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素拮抗药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压素拮抗药物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托伐普坦英文名Tolvaptan,商品名:Samsca,化学名为N-[4-[(7-氯-2,3,4,5-
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2009
年托伐普坦获美国FDA批准治疗低钠血症的口服型选择性加压素拮抗剂。2011
年托伐普坦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开始在中国生产并销售。该
药是一种选择性加压素V2受体拮抗药,能阻止AVP与肾单元远端的V2受体结
合,使尿液中水排泄物增加,但不改变尿液钠钾分泌及血钾值,降低尿液渗透
压,增加血钠值,故临床上用于治疗因肝硬化,心力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
常综合症(SIADH)所导致的高容量性和等容量性低钠血症。该药具有良好的耐
受性,且不破坏电解质平衡,不良反应较轻。因此,该类结构药物具有较好的
开发应用前景,其化学式如结构(I)所示。
![]()
目前,已报道的托伐普坦的制备工艺路线中,一般是通过7-氯-5-氧代
-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
作为中间体来制备托伐普坦的,中间体7-氯-5-氧
代-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
具有难以制备,路线长,收率低等缺点。
已有报道的路线有:
线路一:
![]()
专利WO2007/026971、FR2867187、JP2009107972以及Bioorg.Med.Chem.,
1999,7:17432-1754中报道了一种共11步反应得到托伐普坦的合成路线。该
反应有以下缺点:1)该反应的单线路线合成,大大降低了总体的收率;2)反
应中还原反采用了价格高且是重金属的氧化铂做催化剂,不适于经济生产和环
境保护;3)各部反应都采用了柱层析方法提纯,不利于工业化生产;4)过程
中还大量采用了一些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有机溶剂,如氯仿做萃取试剂等。因此
该路线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路线二:
![]()
AlejandroCordero-Vargas等在Bioorg.Med.Chem.,2006,14(18):6165-6173
中报道了另一种托伐普坦的合成方法。该路线比较长,共10步,起始原料难以
获得;第一步反应采用一类溶剂1,2-二氯乙烷,不利于环境保护;重排反应及
后两步还原的收率较低等缺点,因此该路线不利于工业化操作和经济工业化生
产。
综上所述,本领域尚缺乏一种收率高、反应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
N-[4-[(7-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基]-2-
甲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领域尚缺乏一种收率高、反应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N-[4-[(7-氯
-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
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
![]()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式(VI)化合物的
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铯、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组合;优选碳酸钠、碳酸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甲苯、二甲苯、乙腈,或其组合;优选二氯
甲烷、乙腈,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110℃,优选
40~10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式(Ⅳ)化合物、式(Ⅴ)与碱催
化剂的摩尔比为1:1~2:1~5;优选为1:1.05:1.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5h。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V)所示的化合物:
![]()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式(IV)化合物的
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有机碱或无机碱,更佳地选自下组:三乙胺、
吡啶、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DBU、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
铯,或其组合;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四氢
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二氯甲烷、乙腈,或其
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10~
4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式(Ⅱ)化合物、式(Ⅲ)化合物
与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1~5;优选摩尔比为1:1.1:2。
在另一优选例中,先加入所述碱催化剂,然后分批加入所述式(III)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0.5-3h。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式(V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
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3)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化合物:
![]()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
或其组合;优选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甲苯、二甲
苯,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50℃,优选
100~13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式(Ⅵ)化合物与碱催化剂的摩
尔比为1:1~5;优选为1: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0.5-2h。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式(VI)化合物或
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式(IV)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托伐普坦)的用途。
在另一优选例中,用式(VI)化合物制备所述式(I)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
