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用的箍套.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9971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7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2412.X

申请日:

2002.05.01

公开号:

CN1518674A

公开日:

2004.08.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2B 6/38申请日:20020501授权公告日:200701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38

主分类号:

G02B6/38

申请人:

株式会社大桥技研;

发明人:

吉谷清; 畝目和彦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6.21 JP 188364/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用的箍套,其涉及将光纤连接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良好地进行管的固定和成形,并且容易制造。作为其解决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前端部的一个中,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8),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4),在箍套的基部(2),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4)的后端部埋设在设于上述基部(2)上的凸缘部(5)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 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 其特征在于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前端部的一个中,在一个部位, 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的 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 在箍套的基部,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 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中。
2: 一种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 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 其特征在于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这两个端部中,在一个 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或在筒内突出的突 起部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 在箍套的基部,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 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中。
3: 一种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 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 其特征在于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的一个中,在一个部 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 部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 在箍套的基部,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 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中,另一方面,使上述管的前端部接触 直径增加的基部的前端突出部接触。
4: 一种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 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 其特征在于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这两个端部中,在一个 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或在筒内突出的突 起部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 在箍套的基部,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 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中,另一方面,使上述管的前端部接触 直径增加的基部的前端突出部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按照呈V 字形,切入上述管的端部的内壁面的方式,形成上述切入部。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按照呈V 字形,切入上述管的端部的内壁面的方式,形成上述切入部。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按照呈V 字形,切入上述管的端部的内壁面的方式,形成上述切入部。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按照呈V 字形,切入上述管的端部的内壁面的方式,形成上述切入部。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按照上 述管的端部在筒内,呈V字形突出的方式,形成突起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按照上 述管的端部在筒内,呈V字形突出的方式,形成突起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基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后方侧,形成光纤的插入部; 从该插入部,朝向上述凸缘部的前方,形成伴随朝向前端的延伸, 内径逐渐缩小的锥状的插入孔。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基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后方侧,形成光纤的插入部; 从该插入部,朝向上述凸缘部的前方,形成伴随朝向前端的延伸, 内径逐渐缩小的锥状的插入孔。

说明书


光连接器用的箍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光纤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

    背景技术

    在过去,在采用光纤的光通信中,象图6所示的那样,为了将光纤42之间连接,采用光连接器用的箍套43。在该箍套43的内部,固定保持有光纤42,从套管41的两侧插入,将光纤之间进行光连接。另外,在箍套43中,在与套管41嵌合的部分,从精度和增强的目的来说,采用包敷金属等的管的结构。

    另外,作为目前实际使用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地种类,箍套中的与套管嵌合的部分,即,上述管的外径为2.5mm的SC型(Single fibercoupling opical Connector)等,另外,外径为1.25mm的MU型(Miniature-Unit coupling optical connector)等的箍套成为主流,在世界上,2.5mm的SC型成为标准,另外,近年,1.25mm的箍套的需要增加。

    作为包敷上述金属等的管的结构,公开有图7所示的箍套50(JP特公平5-23402号)。该箍套50通过成形树脂,包覆设置不同直径的凹凸部52的金属管51。另外,通过上述凹凸部52,与模制树脂粘接力提高,可防止金属管的脱出。

    此外,象图8所示的那样,公开有采用具有通孔61的硬质部件62的箍套(JP特开平7-168054号文献)。在该箍套中,从浇注口浇注的树脂供给形成凸缘63的空腔部,另外,通过通孔61,供给硬质部件62的内侧,进行树脂成形。象这样,通过树脂填充到通孔61中的树脂成形,防止硬质部件62的脱落。

    还有,上述金属管中设置凹凸部的结构的方式具有下述担心,即,形成这样的凹凸部的加工复杂,在树脂成形时,管的凹凸部使树脂的流动性也变差,对树脂的填充造成妨碍。另外,在上述凹凸部中,无法获得管的防转的作用效果。另外,由于在管中,具有前后的区别,故在作业步骤的自动处理时,必须要求判断管的前后的步骤。

    另外,对于在金属管中,开设有树脂通过的通孔的结构,具有下述的可能性,即,特别是在金属管的直径较小的场合,通孔微小,并且通过树脂的流动变差,另外,通过多个通孔的树脂混合,在箍套的前端部附近,产生树脂的溶接层,无法良好地进行树脂成形。

    此外,在将金属管安装于模具中时,首先必须检测通孔的位置,然后,在模具内的确定的方向,设置该通孔,自动地进行该通孔的位置的检测,在该场合,具有必须要求高级的装置,对作业步骤的自动化造成妨碍的问题。对于箍套这样的,大量生产的制品的制造,制造步骤的自动化成为重要课题。

    另外,在将箍套相对套管插入,抽出时,在管上作用有纵向的力,另外,在与该套管嵌合时,还沿旋转管的方向作用力,管本身旋转,故该方式是不好的。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的固定和成形良好地实现,容易制造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

    发明的公开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前端部的一个中,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8,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4,在箍套的基部2,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并且该管4的后端部埋设在设于上述基部2上的凸缘部5中。

