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2644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8767.6

申请日:

2010.12.01

公开号:

CN102031058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75/04申请日:20101201|||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75/04; C09D175/06; C09D175/14; C09D175/12; C09D7/12; C09D5/08

主分类号:

C09D175/04

申请人: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杰; 刘宪文; 邵醒民; 晋军

地址:

713100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兴渝东路5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汪人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由质量份数的A组分原料和B组分原料配制而成。首先合成改性醇酸树脂,然后将质量份数30-60份改性醇酸树脂、5-10份氨基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增韧剂A、8-15份活性增韧剂B、0.5-2.0份脱水剂和0.1-0.5份催化剂加入配料罐中,搅拌、分散研磨漆浆,即得A组份,其次取B组分原料,按照A组分和B组分原料100份∶30份-60份的比例配制。将A、B两组份混合用喷枪喷涂在除锈铁板上,可形成连续平整、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的漆膜。本发明通过将改性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作为互穿网络用树脂,通过二异氰酸酯和活性增韧剂B来加强这些树脂的相互交联密度,达到较强的漆膜的耐冲击性、附着力和耐酸碱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该涂料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 成: A 组分 : 改性醇酸树脂 30 ~ 60 份 ; 氨基树脂 5 ~ 10 份 ; 环氧树脂 20 ~ 40 份 ; 增韧剂 A 5 ~ 10 份 ; 活性增韧剂 B 8 ~ 15 份 ; 脱水剂 0.5 ~
2: 0 份 ; 催化剂 0.1 ~ 0.5 份 ; B 组分 : 固化剂 30-60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醇酸树 脂采取蓖麻油与季戊四醇、 乙二醇醇解后与苯酐反应制备而成 ; 其中, 蓖麻油质量份数为 50 份、 季戊四醇质量份数为 12 份、 乙二醇质量份数为 8 份和苯酐质量份数为 30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树脂为 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或异丁基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为 双酚 A 环氧树脂、 环氧 E-44 树脂或 E-20 树脂。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韧剂 A 为邻 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所述活性增韧剂 B 为蓖麻油。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剂为 KIPPRC-150 脱水剂、 SIADD-620 脱水剂或 K-200D 脱水剂。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有 机锡的化合物 KL、 TIN-18 或 TIN-22。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剂为甲 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9: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涂料采用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的蓖麻油活性增韧剂、 中油度蓖麻油改性的醇酸树脂, 以及 环氧树脂、 氨基树脂的混合物和异氰酸酯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相互缠绕的复合互穿聚合物网 络涂料。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 法包括下述步骤 : A 组份的制备 : 1) 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将质量份数为 50 份的蓖麻油、 8 份的乙二醇、 12 份的季戊四 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 通入 N2 气, 逐渐缓慢升温至 100℃, 然后迅速升温至 200 ~ 250℃保 持 1 ~ 2h 后, 再降温至 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 30 份的苯酐, 并升温至 180 ~ 220℃保持 回流 1 ~ 2h, 然后降至室温 ; 即得改性醇酸树脂 ; 2) 复合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 : 将 30 ~ 60 份改性醇酸树脂、 5 ~ 10 份氨基树 2 脂、 20 ~ 40 份环氧树脂、 5 ~ 10 份增韧剂 A、 8 ~ 15 份活性增韧剂 B、 0.5 ~ 2.0 份脱水剂 和 0.1 ~ 0.5 份催化剂加入配料罐中, 在 22±3℃、 转速为 600 ~ 1000r/min 下搅拌 20 ~ 40min ; 使漆浆搅拌均匀, 然后将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 1 ~ 2h, 研磨温度为 20 ~ 60℃, 研磨漆浆至 20μm, 即得 A 组份涂料 ; B 组份的配制 : 取 B 组份固化剂, 按照质量份数 A 组份 : B 组份为 100 份 : 30 份~ 60 份的比例配制, 即 得 B 组份涂料 ; 上述 A 组份涂料 +B 组份涂料分别包装, 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说明书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化工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互穿聚合物网络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 IPN)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交联网状聚合物相互贯穿, 缠结而成的多相高分子 ( 也称高分子合金 )[1-2]。 其特点是 : 一种 [3] 材料无规地交叉渗透, 机械缠绕 到另一种材料中, 起着 “强迫相容” 和 “协同效应” 的作用, 从而使材料既不失去原有聚合物固有的特性, 又可获得其它共混聚合物无法得到的独特性 能。这种材料可以明显地改善体系的分散性, 界面亲和性 [4], 从而提高相稳定性 [5], 实现聚 合物性能互补, 达到改性的目的。所以 IPN 表现出与共混聚合物及化学共聚物不同的性质, 即在溶剂中不溶解只溶胀且溶胀率小, IPN 不能蠕动和流动, 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优良的 [6] 力学强度 。 目前的油漆涂料如丙烯酸、 醇酸、 环氧、 聚氨酯、 氯化橡胶等仅能满足一般工业 防腐要求。 但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对防腐涂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且希望它在柔韧性, 附 着力, 耐酸碱性等方面具有远远优于一般涂料的特性。现有的涂料用高交联密度树脂不能 做成高固体份涂料, 且做成涂料的粘度太高、 固体份低、 不易施工、 VOC 含量大、 对环境污染 大。