(3)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化合物:
![]()
和
用式(VII)化合物制备式(I)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用式(IV)化合物制备所述式(I)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3)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化合物:
![]()
和
用式(VII)化合物制备式(I)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3)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化合物:
![]()
(4)在惰性溶剂中,在酸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I)化合物;
![]()
(5)在惰性溶剂中,用式(VIII)化合物进行氢化还原,得到式(IX)化合物;
![]()
(6)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X)化合物与邻甲基苯甲酰氯反应,得到式(X)化
合物;
![]()
(7)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X)化合物与还原试剂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
![]()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
醇、水、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异丙醇,或其组合,优选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酸催化剂选自下组:甲酸、醋
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或其组合;优选醋酸、盐酸,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30℃,优选
80~11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
醇、异丙醇,或其组合;优选甲醇、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在酸试剂存在下进行;较
佳地,所述的酸试剂选自下组:硝酸、磷酸、盐酸、硫酸,或其组合;优选盐
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氢化还原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催化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硼氢
化钾、硼氢化锂、二氯化锡(或其水合物),或其组合;优选硼氢化钠、硼氢化
钾、二氯化锡(或其水合物),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氢化还原在催化剂在适宜的温
度下分批加入反应体系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
10~3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式(Ⅷ)化合物与还原催化剂的
摩尔比为1:1~5;优选为1:3。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6h。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二氯甲烷、
乙腈、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二氯甲烷、
乙腈,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有机碱和无机碱;更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
组:三乙胺、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DBU、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钾、碳酸铯,或其组合;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10~
4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式(Ⅸ)化合物、邻甲基苯甲酰
氯与碱的摩尔比为1:1~2:1~5;优选为1:1.2:2。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
醇、异丙醇,或其组合;优选甲醇、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反应在还原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还原催化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
硼氢化钾、硼氢化锂,或其组合;优选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还原催化剂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批
加入反应体系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0~30℃,优选为
-5~5℃。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式(Ⅹ)化合物与还原催化剂的摩
尔比为1:1~10,优选为1:1.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
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
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而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类如式(VI)所示的托伐普坦合
成中间体,所述的中间体制备方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大量制备,
并作为中间体用于工业化制备托伐普坦。基于上述发现,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在本文中,术语“托伐普坦”、“Tolvaptan”、“Samsca”或“N-[4-[(7-
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
胺”可互换使用,均指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
![]()
式(VI)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式(VI)化合物可作为中间体,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托伐普坦)。
式(VI)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式(V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优选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较佳地,
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铯、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或其组合;优选碳酸钠、碳酸钾,或其组合。
