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安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成为在填充药液等的内溶液之后可从主体部的口部断开头部来开 封的塑料安瓿 ( アンプル ) 和使用那样的塑料安瓿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了封入注射用的药液等的玻璃制或塑料制等的各种安瓿,并将它们 供于实用,但考虑到操作处理时的安全性和 / 或便利性,塑料安瓿的需求增大。 而且, 在将药液填充到塑料安瓿的注射用安瓿制剂等的制造工序中,作为其一工序,要求填充 药液等内溶液,因此,采用连续进行塑料安瓿的成形工序和内溶液的填充工序的所谓的 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
在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制造以往的塑料安瓿的情况下,如图 6 所示,存在通 过拆分 ( 细分 ) 用薄壁部 13a 连接设置 ( 接续设置 ) 多个塑料安瓿 1a 而以塑料安瓿组的 形态进行制造的情况。 而且,在以塑料安瓿组的形态进行制造的情况,从形成在塑料安 瓿组的拆分用薄壁部 13a 的部分断开 ( 分开 ) 而使用各塑料安瓿 1a。 另外,以往的塑料 安瓿 1a,在主体部 2a 的口部 3a 通过断开部 10a 连接设置有头部 6a,并且将头部 6a 内形 成为中空且与口部 3a( 即主体部 2a) 连通。 而且,为了可靠地使主体部 2a 的口部 3a 开 口,以形成为中间变细的形状的方式形成连通头部 6a 和主体部 2a 的断开部 10a。
而且,图 6 所示的以往的塑料安瓿 1a,如图 4(B) 中放大所示,头部 6a 沿把手 部 (knob portion,捏手部 )9a 的平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五边形。 在头部 6a 的内部形 成有相同形状的中空部 8a。 另外,头部 6a 的下端部通过断开部 10a 被连接设置在口部 3a,在通过用手指拧与头部 6a 一体的把手部 9a,将头部 6a 从口部 3a 断开时,在口部 3a 的上端部形成开口部 4a。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在头部 6a 的下端部也形成开口部 4a。 而且,头部 6a 的下端部以与断开部 10a 平行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另外,该塑料安 瓿,在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等制造时,如图 7(B) 所示,连接设置在断开部 10a 的头 部 6a 的下端部 ( 断开部附近 ) 的壁厚 p 形成为比口部 3a 的上端部 ( 断开部附近 ) 的壁厚 q 薄的厚度 (p < q)。
另外,作为以往的另一塑料安瓿,如图 4(C) 所示,为如下塑料安瓿 :将头部 6b 的形状的沿把手部 9b 的平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半圆形,并且,在头部 6b 的内部形成 有相同形状的中空部 8b。 在该塑料安瓿中,头部 6b 的下端部通过断开部 10b 被连接设置 在口部 3b。 而且,在通过用手指拧与头部 6b 一体的把手部 9b,将头部 6b 从口部 3b 断 开时,在口部 3b 的上端部形成开口部 4b,并且在头部 6b 的下端部形成开口部 4b。 在该 方式中,头部 6b 的下端部也以与断开部 10b 平行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另外,在这 种情况下,也与上述图 6 的塑料安瓿的情况同样,在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等制造时, 如图 7(C) 所示,连接设置在断开部 10b 的头部 6b 的下端部 ( 断开部附近 ) 的壁厚 p 形成 为比口部 3b 的上端部 ( 断开部附近 ) 的壁厚 q 薄的厚度 (p < q)。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与图 6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 1a 同样的塑料安瓿。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 :通过接续部连接设置多个塑料安瓿来形成塑料安瓿组,并且各个塑料安瓿在 口部和头部 ( 把持部 ) 之间形成熔合部。 在专利文献 1 的塑料安瓿中,从容器主体部到 把持部形成有接续部,没有使熔合部缩径。 另外,头部沿把持部的平面的截面形成为大 致五边形,并且,头部的下端部形成为与熔合部平行的大致直线状,但没有与熔合部附 近的壁厚相关的记载。
作为以往的塑料安瓿,在专利文献 2 中公开了如下塑料安瓿 :通过薄壁部连接 设置多个合成树脂制安瓿,形成合成树脂制安瓿组,在各个合成树脂制安瓿的肩部和细 颈部之间形成拧断部,并且,在跨着拧断部的上下形成了的板状部沿通过拧断部上的直 线形成有薄壁部。 该专利文献 2 的细颈部,沿板状部的平面的截面形成为大致五边形, 细颈部的下部缩径成倒圆锥形状。 其结果,作为细颈部整体,不是形成为碗型,另外, 如该文献第 3 图所示,拧断部和其上部附近的壁厚大致均匀。
作为以往的塑料安瓿,专利文献 3 中公开了如下塑料制的安瓿 :在具备肘节 (toggle) 的头部和安瓿主体的颈部之间形成断裂地点,拧或折弯肘节,使头部沿断裂地点 从颈部分离。 在该专利文献 3 的头部沿肘节的平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椭圆形。 另外,如 该文献图 3 所示,头部和颈部的壁厚大致均匀。
专利文献 1 :日本再表 2004-93775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日本实公昭 54-37410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日本特开平 6-218025 号公报发明内容 图 6 和专利文献 1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的头部如图 4(B) 所示,其中空部的垂直方 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五边形的形状,头部的下端部以与断开部平行的方式形成为大 致直线状,因此有如下这样的问题 :即使进行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的除去操作 ( 在使 用前以塑料安瓿的头部侧为上方而用手握持状态下晃动塑料安瓿,使残存在中空部的内 溶液落下到主体部内的操作 ),也难以除去残存在中空部了的内溶液,因此不能使用残存 在中空部的内溶液而产生损失,并且,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在塑料安瓿的开封时容易 飞散。 特别是,可填充的容量为 5mL ~ 20mL 左右的塑料安瓿的情况下,不能充分确保 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进入中空部的内溶液容易附着在中空部的内面而不能容 易地除去。 另外,图 4(C)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也与专利文献 1 和图 6( 图 4(B)) 中所示的 塑料安瓿同样,头部其中空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的形状,头部的下端部以与 断开部平行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因此有如下这样问题 :内溶液残存在中空部,其 在开封时容易飞散。
另外,专利文献 2 的合成树脂制安瓿中,细颈部 ( 相当于本发明的中空部 ) 其 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五边形,并且,细颈部的下部缩径成倒立圆锥形状,因 此,可认为残存在细颈部的内部的内溶液的排液性比上述图 6( 图 4(B)) 的塑料安瓿好。 但是,特别是在容量为 5mL ~ 20mL 左右的合成树脂制安瓿的情况下,不能充分确保细 颈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与专利文献 1 和图 6( 图 4(B)、 (C)) 所示的塑料安瓿同 样,残存在细颈部的内溶液附着在细颈部的内面,不能容易地除去。
另外,专利文献 3 的塑料制的安瓿,头部 ( 相当于本发明的中空部 ) 如专利文
献 3 的图 1 所示,其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因此,可认为残存在头部内 的内溶液的排液性比上述图 6( 图 4(B)、 (C)) 的塑料安瓿好。 但是,在容量为 5mL ~ 20mL 左右的塑料制的安瓿的情况下,不能充分确保头部内的容积,因此与专利文献 2 中 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安瓿同样,残存在头部内的内溶液附着在头部内的内面,不能容易地 除去。