     因此, 研制一种涂料的漆膜具有高耐冲击性、 强附着力和耐酸碱性成为目前丞待 解决的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威, 李晓梅, 将涛等 . 苯乙烯在 HDPE-g-TMI 接枝共聚物制备中的作用 [J], 塑料助剂, 2008, 6: 48-52。
     [2] 王进, 杨军, 张晓军等 . 国内互穿网络结构阻尼涂料的研究进展 [J], 中国涂 料, 2007, 22(12) : 18-21。
     [3] 陈大俊, 吴建儒, 戴玲玲等 . 聚氨酯大单体 HPU/ 苯乙烯 St 互穿网络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 2009, 专利公开公告号 : CN 101445。
     [4] 李永清, 朱锡, 石勇等 . 聚硅氧烷嵌段聚氨酯 / 环氧树脂 IPN 的动态力学性能 与形态结构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 24(11) : 111-115。
     [5] 池商林, 夏绍灵, 彭进等 . 聚氨酯 / 环氧树脂 IPN 复合抛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研究 [J], 高分子通报, 2010, 1: 89-93。
     [6] 骆小伟, 李国明, 高回春等 . 聚丙烯酸酯与不饱和聚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9, 3: 84-8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涂料技术上的耐化学介质时间短 ( 硫酸、 氢氧化钠、 丙 酮、 丁醇、 盐水 ), 且耐冲击形变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互穿网络技术进行多重交联的方法制造的防腐涂料及制备方法, 本防腐涂料的柔韧性及耐化学介质性尤为优良, 很 好的改善了漆膜的耐冲击性、 附着力和耐酸碱性 ; 并且该方法简便易行, 设备简单, 成本低, 便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特征在于, 该涂料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配制 而成 :
     A 组分 :
     改性醇酸树脂 30 ~ 60 份 ;
     氨基树脂 5 ~ 10 份 ;
     环氧树脂 20 ~ 40 份 ;
     增韧剂 A 5 ~ 10 份 ;
     活性增韧剂 B 8 ~ 15 份 ;
     脱水剂 0.5 ~ 2.0 份 ;
     催化剂 0.1 ~ 0.5 份 ;
     B 组分 :
     固化剂 30 ~ 60 份。
     所述改性醇酸树脂采取蓖麻油与季戊四醇、 乙二醇醇解后与苯酐反应而成 ; 其中, 蓖麻油质量份数为 50 份、 季戊四醇质量份数为 12 份、 乙二醇质量份数为 8 份和苯酐质量份 数为 30 份。
     所述氨基树脂为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或异丁基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
     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 A 环氧树脂、 环氧 E-44 树脂或 E-20 树脂。
     所述增韧剂 A 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 或邻苯二甲酸 二辛酯 (DNOP)。
     所述活性增韧剂 B 为蓖麻油。
     所述脱水剂为 KIPPRC-150 脱水剂、 SIADD-620 脱水剂或 K-200D 脱水剂。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的化合物 KL、 TIN-18 或 TIN-22。
     所述固化剂为二异氰酸酯 : 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下述步 骤:
     A 组份的制备 :
     1) 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将质量份数为 50 份的蓖麻油、 8 份的乙二醇、 12 份的季 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 通入 N2 气, 逐渐缓慢升温至 100℃, 然后迅速升温至 200 ~ 250℃ 保持 1 ~ 2h 后, 再降温至 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 30 份的苯酐, 并升温至 180 ~ 220℃保 持回流 1 ~ 2h, 然后降至室温 ; 即得改性醇酸树脂 ;
     2) 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 : 将 30 ~ 60 份改性醇酸树脂、 5 ~ 10 份氨基树 脂、 20 ~ 40 份环氧树脂、 5 ~ 10 份增韧剂 A、 8 ~ 15 份活性增韧剂 B、 0.5 ~ 2.0 份脱水剂 和 0.1 ~ 0.5 份催化剂加入配料罐中, 在 22±3℃、 转速为 600 ~ 1000r/min 下搅拌 20 ~ 40min ; 使漆浆搅拌均匀, 然后再将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 1 ~ 2h, 研磨温度为20 ~ 60℃, 研磨漆浆至 20μm, 即得 A 组份涂料 ;
     B 组份的配制 :
     取 B 组份固化剂, 按照质量份数 A 组份∶ B 组份为 100 份∶ 30 份~ 60 份的比例 配制, 即得 B 组份涂料 ;
     上述 A 组份涂料 +B 组份涂料分别包装, 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本发明将 A 组份与 B 组份两组份以上述比例在常温下搅拌混合, 用喷枪喷涂在除 锈铁板上形成连续平整的漆膜, 并经常温放置 48 后, 即可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合网 络。或在喷枪喷涂后, 放置于烘箱中 70-90℃经烘干固化, 也可以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 合网络。
     本发明通过将环氧树脂通过另外两个特殊的架桥物质连接起来和氰酸酯发生反 应, 将醇酸树脂、 氨基树脂、 环氧树脂作为互穿网络用树脂, 通过二异氰酸酯和活性增韧剂 B 加强互穿网络用树脂的相互交联密度, 同时采用 “强迫相容” 的原理达到 “协同效应” 产生 的——合成树脂具有非常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化学介质性。
     本发明采用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的蓖麻油活性增韧剂、 中油度蓖麻油改性的醇 酸树脂, 以及环氧树脂、 氨基树脂的混合物和异氰酸酯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相互缠绕的 IPN。 由上述 IPN 作为成膜物质配制的涂料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 (1) 涂料既具有很好的硬度, 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耐冲击性能 (25 ℃ /48h, 硬度 0.5, 50kg.cm 正反冲击通过, 漆膜完好 ; 100℃ /30min, 硬度 0.7, 50kg.cm 正反冲击通过, 漆膜完好 )。(2) 漆液急速冷却到 5-8℃时 仍呈现清澈透明状态, 未出现相分离, 涂料状态良好。(3) 耐介质性能如下表 1 :
