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袋圆织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麻袋圆织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1599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41599ACN102041599A21申请号201110021454322申请日20110111D03D37/0020060171申请人黄美昌地址325401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浦下路93号申请人周传对72发明人黄美昌周传对54发明名称一种麻袋圆织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袋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主轴、凸轮、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尺码环,下门圈的上沿和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和上门圈的下周沿上均布有若干槽,供麻袋经纱在槽中通过,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
2、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滚轮,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滚动接触,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这种麻袋圆织机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麻袋平织机,工效提高两倍以上,节省电耗并大大降低噪音。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2041602A1/1页21一种麻袋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凸轮、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尺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
3、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滚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麻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滚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圈外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圈内锥面滚动接。
4、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权利要求书CN102041599ACN102041602A1/3页3一种麻袋圆织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麻袋圆织机。技术背景0002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生产麻袋的设备主要是麻袋平织机,存在着工效低电耗高,特别是噪音极高,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心健康的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省电耗又能大幅度降低噪音的圆织机,特别是一种麻袋圆织机。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麻袋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凸轮、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尺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
5、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梭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梭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0005作为优选,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滚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圈。
6、外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圈内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的麻袋圆织机替代目前使用的麻袋平织机,提高工效两倍以上,能降低电耗,特别是克服了麻袋平织机噪音极高,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心健康的缺陷。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实施例中的一种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0009图3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0010图4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0012参。
7、照图11底盘、2凸轮、3综带、4下门圈、5上门圈、6主轴、7梭子、8尺码环,当主机运行时,凸轮2随主轴6作圆周运动,通过摆臂带动棕带3作上下直线运动,麻线穿过棕带3上的棕丝眼到尺码环8,途经上下门圈的过线槽形成开交供梭子7穿梭引线,说明书CN102041599ACN102041602A2/3页4本实施例设计的梭子为4把,每把梭子7由推梭轮推动,依靠梭轮沿上下门圈的锥面轨道作圆周运动,由于众多的麻经线是由上下门圈的过线槽中经过,因此梭轮在上下门圈轨道上运行时不会压伤麻经线,从而使麻经线正常运行,梭子7正常运行在麻经线开交中布下麻纬线,编织成麻袋编织布。0013参照图24下门圈、5上门圈、7梭子、。
8、11下门圈外锥面、12下门圈过线槽、13下门圈内锥面、14上门圈内锥面、15上门圈过线槽、16上门圈外锥面、17上内梭轮、18下内梭轮、19梭后轮、20下外梭轮、21上外梭轮,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下门圈4的上沿设计为下门圈外锥面11和下门圈内锥面13的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4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下门圈过线槽12,上门圈5的下沿设计为上门圈外锥面16和上门圈内锥面14的倒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5的下周沿上均布有若干上门圈过线槽15,下门圈4与上门圈5之间均布有4把梭子7,每把梭子7的梭体正面安装有4只上内梭轮17、4只下内梭轮18和1只梭后轮19,梭体背面安。
9、装有4只下外梭轮20和4只上外梭轮21共17只梭轮,当主机运行时,推梭轮和后梭轮19滚动接触并推动梭子7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圆周运动,此时4只上内梭轮17与上门圈内锥面14滚动接触,4只下内梭轮18与下门圈内锥面13滚动接触,梭体背面4只下外梭轮20与下门圈外锥面11滚动接触,4只上外梭轮21与上门圈外锥面16滚动接触,此时编织麻袋用麻经线分别从下门圈过线槽12和上门圈过线槽15的槽中经过形成开交,装有众多梭轮的梭子在这种开交中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穿梭引线时不会碾压麻经线,也不会发生飞梭的故障,从而保证了编织工作的正常进行。0014参照图34下门圈、5上门圈、31梭子、41下门圈外圈内锥面。
10、、42下门圈过线槽、43下门圈内圈外锥面、44上门圈内圈外锥面、45上门圈过线槽、46上门圈外圈内锥面、47上内梭轮、48下内梭轮、49后梭轮、50下外梭轮、51上外梭轮,图3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下门圈4的上沿设计为凹槽,凹槽两边为下门圈外圈内锥面41和下门圈内圈外锥面43的倒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4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下门圈过线槽42,上门圈5的下沿设计为凹槽,凹槽两边为上门圈外圈内锥面46和上门圈内圈外锥面44的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5的下周沿上均布有若干上门圈过线槽45,下门圈4与上门圈5之间均布有4把梭子7,每把梭子7的梭体正面安装有4。
11、只上内梭轮47、4只下内梭轮48和1只后梭轮49,梭体背面安装有4只下外梭轮50和4只上外梭轮51共17只梭轮,当主机运行时,推梭轮和后梭轮49滚动接触并推动梭子31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圆周运动,此时4只上内梭轮47与上门圈内圈外锥面44滚动接触,4只下内梭轮48与下门圈内圈外锥面43滚动接触,梭体背面4只下外梭轮50与下门圈外圈内锥面41滚动接触,4只上外梭轮51与上门圈外圈内锥面46滚动接触,此时编织麻袋用麻经线分别从下门圈过线槽42和上门圈过线槽45的槽中经过形成开交,装有众多梭轮的梭子7在这种开交中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穿梭引线时不会碾压麻经线,也不会发生飞梭故障,从而保证了编织工作。
12、的正常进行。0015参照图41底盘、2凸轮、3综带、4下门圈、5上门圈、6主轴、7梭子、8尺码环,当主机运行时,凸轮2随主轴6作圆周运动,通过摆臂带动棕带3作上下直线运动,麻线穿过棕带3上的棕丝眼到尺码环8,途经上下门圈的过线槽形成开交供梭子7穿梭引线,本实施例设计的梭子为6把,每把梭子7由推梭轮推动,依靠梭轮沿上下门圈的锥面轨道作说明书CN102041599ACN102041602A3/3页5圆周运动,由于众多的麻经线是由上下门圈的过线槽中经过,因此梭轮在上下门圈轨道上运行时不会压伤麻经线,从而使麻经线正常运行,梭子7正常运行在麻经线开交中布下麻纬线,编织成麻袋编织布,由于设计的梭子为6把,有利于提高编织效率,也可以编织折径大一些的麻袋。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的麻袋圆织机替代目前使用的麻袋平织机,提高工效两倍以上,能降低电耗,特别是克服了麻袋平织机噪音极高,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心健康的缺陷。说明书CN102041599ACN102041602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41599ACN102041602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41599ACN102041602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41599ACN102041602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415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