
杆 170 的下端通过枢轴销 123 枢轴式地连接在外壳 109 上。
通过弹性的柔性部件 176 的上表面邻接在套环 140 的下表面 127 上, 弹性的柔性 部件 176 可操作地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 129 上, 套环 140 连接在容器 130 的颈部 129 上。
止挡器具 125 设置成用于限制杆 170 离开容器 130 的旋转运动, 以便使弹性的柔 性部件 176 保持弯弓的状态。止挡器具 125 为杆 170 从中突出的开孔的一条边缘形式。
通过与杆 170 中所形成的凹槽 132 相接合, 弹性的柔性部件 176 在一端连接在杆 170 的上端, 并且在相反端连接在流体分配装置 165 的外壳 109 形式的主体结构上, 该结构 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凹槽 135, 弹性的柔性部件 124 与该凹槽 135 相接合。
可以理解, 如果从流体分配装置 165 中移动出, 弹性的柔性部件将回到平坦的平 面形状, 这是因为它在使用时没有经受塑性变形, 而只是经受了弹性变形。 止挡器具 125 定位成使得当杆 120 完全移位离开容器 130 以便靠在止挡器具 125 上时, 杆 120 的上端与弹性的柔性部件 176 连接在外壳 109 上的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 弹性的柔性部件 176 的未弯弓长度。这就保证了柔性部件永不回到平坦的形状。这是重要 的, 因为弹性的柔性部件必须向上弯弓以便正确地起作用, 如果它完全放松, 那么它可能因 被重新加上负载而向下弯弓。
当杆 120 朝着容器 130 移动以便导致容器 130 朝着喷嘴 111 移动时, 弯弓的弹性 的柔性部件 176 的曲率半径减小, 并且套环 140 向上运动, 从而导致泵的启动。
流体分配装置 165 的操作如下。
在将流体排放器 108 插入外壳 109 中之后, 流体分配装置准备使用, 并且杆 170 将 贴靠在末端止挡器具 125 上。
为了使用流体分配装置 165, 使用者必须首先抓握流体分配装置 165, 使得与杆 170、 尤其与带凸纹的手指抓握件 146 形成接触。
如果仅仅是较轻的压力施加在杆 170 上, 则流体不会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 纵流体分配装置 165 的分配喷嘴 111 进入将在其中分配流体的主体孔例如鼻腔中。这是因 为预加载器具的存在尤其是因为齿 150 邻接在凸棱 153 上。
如果使用者然后用更大的力施加在杆 170 上, 则臂 152 将开始弯曲, 并且当施加在 杆 170 上的力达到预定的大小时, 齿 150 就能够超越或脱离凸棱 153, 允许杆 170 自由地运 动, 并且弹性的柔性部件 176 在套环 140 上的相互作用将因此导致容器 130 快速地朝着喷 嘴 111 移动。
这就导致传输管 131 被推入容器中, 从而启动泵。
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170 上的压力, 弹性的柔性部件 176 将倾向于为最小变形的状 态, 从而只要该作用力从杆 170 上撤下, 就会迫使杆 170 向回作用于其止挡器具 125 上, 从 而允许齿 150 与凸棱 153 重新接合。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 然而, 通常一次仅分配
一剂或两剂流体。
当容器 130 是空的时, 新的流体排放器 108 被装入主体部件 106 中, 从而使流体分 配装置 165 恢复可用状态。
具体参见图 13,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205, 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以上相对于图 11 所述的装置, 但其中在其下端被枢轴式地支撑的两个杆 220, 221 用于通过柔性部件 241 形 式的促动器具, 来移动形成为封装在外壳 206 内的排放器 208 一部分的容器 230, 该促动器 具如图所示与两个杆 220, 221 一起成形为单个部件, 但所有这三个部件也可制作成单独的 部件。
柔性部件 241 设置成可作用在连接于容器 230 的颈部 229 上的套环 240 上, 使得 当这两个杆挤压在一起时, 柔性部件 241 朝着从外壳 206 的一端延伸出的喷嘴 211 来促压 容器。容器 230 朝着喷嘴 211 的运动导致容器 230 和连接在封装在容器 230 内的泵上的排 放管 231 之间的相对运动, 从而启动泵, 并且导致流体被迫通过排放管 231 流出而进入喷嘴 211 中所形成的喷孔 215 中, 从这里, 它作为细小喷射流而分配出。
流体分配装置 205 装备有预加载器具的第五实施例, 其中预加载器具插在柔性部 件 241 和外壳 206 之间。
预加载器具包括部分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两个掣子 224, 227,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 个掣子形成于柔性部件 241 的用于与部分外壳相接合的上表面上。可以看到, 每一掣子 224, 227 定位成使得当杆 220, 221 处于静止位置时, 它们就轻柔地邻接在外壳 206 的相邻外 表面上。
当较小力施加在两个杆 220, 221 上时, 泵不会促动, 这是因为掣子 224, 227 阻止柔 性部件移动, 但是, 当预定大小的力施加在杆 220, 221 上时, 它就足以导致掣子 224, 227 脱 离外壳, 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 因为存在掣子 224, 227, 所以就保证了容器 230 不会移动, 直 到足够的力施加在杆 220, 221 上而导致容器 230 朝着喷嘴 211 的快速运动, 并且确保产生 有效的喷射。
可以理解, 或者, 预加载器具可包括部分外壳上所形成的至少一个掣子, 用于与部 分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互补凹口相接合。在这种情况下, 当预定力施加到每一杆以便允许 压缩泵启动时, 每一掣子将可脱离其各自凹口。
参见图 14 至图 17,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305, 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以上所述。