    通过上述管的内嵌成形,在形成于圆筒的后端部,或前端部上的切入部8的内部,填充树脂,另外,在上述突起部9的周围,填充树脂,以固定方式保持管4,防止管的旋转和脱落。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这两个端部中,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8,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4,在箍套的基部2,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5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的一个中,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8,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4,在箍套的基部2,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5中,另一方面,使上述管的前端部接触直径增加的基部的前端突出部6。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这两个端部中,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8,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4,在箍套的基部2,通过内嵌成形方式包覆上述管,该管的后端部埋设在设于上述基部上的凸缘部5中,另一方面,使上述管的前端部与直径增加的基部的前端突出部6接触。

    还有,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方案,象这样构成,即,按照呈V字形,切入上述管的端部的内壁面的方式,形成上述切入部8。

    再有,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方案,象这样构成,即,上述管的端部在筒内呈V字形突出,形成上述突起部9。

    另外,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方案,象这样构成,即,在上述基部2,在上述凸缘部5的后方侧,形成光纤的插入部,从该插入部,朝向上述凸缘部的前方,形成伴随朝向前端的延伸,内径逐渐缩小的锥状的插入孔15。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箍套的剖面的图;图2为表示实施例的,由箍套包覆的管(a),(b),(c)的图;图3为表示实施例的,由箍套包覆的管(a),(b)的图;图4为表示实施例的另一箍套的剖面的图;图5为说明实施例的,箍套的树脂成形的图;图6为表示箍套之间的接合的图;图7为表示已有实例的箍套的图;图8为表示已有实例的箍套的树脂成形的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箍套1。在该箍套1中,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箍套的基部2的嵌合部3,包覆有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圆筒状的管4,在基部2的轴心部,形成用于插入光纤箍套的插入孔13。

    箍套1为以内嵌(インサ一ト)方式形成有管4的树脂成形件。该箍套1的基部2采用作为合成树脂材料的LCP(液晶聚合物)等。在采用金属制的管4的场合,金属材料采用不锈钢(SUS),或镍材料等。在采用非金属制的管4的场合,采用氧化锆、陶瓷系、环氧树脂等的材料。无论如何,管4的材料可为可实现表面的高精度的研磨,适合内嵌成形的硬质材料。

    在箍套1的基部2的基本中间部,具有外形直径扩大的凸缘部5,在该凸缘部5的前方,通过嵌合部3,形成前端突出部6,从该凸缘部5到后方,成一体形成有光纤的插入部11。该前端突出部6的外部直径大于嵌合部3,在该前端突出部6与嵌合部3之间,形成环状的台阶部12,管4包覆上述嵌合部3,该管4的前端部与上述台阶部12接触。通过该台阶部12,防止管4的脱落。管4的后端部埋设于凸缘部5的内部,将该管4插入到凸缘部5中的前后间隔的基本中间部,以保持方式将管4的后部固定。

    另外,设置于箍套1的轴心部的插入孔13包括内径较大的第1插入孔14,伴随朝向前端的延伸,内径逐渐减小的第2插入孔15和内径较小的第3插入孔16。上述第1插入孔14和第2插入孔15为插入处于受到包覆的状态的光纤的部分,第3插入孔16为插入去除了包覆部的导线束的部分。

    在上述管4中,在筒的端部,设置有切入部8,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图2为表示上述切入部8的各种结构,任何的切入均在管4的端部周围,以等间距而在4个部位实现。该图2(a)表示呈V字状切入切入管4的内壁面的结构21,图2(b)为将管4的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呈V字状切入的结构22,图2(c)表示呈U字状切入管4的内壁面的结构23。无论如何,可根据需要,采用管4的剖面朝向沿纵向变化的结构的切入。

    切入部8象图1所示的那样,具有仅仅设置于管4的后端部的形式,仅仅设置于管的前端部的形式,以及象图4所示的那样,设置于管4的后端部与前端部这两者的形式。在这些形式的任何形式中,树脂填充于切入部8的内部,由此,以固定方式将管4保持于箍套的基部2,具有管4的防止旋转和防止脱落的作用。

    对于本实施例的箍套1,切入部8可位于管4的前端部,后端部的任何一个中。由此,对于制造步骤,省略逐一地判断管4的前后的方向性(在哪个端部,形成切入部8)的麻烦的步骤。另外,在切入部8设置于管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这两者的形式中,没有管4的方向性的问题,无需判断管4的制造步骤。如果切入部8的个数在1个以上,则获得管4的固定保持的效果,但是如果针对每一个端部,上述个数在3~8的范围内,则形成良好的强度。

    图3表示上述突起部9的各种结构。任何的突起部9均按照等间距形成于管4的端部周围的4个部位。图3(a)表示在管4的端部,设置在筒内突出的V字形的突起的结构25,图3(b)表示管4的端部的筒板的板厚的一半呈舌状朝向筒内弯曲的结构26。无论如何,根据需要,可为管4的剖面朝向纵向而变化的结构。

    另外,上述突起部9,具有仅仅设置于管4的后端部的形式,仅仅设置于管的前端部的形式,以及设置于管4的后端部与前端部这两者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中的任何形式中,树脂填充于突起部9的周围,由此,以固定方式将管4保持于基部2,具有管4的止旋转和防脱落的作用。

