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2590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7913.X

申请日:

2010.12.15

公开号:

CN102008793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2B 17/00申请公布日:201104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2B 17/00申请日:20101215|||公开

IPC分类号:

A62B17/00; A41D13/015

主分类号:

A62B17/00

申请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发明人:

刘晓霞; 董淼军; 郑慧琴; 林兰天

地址:

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杨杰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服装,具体的说是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现有的消防服装不具有阻燃、隔热、耐冲击的功能,不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火灾爆炸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本发明消防服由外至内依次为阻燃层(1)、隔热层(2)、气囊层(3)、内层(4),气囊层(3)连有充气管,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6)相连接,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5)。气囊层(3)为纳米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气囊层(3)充气后的厚度为2~3厘米。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消防工作效率;穿着方便,可重复使用;重量轻、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包括内层 (4),其特征在于 :消防服由外至内依次为 阻燃层 (1)、隔热层 (2)、气囊层 (3)、内层 (4),气囊层 (3) 连有充气管,充气管和压缩 空气瓶 (6) 相连接,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 (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其特征在于 :气囊层 (3) 为纳米级 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其特征在于 :气囊层 (3) 充气后的 厚度为 2 ~ 3 厘米。

说明书


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服装,具体的说是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背景技术 火灾现场环境恶劣、复杂,明火、高温,甚至火灾伴随着爆炸发生,使得火场 的环境更加复杂,扑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由天然气、煤气、烟花爆竹引起的火 灾使消防人员在救援作业时自身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在恶劣的火灾现场,各 种突发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威胁消防人员的安全。 有时出现的不可预知的火灾爆炸,爆炸 冲击波对消防员造成包括内脏,骨骼和肌肤的严重伤害。 现有技术消防服装不具有阻 燃、隔热、耐冲击的功能,不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火灾爆炸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为了 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发明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阻燃、隔热、耐冲击功能的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由外至内依次为阻燃层、隔热层、气囊层、内 层 ;气囊层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相连,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
     气囊层为纳米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
     气囊层充气后的厚度为 2 ~ 3 厘米。
     本发明的要点是 ;
     将阻燃层、隔热层、气囊层、内层组合在一起做为消防服的原料,做成具有阻 燃、隔热、耐冲击功能的消防服。 为了满足气囊层充气的需要,气囊层连有充气管、充 气阀、压缩空气瓶。
     阻燃层由如 NOMEX,阻燃棉,芳砜纶等阻燃纤维织造而成 ;隔热层由具有耐 高温隔热的纤维组成,例如 Nomex 隔热毡, Kermel 隔热毡等材料。 安全气囊由具有一 定强度的带有纳米级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未充气时上、下壁重合在一起,厚度 为 1 ~ 2mm ;充气后气囊层的厚度为 2 ~ 3 厘米。 内层由棉布制成,使人们穿着舒适。 阻燃层、隔热层、充气管、充气阀、压缩空气瓶均为已有技术。
     本发明将阻燃层、隔热层、气囊层、内层组合为消防服的原料,可以做成各种 尺寸、各种款式的消防服 ;可以制成上衣,也可以制成消防裤。 供消防员在各种火灾现 场穿着,尤其适合于有爆炸灾害发生的火灾现场使用。
     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消防员穿着消防服时,充气管、充气阀、压缩空气瓶随 身携带,压缩空气瓶充满气后,挂在使用者的腰部即可。
     发生火灾爆炸时,人们易受到由高温爆炸波冲击对人体造成的骨折、脑震荡、 昏厥,发生伤亡。 使用本发明,由于消防服内的安全气囊的作用,可减少剧烈高温爆炸
     波对人体内脏、骨骼的冲击造成的伤害。 突然发生火灾爆炸时,消防员开启位于腰部的 充气阀,压缩空气迅速进入气囊,使气囊瞬间膨胀,在隔热层和内层之间产生 3 厘米的 气体层,减少爆炸波对人体内脏和骨骼的剧烈震荡,同时增强消防服的阻燃隔热性能。 在爆炸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安全气囊内的气体自动通过薄膜的微孔散发到大气中,气囊 恢复到原先的折叠状态,不会对消防员接下去的抢险工作造成不便。
     本发明消防服除了可减少消防员受到的剧烈爆炸波冲击,还具有增强消防服的 阻燃隔热性能和防水透湿作用。 消防服内的安全气囊短时间自动排气,恢复初始状态, 不会对消防员行动造成不便。 安全气囊排气后可以再次重复使用,由于安全气囊替换了 传统消防服中的防水透湿层,减少了消防服的重量,节省了消防服的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是 :
     1、有效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消防工作效率。
     2、穿着方便,可重复使用。
     3、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构造图。 图中 :1 为阻燃层 ;2 为隔热层 ;3 为气囊层 ;4 为内层 ;5 为充气阀 ;6 为压缩空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阻燃层 1 由如芳砜纶阻燃纤维织造而成 ;隔热层 2 由耐高温隔热纤维 Nomex 隔 热毡制成 ;气囊层 3 为带有纳米级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未充气时上、下壁重合 在一起,厚度为 1mm ;充气后气囊层 3 的厚度为 2 ~ 3 厘米。 内层 4 由棉布制成,使人 们穿着舒适。 将由阻燃层 1、隔热层 2、气囊层 3、内层 4 组合成的材料做成男式大号消 防服。 消防服的气囊层 3 连接有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 6 ;充气管由阻燃纤维制成,上面 设有充气阀 5。 消防服穿着后,将压缩空气瓶 6 挂在腰部的皮带上。
     消防员穿着消防服后,进入火灾现场救火,本发明消防服可起到阻燃隔热作 用。 爆炸发生时,消防员打开充气阀 5,压缩空气瓶 6 向气囊层 3 充气 ;气囊层 3 鼓起 3 厘米,可缓冲爆炸冲击波对人体的震荡和冲击,保护人体安全。 使用结束后气囊层 3 的 气体通过聚四氟乙烯薄膜自身微孔自动排到空气中。再次使用时更换压缩空气瓶 6,即可 再次为气囊层 3 充气,实现本消防服的重复利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 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8793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08793ACN102008793A21申请号201010587913X22申请日20101215A62B17/00200601A41D13/01520060171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地址200336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72发明人刘晓霞董淼军郑慧琴林兰天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代理人杨杰民54发明名称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服装,具体的说是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现有的消防服装不具有阻燃、隔热、耐冲击的功能,不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火灾爆炸时对身体造成的伤。

