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交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热交换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6420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6420ACN102466420A21申请号201110359459722申请日20111114201025542420101115JPF28D9/00200601F28F3/00200601F01P3/0020060171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爱知县丰田市72发明人勘坂隆司友广匡佐佐木一路藤祥三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张建涛车文54发明名称车辆热交换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热交换器。在车辆热交换器中,从形成流体流动层90的流体侧杯形板80到形成冷却剂流动层92的。
2、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和从冷却剂侧杯形板82到流体侧杯形板80的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的距离,并且流体侧杯形板80的外壁部80C的端部80CL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外壁部82C的端部82CL往回弯曲以便当杯形板堆叠时彼此隔开。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3页1/2页21一种车辆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杯形板,所述多个杯形板形成为使得当所述多个杯形板堆叠时、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之间交替地形成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层状空间,其中第一热载体被引入所述第一层状空间,而第二热载体被引入所。
3、述第二层状空间,并且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中,所述多个杯形板的周边端部以液密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执行所述第一热载体和所述第二热载体之间的热交换;在作为所述多个杯形板中的一个杯形板的第一杯形板与作为所述多个杯形板中的另一个杯形板的第二杯形板之间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和在所述第二杯形板与作为所述多个杯形板中的另外一个杯形板的另一个第一杯形板之间在所述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的距离,所述第一杯形板和所述第二杯形板形成所述第一层状空间,所述第二杯形板和所述另一个第一杯形板形成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并且所述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往回弯曲以便当所述杯形板堆叠时彼此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交换器,。
4、其中,所述第一层状空间和所述第二层状空间被设定成在所述堆叠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厚度尺寸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一杯形板的形状和所述第二杯形板的形状彼此不同,使得形成了不同厚度的所述第一层状空间和所述第二层状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杯形板和所述第二杯形板分别包括用于执行热交换的不同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交换器,其中,抵靠所述第一杯形板和所述第二杯形板中的每一个杯形板的翅片形成在所述第一层状空间的内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层状空间侧上突出出来并抵靠所述第一杯形板的凸状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二杯形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交换器,其中,在堆叠的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
5、部之间在所述堆叠方向上的间隔是预定的不等间隔。6一种车辆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杯形板,所述多个杯形板形成为使得当所述多个杯形板堆叠时、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之间交替地形成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层状空间,其中变速器流体被引入所述第一层状空间,而冷却剂被引入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并且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中,所述多个杯形板的周边端部以液密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执行所述变速器流体和所述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抵靠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中的每一个杯形板的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状空间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杯形板形成所述变速器流体被引入的所述第一层状空间,而所述第二杯形板形成所述冷却剂被引入的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凸状突起形成在所。