另外,图 4(B)、(C) 的以往的塑料安瓿、专利文献 1 和 2 的塑料安瓿中,连接设 置在断开部的头部的下端部 ( 断开部附近 ) 的壁厚形成为与口部的上端部 ( 断开部附近 ) 的壁厚同等或比其薄的厚度,因此,在塑料安瓿的开封时拧转与头部一体的把手部时, 头部的下端部变形,拧力难以传递到断开部。 因此,拧断头部意想之外地困难,在医疗 现场变得不方便。 特别是,有时在拧断的最后成为由 1 条塑料绳那样的带状物连接头部 和主体部的状态,从而发生要在掐断该带状物上花功夫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使变形 了的头部的下端部在刚开封后马上恢复原来的形状的作用,有时还发生残存在头部的中 空部的内溶液飞散。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述的以往的情况而做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如下的塑料安 瓿和使用这样的塑料安瓿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可以通过进行在使用前晃动塑料安瓿的 除去操作,容易地使残存在头部内的中空部的内溶液落下到主体部内,因此可以使用内 溶液的大部分。 而且,通过将上述中空部形成为碗形,与以往制品相比容易开封,并且 开封时的中空部的变形少,因此,目的还在于提供 :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在开封时难 以飞散的塑料安瓿和使用这样的塑料安瓿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为了达成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包括主体部、通过 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部的口部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把手 部来从口部断开头部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将 头部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形成为比断开部厚。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塑料安瓿的优选实施方式内容如下,但不限于此。
( 方式 1) 一种塑料安瓿,包括主体部、通过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部的口部 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所述把手部来从所述口部断开所述头部 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
( 方式 2) 根据方式 1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 最小尺寸形成为 3mm ~ 10mm 的尺寸。
( 方式 3) 根据方式 2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 最大尺寸形成为 4mm ~ 13mm 的尺寸。
( 方式 4) 根据方式 2 或 3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水平方 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8mm ~ 12mm 的尺寸。
( 方式 5) 根据方式 2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从 上述口部断开时形成在上述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4mm ~ 7mm 的尺寸。
( 方式 6) 根据方式 5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 最小尺寸形成为上述开口部的内径尺寸以上的尺寸。
( 方式 7) 一种塑料安瓿,包括主体部、通过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部的口部 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所述把手部来从所述口部断开所述头部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将该中空部的尺 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3mm ~ 10mm、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4mm ~ 13mm、 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8mm ~ 12mm 的尺寸,另外,将所述头部从所述口部断开时形成 在所述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4mm ~ 7mm 的尺寸。
( 方式 8) 根据方式 1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 最小尺寸形成为 4mm ~ 10mm 的尺寸。
( 方式 9) 根据方式 1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 最小尺寸形成为 5mm ~ 10mm 的尺寸。
( 方式 10) 根据方式 1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 的最小尺寸形成为 5.5mm ~ 8.5mm 的尺寸。
( 方式 11) 根据方式 8 ~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 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5mm ~ 13mm 的尺寸。
( 方式 12) 根据方式 8 ~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 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6mm ~ 12mm 的尺寸。
( 方式 13) 根据方式 8 ~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 部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9mm ~ 11mm 的尺寸。 ( 方式 14) 根据方式 8 ~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 从上述口部断开时形成在上述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5mm ~ 6mm 的尺寸。
( 方式 15) 根据方式 14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 的最小尺寸形成为上述开口部的内径尺寸以上的尺寸。
( 方式 16) 一种塑料安瓿,包括主体部、通过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部的口部 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所述把手部来从所述口部断开所述头部 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将该中空部的尺 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4mm ~ 10mm、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5mm ~ 13mm、 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9mm ~ 11mm 的尺寸,另外,将所述头部从所述口部断开时形成 在所述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5mm ~ 6mm 的尺寸。
( 方式 17) 根据方式 1 ~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材质为聚乙 烯树脂。
( 方式 18) 根据方式 1 ~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通过拆分用 薄壁部连接设置多个塑料安瓿,形成了塑料安瓿组。
( 方式 19) 根据方式 18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各塑料安瓿的各把 手部之间分离。
( 方式 20) 根据方式 1 ~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头部的连 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形成为比断开部厚。