     项目 耐水性 ( 蒸馏水 )/12 个月 耐盐水性 (3% )/12 个月 耐丙酮性 /50h 耐甲醇性 /2 个月 耐酸性 /(10% H2SO4)/12 个月 耐碱性 /(10% NaOH)/12 个月 耐盐雾性 /1000h
     漆膜状态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不起泡, 不起皱, 不脱落, 无锈痕本发明通过互穿网络技术将能够进一步发生交联的物质在施工中发生交联, 从而 得到用高交联密度树脂形成的高固体份涂料, 其涂料的粘度低、 固体份高、 易于施工、 VOC 含 量小, 对环境污染小 ; 本防腐涂料漆膜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耐化学介质性能上与现有 涂料相比具有较强的漆膜的耐冲击性、 附着力和耐酸碱性。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 IPN 仪器检测 DSC 热分析图 ; 图 2 是本发明材料断口形貌分析电镜扫描图 ; 图 2(a) 是漆膜切片电镜扫描图 ; 图 2(b) 是图 2(a) 的放大图 ; 图 2(c) 是正常喷涂漆膜图 ; 图 2(d) 是图 2(c) 的放大图 ; 图 2(e) 是冲击后图片 ; 图 2(f) 是图 2(e) 的放大图 ; 图 2(g) 是强迫冲裂图 ; 图 2(h) 是图 2(g) 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
     该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
     A 组份的制备 :
     1) 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将质量份数为 50 份的蓖麻油、 8 份的乙二醇、 12 份的季 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 通入 N2 气, 逐渐缓慢升温至 100℃, 然后迅速升温至 200℃保持 1h 后, 再降温至 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 30 份的苯酐, 并升温至 180℃保持回流 1h, 然后降 至室温 ; 即得改性醇酸树脂 ;
     2) 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 : 将 35 份改性醇酸树脂、 10 份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 脂、 27.5 份双酚 A 环氧树脂、 10 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15 份活性增韧剂 B 蓖麻油、 2.0 份 KIPPRC-150 脱水剂和 0.5 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 KL 加入配料罐中, 在 22±3℃、 转速 为 600r/min 下搅拌 20min ; 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 1h, 研磨温度为 20℃, 研磨漆浆至 20μm, 即得 A 组份涂料 ;
     B 组份的配制 :
     取 B 组份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 按照质量份数 A 组份 : B 组份为 100 份 : 30 份的比例配制, 即得 B 组份涂料 ;
     上述 A 组份涂料 +B 组份涂料分别包装, 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其成膜过程为 : 以 A 组分∶ B 组分= 100 ∶ 30 ~ 60 的比例在常温 (22±3℃ ) 下 混合, 搅拌 10 ~ 20min, 用常规喷枪在除锈打磨后的马口铁板上均匀喷涂成连续平整的漆 膜, 常温放置 48h, 即可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 或在常温下搅拌 10 ~ 20min, 用常 规喷枪在除锈打磨后的马口铁板上均匀喷涂成连续平整的漆膜, 在烘箱中 70 ~ 90℃烘干 固化 20 ~ 30min, 再在 80 ~ 100℃烘干固化 20 ~ 30min, 也可以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 合网络。
     交联过程的第一产物为 : 改性醇酸树脂和活性增韧剂 B 进行初步的互穿交联, 然 后再和二异氰酸酯发生二次交联反应 ; 第二产物为 : 环氧树脂、 氨基树脂和二异氰酸酯发
     生交联反应 ; 但是由于二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活性基团 ( 两个异氰酸基 ), 所以第一产物 和第二产物可以在发生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后再相互交联, 从而形成高密度的交联网络结 构, 但是由于活性增韧剂 B 的增韧效果又使交联产物具有很好的柔韧性, 最终合成出综合 性能优异的合成树脂, 制备出高性能的防腐涂料。
     实施例 2
     A 组份的制备 :
     1) 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将质量份数为 50 份的蓖麻油、 8 份的乙二醇、 12 份的季 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 通入 N2 气, 逐渐缓慢升温至 100℃, 然后迅速升温至 220℃保持 1.5h 后, 再降温至 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 30 份的苯酐, 并升温至 200℃保持回流 1.5h, 然 后降至室温 ; 即淂改性醇酸树脂 ;
     2) 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 : 将 30 份改性醇酸树脂、 10 份异丁基醚化三聚氰 胺甲醛氨基树脂、 40 份环氧 E-44 树脂、 8.5 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 10 份活性增韧剂 B 蓖麻油、 1.0 份 SIADD-620 脱水剂和 0.5 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 TIN-18 加入配料罐中, 在 22±3℃、 转速为 800r/min 下搅拌 30min ; 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 1.5h, 研磨温度为 60℃, 研磨漆浆至 20μm, 即得 A 组份涂料 ; B 组份的配制 :
     取 B 组份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按照质量份数 A 组份∶ B 组份为 100 份∶ 30 份的比例配制, 即得 B 组份涂料 ;
     上述 A 组份涂料 +B 组份涂料分别包装, 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本实施例成膜过程同实施例 1, 所得效果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3
     A 组份的制备 :
     1) 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将质量份数为 50 份的蓖麻油、 8 份的乙二醇、 12 份的季 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 通入 N2 气, 逐渐缓慢升温至 100℃, 然后迅速升温至 250℃保持 2h 后, 再降温至 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 30 份的苯酐, 并升温至 220℃保持回流 2h, 然后降 至室温 ; 即淂改性醇酸树脂 ;