流体分配装置 305 包括主体 306, 其形成了喷嘴 311 和外壳 309。流体排放器 308 封装在外壳 309 中。流体排放器 308 包括其中装配了压缩泵 ( 未示出 ) 的容器 330, 以及从 容器 330 的一端延伸出以便邻靠在喷嘴 311 上的排放管 331。当排放管 331 移动进入容器 330 时, 泵被促动, 并且流体被迫排出排放管 331 而进入喷嘴中的喷孔 315, 在这里, 它作为 细小喷射而喷出。
提供了两个相对杆 320, 321 形式的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每一杆在外壳 309 的下端 附近被枢轴式地支撑, 并且设置成当两个杆 320, 321 被挤压在一起时可作用于促动器具 322 上, 以便朝着喷嘴 311 推压容器 330。
促动器具为两个倾斜斜面 322 的形式, 每一斜面 322 都设置成可与两个杆 320, 321 中的相应一个上所形成的互补倾斜面 324a 相配合。这两个斜面 322 通过套环 340 连接在 容器 330 上, 套环 340 与容器的颈部 329 相接合。两个杆 320, 321 的彼此相向运动导致倾斜面 324a 超越斜面 322, 从而朝着喷嘴 311 促压容器。
流体分配装置 305 装备有预加载器具, 其插在外壳 309 和杆 320, 321 之间。
预加载器具包括在外壳 309 的每一侧上所形成的掣子或台阶 342, 用于与每一杆 320, 321 的端面相接合。
杆 320, 321 的运动通过其与台阶 342 相接合而被阻止, 直到预定力是施加在杆 320, 321 上, 此时, 所施加的该预定力足以导致杆 320, 321 的端部超出台阶 342, 并且允许杆 320, 321 朝着容器 330 的自由运动, 从而导致泵的启动。这样就可以保证泵不会促动, 直到 施加足够的力以便导致排放管 331 进入容器 330 中的快速运动。
参见图 18,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405, 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参见图 14 至 17 如上所 述的装置, 但其中预加载器具插在每一杆 420, 421 和各自的促动器具 422 之间。
流体分配装置 405 包括主体 406, 其形成了喷嘴 411 和外壳 409。流体排放器 408 封装在外壳 409 中。流体排放器 408 包括其中装配了压缩泵 ( 未示出 ) 的容器 430, 以及从 容器 430 的一端延伸出以便邻靠在喷嘴 411 上的排放管 431。当排放管 431 移动进入容器 430 时, 泵被促动, 并且流体被迫排出排放管 431 而进入喷嘴中的喷孔 415, 在这里, 它作为 细小喷射而喷出。
提供了两个相对杆 420, 421 形式的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每一杆在外壳 409 的下端 附近通过用柔性条带 423 连接在一起而被枢轴式地支撑, 并且设置成当两个杆 420, 421 被 挤压在一起时可作用于促动器具 422 上, 以便朝着喷嘴 411 推压容器 430。
促动器具为两个倾斜斜面 422 的形式, 每一斜面 322 都设置成可与两个杆 420, 421 中的相应一个上所形成的互补弯曲面相配合。这两个斜面 422 通过套环 440 连接在容器 430 上, 套环 440 与容器 430 的颈部 429 相接合。斜面 422 和套环 440 两者都可由塑料材料 制成, 并且可例如通过模制而形成为一体。
两个杆 420, 421 的彼此相向运动导致杆 420, 421 的弯曲部分超越斜面 422, 从而朝 着喷嘴 411 促压容器 430。
流体分配装置 405 装备有预加载器具, 其插在促动装置 422 和杆 420, 421 之间。
预加载器具包括在倾斜斜面 422 形式的每一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掣子 424a, 用于 与每一杆 420, 421 中所形成的凹口 446 相接合。
当预定力施加在各自的杆 420, 421 以便允许压缩泵启动时, 每一掣子 424a 可脱离 其各自的互补凹口 446。
流体分配装置的操作如上所述, 当使用者用小于预定力的作用力来抓握两个杆 420, 421 时, 杆 420, 421 的运动通过掣子 424a 与凹口 446 的接合而被阻止, 但一旦等于或大 于预定力的作用力施加在杆 420, 421 时, 掣子 424a 就能够脱离或超出凹口 446, 并且两个杆 420, 421 将一起快速地运动, 从而促动压缩泵。
这就保证了只有当施加了足够的力, 泵才会被促动, 以便确保产生有效的喷射。
可以理解, 预加载器具或者可包括在每一杆上所形成的至少一个掣子, 用于与部 分促动器具上所形成的各自凹口相接合。在这种情况下, 当预定力施加在杆以便允许压缩 泵启动时, 每一掣子将可脱离其各自的互补凹口。
参见图 19,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405, 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参见图 18 如上所述的装置, 但其中备选形式的预加载器具插在每一杆 420, 421 和各自的促动器具 422 之间。相 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类似部件, 并且不再进一步介绍流体分配装置 405 的构造, 除非它涉及 预加载器具。
促动装置 422 的特征可参见图 19a 和图 19b 更好地理解, 其显示了其侧视图和透 视图。
预加载器具包括促动装置 441, 其具有用于被容器 430 的颈部 429 接受的套环 440。促动装置 441 设在带斜面 422 的相对侧上, 每一斜面 422 具有可变的机械比率, 使得 直到预定力施加在每一杆 420, 421 上为止, 没有显著的力传递至容器 430。
这通过使每一斜面 422 的第一部分 425a 倾斜, 而与流体排放器 408 的纵 ( 如图所 示为垂直 ) 轴线形成一定的角度 ( 例如大约 20 度 ) 来实现, 该角度小于与每一斜面 422 的 余下长度 425b 所形成的角度 ( 例如大约 45 度的角度 )。因此, 当作用力初始施加在每一杆 420, 421 上时, 它以基本上正交于流体排放器 408 的纵轴线的方式来施加, 并且基本上没有 作用力转换成沿着流体排放器 408 的纵轴线的力, 因此每一斜面 422 的第一部分 425a 和相 配杆 420, 421 之间的静摩擦足以保持杆 420, 421 静止。然而, 当预定的负载施加在每一杆 420, 421 上时, 就克服了静摩擦, 并且每一杆 420, 421 能够开始沿着相配斜面 422 的第一部 分 425a 运动。当每一杆 420, 421 到达第一部分 425a 的端部时, 与杆 420, 421 相配的表面 的倾斜度变化连同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就确保每一杆 420, 421 沿着相配斜面 422 的第二部分 425b 突然快速地滑动, 导致容器 430 快速地朝着喷嘴 411 移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