( 方式 21) 根据方式 20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以与断开部的壁厚相比为 其 1.2 倍~ 1.8 倍的厚度形成头部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 方式 22) 根据方式 20 或 21 所述的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将头部以及口部的 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厚度。
( 方式 23) 一种药液填充塑料安瓿,包括主体部、通过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
部的口部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所述把手部来从所述口部断开 所述头部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
( 方式 24) 一种药液填充塑料安瓿,包括主体部、通过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 部的口部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所述把手部来从所述口部断开 所述头部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将该中 空部的尺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3mm ~ 10mm、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4mm ~ 13mm、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8mm ~ 12mm 的尺寸,另外,所述头部从所述口部断开时 形成在所述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4mm ~ 7mm 的尺寸。
( 方式 25) 一种药液填充塑料安瓿,包括主体部、通过断开部连接设置在该主体 部的口部的头部和连接设置在该头部的把手部,且通过拧所述把手部来从所述口部断开 所述头部而进行开封,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将该中 空部的尺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4mm ~ 10mm、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5mm ~ 13mm、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9mm ~ 11mm 的尺寸,另外,将所述头部从所述口部断开 时形成在所述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5mm ~ 6mm 的尺寸。
( 方式 26) 根据方式 23 所述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方式 2 ~ 6、8 ~ 15 和 17 ~ 22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
( 方式 27) 根据方式 26 所述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药液为水性注射用液。 ( 方式 28) 根据方式 26 所述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其特征在于,药液为悬浮液 ( 悬浊液 ) 或乳浊液的注射用液。
本发明,基本上为以如以上的事项为特征的发明,其特征是塑料安瓿的头部内 的中空部为通过除去操作可容易地排出残存在塑料安瓿的头部内的中空部的内溶液的形 状,以碗形为基本的形状。 本发明的塑料安瓿的头部内的中空部,考虑到填充到塑料安 瓿的内溶液的排液特性,优选是将至少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设为可通过除去操 作容易地排出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的尺寸。 特别是在可填充的容量为 5mL ~ 20mL 的 塑料安瓿的情况下,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3mm 以上,优选是为 4mm 以上,更 加优选是为 5mm 以上,且开口部的内径尺寸优选是为 4mm 以上的尺寸。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是为可容易地开封的形状,如图 7(A) 所示,将头部的连接 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p 形成为比断开部 q 厚 (p > q)。 特别是,本发明的塑料安 瓿的头部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p 优选是形成为与断开部的壁厚相比为其 1.2 倍~ 1.8 倍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 ( 方式 1)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将连接设置在主体部的口部的 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可以通过除 去操作容易地使残存在头部内的中空部的内溶液落下到主体部内,因此能够使用内溶液 的大部分,并且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在开封时不会飞散,且由上述形成使开封性也优 异。
根据方式 2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中 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形成为 3mm ~ 10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 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容易地
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 也优异。
根据方式 3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中 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4mm ~ 13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 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更加 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 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4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 或 3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 将中空部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8mm ~ 12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 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 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 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5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 ~ 4 中任一项的发明的效果之 外,由于将头部从口部断开时形成在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4mm ~ 7mm 的尺 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 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 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6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5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中 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形成为开口部的内径尺寸以上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 