6、述第二杯形板上,其中所述凸状突起在所述第二层状空间侧上突出出来并抵靠所述第一杯形板;并且所述凸状突起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所述翅片的堆叠方向上的高度的值。7一种车辆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杯形板和多个第二杯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杯形板和所述多个第二杯形板交替地堆叠;在一个第一杯形板与邻近于上述一个第一杯形板的一个第二杯形板之间在堆叠方向权利要求书CN102466420A2/2页3上的距离以及在上述一个第二杯形板与邻近于上述一个第二杯形板的另一个第一杯形板之间在所述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的距离,其中上述另一个第一杯形板相对于上述一个第二杯形板在所述堆叠方向上设置在与上述一个第一杯形板相反的一侧;。
7、并且所述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往回弯曲以便当所述杯形板堆叠时彼此隔开。权利要求书CN102466420A1/9页4车辆热交换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该车辆热交换器执行在第一热载体与第二热载体之间的热交换。背景技术0002堆叠式热交换器是公知的。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300382JPA1030038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9217992JPA9217992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9166391JPA9166391中描述的堆叠式热交换器即是示例。JPA10300382、JPA9217992和JPA9166391描述了堆叠式热交换器,其中流体热载体,热交换媒介通道管由薄金。
8、属板的堆叠结构形成为多级。JPA10300382、JPA9217992和JPA9166391还提出了用于通过检查发现接头部中的铜焊缺陷的技术,或者用于可靠地或者容易地确认错误的组装的技术等。0003还已经提出了下述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诸如变速器流体冷却器,该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具有当堆叠时其周边边缘部分被以液密方式固定的薄金属碟形板即杯形板,该薄金属碟形板形成为使得第一热载体诸如变速器流体被引入的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热载体诸如冷却剂被引入的第二层状空间交替地形成在薄金属碟形板之间。该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执行在第一热载体与第二热载体之间的热交换。在这种类型的车辆热交换器中,内部翅片例如设置在杯形板之间即。
9、,在层状空间中以便改善热传递性能并且确保强度。而且,车辆热交换器以如下方式制造通过这些杯形板和内部翅片依次交替地堆叠在一起而形成热交换器的芯,然后被在铜焊炉中以液密方式一体地铜焊。而且,同样对于该类型的车辆热交换器,希望减少错误组装,就像在JPA10300382、JPA9217992和JPA9166391中描述的堆叠式热交换器一样。还希望改善冷却性能。这样,存在关于减少错误组装和缺陷以及更可靠地或容易地执行用于减少错误组装和缺陷的检查的改善余地。还存在关于改善冷却性能和由于改善的冷却性能导致的尺寸减小的改善余地。这些课题都不是公知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热交换器,其能够可靠地减少。
10、错误组装,并且能够制成小型的。0005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杯形板,所述多个杯形板形成为使得当所述多个杯形板堆叠时、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之间交替地形成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层状空间,其中第一热载体被引入所述第一层状空间,而第二热载体被引入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并且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中,所述多个杯形板的周边端部以液密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热交换器执行所述第一热载体和所述第二热载体之间的热交换。而且,在作为所述多个杯形板中的一个杯形板的第一杯形板与作为所述多个杯形板中的另一个杯形板的第二杯形板之间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和在所述第二杯形板与作为所述多个杯形板说明书CN102466420。
11、A2/9页5中的另外一个杯形板的另一个第一杯形板之间在所述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的距离,所述第一杯形板和所述第二杯形板形成所述第一层状空间,所述第二杯形板和所述另一个第一杯形板形成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并且所述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往回弯曲以便当所述杯形板堆叠时彼此隔开。0006相应地,从形成第一层状空间的杯形板到形成第二层状空间的第二杯形板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和从第二杯形板到第一杯形板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的距离,并且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往回弯曲使得当杯形板堆叠时它们彼此隔开。结果,能够减少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情况的次数。例如,与当上述距离被设定成相等的距离时相比,。