这就保证了只有当施加足够的力时, 泵才会促动, 从而确保产生有效的喷射。
可见图 19a 和 19b, 促动装置 441 也设置在导轨 426a 的相对侧上, 每一导轨 426a 相对于这两个斜面 422 垂直地设置。导轨 426a 与外壳 409 上的相配引导件 ( 未示出 ) 相 互作用, 以保证容器 430 在促动过程中均匀的纵向运动。
可以理解, 图 19a 和 19b 所示促动装置 441 所限定的斜面 422 的型式是, 初始线性 的′高作用力′ ( 即高的梯度 ) 型式 425a( 限定了待克服的预加载力 ) 和随后的线性′低 作用力′ ( 即低梯度 ) 型式 425b, 其中在它们之间具有比较尖锐的断点 445。
促动装置可由塑料材料方便地制成, 例如通过模制。
可以构思出斜面型式的变型, 例如如图 19c 和 19d 所示。
图 19c 所示促动装置 441 的斜面 422 所限定的型式初始弯曲的′高作用力′ ( 例 如高的梯度 ) 型式 425a( 限定了待克服的预加载力 ) 以及随后弯曲的′低作用力′ ( 例如 低的梯度 ) 型式 425b, 在它们之间是比较平滑的 / 逐渐的断点 445。
图 19d 所示促动装置 441 的斜面 422 所限定的型式是初始部分圆形′高作用 力′ ( 即高的梯度 ) 型式 425a( 限定了待克服的预加载力 ) 和随后部分圆形′低作用 力′ ( 例如低的梯度 ) 型式 425b, 在它们之间是比较平滑的 / 逐渐的断点。更详细地说, 可 以看到, ′高作用力′ 425a 和′低作用力′ 425b 型式具有不同半径和不同中心点的重叠 圆形 425c, 425d 所限定的型式形式 ( 仅仅示意性地显示了轮廓 )。
尽管图 19a 至 19d 显示了其中为套环 440 上的与杆 420, 421 相互作用的斜面 422 提供了双梯度型式 425a, 425b 的实施例, 然而可以理解, 在其适当地构造的变型中, 双梯度 型式提供至杆 420, 421 上, 用于与套环 440 的斜面 422 上的简单随动器元件相互作用。
参见图 20 和 21, 显示了流体分配器具, 其在大多数方面等同于针对图 18 和 19 如上所述的流体分配装置, 其中相同的标号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图 20 和 21 所示流体分配 装置 405 和图 18 和 19 所示分配装置之间的唯一区别是预加载器具的设置, 其在这种情况 下插在每一杆 420, 421 和外壳 409 之间。另外, 端盖 407 显示为装配在图 20 和 21 中。
预加载器具包括两个在每一杆 420, 421 上所形成的掣子或凸起 428, 用于与围绕 外壳 409 中开孔的周边形成的斜切面 427 相接合, 并且穿过各自的杆 420, 421 而突出。
当较轻的力施加在两个杆 420, 421 上时, 就通过掣子 428 与斜切面 427 的邻接, 来 阻止这两个杆 420, 421 运动进入外壳。 当施加在每一杆 420, 421 上的力达到预定的大小时, 它就足以向内地弯曲杆 420, 421 的侧壁, 从而允许掣子超越斜切面 427 而进入外壳 409。 一 旦掣子已越过斜切面 427, 则杆 420, 421 就朝着封装在外壳 409 中的容器 430 自由地移动, 以便启动泵。同样, 这就保证产生可靠的喷射。
当从杆 420, 421 上撤下作用力时, 杆 420, 421 就朝着其促动位置运动, 但要求施加 较小的向外力, 以便使掣子 428 与斜切面 427 重新接合。
具体参见图 22 至 24, 显示了流体分配装置 505, 其具有用于外壳流体排放器 508 的外壳 509。外壳具有喷嘴 511, 其从一端向外延伸, 以用于与主体孔例如鼻腔相接合。
流体排放器在本质上是传统的, 并且如上所述具有用于待分配流体的容器 530, 固 定在容器 530 中的压缩泵, 以及从泵向外延伸以便将流体输送至喷嘴 511 中所形成的喷孔 515 的排放管 531。如上所述, 泵通过将排放管 531 推入泵来促动, 这通过使容器 530 朝着 喷嘴 511 运动来实现。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设置成用于移动容器 530,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为杆 520 的形式, 其被可滑动地支撑在外壳 509 内, 以便施加作用力至容器 530 上, 以便朝着喷嘴 511 移动容 器 530 和促动压缩泵。
杆 520 具有两个凸缘, 每一凸缘被导轨 555, 556 可滑动地支撑, 导轨 555, 556 与外 壳 509 中所形成的 U 形引导件 557 相接合。
提供了预加载器具, 以防止在预定力施加在杆 520 上之前启动泵。
预加载器具包括插在杆 520 和容器 530 之间的弹簧 558 和闩锁器具 560, 561。弹 簧 558 用于朝着喷嘴 511 推压容器 530, 以便促动压缩泵。
该弹簧插在连接在容器 530 上的套环 540 和底板 541 之间。传送杆 542 从底板的 每一侧延伸出, 用于与杆 520 的每一凸缘上所形成的倾斜面 543 相接合。当杆 520 被使用 者朝着容器 530 推动或促动时, 传送杆 542 向上移动倾斜面 543, 从而压缩弹簧 558。然而, 容器 530 不会移动, 因为套环 540 通过闩锁器具 560, 561 而连接在外壳 509 上。
闩锁器具包括在外壳 509 内壁上所形成的凸棱 560, 和两个连接在套环 540 上的向 外延伸的臂 561。
每一臂 561 经由活铰链 563 连接在套环上, 使得当套环 540 朝着喷嘴 511 移动时, 臂 561 能够贴靠在套环 540 上并且由此而传递负载至凸棱 560 上, 但当套环 540 运动离开 喷嘴 511 时, 臂 561 能够向上翻转而自由地越过凸棱 560。提供了复位弹簧 565, 以便使杆 520 在没有力施加于其上时回复其正常的静止位置。
流体分配装置的操作如下。
初始作用力施加在杆 520 上, 导致弹簧 558 通过杆 520 的运动而被压缩, 同时不会 有由于臂 561 与凸棱 560 接合而产生容器 530 的任何运动。这将持续至施加了预定力, 此时, 用于防止促动压缩泵的器具, 也就是说臂 561 和凸棱 560, 被通过弹簧 558 施加在容器 530 上的作用力克服, 因此容器 530 朝着喷嘴 511 快速地运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
通过从杆 520 上释放力, 杆 520 就通过复位弹簧 565 回复至其静止位置, 并且泵内 的弹簧使容器回到其静止位置, 使得臂 561 与凸棱 560 重新接合。
利用弹簧来移动容器的优点在于, 可以采用已知的力来移动容器, 从而产生一致 的喷射。
