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2509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7441.5

申请日:

2009.09.22

公开号:

CN102022357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4D 25/08申请公布日:201104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5/08申请日:20090922|||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5/08; F04D29/52; F04D29/38; H05K7/20

主分类号:

F04D25/08

申请人: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索雪连; 叶东昌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环形的侧壁,该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该轮毂上的若干叶片,该扇框的侧壁的内表面由下向上呈一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θ1,所述叶片于靠近侧壁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相对的斜边,该斜边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θ2。该散热风扇的侧壁的内表面呈一由下向上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可较容易地将成型后的扇框从其所在的模具中脱离出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环形的侧 壁,该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该轮毂上的若干叶片,其特征在于 :该扇框的侧壁的内 表面由下向上呈一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 成倾斜角度 θ1,所述叶片于靠近侧壁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相对的斜边, 该斜边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 θ2。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θ1 的大小与 θ2 的大小相等,使该 斜边上各处到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θ1 为 0.3 度到 3 度之间。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侧壁的顶端形成一入风口,其底 端形成一与该入风口相对的出风口,所述侧壁由该入风口的内周缘向下延伸至该出风口 的内周缘。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出风口内设有一支撑板,该支撑 板通过若干肋条与所述侧壁的内缘相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出风口小于该入风口。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该侧壁的内径由该出风口向入风口 的方向逐渐增大。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每一叶片的底端到散热风扇的中心 轴线径向距离为 R1,其顶端到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为 R2, R2 大于 R1。

说明书


散热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是指一种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风扇。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微处理芯片等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愈 来愈多。 为将这些多余的热量有效散发,现有的方法是在发热电子元件的表面贴设一散 热器,然后在该散热器上设置一散热风扇,利用该散热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对该散热器 进行强制散热,从而将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去。
     现有的散热风扇通常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圆环 形的侧壁,该侧壁的顶端设有一入风口,其底端设有一与该入风口相对的出风口,该叶 轮收容于该侧壁内,且所述叶轮的各叶片的末端与该侧壁的内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由 于现有的散热风扇的侧壁的内表面通常为一竖直的表面,在该扇框成型后其侧壁较难 从其所在的模具中脱离出来,容易导致扇框的损坏或变形,从而影响散热风扇的散热性 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较容易地将成型后的扇框从模具脱离出来的散热 风扇。
     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环形的侧 壁,该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该轮毂上的若干叶片,该扇框的侧壁的内表面由下向上 呈一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 θ1,所述叶片于靠近侧壁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相对的斜边,该斜边相对 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 θ2。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散热风扇的侧壁的内表面呈一由下向上径向逐渐渐扩的 斜面,可较容易地将成型后的扇框从其所在的模具中脱离出来,同时所述叶片的末端形 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对应的斜边,防止该扇框因其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设置而改 变各叶片的末端与该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该散热风扇内的气流流量。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散热风扇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 2 是图 1 沿 II-II 线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说明。
     如图 1 所示,该散热风扇 10 包括一扇框 12 及设于该扇框 12 内的一叶轮 14。
     该扇框 12 整体大致呈方形块状,其包括一顶板 120、与该顶板 120 相对的一底板122 及连接于该顶板 120 与底板 122 之间的一环形的侧壁 124。
     请同时参阅图 2,该顶板 120 与该底板 122 的形状及大小相同,其均为矩形板 状。 该顶板 120 的中部设有一圆形的入风口 121,该底板 122 的中部设有一与该入风口 121 相对的圆形的出风口 123。 该出风口 123 略小于该入风口 121,该出风口 123 内设有 一支撑板 125,该支撑板 125 通过两个肋条 127 与该底板 122 相连接。 该支撑板 125 为圆 形板状,该支撑板 125 的顶面中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一管体 128,该管体 128 内收容一轴 承 129。 这些肋条 127 等间隔设置并由该支撑板 125 的外缘向外延伸至该底板 122 的内 缘。
     所述侧壁 124 呈圆环状,并于其内部形成一收容该叶轮 14 的收容空间 126。 该 侧壁 124 由该顶板 120 的入风口 121 的内周缘向下延伸至该底板 122 的出风口 123 的内周 缘,由于该入风口 121 的直径略大于该出风口 123 的直径,所述侧壁 124 的内表面形成一 由该出风口 123 向入风口 121 的方向呈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 该侧壁 124 的内径由该出 风口 123 向入风口 121 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侧壁 124 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 10 的中心 轴线形成倾斜角度 θ1,该倾斜角度 θ1 的设置可以使成型后的扇框 12 较容易地从成型模 具中脱离出来,防止扇框 12 因脱模而造成损坏或变形。 由于该侧壁 124 的内表面的倾斜 角度 θ1 过小难以起到脱模的作用,而该倾斜角 θ1 过大会影响风扇 10 的性能,该倾斜 角度 θ1 一般为 0.3 度至 3 度之间。 该叶轮 14 包括一轮毂 140 及环设于该轮毂 140 上的若干叶片 142。 该轮毂 140 包括一圆形的顶壁 141 及由该顶壁 141 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环形壁 143。 该轮毂 140 的顶壁 141 的中心向支撑板 125 所在方向延伸形成一芯轴 144,该叶轮 14 通过芯轴 144 装 配在轴承 129 中从而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撑板 125 上,并收容于该收容空间 126 内。 所述叶 片 142 由该环形壁 143 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并于其末端形成一与该扇框 12 的侧壁 124 的 内表面对应的斜边 145,该斜边 145 相对于散热风扇 10 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 θ2,该 斜边 145 的倾斜方向与扇框 12 的侧壁 124 的内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同,且该斜边 145 与散 热风扇 10 的轴线方向的夹角 θ2 的大小与侧壁 124 的内表面与散热风扇 10 轴线方向的夹 角 θ1 的大小相等。 每一叶片 142 的底端到叶轮 14 的芯轴 144 的径向距离为 R1,其顶 端到叶轮 14 的芯轴 144 的径向距离为 R2,R2 略大于 R1,叶片 142 的高度为 H,则该夹 角 θ2 = tan-1((R2-R1)/H)。 该斜边 145 与该扇框 12 的侧壁 124 的内表面相对设置,使 该斜边 145 上的各处与该侧壁 124 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防止该扇框 12 因其侧 壁 124 的内表面的斜面设置而改变各叶片 142 的末端与该侧壁 124 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从而影响该散热风扇 10 内的气流流量。
    

