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40570A43申请公布日20110803CN102140570ACN102140570A21申请号201110059367722申请日20110314C21D1/5820060171申请人常州龙邦润滑油有限公司地址213000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华丰路16号申请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耿伟扈林庄雷建中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代理人沈兵54发明名称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中的热处理环节的淬火冷却介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每100重量份的淬火油包含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如下基础油7。
2、99845份,催冷剂18份,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本发明采用高端二类基础油做原料,添加不同比例成分的催冷剂、高温抗氧剂、光亮剂组成轴承用淬火油,使轴承淬火冷却后的颜色达到均匀银白,组织、硬度达到或超过国标要求,轴承热处理后的变形量比标准要求值降低30,同时油品寿命达到五年,降低工厂使用油品的成本。同时,该淬火油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可以提高工业产品质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140576A1/1页21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其特征是,每100重量份的淬火油包含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如下基础油799845份,催冷剂18份。
3、,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淬火油,其特征是,所述基础油是150N或500N二类基础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淬火油,其特征是,所述催冷剂采用低分子量6803400的聚异丁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淬火油,其特征是,所述光亮剂采用咪唑啉油酸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淬火油,其特征是,所述抗氧剂采用高分子量酚酯。6一种轴承用淬火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基础油799845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5070,再加入催冷剂18份,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保持温度在5070,经搅拌12小时,再经过过滤即得该产品。权利要求书CN102140570A。
4、CN102140576A1/3页3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中的热处理环节的淬火冷却介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国内外目前没有专门的轴承淬火专用冷却介质。国内大多用机械油、常规淬火油,国外的淬火油产品的冷却性能通用性强、淬火冷却范围太广,没有专门适用的轴承淬火介质,而轴承淬火的要求项目比较多而严格,有淬火颜色、淬火变形、显微组织、硬度等要求。目前国内外的淬火油基本都无法满足或只能满足一部分轴承的淬火要求。国内的产品,淬火冷却后轴承存在颜色有花斑、发蓝、发黑、显微组织、硬度不均匀、变形大等缺点,而且油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很。
5、不稳定。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没有专门的轴承淬火专用冷却介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用淬火油及其制备方法。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用淬火油,每100重量份的淬火油包含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如下基础油799845份,催冷剂18份,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000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础油是150N或500N二类基础油。000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催冷剂采用低分子量6803400的聚异丁烯。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光亮剂采用咪唑啉油酸盐。000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抗氧。
6、剂采用高分子量酚酯。0009一种轴承用淬火油的制备方法,将基础油799845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5070,再加入催冷剂18份,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保持温度在5070,经搅拌12小时,再经过过滤即得该产品。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国外高端二类基础油做原料,添加不同比例成分的催冷剂、高温抗氧剂、光亮剂组成轴承用淬火油,使轴承淬火冷却后的颜色达到均匀银白,组织、硬度符合标准JB/T1255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要求,轴承热处理后的变形量比标准要求值降低30,同时油品寿命达到五年,降低工厂使用油品的成本。同时,该淬火油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可以提高工业产品质。