参见图 25 至 29, 显示了用于喷射流体进入主体空腔中的流体分配装置 605 的另一 实施例, 包括具有外壳 609 的主体结构, 从外壳的上端向外延伸以便插入主体空腔中的喷 嘴 611, 可动地封装在外壳 609 中的流体排放器 608, 该流体排放器包括在一端具有用于储 存待分配流体的颈部 629 的容器 630, 以及具有位于容器 630 内的吸入口的压缩泵, 用于将 流体从泵传送至喷嘴 611 的排出口 631, 以及至少一个杆 620, 621, 其用于施加作用力至促 动器具 622 上, 以便朝着喷嘴 611 移动容器 630, 从而启动泵。这两个相对的杆 620, 621 在 下端被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 609 内, 并且促动器具 622 通过与容器 630 的颈部 629 相接合 的套环 640 而连接在容器 630 的颈部 629 上。
套环 640 可通过任何合适的器具与颈部 629 相连接或相接合, 但优选的是, 套环 640 设计成卡扣在颈部 629 上并且定位在颈部 629 中所形成的凹槽中。这种使用卡扣套环 的设置允许使用标准的流体排放器, 而无需进行修改。 流体分配装置 605 包括塑料模制的主体 606 和流体排放器 608, 并且还包括保护性 端盖 ( 未示出 ), 其具有用于与主体 606 相接合以便保护分配喷嘴 611 的内表面。
主体 606 由塑料材料例如聚丙烯制成, 并且主体 606 和喷嘴 611 制作成单个塑料 部件, 并且连接在外壳 609 的上端, 使得喷嘴 611 延伸离开外壳 609。
外壳 609 限定了通过前壁、 后壁以及第一和第二端壁 614a, 614b 所形成的空腔。 每 一侧壁 614a, 614b 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开孔 618a, 618b, 杆 620, 621 中的一个不稳定杆的上端 穿过所述开孔 618a, 618b 而突出。
前壁和后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设在其中的开孔 ( 未示出 ), 以便观察容器 630 中的 流体液面。
泵的排出口为管状传输管 631 的形式, 并且出口管 616 形式的管状引导件形成在 喷嘴 611 中, 以便将传输管 631 相对于喷嘴 611 正确地对准和定位。
环形邻接件 617 形成在出口管 616 的端部。 环形邻接件 617 限定了至喷孔通道 615 的入口, 流体可通过该入口流入以供使用, 并且设置成用于与传输管 631 的端部相邻接。
喷嘴 611 和流体排放器两者都具有纵轴线, 它们对准成使得当泵启动时, 施加在 管状传输管 631 上的作用力沿着管状传输管的轴线, 并且不会出现因所施加的力而出现传 输管 631 的弯曲或挠曲。
流体排放器 608 大多数情况下是传统的, 因此在这里仅仅作简要介绍。
流体排放器 608 包括限定了包含若干剂的待分配流体的储器中空容器 630, 以及 连接在容器 630 的所述一端上的压缩泵。
如图所示的容器 630 由半透明或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然而可以理解, 它也可由其 它半透明或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制成。
该泵包括滑动式地接合在泵壳之中的柱塞 ( 未示出 ), 泵壳限定了在尺寸上设置
成可容纳单剂流体的室 ( 未示出 )。柱塞连接在管状传输管 631 上, 管状传输管 631 设置 成可从泵的一端延伸出, 用于与分配喷嘴 611 的出口管 616 相配合。柱塞包括活塞 ( 未示 出 ), 其被可滑动地支撑在泵壳中所形成的室内。
流体通过排放槽道被排放, 排放槽道由进入分配喷嘴 611 的喷孔通道 615 中的管 状传输管 631 来限定。
室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它可容纳单剂流体, 室的直径以及活塞与柱塞冲程的组合使 得柱塞在室中的满冲程将产生等于单剂流体量的体积变化。
泵壳连接在容器 630 上, 使得当活塞是被泵 ( 未示出 ) 的复位弹簧移动而进入促 动位置时, 新的一剂流体经由采集管形式的吸入口而从容器 630 被抽入液压缸中, 准备用 于排放。
两个相对的杆 620, 621 通过枢轴销 623 被枢轴式地支撑在外壳 609 的下端附近, 枢轴销 623 将每一杆 620, 621 枢轴式地连接在部分外壳 609 上。这两个杆 620, 621 设置成 可作用于促动器具 624 上, 以便当这两个杆 620, 621 被使用者挤压在一起时, 朝着喷嘴 611 推压容器 630。可注意到, 杆 620, 621 是比较细长, 以便可为使用者提供机械便利。
促动器具包括至少一个细长部件 624, 其插在到套环 640 的连接位置’ PC, 与同各 自杆 620, 621 的相互作用位置’ PI’ 之间。
相互作用位置 ‘PI’ 是这样的位置, 其中每一细长部件 624 的端部反作用在与各自 杆 620, 621 相关的止挡件 625 上。
该止挡件为各自杆 620, 621 的面对容器 630 的那一表面上的凸部或凸棱 625 的形 式。凸部 625 通过模制成为杆 620, 621 的一部分而成形为各自杆 620, 621 的一体式部件。
或者, 止挡件可通过连接在杆上的部件来形成, 或可为各自杆的面对容器的那一 表面中所形成的凹口, 细长部件的端部可与该凹口相接合。
在任何情形下止挡件 625 设置成可防止细长部件 624 沿着每一杆 620, 621 的长度 滑动至超出某一位置, 并且用于将负载从每一杆 620, 621 传递至细长部件 624。
细长部件 624 成形为套环 640 的一体式部件, 并且如图 25 所示设有插在每一杆 620, 621 和套环 640 之间的两个细长部件 624。
参见图 26 和 27 可以更好地理解, 容器 630 具有纵轴线 X-X, 并且每一细长部件 624 具有纵轴线 Y-Y, 其在套环 640 的连接位置’ PC’ 和各自杆 620, 621 的位置’ PI’ 之间延伸。 每一细长部件 624 的纵轴线 Y-Y 设置成相对于容器 630 的纵轴线 X-X 形成一角度 θ, 使得 在细长部件 624 从套环 640 的连接位置’ PC’ 延伸至各自杆 620, 621 的位置’ PI’ 时, 各自 的细长部件 624 偏离开容器的纵轴线 X-X。
当该或每一杆 620, 621 被移动以便促使容器 630 朝着喷嘴 611 移动时, 每一细长 部件 624 的纵轴线 Y-Y 和容器 630 的纵轴线 X-X 之间的角度 θ 就如图 27 所示而减小。这 是因为当每一杆 620, 621 被移动以便促使容器 630 朝着喷嘴 611 移动时, 与之相关联的每 一细长部件 624 就受到弹性弯曲。也就是说, 细长部件被弯曲, 但当施加的负载被释放时, 细长部件就回到其正常的笔直状态。