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 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 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7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将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 将该中空部的尺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3mm ~ 10mm、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4mm ~ 13mm、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8mm ~ 12mm 的尺寸,另外,将头部从口部断开 时形成在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4mm ~ 7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 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排液性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由上述形成使开封性也优 异。
根据方式 8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中 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形成为 4mm ~ 10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 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容易 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 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9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中 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形成为 5mm ~ 10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 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容易 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 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0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
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形成为 5.5mm ~ 8.5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 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 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 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1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8 ~ 10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之 外,由于将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5mm ~ 13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 下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 除去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 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2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8 ~ 10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之 外,由于将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6mm ~ 12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 下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 除去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 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3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8 ~ 12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之 外,由于将中空部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形成为 9mm ~ 11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 下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 除去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 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4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8 ~ 13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之 外,由于将头部从口部断开时形成在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5mm ~ 6mm 的尺 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 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去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 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5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4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将 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形成为开口部的内径尺寸以上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 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即使在内溶液在中空部形成了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 去操作更加容易地除去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因此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 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6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将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并且, 将该中空部的尺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4mm ~ 10mm、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5mm ~ 13mm、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9mm ~ 11mm 的尺寸,另外,将头部从口部断开 时形成在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5mm ~ 6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 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排液性非常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17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 16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之 外,将材质设为了聚乙烯树脂,因此,可以提供开封容易且操作处理容易的塑料安瓿。