12、通过可视地检查外部,更容易地确认错误组装或漏装的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而且,当通过依次交替地堆叠杯形板而形成热交换器的芯、然后在铜焊炉中将它们以液密方式铜焊在一起来制造车辆热交换器时,例如,通过可视地检查外部,能够减少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情况的次数,而不用在制造之后执行完全的检查例如,对热载体泄漏的检查。具体地,当通过将在表面上形成有铜层的杯形板铜焊而将杯形板的整个外壁部固定在一起时,因为外壁部的端部被铜焊填充物材料覆盖,所以在铜焊之后可能难以执行外部的可视检查。相反,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往回弯曲使得当杯形板堆叠时它们彼此隔开,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在铜焊之后对外部的可视检查。
13、。而且,例如能够在铜焊之前通过可视地检查外部来减少在铜焊之后在完成之后的错误组装或漏装部件。0007这里,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层状空间可以被设定成在堆叠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厚度尺寸的厚度,并且第一杯形板的形状和第二杯形板的形状可以彼此不同,使得形成不同厚度的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层状空间。相应地,从第一杯形板到第二杯形板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和从第二杯形板到第一杯形板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能够被适当地设定成不同距离。0008而且,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可以分别包括用于执行热交换的不同结构。相应地,相对于在堆叠方向上施加的负载即,检查负载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位移能够制成与第一杯形板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杯形板第二层状。
14、空间不同。结果,能够容易地识别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因此,能够减少被错误组装、漏装或有缺陷的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没有被找出的情况的次数。0009而且,抵靠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中的每一个杯形板的翅片可以形成在第一层状空间的内部,并且在第二层状空间侧上突出出来并抵靠第一杯形板的凸状突起可以形成在第二杯形板上。相应地,对于形成第一层状空间的第一杯形板和形成第二层状空间的第二杯形板,执行热交换的结构能够被制成彼此不同。而且,能够容易地识别被错误组装的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漏装的翅片和在凸状突起中的成形缺陷。相应地,能够减少漏装的翅片或在凸状突起中的变形缺陷没有被找出的情况的次。
15、数。0010而且,在堆叠的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之间在所述堆叠方向上的间隔可以是预定的不等间隔。001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车辆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杯形板,所述多个杯形板形成为使得当所述多个杯形板堆叠时、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之间交替地形成第一层状空间和第二层状空间,其中变速器流体被引入所述第一层状空间,而冷却剂被引入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并且在所述多个杯形板中,所述多个杯形板的周边端部以液密方式固定在说明书CN102466420A3/9页6一起。所述热交换器执行所述变速器流体和所述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抵靠第一杯形板和第二杯形板中的每一个杯形板的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状空间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杯。
16、形板形成所述变速器流体被引入的所述第一层状空间,而所述第二杯形板形成所述冷却剂被引入的所述第二层状空间。凸状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二杯形板上,其中所述凸状突起在所述第二层状空间侧上突出出来并抵靠所述第一杯形板。而且,所述凸状突起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所述翅片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的值。0012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车辆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杯形板和多个第二杯形板。所述多个第一杯形板和所述多个第二杯形板交替地堆叠。在一个第一杯形板与邻近于上述一个第一杯形板的一个第二杯形板之间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以及在上述一个第二杯形板与邻近于上述一个第二杯形板的另一个第一杯形板之间在所述堆叠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成不。