7、量。综上,本发明不但能使轴承淬火后显微组织、硬度优于标准要求,同时解决轴承淬火后颜色不均匀、不光亮问题,热处理变形量比标准要求值降低30,而且是一种长寿命淬火介质。具体实施方式0011一种轴承用淬火油,每100重量份的淬火油包含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如下基础油说明书CN102140570ACN102140576A2/3页4799845份,催冷剂18份,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本发明不但能使轴承淬火后显微组织、硬度优于标准要求,同时解决轴承淬火后颜色不均匀、不光亮问题,热处理变形量比标准要求值降低30,而且是一种长寿命淬火介质。0012所述基础油是150N或500N二类基础油。基础油,采用进。
8、口二类白油基础油,因二类基础油中的杂质含量极少,使配出的产品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热、耐候性好,不易变色,与添加剂相溶性高,对皮肤不会造成伤害,不含CA。0013所述催冷剂采用低分子量6803400的聚异丁烯。催冷剂,采用低分子量3400的聚异丁烯,具有高温催冷性能,同时低温冷速缓慢,使轴承淬火组织、硬度优于国标要求,轴承热处理变形量比国标降低30。0014所述光亮剂采用咪唑啉油酸盐。光亮剂,采用咪唑啉油酸盐,具有较好的浮油分散性,溶解性和置换作用,在淬火油中能防止淬火部件表面炭黑积聚沉淀,从而达到淬火部件表面光亮作用,使轴承淬火冷却的颜色达到均匀银白。0015所述抗氧剂采用高分子量酚酯。抗。
9、氧剂,采用高分子量酚酯,其分子式为3,5二叔丁基4羟基丙烯酸辛脂,它具有优异的氧化和腐蚀抑制与热稳定性,能有效控制油泥的形成,延长油品寿命,油品寿命达到五年,降低工厂使用油品的成本。0016一种轴承用淬火油的制备方法,将基础油799845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5070,再加入催冷剂18份,光亮剂0055份,抗氧剂058份,保持温度在5070,经搅拌12小时,再经过过滤即得该产品。0017本发明的理化指标如下运动粘度(40)MM/S56(试验方法GB/T265)腐蚀(铜片1003H)1(试验方法GB/T5096)特性温度(油温80时检测)/690(试验方法JB/T7951ISO9950)闪点(开口)。
10、210(试验方法GB/T3536)光量性,级1(试验方法SH/0564)实施例1将基础油79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50,基础油采用500N二类基础油;再加入催冷剂8份,催冷剂采用低分子2400的聚异丁烯;光亮剂5份,采用咪唑啉油酸盐;抗氧剂8份,采用高分子量酚酯;保持温度在50,经搅拌12小时,再经过过滤即得该产品。0018本实施例1的理化指标如下运动粘度(40)MM/S185(试验方法GB/T265)腐蚀(铜片1003H)1(试验方法GB/T5096)特性温度(油温80时检测)/718(试验方法JB/T7951ISO9950)闪点(开口)248(试验方法GB/T3536)光量性,级1(试验方法S。
11、H/0564)将该油品用于轴承热处理淬火使用,热处理设备为可控气氛托辊式网带炉,淬火工艺温度为840度,轴承型号为6209/01、热处理工艺时间为40分钟。热处理后,按轴承行业热处理标准JB/T1255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验,轴承淬火组织、硬度优于国标要求,轴承热处理变形量比国标降低30。0019实施例2说明书CN102140570ACN102140576A3/3页5将基础油9845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70,基础油采用150N二类基础油;再加入催冷剂1份,催冷剂采用低分子2400的聚异丁烯;光亮剂005份,采用咪唑啉油酸盐;抗氧剂05份,采用高分子量酚酯;保持温度在7。
12、0,经搅拌12小时,再经过过滤即得该产品。0020本实施例2的理化指标如下运动粘度(40)MM/S30(试验方法GB/T265)腐蚀(铜片1003H)1(试验方法GB/T5096)特性温度(油温80时检测)/690(试验方法JB/T7951ISO9950)闪点(开口)230(试验方法GB/T3536)光量性,级1(试验方法SH/0564)将该油品用于轴承热处理淬火使用,热处理设备为可控气氛托辊式网带炉,淬火工艺温度为840度,轴承型号为6209/01、热处理工艺时间为40分钟。热处理后,按轴承行业热处理标准JB/T1255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验,轴承淬火组织、硬度优。
13、于国标要求,轴承热处理变形量比国标降低32。0021实施例3将基础油88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60,基础油采用500N二类基础油;再加入催冷剂5份,催冷剂采用低分子2400的聚异丁烯;光亮剂2份,采用咪唑啉油酸盐;抗氧剂5份,采用高分子量酚酯;保持温度在60,经搅拌12小时,再经过过滤即得该产品。0022本实施例3的理化指标如下运动粘度(40)MM/S125(试验方法GB/T265)腐蚀(铜片1003H)1(试验方法GB/T5096)特性温度(油温80时检测)/710(试验方法JB/T7951ISO9950)闪点(开口)235(试验方法GB/T3536)光量性,级1(试验方法SH/0564)将该油品用于轴承热处理淬火使用,热处理设备为可控气氛托辊式网带炉,淬火工艺温度为840度,轴承型号为6209/01、热处理工艺时间为40分钟。热处理后,按轴承行业热处理标准JB/T1255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验,轴承淬火组织、硬度优于国标要求,轴承热处理变形量比国标降低35。0023本发明用于轴承生产中的热处理环节的淬火冷却使用。该淬火油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可以提高工业产品质量。说明书CN1021405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