图 28 显示了套环 640a 和细长部件 624a 的备选形式, 其中每一细长部件 624a 由 弹性的柔性材料条或片来形成。套环 640a 和细长部件 624a 是成形为单个一体式部件。
参见图 26, 如果力 F1 施加在所示的杆 620 上时, 那么这将导致力 F2 从凸部 625 传递至两个细长部件 624 的端部。因为与细长部件 624 形成的角度定位成使得两个细长部件 624 将力 F3 传递至套环 640, 并且再次因为施加该力时的角度, 力 F3 导致力 F4 沿着容器 630 的轴线 X-X 传递, 以便使容器在喷嘴的方向上移动, 以便启动泵。
给定图 26 所示的角度和几何形状, 则 20 牛顿的输入力 F1 将产生 29.3 牛顿的最 终输出力 F4。
然而, 由于在杆 620, 621 挤压在一起时角度发生变化, 因此 20N 的相同输入力 F1 将导致 65.3N 的最终输出力 F4 在输送冲程的端部而施加在容器 630 上, 如图 27 所示。
细长部件 624 ; 624a 的构成材料选择成使得只有在采用一定的最小输入 ( 即阈 值 ) 力时, 才会产生挠曲。一旦超过该阈值力, 则就容易产生细长部件 624 ; 624a 的挠曲。
这种机械比率的增加是有用的, 因为这就确保了当使用者施加作用力至杆 620, 621 上时产生了容器的确定运动, 从而导致短暂但有力的喷射动作。
流体分配装置的操作如下。
图 29 显示了处于准备使用位置中的杆 620, 621, 其中杆 620, 621 用于将流体排放 器 608 保持在外壳 609 中。在该位置中, 细长部件 624 的端部贴靠在止挡件 625 上。
如果有要求, 容器 630 可以另外地可滑动地接合在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 ( 未示出 ) 上, 以便有助于流体排放器 608 在外壳 609 中的定位和保持。
如果使用者然后通过两个杆 620, 621 抓握流体分配装置 605, 那么只要有较轻的 压力施加在杆 620, 621 上, 就没有流体将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纵流体分配装置 605 的 分配喷嘴 611 进入要求分配流体至其中的主体孔内。这是因为在枢轴销 623 和杆 620, 621 之间存在静摩擦, 并且也因为细长部件 624 的所选构造材料不允许弯曲, 直到施加了最小 阈值力。
如果使用者然后用较大的力将两个杆 620, 621 挤压在一起, 那么将克服阈值力, 并且弯曲的细长部件 624 与凸部 625 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作用力传递至套环 640, 并且容器 630 将快速地朝着喷嘴 611 移动。 在这部分操作过程中, 在杆 620, 621 的旋转运动导致每一 杆 620, 621 上的凸部 625 移动至更加靠近在一起时, 细长部件受到弹性弯曲。
因为传输管 631 的端部和环形邻接件 617 之间的邻接, 所以传输管 631 在相同的 方向上运动是不可能的。这种效果导致容器 630 相对于传输管 631 运动, 从而导致传输管 631 将柱塞推入泵壳中, 从而将泵活塞移动至液压缸中。 这就导致流体从液压缸排出而进入 传输管 631 中。
被迫进入传输管 616 的流体然后被传送进入喷孔 615 中, 从这里它作为细小喷射 流排出而进入主体孔中。
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620, 621 上的压力, 传输管 631 就被内部复位弹簧推出泵壳之 外, 并且通过细长部件的自然反作用力而回到笔直的形状, 并且导致流体被采集管抽取而 重新填充液压缸。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 然而, 通常一次仅分配 一剂或两剂流体。
当容器是空的时, 新的流体排放器 608 被装入外壳 609 中, 从而使流体分配装置 605 恢复可用状态。
图 30 至图 40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流体分配装置 705, 其适用于将流体喷射进入人体使用者的鼻腔中。
流体分配装置 705 包括塑料外壳 709( 例如 ABS), 在外壳 709 的上端用于插入鼻腔 中的喷嘴 711, 以及封装在外壳 709 中的流体排放器 708, 用于沿着其纵轴线 X-X 往复运动。 如图 30 至图 34 所示, 当流体排放器 708 容纳在外壳 709 中时, 其纵轴线 X-X 与喷嘴 711 成 一直线。
喷嘴 711 的外表面或其一部分外表面可由软接触塑料材料制成。然而, 在该实施 例中喷嘴 711 由聚丙烯 (PP) 制成。
流体排放器 708 包括容器 730, 用于储存足以用于待分配的多份计量剂量的流体, 以及安装在容器 730 中的压缩泵 729。 容器 730 是由半透明或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 然而很 显然, 它也可由其它半透明或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制成。泵 729 具有位于容器 730 内的汲取 管形式的吸入口 761, 以及泵心柱形式的排出口 763, 用于将流体从泵 729 传送至喷嘴 711。
外壳 709 设有窗口 750, 可通过该窗口检查容器 730 中的流体液面。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720 枢轴式地安装在外壳上, 以便在横向于纵轴线 X-X 的方向 上施加作用力至容器 730。这种横向力使容器 730 沿着纵轴线 X-X 朝着喷嘴 711 移动, 以便 启动泵 729。 手指可操作式器具为杆 720( 例如 ABS) 的形式, 在其下端枢轴式地连接在外壳 709 上, 并且设置成可作用于容器 730 上, 以便当杆 720 被使用者的手指或拇指向内枢轴转 动时, 朝着喷嘴 711 推压容器 730。
提供了保护性端盖 707, 用于保护喷嘴 711。第一和第二凸出部 749a, 749b 从保护 性端盖 707 突出, 用于容纳在设在外壳 709 中的适当地设置的槽道 751a, 751b 内, 例如允许 将端盖 707 可靠地连接在外壳 709 上。在这样容纳之后, 当端盖 707 和凸出部 749a, 749b 就位 ( 即处于喷嘴被盖住的位置 ) 时, 第一凸出部 749a 进一步干涉杆 720 的运动, 例如阻 止杆 720 的促动 ( 即锁定其运动 )。
端盖 707 也具有突出的塞子 760, 其具有外凸的弹性末端形式 761, 其设置成用于 密封接合与喷嘴 711 的分配喷孔 715, 以便大致气密地密封在喷嘴喷孔 715 上, 以防止当塞 子 760 就位时流体回流。
端盖由与外壳相同的材料适当地制成, 例如塑料材料, 例如 ABS 是合适的。