根据方式 18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 17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之 外,通过拆分用薄壁部连接设置多个塑料安瓿,形成塑料安瓿组,因此,可以提供可低 成本大批量生产的塑料安瓿。根据方式 19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8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使相邻 的各塑料安瓿的各把手部之间分离,因此可以提供如下塑料安瓿 :由于从塑料安瓿组断 开各个塑料安瓿的部分变少,因此断开作业容易。
根据方式 20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1 ~ 19 的任一项发明的效果 之外,将头部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形成为比断开部厚,因此可以提供如下 塑料安瓿 :在塑料安瓿的开封时拧与头部一体的把手部时,可将拧力有效地传递到断开 部,因此头部的下端部不会变形,开封性进一步提高。
根据方式 21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0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以与断 开部的壁厚相比为其 1.2 倍~ 1.8 倍的厚度形成头部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因此可以提供如下塑料安瓿 :在塑料安瓿的开封时拧与头部一体的把手部时,可将拧力 更加有效地传递到断开部,因此头部的下端部不会变形,开封性进一步提高。
根据方式 22 的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0 或 21 的发明的效果之外, 将头部以及口部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厚度,因此可以提 供如下优异的开封性的塑料安瓿 :可以赋予头部充分的硬度,在开封时可将拧力有效地 传递到断开部,因此头部的下端部不会变形。 根据方式 23 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将连接设置在主体部的口部的 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形,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可 以通过除去操作容易地使残存在头部内的中空部的内溶液落下到主体部内,因此能够使 用内溶液的大部分,并且残存在中空部的内溶液在开封时不会飞散,且由上述形成使开 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24 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将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 形,并且,将该中空部的尺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3mm ~ 10mm、上下方向的 最大尺寸为 4mm ~ 13mm、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8mm ~ 12mm 的尺寸,另外,将头部 从口部断开时形成在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4mm ~ 7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 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排液性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由上 述形成使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25 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将头部内的中空部形成为碗 形,并且,将该中空部的尺寸形成为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为 4mm ~ 10mm、上下方向的 最大尺寸为 5mm ~ 13mm、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 9mm ~ 11mm 的尺寸,另外,将头部 从口部断开时形成在头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形成为 5mm ~ 6mm 的尺寸,因此可以提供 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排液性非常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 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26 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3 的发明的效果之 外,使用了方式 2 ~ 6、8 ~ 15 和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安瓿,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 处理容易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排液性更加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 优异。
根据方式 27 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6 的发明的效果之 外,药液为水性注射用液,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 :排液 性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根据方式 28 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所涉及的发明,除了方式 26 的发明的效果之 外,药液为悬浮液或乳浊液的注射用液,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操作处理容易的药液填充塑 料安瓿 :排液性良好,内溶液不会残存在中空部,开封性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的主视图 (A) 和侧视图。
图 2 是图 1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的仰视图 (A) 和俯视图 (B)。
图 3 是以截面 ( 剖面 ) 表示连接设置多个图 1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而一体成形了的 塑料安瓿组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 4(A) 是以截面表示图 1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的头部的主视图, (B) 是以截面表 示图 6 中所示的以往的塑料安瓿的头部的主视图,(C) 是以截面表示以往的另一塑料安瓿 的头部的主视图。
图 5(A)(B)(C) 是以截面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的头部 的主视图。
图 6 是表示连接设置多个以往的塑料安瓿而一体成形了的塑料安瓿组的主视 图。
图 7(A) 是以截面表示图 1 所示的塑料安瓿的断开部附近的主视图, (B) 是以截 面表示图 4 所示的以往的塑料安瓿的断开部附近的主视图,(C) 是以截面表示以往的另一 塑料安瓿的断开部附近的主视图。
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和以往的塑料安瓿的排液性试 验的结果的表。
图 9 是表示测定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和以往的塑料安瓿的壁 厚的结果的表。
附图标记说明 :