     2) 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 : 将 60 份改性醇酸树脂、 5 份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 脂、 20 份 E-20 树脂、 5 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NOP)、 9 份活性增韧剂 B 蓖麻油、 0.5 份 K-200D 脱水剂和 0.5 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 TIN-22 加入配料罐中, 在 22±3℃、 转速为 1000r/ min 下搅拌 40min ; 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 2h, 研磨温度为 40℃, 研 磨漆浆至 20μm, 即得 A 组份涂料 ;
     B 组份的配制 :
     取 B 组份原料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按照质量份数 A 组份∶ B 组份为 100 份∶ 60 份的比例配制, 即得 B 组份涂料 ;
     上述 A 组份涂料 +B 组份涂料分别包装, 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本实施例成膜过程同实施例 1, 所得效果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4
     A 组份的制备 :
     1) 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 将质量份数为 50 份的蓖麻油、 8 份的乙二醇、 12 份的季
     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 通入 N2 气, 逐渐缓慢升温至 100℃, 然后迅速升温至 200℃保持 1h 后, 再降温至 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 30 份的苯酐, 并升温至 180℃保持回流 1h, 然后降 至室温 ; 即得改性醇酸树脂 ;
     2) 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 : 将 35 份改性醇酸树脂、 7 份异丁基醚化三聚氰 胺甲醛氨基树脂、 38 份双酚 A 环氧树脂、 10 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NOP)、 8 份活性增韧剂 B 蓖麻油、 1.9 份 SIADD-620 脱水剂和 0.1 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 KL 加入配料罐中, 在 22±3℃、 转速为 1000r/min 下搅拌 20min ; 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 1h, 研磨温度为 50℃, 研磨漆浆至 20μm, 即得 A 组份涂料 ;
     B 组份的配制 :
     取 B 组份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 按照质量份数 A 组份∶ B 组份为 100 份∶ 35 份的比例配制, 即得 B 组份涂料 ;
     上述 A 组份涂料 +B 组份涂料分别包装, 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
     本实施例成膜过程同实施例 1, 所得效果同实施例 1。
     本发明与现有涂料技术参数比较结果如表 2 所示。
     比较试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注: 表 2 中的 “-” 表示无数据。
     由表 1 可以得出, 本发明防腐涂料与现有涂料相比在冲击强度性能上能够耐 50cm 正、 反冲击 ; 并且具有较强的耐盐雾性能和耐丙酮、 耐甲醇性能 ; 具有较佳的耐 NaCl、 耐 10% NaOH、 耐 10% H2SO4 和耐水性能。与现有涂料相比, 本发明综合了现有涂料的性能, 并
     且具有较强的漆膜的耐冲击性、 附着力和耐酸碱性, 能够满足高性能工业防腐的需要。
     本发明的防腐涂料经 Q100DSC 差热扫描量热仪 ( 美国 TA 公司 ) 检测的 DSC 热 分析, 见图 1 所示, 该涂料从 DSC 热分析曲线图中可看到物质在 224 ℃出现大的放热峰和 260℃出现小的放热峰, 这表明树脂中存在两种交联网络结构, 是中油度蓖麻油改性醇酸树 脂和环氧树脂分别和异氰酸酯反应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而加入的蓖麻油和氨基树脂则可能 形成图像中的小峰, 或者说只是作为两种调节漆膜柔韧性的改性物质了。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还用 JSM-6380SEM 电子扫描电镜 ( 日本电子公司 ) 进行了材料 断口形貌分析, 从材料的断口形貌上可以看到裂纹萌生的起源, 应力传播时周围材料形变 状态, 从而得出材料的破裂方式等信息。从图 2(a)、 图 2(b) 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漆膜中未 发生相分离, 并且图形显示成山峦般曲线绕动, 并且分布比较均匀。 因为一般相容性好的体 系呈细微或比较模糊的结构, 而相容性差的体系则各相呈现较清晰的结构。不仅如此在试 验中此比例的综合性能 ( 摆杆硬度, 柔韧性, 附着力, 抗冲击强度 ) 最好, 相界面比较模糊, 相区尺寸减小, 两网络互穿程度高, 强迫互溶好, 此时两相分散比较均匀, 表现出较高的抗 冲击强度, 产生了互穿网络的协同效应。从图 2(c)、 图 2(d) 中的团状物以及其细长的尾巴 可以分析出树脂相互之间能够行成一定的线团, 而经冲击拉伸后的图 2(e)、 图 2(f) 中则显 示出团状物拉伸成线状, 由此可以得出漆膜具有比较好的弹性, 从图 2(g)、 图 2(h) 的强迫 冲裂图中则明显的看出其没有出现脆性的直河流状直裂纹, 而是出现一定的粘连状, 不仅 如此,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其裂处和未裂处垂涎相互交叉的情况, 可以看出其相间相互缠绕 所造成的似断非断的状态。由上面的图像分析可以得出漆膜相间形成了一定的相互缠绕。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31058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7CN102031058ACN102031058A21申请号201010568767622申请日20101201C09D175/04200601C09D175/06200601C09D175/14200601C09D175/12200601C09D7/12200601C09D5/0820060171申请人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地址713100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兴渝东路56号72发明人陈杰刘宪文邵醒民晋军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代理人汪人和54发明名称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由质量份数的A组分原料和B组分原料配制而成。首先合成改性醇酸树脂,然后将质量份数3060份改性醇酸树脂、510份氨基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增韧剂A、815份活性增韧剂B、0520份脱水剂和0105份催化剂加入配料罐中,搅拌、分散研磨漆浆,即得A组份,其次取B组分原料,按照A组分和B组分原料100份30份60份的比例配制。将A、B两组份混合用喷枪喷涂在除锈铁板上,可形成连续平整、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的漆膜。本发明通过将改性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作为互穿网络用树脂,通过二异氰酸酯和活性增韧剂B来加强这些树脂的相互交联密度,达。