所述的各反应条件并无特别的限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
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二氯甲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甲苯、
二甲苯,优选二氯甲烷,乙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110℃,优选
40~100℃。
各原料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购买或使用本领域方法制备,各原料的摩尔比没
有特别的限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式(Ⅳ)化合物、式(Ⅴ)
与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1~5;优选为1:1.05:1.5。
式(IV)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V)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式(IV)化合物可作为中间体,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托伐普坦)。
式(IV)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IV)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
进行;较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有机碱或无机碱,更佳地选自下组:三乙胺、
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DBU、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
酸铯,或其组合;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四氢
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二氯甲烷、乙腈,或其
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10~
40℃。
各原料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购买或使用本领域方法制备,各原料的摩尔比没
有特别的限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式(Ⅱ)化合物、式(Ⅲ)
化合物与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1~5;优选摩尔比为1:1.1:2。
式(I)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托伐普坦)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
骤:
(3)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化合物:
![]()
和用式(VII)化合物制备式(I)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制备所述式(I)化合物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I)化合
物;
![]()
(3)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化合物:
![]()
(4)在惰性溶剂中,在酸催化剂存在下,用式(VII)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式(VIII)化合物;
![]()
(5)在惰性溶剂中,用式(VIII)化合物进行氢化还原,得到式(IX)化合物;
![]()
(6)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X)化合物与邻甲基苯甲酰氯反应,得到式(X)化
合物;
![]()
(7)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X)化合物与还原试剂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
![]()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
醇、水、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异丙醇,或其组合,优选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酸催化剂选自下组:甲酸、醋
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或其组合;优选醋酸、盐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30℃,优选
80~11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
醇、异丙醇,或其组合;优选甲醇、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在酸试剂存在下进行;较
佳地,所述的酸试剂选自下组:硝酸、磷酸、盐酸、硫酸,或其组合;优选盐
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氢化还原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催化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硼氢
化钾、硼氢化锂、二氯化锡,或其组合;优选硼氢化钠、硼氢化钾、二氯化锡,
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氢化还原在催化剂在适宜的温
度下分批加入反应体系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
10~3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式(Ⅷ)化合物与还原催化剂的
摩尔比为1:1~5;优选为1:3。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二氯甲烷、
乙腈、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二氯甲烷、
乙腈,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有机碱和无机碱;更佳地,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
组:三乙胺、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DBU、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钾、碳酸铯,或其组合;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10~
4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式(Ⅸ)化合物、邻甲基苯甲酰
氯与碱的摩尔比为1:1~2:1~5;优选为1:1.2:2。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
醇、异丙醇,或其组合;优选甲醇、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反应在还原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较佳地,所述的还原催化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