1、1a :塑料安瓿 ;2、2a :主体部 ;3、3a、3b :口部 ;4、4a、4b :开口部 ; 5 :肩部 ;6、6a、6b :头部 ;7、7a、7b :内面 ;8、8a、8b :中空部 ;9、9a、9b :把 手部 ;10、10a、10b :断开部 ;11、11a :连接部 ;12 :底部 ;13、13a :拆分用薄壁 部 ;14 :内溶液 ;p :头部的连接设置于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q :断开部的壁厚 ;r : 口部的连接设置于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 1 ~图 4(A),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进行说 明。
如图 1(A) 和 (B) 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基本上由主体 部 2、构成主体部 2 的上部的口部 3、通过断开部 10 连接设置在口部 3 的头部 6 和在开封 塑料安瓿 1 时使拧力 ( 扭转力 ) 作用在头部 6 的把手部 9 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通常由聚乙烯树脂 (PE) 通过吹 瓶 - 灌装 - 封口法来成形,此时,如图 3 所示,同时形成例如 5 个塑料安瓿。 通过吹 瓶 - 灌装 - 封口法制造塑料安瓿为自以往通常实施的制造技术,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 参照日本特公昭 36-5985 号公报等 )。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基于图 1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 1 进行说明,但作为本发 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也可实施为将作为药液的内溶液 14 填充到如上述的塑料安瓿 1 的安 瓿制剂。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药液填充塑料安瓿的内溶液 14,可 以举出水性溶液、悬浮液、乳浊液等的注射剂等,但通常只要是可作为药液使用的内溶 液,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本发明的塑料安瓿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不限于上述药液,可 以将液体状的化妆品、化学品 ( 试剂等 )、食品 ( 调味料等 ) 等作为内溶液填充到该塑料 安瓿。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 1 ~图 3 所示,塑料安瓿 1 的主体部 2 形成为圆筒状,在内部填充内溶液 14。 主体部 2 的下部 由底部 12 封闭,另外,使主体部 2 的上部缩径,连接设置有比主体部 2 直径小的口部 3。 使口部 3 的上部比口部 3 进一步缩径,形成肩部 5,肩部 5 的上端部经由断开部 10 连接 设置在头部 6 的下端部。 主体部 2、口部 3 和肩部 5 由连接部 11 一体增强。 该连接部 11,如图 3 所示,在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成形包括例如 5 个塑料安瓿 1 的塑料安瓿组 时,形成在相邻的塑料安瓿 1、1 之间,其后,在拆分用薄壁部 13 的部分使其分离,制成 为单独的塑料安瓿 1。 如图 1(A) 和 (B) 所示,头部 6 形成为自上部到下部坡度小 ( 缓和 ) 地弯曲的大 致半圆球形状的碗形。 头部 6 的下部通过断开部 10 连接设置在口部 3 的上端部 ( 肩部 5 的上端部 )。 头部 6 除了与口部 3 的连接设置部 ( 断开部 10) 之外,由把手部 9 围绕,把 手部 9 和头部 6 之间与连接部 11 同样在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的成形时熔合 ( 融着 ) 成一体。 把手部 9 形成为与连接部 11 大致相同的宽度 ( 图 1(A) 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 但把手部 9 与连接部 11 之间 ( 断开部 10 的延长上的部分 ) 分离。 在直立静置塑料安瓿 1 的情况下,为降低重心使其稳定化,优选是把手部 9 的内部形成为中空结构。 另外,在 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口法等将头部 6 形成为 “碗形”时,如图 7(A) 所示,头部 6 的连接 设置在断开部 10 的部位 ( 断开部部附近,例如断开部 10 之上 1mm 的部位 ) 的壁厚 p 形 成为比断开部 10 的壁厚 q 厚。 因此,在塑料安瓿 1 的开封时用手指拧与头部 6 一体的把 手部 9,则可以使头部 6 的与断开部 10 邻接的部位 ( 头部 6 的下部 ) 不变形地将拧力有 效地传递到断开部 10,提高塑料安瓿的开封性。 为了得到良好的开封性,优选是将头部 6 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 10 的部位的壁厚 p 形成为与断开部 10 的壁厚 q 相比为其 1.2 ~ 1.8 倍的厚度。 此外,优选是将头部 6 和口部 3 的连接设置在断开部的部位的壁厚 p 和壁厚 r 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厚度,更加具体来说,优选是将两者设为 ±10%内的范围的厚度。
另外,如图 3 所示,在成形为塑料安瓿组的状态下,优选是形成为 :邻接的塑 料安瓿 1、1 的把手部 9、9 之间分离地形成,在要使用时分离成各个塑料安瓿 1 时,仅分 离拆分用薄壁部 13 的部分。 而且,在头部 6 的内部形成中空部 8,该中空部 8 的下部通 过开口部 4 与口部 5 即主体部 2 的内部空间连通。
基于图 4(A),对可填充的容量为 5mL-20mL 左右的塑料安瓿 1 的头部 6 的中空 部 8 的内部形状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优选是,中空部 8 形成为与头部 6 的形状大致相 似形状的 “碗形”,中空部 8 的下端部 ( 相当于头部 6 的开口部 4 的部位 ) 和中空部 8 的 上端部 ( 在图 4(A) 中,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 W’ 的部位 ) 之间的上下方向
的尺寸 ( 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高度,以下称为最小尺寸 )H 设定为 3mm ~ 10mm、优选是 4mm ~ 10mm,更加优选是 5mm ~ 10mm,进一步优选是 5.5mm ~ 8.5mm,使得不让残 存在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附着在中空部 8 的内面 7 且通过除去操作可容易地将其排出。
在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谓 “碗形”除了包含图 4(A) 中所示的形状之 外,还包含图 5(A) ~ (C) 中所示的形状,是指具有从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上端部朝下方 坡度小地弯曲而到达开口部 4 的大致弧状的内面 7 的形状。 该内面 7 也可不一定非要整 体弯曲而形成为弧状,也可局部具有直线部分。 中空部 8 的上部内面可以为任何形状, 但为了尽可能地增大中空部 8 的容积,且不产生残存液体容易附着在中空部 8 的内面的锐 角的角部,优选是为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因此,中空部 8 的下端部和中空部 8 的上部内 面的顶部 ( 位于上部内面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部位 ) 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 以下称 为最大尺寸 )H’ 可以设定为 4mm ~ 13mm,优选是设定为 5mm ~ 13mm,更加优选是 设定为 6mm ~ 12mm。 优选是中空部 8 的上部内面为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即,优选是 上述最大尺寸 H’ 设定为上述最小尺寸 H 以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的特征之一是 :如图 4(A) 和图 5(A) ~ (C) 中所示,如上述那样将中空部 8 形成为 “碗形”。 通过将中空部 8 制成为碗形的形 状,即使在内溶液 14 残存在中空部 8 内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进行简便的除去操作,残存 在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的水滴沿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形状顺利落下,从开口部 4 返回主 体部 2 内。 在这种情况下,中空部 8 的上部内面向上方突出的形状则不会产生残存液体 容易附着在中空部 8 的内面的锐角的角部,因此,对残存液体的排出更加有利。