3、到较强的漆膜的耐冲击性、附着力和耐酸碱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5页CN102031061A1/2页21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A组分改性醇酸树脂3060份;氨基树脂510份;环氧树脂2040份;增韧剂A510份;活性增韧剂B815份;脱水剂0520份;催化剂0105份;B组分固化剂306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醇酸树脂采取蓖麻油与季戊四醇、乙二醇醇解后与苯酐反应制备而成;其中,蓖麻油质量份数为50份、季戊四醇质量份数为12份、。

4、乙二醇质量份数为8份和苯酐质量份数为3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树脂为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或异丁基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环氧E44树脂或E20树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A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所述活性增韧剂B为蓖麻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剂为KIPPRC150脱水剂、SIADD620脱水剂或K200D脱水剂。7如权利要求1所。

5、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的化合物KL、TIN18或TIN2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采用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的蓖麻油活性增韧剂、中油度蓖麻油改性的醇酸树脂,以及环氧树脂、氨基树脂的混合物和异氰酸酯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相互缠绕的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组份的制备1改性醇酸树脂的合。

6、成将质量份数为50份的蓖麻油、8份的乙二醇、12份的季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通入N2气,逐渐缓慢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升温至200250保持12H后,再降温至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苯酐,并升温至180220保持回流12H,然后降至室温;即得改性醇酸树脂;2复合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将3060份改性醇酸树脂、510份氨基树权利要求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2/2页3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增韧剂A、815份活性增韧剂B、0520份脱水剂和0105份催化剂加入配料罐中,在223、转速为6001000R/MIN下搅拌2040MIN;使漆浆搅拌均匀,然后将漆。