散热风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散热风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散热风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热风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热风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2357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2357ACN102022357A21申请号200910307441522申请日20090922F04D25/08200601F04D29/52200601F04D29/38200601H05K7/2020060171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索雪连叶东昌54发明名称散热风扇57摘要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环形的侧壁,该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该轮毂上的若干叶片,该扇。

2、框的侧壁的内表面由下向上呈一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1,所述叶片于靠近侧壁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相对的斜边,该斜边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2。该散热风扇的侧壁的内表面呈一由下向上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可较容易地将成型后的扇框从其所在的模具中脱离出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22371A1/1页21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环形的侧壁,该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该轮毂上的若干叶片,其特征在于该扇框的侧壁的内表面由下向上。

3、呈一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1,所述叶片于靠近侧壁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相对的斜边,该斜边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1的大小与2的大小相等,使该斜边上各处到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1为03度到3度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侧壁的顶端形成一入风口,其底端形成一与该入风口相对的出风口,所述侧壁由该入风口的内周缘向下延伸至该出风口的内周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出风口内设有一支撑板,该支撑板通过若干。

4、肋条与所述侧壁的内缘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出风口小于该入风口。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侧壁的内径由该出风口向入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叶片的底端到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径向距离为R1,其顶端到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为R2,R2大于R1。权利要求书CN102022357ACN102022371A1/2页3散热风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是指一种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风扇。背景技术0002当前,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微处理芯片等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愈来愈多。为将这些多余的热量有效散发,现。