此外,为了使残存在中空部 8 内的内溶液 14 可靠地从开口部 4 返回主体部 2 内,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其特征是制成充分取得中空部 8 的内部的空间的 形状。 在以往的塑料安瓿的情况下,特别是中空部 8 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因此内溶液 14 附着在图 4(B) 和 (C) 的中空部 8a、8b 的端部的部位,从而不能排出液体。与此相对,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中,将中空部 8 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的上下方 向的最小尺寸 H 设定为 5mm 以上的尺寸。 形成中空部 8 的头部 6,若其上下方向的尺寸 过大,则在握持拧断把手部 9 时,有时会碍事,因此最小尺寸 H 优选是为 10mm 以下。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之一是 :可将中空部 8 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 H 设为 3 ~ 10mm,优 选是 4 ~ 10mm,更加优选是 5mm ~ 10mm,进一步优选是 5.5mm ~ 8.5mm。 通过设定 为这样的最小尺寸 H,可提供通过除去操作可容易地排出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的 塑料安瓿 1。
如以上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中,将中空部 8 的形状形 成为碗形,并且,中空部 8 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的最小尺寸 H 为例如 5mm ~ 10mm 的 尺寸,因此,即使在内溶液 14 残存在中空部 8 内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进行简便的除去操 作 ( 在使用前以塑料安瓿 1 的头部 6 侧为上方在用手握持的状态下晃动塑料安瓿 1 而使残 存的内溶液 14 落下到主体部 2 内的除去动作 ),使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的水滴沿 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形状顺利落下,从开口部 4 返回主体部 2 内。 另外,中空部 8 的容 积大则其排液性变得更加可靠,因此如图 4(A) 所示,可将中空部 8 的下端部和上部内面 的顶部之间的最大尺寸 H’ 设为 4mm ~ 13mm,优选是设定为 5mm ~ 13mm,更加优选 是设定为 6mm ~ 12mm。 通过这样设定最大尺寸 H’,可以通过除去操作使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从开口部 4 可靠地落下到主体部 2 内。
此外,如图 4(A) 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中,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直径的部位 )W’ 大则中空部 8 的容 积变大,排液性变得可靠,但优选是比塑料安瓿 1 的口部 3 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小的尺寸, 因此设定为 8mm ~ 12mm 的尺寸,而更加优选是为 9mm ~ 11mm 的尺寸。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中,如图 4(A) 所示,优选是将 头部 6 的下端部的开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也设定为 4mm 以上的尺寸。 这样,通过将开 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设定为 4mm 以上,在进行除去操作时,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容液 14 从开口部 4 容易地落下到主体部 2 内。 此外,在将中空部 8 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的最 小尺寸 H 形成为比开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大的尺寸 ( 包含最小尺寸 H =内径尺寸 W) 的 情况下,可以使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容液 14 可靠地落下到主体部 2 内,因此更加优选。 也可认为开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大较好,但在拧断头部 6 之后,从开口部 4 将注射筒的 前端插入塑料安瓿 1 内来吸出内容液 14 时,若为大于 7mm 的尺寸,则向横向或下方倾斜 塑料安瓿 1 的情况下,内容液 14 有可能漏出。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 安瓿 1 中,开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优选是为 4mm ~ 7mm,更加优选是为 5mm ~ 6mm。
接着,基于图 8,对比较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和以往的塑料安 瓿的排液性的评价试验进行说明。
( 排液性试验 )
(1) 准备 5 个图 4(A) 所示的塑料安瓿 ( 容量 5mL,内溶液容量 3mL) 作为实施制 品,另外,准备 5 个图 4(B) 所示的塑料安瓿 ( 容量 5mL,内溶液容量 3mL) 作为以往制 品。 另外,实施制品和以往制品的内容液为水,塑料安瓿的材质为同种的聚乙烯树脂。
(2) 排液性试验由 A ~ E 的 5 位试验人实施。
(3) 排液性试验的评价,各试验人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所述方式为 :在以塑 料安瓿的头部侧为下方将内溶液填充到头部内之后,在以塑料安瓿的头部侧为上方用手 握持的状态下晃动塑料安瓿一次之后,测量残存在头部内的内容液的残存液体量。
( 排液性试验的评价 )
如图 8 所示,试验人 A ~ E 中的 4 人其实施制品的残存液量比以往制品的残存 液体量少,实施制品的平均残存液体量为 0.016g,另外,以往制品的平均残存液体量为 0.027g。
由图 8 的排液性试验的结果来看,可以得知 :实施制品与以往制品比较,排液 性优异。
接着,对比较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和以往的塑料安瓿的开封 性的评价试验进行说明。
( 开封性试验 )
(1) 准备 5 个图 4(A) 所示的塑料安瓿 ( 容量 5mL) 作为实施制品 ( 碗形 ),另 外,准备 5 个图 4(B) 所示的塑料安瓿 ( 容量 5mL) 作为以往制品。
(2) 开封性试验由 6 位试验人实施。
(3) 排液性试验的评价,通过各试验者的感觉,比较实施制品和以往制品的 “打 开容易程度” 来进行。( 开封性试验的评价 )
6 位试验人中的 3 位判定为实施制品打开容易,余下的 3 个判定为实施制品和以 往制品打开容易程度没有变化。
(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的评价 )
在 5 家医疗机构中,让 16 位医生、护士、药剂师使用上述实施制品,对使用感 觉进行听取意见。
汇总调查结果,实施制品的开封性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得到 “打开容易” 的意 见,但对于与图 4(B) 相同形状的市售品 ( 现有制品 ) 而言,有开封时树脂难以切断这样 的意见。 另外,在液体残存在中空部的情况下,对于市售品而言,对液体的飞散不满意 的有 3 家,对于本发明的实施制品而言,为难以飞散的评价。
从以上的开封性试验的结果和医疗机构的评价来看,可以得知 :实施制品与以 往制品相比较,开封性优异,液体难以飞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塑料安瓿与以往的塑料安瓿都是通过吹瓶 - 灌装 - 封 口法制造出的塑料安瓿,但可得到本发明的实施制品一方与以往的塑料安瓿相比开封性 优异这样的结果,因此对其理由进行考察。 ( 塑料安瓿的壁厚的比较 )
在图 4(A)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的实施制品 ( 碗形 ) 的断开部 10 及其上下 1mm 的 部位环形切断塑料安瓿,使用显微镜测定各切断部位的壁厚。 另外,图 4(B) 中所示的以 往制品 ( 标准形 ) 的塑料安瓿也同样切断且进行测定。 实施测定各 6 个,求出平均值。
( 测定出壁厚的结果 )