17、同的距离,其中上述另一个第一杯形板相对于上述一个第二杯形板在所述堆叠方向上设置在与上述一个第一杯形板相反的一侧。而且,所述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往回弯曲以便当所述杯形板堆叠时彼此隔开。0013相应地,凸状突起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翅片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的值。因此,与当翅片被如在第一层状空间中那样设置在第二层状空间的内部时相比,能够减小用于变速器流体的车辆热交换器即,变速器流体冷却器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并且车辆热交换器能够制成得更小。例如,对于变速器流体冷却器,热交换能力不需要如用于发动机油的热交换器即,发动机油冷却器那样高。即,不需要循环至变速器侧的那么多的冷却剂,所以用于冷却剂的流。
18、动路径即,第二层状空间能够比用于变速器流体的流动路径即,第一层状空间窄,并且使用凸状突起来替代翅片,所以变速器流体冷却器能够被制成得更小。此外,因为使用凸状突起来替代翅片,所以如果热交换能力即,热交换性能和热传递性能是相等的,则凸状突起的高度能够被设定成比翅片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小的值,因此变速器流体冷却器能够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制得更小。附图说明0014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0015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设置在车辆中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的框图的示例;0016图2是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并且0017图3是。
19、根据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的示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在本发明中,变速器流体优选地例如是能够在车辆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的液压流体变速器流体。更具体地,该液压流体可以例如是在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或同步啮合双轴平行轴线式自动变速器等中使用的公知的液压流体ATF自动变速器流体、在带式无级变速器带式CVT或牵引式无级变速器中使用的公知的液压流体CVTF、在作为包括差动机构和电动马达的所谓的电动无级变速器的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的公知的液压流体、或者在安装于包括能够将动力输送至发动机轴和外部输出轴的所谓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中的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的公知的液压流体等。说明书CN102466420A。
20、4/9页70019而且,冷却剂优选地是能够被用于冷却诸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内燃发动机并且通过由已知的散热器执行的与外部的热交换来冷却的冷却剂。0020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0021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设置在车辆10中的冷却系统2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中,冷却系统20例如包括散热器30、自动调温器40、水泵50、加热器芯60和可以应用本发明的车辆热交换器在下文中称为热交换器70。图1中示出的实箭头指示冷却剂CLT的流动,并且虚箭头指示变速器流体FLD在下文中称为流体FLD的流动。0022散热器30接收从安装在车辆10中的发动机100的水套的出口102流出的用于发。
21、动机100的冷却剂CLT,通过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冷却冷却剂CLT,并且将冷却后的冷却剂CLT从出口34排出到自动调温器40的入口42中。0023例如,直到冷却剂CLT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温度,自动调温器40关闭入口42侧上的阀以防止冷却剂CLT从入口42流动到出口44。另一方面,例如,当冷却剂CLT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温度时,自动调温器40打开入口42侧上的阀以允许冷却剂CLT从入口42流动到出口44,冷却剂CLT然后从所述出口44流出到水泵50。而且,自动调温器40从入口46接收流过发动机100的水套中的旁通流动路径104的冷却剂CLT,并且将该冷却剂CLT从出口44引导至水泵50。而且,自动调。
22、温器40从入口48接收流过加热器芯60的冷却剂CLT,并且将该冷却剂CLT从出口44引导至水泵50。0024水泵50例如设置在发动机100中,并且经由自动调温器40抽出冷却剂CLT并将其供应至发动机100的水套,发动机100的水套将冷却剂CLT引导至各种部件。0025加热器芯60接收从发动机100的水套的出口106流出的冷却剂CLT,并且执行在该冷却剂CLT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由此产生暖空气。0026热交换器70包括冷却剂入口72,其接收从发动机100的水套的出口108流出的冷却剂CLT;冷却剂出口74,其在冷却剂CLT流过热交换器70自身的内部之后将冷却剂CLT引导至加热器芯60;流体入口7。