5、有的方法是在发热电子元件的表面贴设一散热器,然后在该散热器上设置一散热风扇,利用该散热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对该散热器进行强制散热,从而将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去。0003现有的散热风扇通常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圆环形的侧壁,该侧壁的顶端设有一入风口,其底端设有一与该入风口相对的出风口,该叶轮收容于该侧壁内,且所述叶轮的各叶片的末端与该侧壁的内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现有的散热风扇的侧壁的内表面通常为一竖直的表面,在该扇框成型后其侧壁较难从其所在的模具中脱离出来,容易导致扇框的损坏或变形,从而影响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较容易地将成型。

6、后的扇框从模具脱离出来的散热风扇。0005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扇框及设于该扇框内的一叶轮,该扇框包括一环形的侧壁,该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该轮毂上的若干叶片,该扇框的侧壁的内表面由下向上呈一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1,所述叶片于靠近侧壁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相对的斜边,该斜边相对于散热风扇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2。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散热风扇的侧壁的内表面呈一由下向上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可较容易地将成型后的扇框从其所在的模具中脱离出来,同时所述叶片的末端形成与该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对应的斜边,防止该扇框因其侧壁的内表面的斜面设置而改。

7、变各叶片的末端与该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该散热风扇内的气流流量。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散热风扇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0008图2是图1沿IIII线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说明。0010如图1所示,该散热风扇10包括一扇框12及设于该扇框12内的一叶轮14。0011该扇框12整体大致呈方形块状,其包括一顶板120、与该顶板120相对的一底板说明书CN102022357ACN102022371A2/2页4122及连接于该顶板120与底板122之间的一环形的侧壁124。0012请同时参阅图2,该顶板120与该底板122的形状及大小相。

8、同,其均为矩形板状。该顶板120的中部设有一圆形的入风口121,该底板122的中部设有一与该入风口121相对的圆形的出风口123。该出风口123略小于该入风口121,该出风口123内设有一支撑板125,该支撑板125通过两个肋条127与该底板122相连接。该支撑板125为圆形板状,该支撑板125的顶面中部向上垂直延伸形成一管体128,该管体128内收容一轴承129。这些肋条127等间隔设置并由该支撑板125的外缘向外延伸至该底板122的内缘。0013所述侧壁124呈圆环状,并于其内部形成一收容该叶轮14的收容空间126。该侧壁124由该顶板120的入风口121的内周缘向下延伸至该底板122的出。

9、风口123的内周缘,由于该入风口121的直径略大于该出风口123的直径,所述侧壁124的内表面形成一由该出风口123向入风口121的方向呈径向逐渐渐扩的斜面。该侧壁124的内径由该出风口123向入风口121的方向逐渐增大。该侧壁124的内表面相对于散热风扇10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1,该倾斜角度1的设置可以使成型后的扇框12较容易地从成型模具中脱离出来,防止扇框12因脱模而造成损坏或变形。由于该侧壁124的内表面的倾斜角度1过小难以起到脱模的作用,而该倾斜角1过大会影响风扇10的性能,该倾斜角度1一般为03度至3度之间。0014该叶轮14包括一轮毂140及环设于该轮毂140上的若干叶片142。。

10、该轮毂140包括一圆形的顶壁141及由该顶壁141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环形壁143。该轮毂140的顶壁141的中心向支撑板125所在方向延伸形成一芯轴144,该叶轮14通过芯轴144装配在轴承129中从而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撑板125上,并收容于该收容空间126内。所述叶片142由该环形壁143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并于其末端形成一与该扇框12的侧壁124的内表面对应的斜边145,该斜边145相对于散热风扇10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度2,该斜边145的倾斜方向与扇框12的侧壁124的内表面的倾斜方向相同,且该斜边145与散热风扇10的轴线方向的夹角2的大小与侧壁124的内表面与散热风扇10轴线方向的夹角1的大小相等。每一叶片142的底端到叶轮14的芯轴144的径向距离为R1,其顶端到叶轮14的芯轴144的径向距离为R2,R2略大于R1,叶片142的高度为H,则该夹角2TAN1R2R1/H。该斜边145与该扇框12的侧壁124的内表面相对设置,使该斜边145上的各处与该侧壁124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防止该扇框12因其侧壁124的内表面的斜面设置而改变各叶片142的末端与该侧壁124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该散热风扇10内的气流流量。说明书CN102022357ACN102022371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2235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