硼氢化钾、硼氢化锂,或其组合;优选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还原催化剂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批
加入反应体系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0~30℃,优选为
-5~5℃。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所述式(Ⅹ)化合物与还原催化剂的摩
尔比为1:1~10,优选为1:1.5。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合成路线概括如下:
![]()
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Ⅳ)的制备:
将2-氨基-5-氯苯甲酸甲酯(Ⅱ)分散到合适的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的碱催化剂,
在合适的温度下缓慢加入4-硝基-2-甲基-苯甲酰氯(Ⅲ),在合适的温度反应完全,
经适当的后处理便可得到化合物(Ⅳ)。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
二甲苯等,优选二氯甲烷,乙腈;合适的碱催化剂可分为有机碱和无机碱,有
机碱为三乙胺,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DBU等;无机碱为碳酸
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铯等,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温度为0~
50℃,优选10~40℃;适量的2-氨基-5-氯苯甲酸甲酯(Ⅱ)与4-硝基-2-甲基-苯甲
酰氯(Ⅲ)与碱的比为1:1~2:1~5;优选比例为1:1.1:2。
(2)化合物(Ⅵ)的制备:
将化合物(Ⅳ)和4-溴丁酸乙酯(Ⅴ)分散到合适的溶剂中,再加入合适的催化
剂,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经适当的处理得到化合物(Ⅵ)。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甲苯,
二甲苯,乙腈等,优选二氯甲烷,乙腈;合适的碱催化剂为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钾,碳酸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等,优选碳酸钠,碳酸钾。温度为0~
110℃,优选40~80℃;适量的化合物(Ⅳ)与4-溴丁酸乙酯(Ⅴ)与碱的比为1:1~
2:1~5;优选比例为1:1.05:1.5。
(3)化合物(Ⅶ)的制备:
将化合物(Ⅵ)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在合适的温度下进
行关环,经适当的处理得到化合物(Ⅶ)。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甲苯,
二甲苯等,优选甲苯,二甲苯;合适的碱催化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
叔丁醇钾等,优选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温度为80~150℃,优选100~130℃;
适量的化合物(Ⅵ)与碱的比为1:1~5;优选比例为1:2。
(4)化合物(Ⅷ)的制备:
将化合物(Ⅶ)分散在合适的酸性混合液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得
到化合物(Ⅷ)。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甲醇,乙醇,水,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异丙醇
等,优选水;合适的酸催化剂为甲酸,醋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优
选醋酸,盐酸;合适的温度为80~130℃,优选80~110℃。
(5)化合物(Ⅸ)的制备:
将化合物(Ⅷ)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加入合适的还原催化剂,在适当的温
度下进行氢化还原,经适当的处理可得到化合物(Ⅸ)。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优选甲醇,乙醇;合适的酸试
剂为硝酸,磷酸,盐酸,硫酸等,优选盐酸;合适的还原催化剂为硼氢化钠,
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硼氢化钾,硼氢化锂,二氯化锡等,优选硼氢化钠,
硼氢化钾,二氯化锡;适宜的温度分批加入,温度为0~50℃,优选为10~30℃;
适量的化合物(Ⅷ)与还原催化剂比为1:1~5,优选比例为1:3。
(6)化合物(Ⅹ)的制备:
将化合物(Ⅸ)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然后再加入适量
的邻甲基苯甲酰氯,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酰胺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经适当的处
理可得到化合物(Ⅹ)。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
二甲苯等,优选二氯甲烷,乙腈;合适的碱催化剂可分为有机碱和无机碱,有
机碱为三乙胺,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啉,DBU等;无机碱为碳酸
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铯等,优选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温度为0~
50℃,优选10~40℃;适量的化合物(Ⅸ)与邻甲基苯甲酰氯与碱的比为1:1~2:
1~5;优选比例为1:1.2:2。
(7)N-[4-[(7-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
基]-2-甲基苯甲酰胺(Ⅰ)的制备:
将化合物(Ⅹ)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加入合适的还原试剂
进行氢化反应,便可得到N-[4-[(7-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
基)羰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Ⅰ)。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优选甲醇,乙醇;合适的还原
催化剂为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硼氢化钾,硼氢化锂等,优选
硼氢化钠,硼氢化钾;适宜的温度分批加入,温度为-10~30℃,优选为-5~5℃;
适量的化合物(Ⅹ)与还原催化剂比为1:1~10,优选比例为1: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的N-[4-[(7-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Ⅰ)的制备方法,该路线不仅步骤更
短,缩短了工艺的周期,提高了效率,并且该路线具有原料容易获得,操作更
为安全,环境更为友好,产品纯度高,收率好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
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1:
(1)4-氯-2-(2-甲基-4-硝基苯酰胺)苯甲酸甲酯(Ⅳ)的合成
将2-氨基-5-氯苯甲酸甲酯(10.0g,53.88mmol)溶于二氯甲烷(150mL)中,