通过参见图 32, 34 和 36A 可以理解, 杆 720 具有一对各自呈现凸轮面 722 的尖头 或凸头 721, 凸轮面 722 设置成用于与一对设在套环 790( 例如乙缩醛制成 ) 上的凸轮随动 面 792 之一相互作用, 套环 790 固定在容器 730 的颈部周围。可以理解, 施加在杆 720 上的 横向力 ( 即基本上横向于流体排放器 708 的纵轴线 X-X) 导致凸轮随动面 792 超越凸轮面 722, 从而导致流体排放器 708 的向上运动 ( 即沿着纵轴线 X-X)。
更详细地说, 尖头 721 在其相对侧上定位在杆 720 的上端。在平面图中, 杆 720 的 上端具有 U 形横截面, 如图 36A 所示。尖头 721 跨在流体排放器 708 的相对侧上, 用于与套 环 790 上的直径上相对的凸轮随动面 792 相配合。应注意, 流体分配装置 705 仅具有一个 促动器杆 720, 使用一对尖头 721 改进了杆 720 沿着其纵轴线 X-X 向上凸轮式驱动流体排放 器 708 的能力。
杆 720 的每一凸轮面 722 具有可变的机械比率, 其设置成使得直到预定力施加在 杆 720 上时, 没有显著的力传递至容器 730。更详细地说, 每一凸轮面 722 具有约束部分 723a, 其倾斜而与流体排放器 708 的纵轴线 X-X 形成第一角度, 并且驱动部分 723b 倾斜而与纵轴线 X-X 形成第二角度, 其大于第一角度。第一角度应不会小于大约 20 度, 适当地处 于约 20-35 度的范围内, 更适当地为大约 20-26 度, 甚至更适当地为大约 22-26 度。第二角 度可在大约 40-60 度的范围内, 适当地为大约 40-50 度, 更适当地为大约 45 度。
因此, 当向内力初始施加在杆 720 上时, 它以基本上正交于流体排放器 708 的纵轴 线 X-X 的方向来施加, 基本上没有作用力是转换成沿着流体排放器 708 的纵轴线 X-X 的力, 因此就尖头 721 的约束部分 723a 和凸轮随动面 792 之间的静摩擦足以保持杆 720 有效地 静止。然而, 当预定的负载施加在杆 720 上时, 静摩擦被克服, 并且凸轮随动面 792 开始跨 在约束部分 723a 上。
当凸轮随动面 792 到达约束部分 723a 的端部时, 凸轮面与纵轴线 X-X 的倾斜度增 大连同所施加的力大小组合在一起, 就确保凸轮随动面 790 沿着驱动部分 723b 突然快速地 滑动, 从而导致容器 730 快速地朝着喷嘴 711 运动, 以便促动压缩泵。这就保证了只有当施 加足够的力时, 泵才会促动, 以便从喷嘴 711 产生有效的喷射。
参见图 39, 可以看到, 约束部分 723a 凸轮面 722 的平面段, 而驱动部分 723b 是弧 形的。更具体而言, 驱动部分 723b 具有较短的圆形过渡分段 723c, 其邻接于相关的约束部 分 723a 上。过渡分段 723c 具有曲率半径 R1, 其大于驱动部分 723b 其余部分的曲率半径 R2, 其半径 R2 在驱动部分 723b 其余部分的长度上是恒定的。过渡部分 723c 使凸轮随动面 729 从凸轮面 722 的约束部分 723a 至驱动部分 723b 的传递是平滑的。它们也减轻了凸轮 面 722 的磨损。
R1 在该实施例中为大约 3mm, 而 R2 是大约 25mm。 但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也可以使用其它半径。
参见图 32, 凸轮随动面 792 是塑料套环 790 上的径向相对凸出部 793 的圆形边缘。 这使得凸轮随动面 792 跨在凸轮面 722 上更容易, 并且也减轻了各面的磨损。
如图 34 和图 39 所示, 尖头 721 具有尖端, 其形成了支架 724, 以便流体排放器 708 的套环 790 上的凸出部 793 靠在该支架上。 支架 724 呈现支承面 724a, 其横向于纵轴线 X-X 延伸, 凸出部 793 可被支撑在该支承面上。支架 724 用作用于流体排放器 708 的后退止挡 件, 以便防止流体排放器 708 向下运动而超出支架 724 与凸出部 793 相接合时的点。从图 34 可以看到, 这就保证了凸轮随动面 792 与凸轮面 722 的约束部分 723a 对准。
可以注意到, 杆 720 向内枢轴转动, 可以理解, 在杆 720 向内枢轴转动时, 平面的约 束部分 723a 与纵轴线 X-X 形成的倾斜角度变得更小 ( 更陡 ), 从而增大了流体排放器 708 向上凸轮移动的阻力。
然而, 驱动部分 723b、 尤其是过渡分段 723c 后那部分的弧形性质使得在杆 720 向 内枢轴转动时, 与纵轴线 X-X 形成的倾斜角度保持相同, 或基本上相同。更具体而言, 可以 认为, 在杆 720 向内枢轴转动时, 驱动部分 723b 的具有曲率半径 R2 的与凸轮随动面 792 相 接触的分段向上移动凸轮面 722。与该变化的接触点相切的角度使得在杆 720 向内枢轴转 动以导致流体排放器 708 从喷嘴 711 喷射计量剂量的流体产品时, 纵轴线 X-X 保持相同, 或 基本上相同。这一特征意味着, 在约束特征已被克服之后, 对杆 720 的向内运动的阻力永不 增大, 这与驱动部分 723b 是平面表面时的情形下相同, 这是由于其与纵轴线 X-X 形成的角 度将随着杆 720 向内枢轴转动而增大。
凸轮型式的以上特征意味着, 当杆 720 被促动以导致流体排放器 708 从喷嘴 711喷射计量剂量的流体产品时, 操作者接受来自于装置 705 的平滑触觉反馈。
为了使用流体分配装置 705, 使用者首先取下保护性盖 707, 从而通过从中取下塞 子端 760 来解封喷嘴喷孔 715。使用者然后抓握流体分配装置 705, 并且将拇指和 / 或手指 放在杆 720 上。
如果仅仅是较轻的压力施加在杆 720 上, 则流体不会排放出, 并且使用者能够操 纵流体分配装置 705 的分配喷嘴 711 进入他们的一个鼻孔, 使得流体能够被分配进入鼻腔 中。
如果使用者然后用较大的力挤压两个杆 720, 那么将克服凸轮随动面 792 与凸轮 面 722 的约束部分 723a 相互作用所限定的阈值力, 导致容器 730 将快速地朝着喷嘴 711 快 速地移动, 以便启动泵 729 和分配流体至分配喷孔 715。通过释放施加在杆 720 上的压力, 泵就被内部复位弹簧重新设定。另外, 杆 720 具有片簧 765( 图 30), 其作用在外壳内壁 767 上, 以便将杆 720 偏压至图 29 至 32 和 34 所示的其静止位置。
促动程序然后可重复, 直到容器 730 中的全部流体已经被用完。然而, 通常一次仅 分配一剂或两剂流体。
参见图 34 和 38, 为了抵消杆 720 施加在流体排放器 708 上的横向力, 以及引导流 体排放器 708 响应于杆操作的轴向移位, 套环 790 设有一对直径上相对的轨道 769, 其设置 成平行于纵轴线 X-X。 这些轨道 769 设置成穿过凸出部 793。 每一轨道 769 在其上端具有漏 斗形状, 用于当流体排放器 708 通过其下端的 ( 下 ) 开口 771 插入外壳 709 中时, 轨道 769 在外壳 709 的内表面上的互补轴向延伸滑道 767 上的自我导向, 其下开口 771 随后用盖 772 盖上。还可以理解, 轨道滑道机构将套环 790 围绕纵轴线 X-X 定位在正确的角定向中, 使得 凸轮随动面 792 面对凸轮面 722。 在使用中, 当杆 720 克服凸轮面 722 的约束部分 723a 上提供的阈值力时, 轨道 769 跨在滑道 767 上。可以理解, 轨道 769 与滑道 767 的相配合阻止套环 790 在外壳 709 中的 旋转。