7、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12H,研磨温度为2060,研磨漆浆至20M,即得A组份涂料;B组份的配制取B组份固化剂,按照质量份数A组份B组份为100份30份60份的比例配制,即得B组份涂料;上述A组份涂料B组份涂料分别包装,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权利要求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1/8页4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涂料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POLYMERNETWORKIPN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交联网状聚合物相互贯穿,缠结而成的多相高分。

8、子也称高分子合金12。其特点是一种材料无规地交叉渗透,机械缠绕3到另一种材料中,起着“强迫相容”和“协同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材料既不失去原有聚合物固有的特性,又可获得其它共混聚合物无法得到的独特性能。这种材料可以明显地改善体系的分散性,界面亲和性4,从而提高相稳定性5,实现聚合物性能互补,达到改性的目的。所以IPN表现出与共混聚合物及化学共聚物不同的性质,即在溶剂中不溶解只溶胀且溶胀率小,IPN不能蠕动和流动,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优良的力学强度6。目前的油漆涂料如丙烯酸、醇酸、环氧、聚氨酯、氯化橡胶等仅能满足一般工业防腐要求。但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对防腐涂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希望它在柔韧性,。

9、附着力,耐酸碱性等方面具有远远优于一般涂料的特性。现有的涂料用高交联密度树脂不能做成高固体份涂料,且做成涂料的粘度太高、固体份低、不易施工、VOC含量大、对环境污染大。0003因此,研制一种涂料的漆膜具有高耐冲击性、强附着力和耐酸碱性成为目前丞待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参考文献00051周威,李晓梅,将涛等苯乙烯在HDPEGTMI接枝共聚物制备中的作用J,塑料助剂,2008,64852。00062王进,杨军,张晓军等国内互穿网络结构阻尼涂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涂料,2007,22121821。00073陈大俊,吴建儒,戴玲玲等聚氨酯大单体HPU/苯乙烯ST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09,专。

10、利公开公告号CN101445。00084李永清,朱锡,石勇等聚硅氧烷嵌段聚氨酯/环氧树脂IPN的动态力学性能与形态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11111115。00095池商林,夏绍灵,彭进等聚氨酯/环氧树脂IPN复合抛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0,18993。00106骆小伟,李国明,高回春等聚丙烯酸酯与不饱和聚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487。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涂料技术上的耐化学介质时间短硫酸、氢氧化钠、丙酮、丁醇、盐水,且耐冲击形变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互穿网络技术进行多重交说明书CN。

11、102031058ACN102031061A2/8页5联的方法制造的防腐涂料及制备方法,本防腐涂料的柔韧性及耐化学介质性尤为优良,很好的改善了漆膜的耐冲击性、附着力和耐酸碱性;并且该方法简便易行,设备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13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0014A组分0015改性醇酸树脂3060份;0016氨基树脂510份;0017环氧树脂2040份;0018增韧剂A510份;0019活性增韧剂B815份;0020脱水剂0520份;0021催化剂0105份;0022B组分0023固化剂30。

12、60份。0024所述改性醇酸树脂采取蓖麻油与季戊四醇、乙二醇醇解后与苯酐反应而成;其中,蓖麻油质量份数为50份、季戊四醇质量份数为12份、乙二醇质量份数为8份和苯酐质量份数为30份。0025所述氨基树脂为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或异丁基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0026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环氧E44树脂或E20树脂。0027所述增韧剂A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0028所述活性增韧剂B为蓖麻油。0029所述脱水剂为KIPPRC150脱水剂、SIADD620脱水剂或K200D脱水剂。0030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的化合物KL、TIN18或TIN。

13、22。0031所述固化剂为二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00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33A组份的制备00341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将质量份数为50份的蓖麻油、8份的乙二醇、12份的季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通入N2气,逐渐缓慢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升温至200250保持12H后,再降温至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苯酐,并升温至180220保持回流12H,然后降至室温;即得改性醇酸树脂;00352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将3060份改性醇酸树脂、510份氨基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

14、0份增韧剂A、815份活性增韧剂B、0520份脱水剂和0105份催化剂加入配料罐中,在223、转速为6001000R/MIN下搅拌2040MIN;使漆浆搅拌均匀,然后再将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12H,研磨温度为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3/8页62060,研磨漆浆至20M,即得A组份涂料;0036B组份的配制0037取B组份固化剂,按照质量份数A组份B组份为100份30份60份的比例配制,即得B组份涂料;0038上述A组份涂料B组份涂料分别包装,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0039本发明将A组份与B组份两组份以上述比例在常温下搅拌混合,用喷枪喷涂在除锈铁板上形。