23、6,其接收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在下文中称为自动变速器110流出的流体FLD;和流体出口78,其在流体FLD流过热交换器70自身的内部之后将该流体FLD引导至自动变速器110。这样构造的热交换器70执行在用作从流体入口76接收的第一热载体的流体FLD与用作从冷却剂入口72接收的第二热载体的冷却剂CLT之间的热交换。即,热交换器70是执行在流体FLD与冷却剂CLT之间的热交换的用于变速器流体的热交换器,即,变速器流体冷却器。0027对于这样构造的冷却系统20,从发动机100的水套流出的冷却剂CLT例如通过水泵50穿过加热器芯60和热交换器70而返回到水套。而且,例如,当自动调温器40的阀关闭时,从发。
24、动机100的水套流出的冷却剂CLT流过旁路流动路径104并且通过水泵50返回到水套。另外,例如,当自动调温器40的阀打开时,从发动机100的水套流出的冷却剂CLT流过散热器30并且通过水泵50返回到水泵50。0028而且,在热交换器70中,例如,当热交换器70较冷在暖机期间时,热量从已经通过发动机100变暖的冷却剂CLT传递至流体FLD,使得流体FLD快速地变暖,这又促进了自动变速器110的变暖,由此改善了燃料效率。另一方面,在暖机之后,热量被传递至已经通过自动变速器110变暖的冷却剂CLT,所以流体FLD被冷却,并因此冷却了自动变速器110。说明书CN102466420A5/9页80029图。
25、2是热交换器70的剖视图。在图2中,除了上述的冷却剂入口72、冷却剂出口74、流体入口76和流体出口78之外,热交换器70还包括流体侧杯形板80,其用作第一杯形板;冷却剂侧杯形板82,其用作第二杯形板;基板86,其用作在芯主体84的堆叠方向上的一侧抵靠杯形板例如,流体侧杯形板80的端板,所述芯主体84由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堆叠形成;和顶板88,其用作在芯主体84的堆叠方向上的另一侧抵靠杯形板例如,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端板。流体侧杯形板80、冷却剂侧杯形板82和顶板88每一个均由薄金属板形成。而且,基板86是当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依次堆叠时用作基部的厚金属板例如。
26、,比流体侧杯形板80充分厚的铝板。该基板86用作用于将热交换器70安装至车辆10例如,至自动变速器110的加强构件。在图2中,出于便利的缘故,穿过冷却剂入口72的中心的横截面和穿过流体入口76的中心的横截面在同一平面上示出。而且,冷却剂出口74和流体出口78设置在顶板88的表面上,就像冷却剂入口72和流体入口76那样。替代地,冷却剂出口74和流体出口78可以设置在基板86的表面上。0030在流体侧杯形板80中,例如通过挤压成形在大约02MM至05MM厚的铝板中形成冷却剂流动孔部80A和流体流动孔部80B,冷却剂流动孔部80A允许冷却剂CLT流动并对应于冷却剂入口72和冷却剂出口74,流体流动孔。
27、部80B允许流体FLD流动并对应于流体入口76和流体出口78。而且,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中,例如通过挤压成形在大约02MM至05MM厚的铝板中形成冷却剂流动孔部82A和流体流动孔部82B,冷却剂流动孔部82A允许冷却剂CLT流动并对应于冷却剂入口72和冷却剂出口74,流体流动孔部82B允许流体FLD流动并对应于流体入口76和流体出口78。0031而且,在其表面上形成有铜层的多个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以堆叠的方式形成即,组装,使得用作流体FLD被引入的第一层状空间的流体流动层状空间在下文中称为流体流动层90和用作冷却剂CLT被引入的第二层状空间的冷却剂流动层状空间在下文中称为冷却剂。
28、流动层92交替地形成在所述多个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之间。多个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在它们的周边边缘部分处通过铜焊以液密方式固定在一起。即,通过流体侧杯形板80和流体流动层90交替地堆叠在一起,流体侧杯形板80形成流体流动层90,而冷却剂侧杯形板82形成冷却剂流动层92。流体流动层90也是流体FLD的流动路径即,通道,并且冷却剂流动层92也是冷却剂CLT的流动路径,所以热交换器70是执行在流体流动层90中的流体FLD与冷却剂流动层92中的冷却剂CLT之间的热交换的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因此,冷却剂流动孔部80A、流体流动孔部80B、冷却剂流动孔部82A和流体流动孔部8。
29、2B以预定形状形成使得堆叠的板以液密方式铜焊在一起,同时用作当将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交替地堆叠在一起时的定位孔。例如,作为流体流动孔部80B的内周边边缘并且被翻边成形以便朝向冷却剂侧杯形板82侧突出出来的环形突起被以液密方式铜焊同时装配到流体流动孔部82B中,朝向流体侧杯形板80突出出来的凸缘部分形成在所述流体流动孔部82B上。而且,作为冷却剂流动孔部82A的内周边边缘并且被翻边成形以便朝向流体侧杯形板80突出出来的环形突起被以液密方式铜焊,同时装配到冷却剂流动孔部80A中,朝向冷却剂侧杯形板82突出出来的凸缘部分形成在所述冷却剂流动孔部80A上。此外,流体流动孔部80B还用作。
30、当将流体侧杯形板80堆叠到基板86上时的定位孔。因此,对应于流体流动孔部80B即,环说明书CN102466420A6/9页9形突起的定位凹部86A例如通过挤压成形形成在基板86中,使得在流体流动孔部80B上翻边成形的环形突起装配到基板86中。0032用作抵靠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翅片的内部翅片94设置成在流体流动层90内部跨过整个流体流动层90。而且,朝向冷却剂流动层92突出出来并且抵靠流体侧杯形板80的多个单独的凸状突起96以大约相等的密度例如形成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上。设置内部翅片94和凸状突起96这两者以便改善在流体FLD与冷却剂CLT之间执行热交换期间的热传递性能。这样。