2、害。本发明消防服由外至内依次为阻燃层1、隔热层2、气囊层3、内层4,气囊层3连有充气管,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6相连接,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5。气囊层3为纳米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气囊层3充气后的厚度为23厘米。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消防工作效率;穿着方便,可重复使用;重量轻、成本低。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08793A1/1页21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包括内层4,其特征在于消防服由外至内依次为阻燃层1、隔热层2、气囊层3、内层4,气囊层3连有充气管,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6相连接,充气管上设。

3、有充气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其特征在于气囊层3为纳米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其特征在于气囊层3充气后的厚度为23厘米。权利要求书CN102008793A1/2页3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服装,具体的说是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背景技术0002火灾现场环境恶劣、复杂,明火、高温,甚至火灾伴随着爆炸发生,使得火场的环境更加复杂,扑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由天然气、煤气、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使消防人员在救援作业时自身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恶劣的火灾现场,各种突发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威胁消防人。

4、员的安全。有时出现的不可预知的火灾爆炸,爆炸冲击波对消防员造成包括内脏,骨骼和肌肤的严重伤害。现有技术消防服装不具有阻燃、隔热、耐冲击的功能,不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火灾爆炸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为了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发明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是十分必要的。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阻燃、隔热、耐冲击功能的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05一种阻燃隔热耐冲击消防服,由外至内依次为阻燃层、隔热层、气囊层、内层;气囊层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相连,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0006气囊层为纳米级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0007气囊层充气后的厚度为23厘。