15、成连续平整的漆膜,并经常温放置48后,即可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或在喷枪喷涂后,放置于烘箱中7090经烘干固化,也可以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0040本发明通过将环氧树脂通过另外两个特殊的架桥物质连接起来和氰酸酯发生反应,将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作为互穿网络用树脂,通过二异氰酸酯和活性增韧剂B加强互穿网络用树脂的相互交联密度,同时采用“强迫相容”的原理达到“协同效应”产生的合成树脂具有非常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化学介质性。0041本发明采用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的蓖麻油活性增韧剂、中油度蓖麻油改性的醇酸树脂,以及环氧树脂、氨基树脂的混合物和异氰酸酯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相互缠绕的IPN。。

16、由上述IPN作为成膜物质配制的涂料具有以下技术特征1涂料既具有很好的硬度,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耐冲击性能25/48H,硬度05,50KGCM正反冲击通过,漆膜完好;100/30MIN,硬度07,50KGCM正反冲击通过,漆膜完好。2漆液急速冷却到58时仍呈现清澈透明状态,未出现相分离,涂料状态良好。3耐介质性能如下表10042项目漆膜状态耐水性蒸馏水/12个月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耐盐水性3/12个月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耐丙酮性/50H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耐甲醇性/2个月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耐酸性/10H2SO4/12个月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耐碱性/10NAOH/12个月不起泡,不起皱,不。

17、脱落耐盐雾性/1000H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无锈痕0043本发明通过互穿网络技术将能够进一步发生交联的物质在施工中发生交联,从而得到用高交联密度树脂形成的高固体份涂料,其涂料的粘度低、固体份高、易于施工、VOC含量小,对环境污染小;本防腐涂料漆膜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在耐化学介质性能上与现有涂料相比具有较强的漆膜的耐冲击性、附着力和耐酸碱性。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4/8页7附图说明0044图1是本发明IPN仪器检测DSC热分析图;0045图2是本发明材料断口形貌分析电镜扫描图;0046图2A是漆膜切片电镜扫描图;0047图2B是图2A的放大图;0048图2C。

18、是正常喷涂漆膜图;0049图2D是图2C的放大图;0050图2E是冲击后图片;0051图2F是图2E的放大图;0052图2G是强迫冲裂图;0053图2H是图2G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5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55实施例10056该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的制备方法为0057A组份的制备00581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将质量份数为50份的蓖麻油、8份的乙二醇、12份的季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通入N2气,逐渐缓慢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升温至200保持1H后,再降温至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苯酐,并升温至180保持回流1H,然后降至室温;即得改性醇酸树脂;00592互穿网。

19、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将35份改性醇酸树脂、10份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275份双酚A环氧树脂、1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5份活性增韧剂B蓖麻油、20份KIPPRC150脱水剂和05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KL加入配料罐中,在223、转速为600R/MIN下搅拌20MIN;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1H,研磨温度为20,研磨漆浆至20M,即得A组份涂料;0060B组份的配制0061取B组份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按照质量份数A组份B组份为100份30份的比例配制,即得B组份涂料;0062上述A组份涂料B组份涂料分别包装,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0063其成膜过程为以A组分B。

20、组分1003060的比例在常温223下混合,搅拌1020MIN,用常规喷枪在除锈打磨后的马口铁板上均匀喷涂成连续平整的漆膜,常温放置48H,即可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或在常温下搅拌1020MIN,用常规喷枪在除锈打磨后的马口铁板上均匀喷涂成连续平整的漆膜,在烘箱中7090烘干固化2030MIN,再在80100烘干固化2030MIN,也可以固化成一个相互缠绕的复合网络。0064交联过程的第一产物为改性醇酸树脂和活性增韧剂B进行初步的互穿交联,然后再和二异氰酸酯发生二次交联反应;第二产物为环氧树脂、氨基树脂和二异氰酸酯发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5/8页8生交联。

21、反应;但是由于二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活性基团两个异氰酸基,所以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可以在发生第一产物和第二产物后再相互交联,从而形成高密度的交联网络结构,但是由于活性增韧剂B的增韧效果又使交联产物具有很好的柔韧性,最终合成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合成树脂,制备出高性能的防腐涂料。0065实施例20066A组份的制备00671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将质量份数为50份的蓖麻油、8份的乙二醇、12份的季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通入N2气,逐渐缓慢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升温至220保持15H后,再降温至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苯酐,并升温至200保持回流15H,然后降至室温;即淂改性醇酸树脂;00682互穿网络。

22、聚合物涂料的制备将30份改性醇酸树脂、10份异丁基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40份环氧E44树脂、85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10份活性增韧剂B蓖麻油、10份SIADD620脱水剂和05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TIN18加入配料罐中,在223、转速为800R/MIN下搅拌30MIN;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15H,研磨温度为60,研磨漆浆至20M,即得A组份涂料;0069B组份的配制0070取B组份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按照质量份数A组份B组份为100份30份的比例配制,即得B组份涂料;0071上述A组份涂料B组份涂料分别包装,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0072本实施例成。