31、,内部翅片94和凸状突起96两者均是执行在流体FLD与冷却剂CLT之间的热交换的结构,但是它们的用于执行热交换的结构与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不同。另外,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两者均用薄金属板形成,所以设置内部翅片94和凸状突起96这两者以便确保具体地相对于在堆叠方向上的负载的强度。例如通过对冷却剂侧杯形板82挤压成形来形成凸状突起96。换句话说,凸状突起96是通过对冷却剂侧杯形板82挤压成形而形成的凹陷即,凹坑。0033这里,将详细描述内部翅片94的结构被应用在流体侧杯形板80上在流体流动层90中并且凸状突起96的结构被应用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上在冷却剂流动层92中。
32、的情况。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200的示例的剖视图。在该热交换器200中,流体侧杯形板206和冷却剂侧杯形板208在基板202与顶板204之间交替地堆叠在一起,使得流体流动层210和冷却剂流动层212在它们之间交替地形成。在热交换器200中,抵靠流体侧杯形板206和冷却剂侧杯形板208的内部翅片214设置在流体流动层210内部以及冷却剂流动层212内部。即,在热交换器200中,从流体侧杯形板206到冷却剂侧杯形板208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在下文中称为流体侧P至冷却剂侧P的距离和从冷却剂侧杯形板208到流体侧杯形板206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在下文中称为冷却剂侧P至流体侧P的距离被设定成大致相同。
33、的距离。当从外部观察芯主要部分216时,板似乎以相等的间距堆叠。因此,如果当热交换器200被组装时流体侧杯形板206和冷却剂侧杯形板208被错误地组装或者如果一个板被遗漏即,漏装,则例如可能不容易通过在组装之后的可视的检查来确定存在漏装的板或者流体侧杯形板206和冷却剂侧杯形板208被错误地组装。0034因此,为了更容易地通过在组装之后的可视的检查来识别漏装的板或板的错误组装,当在组装之后从外部观察芯主体84时,板被以不等的间距堆叠,即,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流体侧P至冷却剂侧P的距离和冷却剂侧P至流体侧P的距离被制成不同的距离。而且,例如流至热交换器70的冷却剂CLT的量比流。
34、至散热器30的冷却剂CLT的量小得多,所以即使冷却剂流动层92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尺寸被制成更厚的,冷却剂CLT的流量也将不会增加那么多。因此,没有必要使冷却剂流动层92足够厚以便设置内部翅片94。相应地,从通过在冷却剂流动层92上不设置内部翅片94而使冷却剂流动层92非常薄的观点出发,使用凸状突起96的结构来代替内部翅片94,以便确保强度并且相对于强度降低和由于缺少内部翅片而导致的热交换性能的降低改善了热传递性能。此时,即使使用凸状突起96的结构来代替内部翅片94,也能够同样确保在流体侧热释放量QF与冷却剂侧热释放量QC之间的平衡。另外,例如,对于与自动变速器110的流体FLD一起使用的热交换。
35、器,热交换能力不必须如对于与发动机油一起使用的热交换器的那样高。0035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热交换器70中,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上在冷却剂流说明书CN102466420A7/9页10动层92中使用了凸状突起96的结构而没有使用内部翅片94的结构。因此,与冷却剂流动层92的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对应的、凸状突起96的高度即,冷却剂流动层92从冷却剂流动层92侧上的平坦部分的表面在堆叠方向上突出出来的量的尺寸被设定成比与流体流动层90的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对应的、内部翅片94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小的值。例如,凸状突起96的高度即,冷却剂流动层92的厚度通过预先测试来获得并且考虑到凸状突起96。
36、的数量和形成位置以及在流体侧热释放量QF与冷却剂侧热释放量QC之间的热平衡来设定。0036如上所述,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被设定成在堆叠方向上具有不同厚度尺寸的厚度。而且,流体侧杯形板80的形状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形状被形成为彼此不同,使得形成了不同厚度的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例如配合不同厚度中的每个厚度。例如,分别形成流体侧杯形板80的冷却剂流动孔部80A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流体流动孔部82B处的凸缘部分在堆叠方向上突出,从而分别对应于具有不同厚度的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而且,流体侧杯形板80的外壁部80C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外壁部82C在堆叠方向上突出。