如图 9 所示,本发明的实施制品,开口部上 ( 断开部 10 的 1mm 上的头部 6 的部 位 ) 的壁厚 p 和开口部下 ( 断开部 10 的 1mm 下的口部 5 的部位 ) 的壁厚 r 大致相同,但 在以往制品中,开口部上的壁厚 p 不到开口部下的壁厚 r 的一半。 此外,在以往制品中, 与开口部 ( 断开部 10 的部位 ) 的壁厚 q 相比,开口部上的壁厚 p 薄。 若对开封了实施制 品和以往制品之后的开口部 4 或 4a 进行观察,在实施制品中,为大致等同于圆形的开口 部,而在以往制品中,为变形了的开口部。 根据壁厚的测定结果,可以得知 :在塑料安 瓿的开封时拧与头部 6a 一体的把手部 9a 时,在以往制品中壁厚薄,因此头部变形,拧力 难以传递到断开部,因此开封性差。 另外,发现了 :在以往制品中,由于开封时头部 6a 变形,残存在头部 6a 的内容液,由于使变形了的头部 6a 刚开封后就恢复原来的形状的作 用,残存液体容易飞散。
与此相对,明确了本发明的实施制品具有如下特征 :由于开口部上的头部具有 与开口部下大致相同的充分的壁厚,开封时头部 6 不会变形,因此,拧力有效地传递到 断开部 10,因此开封性优异,并且残存液体难以飞散。
另外,图 9 的本发明实施制品为由 10g 的聚乙烯树脂量制作出的试制品,以往制 品为由 11g 的相同树脂的量制作出的试制品。 实施制品和以往制品为由各种的树脂量试 制而选出开封性最好的实施制品和以往制品的结果。 这样,与以往制品相比具有优异的 开封性的本发明实施制品可由更少的树脂量制造,在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实施例
在图 1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 1( 容量 5mL、内溶液容量 3mL) 中,以如下方式设定
头部 6 的中空部 8 的尺寸 ( 参照图 4(A))。
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径部的尺寸 )W’: 10mm,中空部 8 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 的下端部和上部内面的顶部之间的上 下方向的中心部的高度 )H’ :7mm,中空部 8 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 ( 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高度 )H :6mm,开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5.5mm。
在此,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高度为中空部 8 的下端部 ( 相当于开口部 4 和断开部 10 的部位 ) 和中空部 8 的上端部 ( 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径部 ) 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尺 寸。
在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中,在内溶液 14 残存在中空部 8 的状态下,通 过进行在使用前晃动塑料安瓿 1 使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容液 14 落下到主体部 2 内的除去 操作,可以使该内溶液 14 沿中空部 8 的内面 7 落下而从开口部 4 可靠地回收到主体部 2 内,可以使用内溶液 14 的大部分。 其结果,在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塑料安瓿 1 中,示出 了 :通过将头部 6 的中空部 8 形成为上述尺寸的碗形,从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的排液性 提高。 在该塑料安瓿 1 中,能够可靠地排出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容液 14,开封时残存在 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不会飞散。 另外,实际对开封性进行试验的结果,示出 :具有比下 述比较例 1 的以往制品优异的开封性 ( 参照上述排液性试验和开封性试验 )。 另外,即使在图 5(A) ~ (C)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与图 4(A) 中所示的实施方式 同样,将中空部 8 的尺寸设定为 :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 的最大径部的尺寸 )W’ :10mm,中空部 8 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 的下端部 和上部内面的顶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部的高度 )H’ :7mm,中空部 8 的上下方向的 最小尺寸 ( 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高度 )H :6mm,开口部 4 的内径尺寸 W :5.5mm。
在此,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高度,在图 5(A) 和 (B)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中空 部 8 的下端部 ( 相当于开口部 4 的部位 ) 和中空部 8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径部之间的上下方 向的尺寸,另外,在图 5(C)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中空部 8 的下端部 ( 相当于开口部 4 的部位 ) 和中空部 8 的内面 7 的转变部位 ( 内面 7 从弯曲面变化到圆锥面的部位 ) 之间的 上下方向的尺寸。
其结果,在图 5(A) ~ (C) 所示实施方式中,也与图 4(A) 所示方式同样,确认 了从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的排液性提高,能够可靠地排出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容液 14, 开封时残存在中空部 8 的内溶液 14 不会飞散。
比较例 1
在图 4(B)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 ( 容量 5mL、内溶液容量 3mL) 中,以如下方式设 定头部 6a 的中空部 8a 的尺寸。
中空部 8a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a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径部 )Wa’ : 10mm,中空部 8a 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 ( 铅垂方向中心部的高度 )Ha’ :5mm,中空 部 8a 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 ( 中空部 8a 的内面 7a 的高度 )Ha : 4mm,开口部 4a 的内径尺寸 Wa :5.5mm。
在图 4(B) 所示的塑料安瓿中,残存在中空部 8a 的内溶液 14,即使施加了与上 述实施例同样的除去操作,残存在中空部 8a 的内溶液 14 附着在中空部 8a 的内面 7a 而维 持残存在中空部 8a,未能除去。 另外,在开封性试验中,示出了与上述的本发明实施制
品相比开封性差的结果 ( 参照上述排液性试验和开封性试验 )。
比较例 2
在图 4(C) 中所示的塑料安瓿 ( 容量 5mL、内溶液容量 3mL) 中,以如下方式设 定头部 6b 的中空部 8b 的尺寸。
中空部 8b 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 ( 中空部 8b 的内面 7b 的下端周缘部 )Wb’ : 10mm,中空部 8b 的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 ( 铅垂方向中心部的高度 )Hb’ :5mm,中空 部 8b 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 ( 中空部 8b 的内面 7b 的高度 )Hb : 4mm,开口部 4b 的内径尺寸 Wb :5.5mm。
在此,中空部 8b 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最小尺寸 ( 中空部 8b 的内 面 7b 的高度 )Hb 为从开口部 4b( 断开部 10b) 的内周缘部到与铅垂方向上方的内面 7b 的 交点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在图 4(C) 所示的塑料安瓿中,残存在中空部 8b 的内溶液 14,即使实施了与上 述实施例同样的除去操作,与比较例 2 同样,残存在中空部 8b 的内溶液 14 附着在中空部 8b 的内面 7b 而原样残存在中空部 8b,不能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