除了轨道 769 之外, 套环还具有用于泵心柱 763 的护鞘 773, 其在喷嘴 711 的内中 空支柱 775 上形成了滑动配合, 在内中空支柱 775 中形成了喷嘴出口通道 777。如图 30 所 示, 泵心柱 763 通过干涉配合设在出口通路 777 的下扩宽部分中。因此可以理解, 在容器 730 和套环 790 通过杆 720 向上移位时, 即在容器套环单元和泵心柱之间具有相对运动时, 泵心柱 763 在外壳 709 中保持静止。这样, 泵 729 被压缩, 并且计量剂量的流体产品通过泵 心柱 763 排放而进入出口通路 777, 用于在出口通路 777 的端部从喷嘴喷孔 715 中喷射出。 杆 720 上的约束特征确保泵送力足够用于流体产品从喷嘴 711 雾化喷出。
如图 37 所示, 喷嘴 711 在该实施例中成形为与外壳 709 分开的单独部件。当分配 的流体产品是药物时这就具有一定的优点, 因为这仅仅将装置的与药物接触的那部分隔离 开。因此, 可以测试喷嘴 711 的药用性能, 而无需外壳 709。因此, 一旦完成喷嘴 711, 就可 以对其进行测试, 同时可继续外壳 709 的研制和设计。因此在装置研制过程中没有停顿, 而 如果喷嘴 711 与外壳 709 形成为一体则会出现停顿。外壳模制的任何变化都将要求重新测 试喷嘴 711, 以确证新模制对喷嘴性能没有负面影响。
另外, 设有单独的喷嘴 711 意味着, 外壳 709 可进行定制以用于不同的市场和 / 或 不同的产品。作为示例, 喷嘴 711 可为通用的喷嘴, 其可用于一组具有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
等等的外壳。
单独的喷嘴 711 的另一优点在于, 它可更容易地由与外壳 709 不同的材料制成, 例 如更可接受的用于插入鼻孔和 / 或用于接触流体产品的材料, 尤其在这是药物的情形下, 但对于形成整个外壳 709 来说可能太过昂贵。
为此, 如图 30 所示, 外壳 709 在其上端具有 ( 上 ) 开口 780, 喷嘴 711 可穿过该开 口 780 而插入。参见图 31, 35 和 37, 喷嘴 711 在其下端具有凸缘 781, 其接合在上开口 780 的内咀上, 使得喷嘴 711 的尖端从上开口 780 突出达一段鼻腔中应用所需的距离。从图 31 和 35 可以看到, 上开口 780 的内咀被套环 783 围绕, 套环 783 由围绕纵轴线 X-X 成角地间 隔开的套环段 785 形成。套环段 785 通过压形工具而被折弯在喷嘴凸缘 781 上, 以便将喷 嘴凸缘 781 夹紧在内咀上, 从而将喷嘴 711 固定在上开口 780 中。
为了有助于装配流体分配装置 705, 杆 720 设有可使它相对于外壳 709 设在向外位 置中的器具, 以便允许流体排放器通过下开口 771 插入外壳 709 中而到达如图 30, 32 和 34 所示的其静止位置, 以及相对于外壳 709 到达向内位置, 如图 30 至图 32 所示。
参见图 36A, 36B 和 40, 在杆 720 的上端提供了凸台 801, 其突出到杆 720 的上边缘 802 上方。凸台从杆 720 中的切口 805 所形成的弹性桥接元件 803 中突出。弹性的桥接元 件 803 将凸台 801 偏压至其伸出位置, 如图 36A, 36B 和 40 所示, 但使凸台 801 被下压, 使得 它与杆上边缘 802 平齐或处于其下方。 从图 30 中可以理解, 杆 720 安装在外壳 709 侧面所形成的槽口 807 中。形成为与 外壳 709 分开、 但由相同塑料材料制成的杆 720 安装在外壳上, 这是通过首先插入其带有片 簧 765 的下端 809, 穿过将容纳在轴向槽道 811 中的槽口 807 来实现的。杆 720 现在设置在 其向外位置中, 其中凸台 801 承靠在槽口 807 的边缘上, 以防止杆 720 移动通过槽口 807 而 到达其向内位置, 如图 40 示意性地所示。
当杆 720 处于其向外位置中时, 流体排放器 708 能够通过下外壳开口 771 而插入 外壳 709 而到达其静止位置, 这是因为杆 720 以及尤其其尖头 722 不会阻碍流体排放器 708 的装载。
在流体排放器 708 已经被装载而到达其静止位置之后, 杆 720 被移动至其向内位 置, 这是通过下压凸台 801 而使得它越过槽口 707 的边缘并且然后将杆 720 向内推至例如 其图 31 所示位置来实现的。如果杆 720 在流体排放器 708 装载在外壳 709 中之前处于其 向内位置, 那么流体排放器就不能被装载到外壳 709 中而达到其静止位置, 在任何情形下 不会损坏杆 720。
如图 31 所示, 例如, 一旦杆 720 移动至其向内位置, 凸台 801 就回到其伸出位置, 并且承靠在外壳 709 的内表面上, 以便将杆 720 保持在向内位置中。就此而言, 杆片簧 765 向外偏压杆 720。
更详细地说, 凸台 801 承靠在外壳 709 中的其中一个槽道 751a 的内表面上, 盖凸 出部 749a, 749b 卡扣配合在该其中一个槽道 751a 中, 以便保持保护性盖 707 可释放地固定 在外壳 709 上。如图 31 所示, 容纳在槽道 751a 中的凸出部 749a 定位在凸台 801 前面。因 此可以理解, 当盖 707 就位时, 通过凸出部 749a 阻止杆凸台 801 向内运动, 就阻止杆 720 向 内地运动, 以便促动流体分配装置 705。
流体分配装置 705 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那些部件通过模制工艺制成。根据本发明, 图 1 至 40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容器 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包含流体药物制剂, 其在 25℃具有 10 至 2000mPa.s 的粘度。
在一个方面中, 流体药物制剂被配制成溶液制剂。 在另一方面, 流体药物制剂配制 成悬浮制剂, 其包括活性药物颗粒在惰性悬浮制剂中的悬浮。
悬浮制剂
容器所包含的合适悬浮制剂在这里具有以下配方 :
微粒药物 (MMD3 微米 ) 0.05-0.1% w/w
多山醇酯 80 0.025% w/w
AvicelRC591 1.5% w/w
右旋葡萄糖 5.0% w/w
BKC 0.015% w/w
EDTA 0.015% w/w
水添加至 100%
微 粒 药 物 适 当 地 为 丙 酸 酯 或 6α, 9α- 二 氟 -17α-[(2- 呋 喃 羰 基 ) 氧 代 ]-11β- 羟基 -16α- 甲基 -3- 氧代 - 雄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 氟甲基酯。