37、出来,从而分别对应于具有不同厚度的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同时还在堆叠方向上突出相同的量,从而对应于当堆叠时在板之间的液密铜焊。这样,流体侧杯形板80的形状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形状形成为分别对应于具有不同厚度的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所以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热交换器70具有其中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流体侧P至冷却剂侧P的距离和冷却剂侧P至流体侧P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距离的结构。0037在热交换器70中,对于作为最低水平面的基板86,通过从基板86向上以该顺序堆叠流体侧杯形板80、内部翅片94、冷却剂流动层92、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内部翅片94等来形成芯主体84,并。
38、且顶板88作为最高的水平面堆叠在顶部。而且,例如,通过在铜焊炉中以液密方式将这些部件铜焊在一起来制造热交换器70,然后在制造之后执行完全的检查例如,对流体FLD和冷却剂CLT泄漏执行检查。当具有在堆叠的状态下以该系列过程来形成芯主体84的板的芯主体84的外部观察时,根据板是否以预定的不同间距堆叠,容易确定流体侧杯形板80、冷却剂侧杯形板82、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等是否被堆叠。相应地,能够容易地减小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情况的次数。而且,例如,通过在铜焊之前可视地检查外部能够在铜焊之前纠正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情况,。
39、这节省了对已经被错误组装或漏装了部件的芯主体进行不需要的铜焊的工作。具体地,当对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进行铜焊时,如果该结构使得杯形板80和82的整个外壁部80C和82C分别固定在一起,则因为外壁部80C和82C的端部被铜焊填充物材料覆盖,所以在铜焊之后可能难以可视地检查芯主体84的外部。因此,为了便于外部的可视检查,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热交换器70中,流体侧杯形板80的外壁部80C的端部80C1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外壁部82C的端部82CL往回弯曲使得当堆叠时它们彼此隔开。即,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被以变得从铜焊密封部即固定部朝向外壁部80C和外壁部82C的外周边。
40、边缘更远离彼此的形状形成。结果,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间,并且在其间的这些空间能够适当地可视地确认。0038而且,在热交换器70中,当芯主体84已经形成时,根据是否设置了内部翅片94以说明书CN102466420A108/9页11及是否适当地形成了凸状突起96,相对于在芯主体84的堆叠方向上施加的负载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位移被认为是不同的。因此,相对于在芯主体84的堆叠方向上施加的预定负载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位移例如用在堆叠的状态下以该系列过程来形成芯主体84的板来检测。相应地,漏装的内部翅片94以及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凸状突起96中的成形缺陷能够通过高度位移的不同容易地识别。相应地,能够减少漏装的。
41、内部翅片94以及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凸状突起96中的变形缺陷没有被找出的情况的次数。具体地,通过在铜焊之前根据该负载执行检查,能够在铜焊之前添加漏装的内部翅片94并且替换其中在凸状突起96中存在成形缺陷的冷却剂侧杯形板82,这节省了对漏装了内部翅片94或者在凸状突起96中存在成形缺陷的芯主体进行不必要的铜焊的工作。上述预定的负载是预先通过测试获得的检查负载,并且被设定为使得例如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位移存在差异。0039而且,在热交换器70中,与图3中的热交换器200相比,能够减小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并且热交换器70能够被制成得到更小,同时确保相等的热交换能力热交换性能和热传递性能和强度。0040。
42、如上所述,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从形成流体流动层90的流体侧杯形板80到形成冷却剂流动层92的冷却剂侧杯形板82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即,流体侧P至冷却剂侧P的距离和从冷却剂侧杯形板82到流体侧杯形板80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即,冷却剂侧P至流体侧P的距离被设定成不同的距离,并且流体侧杯形板80的外壁部80C的端部80C1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外壁部82C的端部82CL往回弯曲使得当堆叠时它们彼此隔开。结果,能够减小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情况的次数。例如,与当流体侧P至冷却剂侧P的距离被设定成与冷却剂侧P至流体侧P大致相等的距离时相比,更容易地对错误组装的或者漏装的流体侧。
43、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进行确认。而且,当通过依次交替地堆叠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然后在铜焊炉中以液密方式将它们铜焊在一起而通过形成热交换器70的芯主体84来制造热交换器70时,例如,通过可视地检查外部,能够减少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被错误组装或漏装的情况的次数,而不用在制造之后执行完全的检查例如,对流体FLD和冷却剂CLT泄漏执行检查。具体地,当通过将在其表面上形成有铜层的杯形板铜焊而将杯形板的整个外壁部固定在一起时,因为外壁部的端部被铜焊填充物材料覆盖,所以在铜焊之后可能难以执行外部的可视检查。相反,对于该示例性实施例,杯形板的外壁部的端部80CL和82。