23、膜过程同实施例1,所得效果同实施例1。0073实施例30074A组份的制备00751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将质量份数为50份的蓖麻油、8份的乙二醇、12份的季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通入N2气,逐渐缓慢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升温至250保持2H后,再降温至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苯酐,并升温至220保持回流2H,然后降至室温;即淂改性醇酸树脂;00762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将60份改性醇酸树脂、5份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20份E20树脂、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9份活性增韧剂B蓖麻油、05份K200D脱水剂和05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TIN22加入配料罐中,在223、转速为1000。

24、R/MIN下搅拌40MIN;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2H,研磨温度为40,研磨漆浆至20M,即得A组份涂料;0077B组份的配制0078取B组份原料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按照质量份数A组份B组份为100份60份的比例配制,即得B组份涂料;0079上述A组份涂料B组份涂料分别包装,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0080本实施例成膜过程同实施例1,所得效果同实施例1。0081实施例40082A组份的制备00831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将质量份数为50份的蓖麻油、8份的乙二醇、12份的季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6/8页9戊四醇计量加入反应釜中,通入N2气,。

25、逐渐缓慢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升温至200保持1H后,再降温至120后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苯酐,并升温至180保持回流1H,然后降至室温;即得改性醇酸树脂;00842互穿网络聚合物涂料的制备将35份改性醇酸树脂、7份异丁基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氨基树脂、38份双酚A环氧树脂、1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8份活性增韧剂B蓖麻油、19份SIADD620脱水剂和01份催化剂有机锡的化合物KL加入配料罐中,在223、转速为1000R/MIN下搅拌20MIN;搅拌均匀后的漆浆泵入卧式砂磨机中分散研磨1H,研磨温度为50,研磨漆浆至20M,即得A组份涂料;0085B组份的配制0086取B组份原料甲苯二异氰。

26、酸酯预聚体,按照质量份数A组份B组份为100份35份的比例配制,即得B组份涂料;0087上述A组份涂料B组份涂料分别包装,即得复合互穿聚合物网络涂料。0088本实施例成膜过程同实施例1,所得效果同实施例1。0089本发明与现有涂料技术参数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0090比较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0091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7/8页100092注表2中的“”表示无数据。0093由表1可以得出,本发明防腐涂料与现有涂料相比在冲击强度性能上能够耐50CM正、反冲击;并且具有较强的耐盐雾性能和耐丙酮、耐甲醇性能;具有较佳的耐NACL、耐10NAOH、耐10H2SO4和耐水性能。

27、。与现有涂料相比,本发明综合了现有涂料的性能,并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8/8页11且具有较强的漆膜的耐冲击性、附着力和耐酸碱性,能够满足高性能工业防腐的需要。0094本发明的防腐涂料经Q100DSC差热扫描量热仪美国TA公司检测的DSC热分析,见图1所示,该涂料从DSC热分析曲线图中可看到物质在224出现大的放热峰和260出现小的放热峰,这表明树脂中存在两种交联网络结构,是中油度蓖麻油改性醇酸树脂和环氧树脂分别和异氰酸酯反应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而加入的蓖麻油和氨基树脂则可能形成图像中的小峰,或者说只是作为两种调节漆膜柔韧性的改性物质了。0095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

28、用JSM6380SEM电子扫描电镜日本电子公司进行了材料断口形貌分析,从材料的断口形貌上可以看到裂纹萌生的起源,应力传播时周围材料形变状态,从而得出材料的破裂方式等信息。从图2A、图2B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漆膜中未发生相分离,并且图形显示成山峦般曲线绕动,并且分布比较均匀。因为一般相容性好的体系呈细微或比较模糊的结构,而相容性差的体系则各相呈现较清晰的结构。不仅如此在试验中此比例的综合性能摆杆硬度,柔韧性,附着力,抗冲击强度最好,相界面比较模糊,相区尺寸减小,两网络互穿程度高,强迫互溶好,此时两相分散比较均匀,表现出较高的抗冲击强度,产生了互穿网络的协同效应。从图2C、图2D中的团状物以及其细长。

29、的尾巴可以分析出树脂相互之间能够行成一定的线团,而经冲击拉伸后的图2E、图2F中则显示出团状物拉伸成线状,由此可以得出漆膜具有比较好的弹性,从图2G、图2H的强迫冲裂图中则明显的看出其没有出现脆性的直河流状直裂纹,而是出现一定的粘连状,不仅如此,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其裂处和未裂处垂涎相互交叉的情况,可以看出其相间相互缠绕所造成的似断非断的状态。由上面的图像分析可以得出漆膜相间形成了一定的相互缠绕。说明书CN102031058ACN102031061A1/5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31058ACN102031061A2/5页13图2A图2B说明书附图CN102031058ACN102031061A3/5页14图2C图2D说明书附图CN102031058ACN102031061A4/5页15图2E图2F说明书附图CN102031058ACN102031061A5/5页16图2G图2H说明书附图CN10203105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