以上悬浮制剂的粘度是大约 25mPa.s。
悬浮制剂安装以下规程来制备 :
A 部分
1. 将右旋葡萄糖溶解在纯化水中
2. 将 EDTA 溶解在右旋葡萄糖溶液中
3. 在搅拌的同时添加 AvicelRC591
4. 允许悬浮在水合物中
B 部分 ( 单独 )
1. 在 50-60℃下将多山醇酯 80 溶解在纯化水中
2. 在多山醇酯 80 溶液中制备药物浆体
C 部分
1. 将 A4 悬浮物与 B2 悬浮物组合在一起并搅拌
2. 将 BKC 溶液添加至纯化水中并搅拌
3. 用 1N 盐酸来调节 PH 值
4. 添加纯化水以便调节重量
在这里, 图 1 至 29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容器 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装填 有悬浮制剂, 其总量适用于 120 次促动。 容器的预压缩泵适于每次促动分配 50 或 100 微升, 优选 50 微升。
溶液制剂
合适的溶液制剂在这里具有以下配方 :
微粒药物 (MMD3 微米 ) 0.05-0.1% w/w
聚乙二醇 (PEG400) 75% w/w
NaCl 0.9% w/w
EDTA Na 0.015% w/wBKC 0.015% w/w
水添加至 : 100%
微 粒 药 物 适 当 地 为 丙 酸 酯 或 6α, 9α- 二 氟 -17α-[(2- 呋 喃 羰 基 ) 氧 代 ]-11β- 羟基 -16α- 甲基 -3- 氧代 - 雄甾 -1, 4- 二烯 -17β- 硫代羧酸 S- 氟甲基酯。
以上溶液制剂的粘度是> 10mPa.s。
在这里, 图 1 至 29 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容器 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装填 有悬浮制剂, 其总量适用于 120 次促动。 容器的预压缩泵适于每次促动分配 50 或 100 微升, 优选 50 微升。
可以理解, 尽管本发明已经针对若干特定实施例进行了介绍, 但是可以使用许多 种备选的组合和设置。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的流体分配装置, 其可通过一个或多 个手指可操作式器具 ( 例如杆 ) 相对于容器的纵轴线而施加作用力至容器上来操作, 并且 其包括一些预加载器具, 以防止容器显著地移动, 直到施加于其上的作用力达到已知可产 生可靠的高质量喷射的预定阈值。
药物的施用可用于治疗轻微的、 中等的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症状, 或用于预防治 疗。可以理解, 所施用的精确剂量取决于病人的年龄和状况、 所使用的特定药物, 以及施用 频率, 并且最终要由主治医师判定。可以构思出其中采用药物组合的实施例。
分配装置在这里是适用于分配流体药物制剂, 其用于治疗鼻腔通道的发炎和 / 或 过敏病况, 例如鼻炎例如季节性和长期性鼻炎, 以及其它局部炎症病况, 例如哮喘, COPD 和 皮炎。
用于病人通过鼻子缓慢地吸入而到达鼻腔的合适剂量是清楚限定的。 在吸入过程 中, 制剂被施加在一个鼻孔中, 而另一鼻孔被压紧。然后重复这程序而用于另一鼻孔。典 型地, 每一鼻孔进行一次或两次吸入将通过以上程序来进行, 每天最多三次, 最好是一天一 次。每一剂量例如可输送 5 微克、 50 微克、 100 微克、 200 微克或 250 微克的活性药物。精确 的剂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或易于确定的。
粘度测量
用于测量粘度的合适测试方法具有以下概要规程 :
仪器
TA 仪器先进流变仪 AR500
TA 仪器电子控制盒
Techne Tempette JuniorTE-8J 水浴系统
计算机 (Compaq Pentium4)
材料
标准的聚丙烯平行板 (60mm)( 聚丙烯 5660, 6cm 平面板 )
程序
分析分以下两部分进行 :
(1) 样品分析 ( 采用 AR 仪器的控制软件 )
(2) 数据分析 ( 采用 TA 数据分析软件 )
装载 AR 仪器的控制软件。
将该几何形状连接在流变仪的驱动轴上。将温度设定为 25℃。
进行旋转制图。
进行零间隔的设置。
装载如下所述的所需流动程序设置 :
仪器软件设置
几何形状 :
标准的聚丙烯平行板 (60mm)
间隔 250 微米
流动程序设置
(A) 调节步骤
设置 :
(i) 初始温度= 25 摄氏度 ( 等待正确温度 )
(ii) 进行预剪切
剪应力= 20Pa
持续时间= 1 分钟
(iii) 进行平衡
持续时间= 10 秒钟
(B) 连续调节步骤
(i) 测试类型=连续调节
(ii) 测试设置 :
调节值=剪应力 (Pa) 从 0.2358Pa 至 20Pa
持续时间= 1 分钟
模式=线性
(iii) 取样点= 12
(iv) 其它设置 :
温度= 25 摄氏度
(C) 后续测试步骤
(i) 设置 :
设定温度= 25 摄氏度
自动存储测试结果的文件
(A) 样品分析
采用 AR 仪器控制软件, 如下所述重复三次测试样品。
(i) 将样品轻柔地倒转五次, 以保证在没有引入气泡的条件下进行混合, 然后将大 约 1.5ml 样品装载在珀耳帖板的中心。
(ii) 从驱动轴上下降几何形状, 以便使该几何形状和珀耳帖板之间的间隔下降至 250 微米。小心地擦去溅在板上的多余悬浮物。
(iii) 点击′运行′按钮, 然后在软件中记录所有所需的样品信息。开始分析。
(iv) 在测试运行结束时, 抬起该几何形状。采用组织和合适溶剂, 一般为甲醇, 来 清理珀耳帖板和几何形状。(v) 对下一测试样品重复步骤 (i) 至 (iv)。
(B) 数据分析
装载 TA 数据分析软件。
装载所需的结果文件。
从触变性的悬浮物中, 采用模型 Herschel-Bulkley 进行数据分析, 以便拟合流动 和粘度曲线。
输入所要求的独立值 ( 即剪切速率= 250l/sec), 软件将采用模型来计算相关值 ( 即粘度在 250l/sec), 并且还可计算不定的粘度, 屈服应力和速率指数。
记录通过软件产生的以下值。
(a) 粘度 ( 源于 Herschel-Bulkley 模型的不定值 )
(b) 屈服应力
(c) 速率指数
(d) 在 250l/sec 下的粘度
注意 : 该规程在 25℃下进行。
注意 :
剪应力相对于剪切速率型式的图=流动曲线
粘度型式=粘度曲线
本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可涉及以上所述的任何特征或特征组合。它们可为产品、 方法或用途权利要求的形式, 并且可通过示例方式而无限制性地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 项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