44、CL往回弯曲使得当杯形板堆叠时它们彼此隔开,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在铜焊之后对外部的可视检查。而且,例如能够在铜焊之前通过可视地检查芯主体84的外部来减少在铜焊之后即在完成之后的错误组装或漏装部件。0041而且,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的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尺寸被设定成不同的厚度,并且流体侧杯形板80的形状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形状被形成为彼此不同,使得形成不同厚度的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流动层92。结果,流体侧P至冷却剂侧P的距离和冷却剂侧P至流体侧P的距离能够被适当地设定成不同距离。0042而且,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流体侧杯形板80和第二杯形板,用于执行热交换的结。
45、构是不同的。因此,相对于在堆叠方向上施加的检查负载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位移能够被制成与流体侧杯形板80流体流动层9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冷却剂流动层92不同。结果,能够容易地识别错误组装的和漏装的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说明书CN102466420A119/9页12因此,能够减少被错误组装、漏装或有缺陷的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没有被找出的情况的次数。0043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抵靠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内部翅片94被设置在流体流动层90内部,并且突出出来至冷却剂流动层92侧并抵靠流体侧杯形板80的凸状突起96被设置在冷却剂侧杯形板82上。结果,对。
46、于形成流体流动层90的流体侧杯形板80和形成冷却剂流动层92的冷却剂侧杯形板82,执行热交换的结构能够制成彼此不同。而且,能够容易地识别被错误组装的流体侧杯形板80和冷却剂侧杯形板82、漏装的内部翅片94、和在凸状突起96中的成形缺陷。相应地,能够减少漏装的内部翅片94和凸状突起96中的变形缺陷没有被找出的情况的次数。0044而且,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冷却剂侧杯形板82的凸状突起96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内部翅片94的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的值。因此,与当内部翅片94被如它们在流体流动层90中那样设置在冷却剂流动层92的内部时相比,能够减小热交换器70的堆叠方向上的高度并且热交换器70能。
47、够制成得更小。例如,对于用于流体FLD的热交换器即,变速器流体冷却器,热交换能力不必须如用于发动机油的热交换器那样高。即,不需要循环至自动变速器110侧的那么多的冷却剂,所以用于冷却剂CLT的流动路径即,冷却剂流动层92能够比用于流体FLD的流动路径即,流体流动层90窄,并且使用凸状突起96来替代内部翅片94,所以热交换器70能够被制成小很多。此外,因为使用凸状突起96来替代内部翅片94,所以如果热交换能力即,热交换性能和热传递性能是相等的,则凸状突起96的高度能够被设定成小于内部翅片94的堆叠方向上的高度的值,因此热交换器70能够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制得更小。0045在下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地。
48、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在其它模式中。0046例如,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热交换器70是执行在流体FLD与冷却剂CLT之间的热交换的变速器流体冷却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可以应用到能够执行在第一热载体与第二热载体之间的热交换的任何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其中第一热载体是冷却剂CLT而第二热载体是流体FLD的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或者其中第一热载体是冷却剂或发动机油而第二热载体是发动机油或冷却剂的堆叠式车辆热交换器等。0047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或构造。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各种改进和等效布置。另外,尽管以各种组合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和构造的各种元件,但是包括更多、更少或者仅单个元件的其它组合和构造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466420A121/3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66420A132/3页14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66420A143/3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66420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