    此外,同样对于上述突起部9,由于可位于管4的前端部,后端部的任何一个端部,故对于制造步骤,省略逐一地判断管4的前后的方向性的麻烦的步骤。另外,在突起部9设置于管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这两者的形式中,没有管4的方向性的问题。如果突起部9的个数与上述切入部8相同,针对每一个端部,在3~8的范围内,则形成良好的强度。

    在形成上述管4的场合,对于金属制的管4,按照规定长度切断圆管,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上述切入部8,突起部9。另外,对于非金属制的,比如,氧化锆的管4,对氧化锆粉末进行注射成形,形成在筒的端部,设置上述切入部8、突起部9的圆筒,可对其烧制而得。

    在上述加工后,进行管4的表面的研磨加工。通过上述研磨,使管4的外部直径的正圆度提高。该管4的表面的研磨加工采用所谓的无心研磨方法。该“无心研磨”指在二个砂轮之间,插入加工件,高精度地对加工件的外周进行研磨的含义,大量地进行圆筒物等的研磨。

    在研磨后,将管4送给树脂成形的步骤。此时,象过去实例所示的管的那样,在具有树脂浇注用的孔的场合,或在具有前后的区别的场合,必须判断它们的方位,前后的方向,防止制造步骤的变化,但是,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管4,可省略上述判断的步骤。

    在树脂成形的步骤中,通过机器人(robot)的臂等,持握已传送的管4,将其自动地供给树脂成形的模具。在模具的注射成形中,象图5(a),(b)所示的那样,从浇口18注入的熔融树脂通过腔17的凸缘部,朝向箍套的后端方向移动,另外通过管4的内部,朝向箍套的前端方向移动,将其填充于腔17的内部。同样在熔融树脂通过管4的内部时,管4的切入部8等不妨碍树脂的通过,从整体上,成形树脂的流路是平滑的。通过上述树脂成形,形成箍套。

    于是,按照上述实施例,可通过管4的安装结构,使箍套的接合精度和强度提高,并且牢固地将管4固定于基部2上,防止管4的转动和脱开。另外,同样在箍套的生产步骤中,可省略管的前后等的判断步骤,并且快速地进行管的自动供给,有助于批量生产。另外,同样在管4的内嵌成形中,由于成形树脂的流路是平滑的,故成形树脂均匀地流动,进行良好的树脂成形。象这样,上述箍套的质量,批量生产性和经济性优良。

    如果象上述描述的那样,采用本发明的箍套,由于采用下述方案,其中,在圆筒的后端部,前端部中的其中一者中,通过内嵌成形,包覆形成有切入部或突起部的管,管的后端部埋设于设于基部的凸缘部中,故将管牢固地固定于基部,防止旋转等情况,由于同样在箍套的生产步骤中,无需管的前后等的判断,故实现下述效果,即,有助于批量生产,并且,成形树脂的流路平滑,进行良好的树脂成形,经济性也优良。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箍套,由于采用下述方案,其中,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这两者中,通过内嵌成形,包覆形成有切入部,或突起部的管,管的后端部埋设于设于基部的凸缘部中,故将管牢固地固定于基部,防止旋转和脱落,由于同样在箍套的生产步骤中,无需管的前后等的判断,故实现下述效果,即,有助于批量生产,并且,进行良好的树脂成形,经济性也优良。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箍套,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中的一者中,通过内嵌成形,包覆形成有切入部,或突起部的管,管的后端部埋设于设于基部的凸缘部中,使管的前端部与该前端突出部接触,故将管牢固地固定于基部,防止旋转和脱落,由于同样在箍套的生产步骤中,无需管的前后等的判断,故实现下述效果,即,有助于批量生产,并且,成形树脂的流路平滑,进行良好的树脂成形,经济性也优良。

    还有,按照本发明的箍套,在圆筒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这两者中,在一个或多个部位,通过内嵌成形,包覆形成有切入部,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的管,使管的前端部与该前端突出部接触,故将管牢固地固定,防止旋转和脱落,由于同样在箍套的生产步骤中,无需管的前后等的判断,故实现下述效果,即,有助于批量生产,并且,进行良好的树脂成形,经济性也优良。

    再有,按照本发明的箍套,如果采用下述方案,其中,从光纤的插入部,朝向凸缘部的前方,形成伴随朝向前端的延伸,内径慢慢地缩小的锥状的插入孔,故具有下述效果,即,可确保凸缘部的厚度,强度优良,并且光纤的插入和光纤的包覆部确实固定于锥状的插入孔中,光纤的保持稳定。

光连接器用的箍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光连接器用的箍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光连接器用的箍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连接器用的箍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连接器用的箍套.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用的箍套,其涉及将光纤连接的光连接器用的箍套,良好地进行管的固定和成形,并且容易制造。作为其解决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箍套,在该箍套中,以固定方式保持光纤的端部,并且将其从套管的两侧插入,进行光耦合,采用在圆筒的后端部,前端部的一个中,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有填充有树脂的切入部(8),或在筒内突出的突起部(9)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管(4),在箍套的基部(2),通过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