5、米。0008本发明的要点是;0009将阻燃层、隔热层、气囊层、内层组合在一起做为消防服的原料,做成具有阻燃、隔热、耐冲击功能的消防服。为了满足气囊层充气的需要,气囊层连有充气管、充气阀、压缩空气瓶。0010阻燃层由如NOMEX,阻燃棉,芳砜纶等阻燃纤维织造而成;隔热层由具有耐高温隔热的纤维组成,例如NOMEX隔热毡,KERMEL隔热毡等材料。安全气囊由具有一定强度的带有纳米级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未充气时上、下壁重合在一起,厚度为12MM;充气后气囊层的厚度为23厘米。内层由棉布制成,使人们穿着舒适。阻燃层、隔热层、充气管、充气阀、压缩空气瓶均为已有技术。0011本发明将阻燃层、隔热层、气。

6、囊层、内层组合为消防服的原料,可以做成各种尺寸、各种款式的消防服;可以制成上衣,也可以制成消防裤。供消防员在各种火灾现场穿着,尤其适合于有爆炸灾害发生的火灾现场使用。0012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消防员穿着消防服时,充气管、充气阀、压缩空气瓶随身携带,压缩空气瓶充满气后,挂在使用者的腰部即可。0013发生火灾爆炸时,人们易受到由高温爆炸波冲击对人体造成的骨折、脑震荡、昏厥,发生伤亡。使用本发明,由于消防服内的安全气囊的作用,可减少剧烈高温爆炸说明书CN102008793A2/2页4波对人体内脏、骨骼的冲击造成的伤害。突然发生火灾爆炸时,消防员开启位于腰部的充气阀,压缩空气迅速进入气囊,使气囊瞬间。

7、膨胀,在隔热层和内层之间产生3厘米的气体层,减少爆炸波对人体内脏和骨骼的剧烈震荡,同时增强消防服的阻燃隔热性能。在爆炸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安全气囊内的气体自动通过薄膜的微孔散发到大气中,气囊恢复到原先的折叠状态,不会对消防员接下去的抢险工作造成不便。0014本发明消防服除了可减少消防员受到的剧烈爆炸波冲击,还具有增强消防服的阻燃隔热性能和防水透湿作用。消防服内的安全气囊短时间自动排气,恢复初始状态,不会对消防员行动造成不便。安全气囊排气后可以再次重复使用,由于安全气囊替换了传统消防服中的防水透湿层,减少了消防服的重量,节省了消防服的成本。0015本发明的优点是00161、有效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8、,提高消防工作效率。00172、穿着方便,可重复使用。00183、重量轻、成本低。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构造图。0020图中1为阻燃层;2为隔热层;3为气囊层;4为内层;5为充气阀;6为压缩空气瓶。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22阻燃层1由如芳砜纶阻燃纤维织造而成;隔热层2由耐高温隔热纤维NOMEX隔热毡制成;气囊层3为带有纳米级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未充气时上、下壁重合在一起,厚度为1MM;充气后气囊层3的厚度为23厘米。内层4由棉布制成,使人们穿着舒适。将由阻燃层1、隔热层2、气囊层3、内层4组合成的材料做成男式大号消防服。消防服的气囊层。

9、3连接有充气管和压缩空气瓶6;充气管由阻燃纤维制成,上面设有充气阀5。消防服穿着后,将压缩空气瓶6挂在腰部的皮带上。0023消防员穿着消防服后,进入火灾现场救火,本发明消防服可起到阻燃隔热作用。爆炸发生时,消防员打开充气阀5,压缩空气瓶6向气囊层3充气;气囊层3鼓起3厘米,可缓冲爆炸冲击波对人体的震荡和冲击,保护人体安全。使用结束后气囊层3的气体通过聚四氟乙烯薄膜自身微孔自动排到空气中。再次使用时更换压缩空气瓶6,即可再次为气囊层3充气,实现本消防服的重复利用。002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08793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