加入三乙胺(15.1mL,107.75mmol),搅拌15min,然后再分批加入2-甲基-4-硝
基苯甲酰氯(11.83g,59.27mmol),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5h,TLC检测,反应完
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100mL)中,有机相水洗两遍(50mLx2),无水硫酸钠
干燥,旋去二氯甲烷得4-氯-2-(2-甲基-4-硝基苯酰胺)苯甲酸甲酯(Ⅳ)16.91g,收
率为90.0%。
1H-NMR(400MHz,DMSO):δ8.35(s,1H),8.31(s,1H),8.25(s,1H),8.20(s,1H),
7.79(s,1H),7.69(s,1H),3.86(s,3H),2.50(s,3H)。C16H13ClN2O5(M+H)+Calcd:
348.0513,found:348.0510。
(2)化合物(Ⅵ)的合成
将4-氯-2-(2-甲基-4-硝基苯酰胺)苯甲酸甲酯(Ⅳ)(15.0g,43.01mmol)和4-溴
丁酸甲酯(Ⅴ)(8.18g,45.16mmol)溶于乙腈(150mL),搅拌下加入碳酸钾(8.92g,
64.52mmol),加热至回流3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100mL)
中,有机相依次用水(50mL)和饱和食盐水(50mL)进行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
旋干,得化合物(Ⅵ)17.95g,收率为93.0%。
1H-NMR(400MHz,DMSO):δ8.30(s,1H),8.23(s,1H),8.17(s,1H),7.90(s1H),
7.74(s,1H),7.65(s,1H),4.20(m,2H),3.85(s,3H),3.67(s,3H),2.45~2.48(m,5H),
2.10(m,2H)。C21H21ClN2O7(M+H)+Calcd:448.1037,found:448.1042。
(3)化合物(Ⅶ)的合成
将化合物(Ⅵ)(17.0g,37.87mmol)溶于甲苯(150mL)中,加入叔丁醇钾(8.50
g,75.75mmol),升温至120℃,搅拌1h,TLC检测,反应完成。冷至室温。
依次用水(2x50mL)和饱和食盐水(50mL)进行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旋干,得化合物(Ⅶ)13.15g,收率为83.3%。
(4)化合物(Ⅷ)的合成
将化合物(Ⅶ)(13.0g,31.19mmol)溶于醋酸(70mL),浓盐酸(24mL)和水(7
mL)混合溶液中,加热至100℃,搅拌5h,TLC检测,反应完成。冷至室温,
倒入冰水(100mL)中,搅拌15min,搅拌下用4N氢氧化钠溶液将pH=7-8,二氯
甲烷(100mLx3)萃取。依次用水(100mL)和饱和食盐水(100mL)洗涤,无水硫
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产品9.80g,收率为87.5%。
(5)化合物(Ⅸ)的合成
向化合物(Ⅷ)(9.5g,26.48mmol)的浓盐酸(30mL)和乙醇(60mL)悬浊液
中,分批加入SnCl2·2H2O(17.92g,79.44mmol),加毕后于室温反应3.5h。TLC
检测反应完毕,减压旋去乙醇,剩余反应液放置冰箱冷冻过夜,有大量固体析
出,抽滤,滤饼用少量水洗涤后,再用50ml水溶解,边搅拌边滴加20%氢氧化
钠溶液调至pH=9,过滤,用无水乙醇将滤饼进行重结晶,得浅黄色固体,为
化合物(Ⅸ)(6.79g,78.0%)。
(6)化合物(Ⅹ)的合成
将化合物(Ⅸ)(6.5g,19.77mmol)溶于二氯甲烷(80mL)中,加入三乙胺(4.0
g,39.54mmol),搅拌15min,然后再分批加入邻甲基苯甲酰氯(3.67g,23.72
mmol),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50mL)
中,有机相水洗两遍(50mlx2),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二氯甲烷得产品2-甲基
-4-(2-甲基苯酰胺基)苯甲酸(7.62g,86.2%)。
(7)N-[4-[(7-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
基]-2-甲基苯甲酰胺(Ⅰ)的制备
将7-氯-5-羟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
(7.5g,16.78mmol)溶于甲醇
(50ml)溶剂中,于0℃条件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0.96g,25.17mmol),加料完毕
后继续搅拌2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无水
硫酸钠干燥,抽滤以及减压蒸馏得粗品,利用甲醇:石油醚(2:1)重结晶,得到
白色固体托伐普坦7.31g,97.0%。
实施例2:
(1)4-氯-2-(2-甲基-4-硝基苯酰胺)苯甲酸甲酯(Ⅳ)的合成
将2-氨基-5-氯苯甲酸甲酯(10.0g,53.88mmol)溶于二氯甲烷(150mL)中,
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3.9g,107.75mmol),搅拌15min,然后再分批加入2-甲基
-4-硝基苯甲酰氯(11.83g,59.27mmol),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5h,TLC检测,
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100mL)中,有机相水洗两遍(50mLx2),无水
硫酸钠干燥,旋去二氯甲烷得4-氯-2-(2-甲基-4-硝基苯酰胺)苯甲酸甲酯
(Ⅳ)17.29g,收率为92.0%。
(2)化合物(Ⅵ)的合成
将4-氯-2-(2-甲基-4-硝基苯酰胺)苯甲酸甲酯(Ⅳ)(15.0g,43.01mmol)和4-溴
丁酸甲酯(Ⅴ)(8.18g,45.16mmol)溶于乙腈(150mL),搅拌下加入碳酸钠(6.84g,
64.52mmol),加热至回流3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100mL)
中,有机相依次用水(50mL)和饱和食盐水(50mL)进行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
旋干,得化合物(Ⅵ)17.57g,收率为91.0%。
(3)化合物(Ⅶ)的合成
将化合物(Ⅵ)(15.0g,33.42mmol)溶于甲苯(130mL)中,加入叔丁醇钾(7.50
g,66.84mmol),升温至120℃,搅拌1h,TLC检测,反应完成。冷至室温。
依次用水(2x50mL)和饱和食盐水(50mL)进行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旋干,得化合物(Ⅶ)11.70g,收率为84.0%。
(4)化合物(Ⅷ)的合成
将化合物(Ⅶ)(13.0g,31.19mmol)溶于醋酸(70mL),浓盐酸(24mL)和水(7
mL)混合溶液中,加热至100℃,搅拌5h,TLC检测,反应完成。冷至室温,
倒入冰水(100mL)中,搅拌15min,搅拌下用4N氢氧化钠溶液将pH=7-8,二氯
甲烷(100mLx3)萃取。依次用水(100mL)和饱和食盐水(100mL)洗涤,无水硫
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产品9.52g,收率为85.1%。
(5)化合物(Ⅸ)的合成
向化合物(Ⅷ)(9.0g,25.09mmol)的浓盐酸(30mL)和乙醇(60mL)悬浊液
中,分批加入SnCl2·2H2O(16.98g,75.26mmol),加毕后于室温反应3.5h。TLC
检测反应完毕,减压旋去乙醇,剩余反应液放置冰箱冷冻过夜,有大量固体析
出,抽滤,滤饼用少量水洗涤后,再用50ml水溶解,边搅拌边滴加20%氢氧化
钠溶液调至pH=9,过滤,用无水乙醇将滤饼进行重结晶,得浅黄色固体,为
化合物(Ⅸ)(6.61g,80.1%)。
(6)化合物(Ⅹ)的合成
将化合物(Ⅸ)(6.5g,19.77mmol)溶于二氯甲烷(80mL)中,加入三乙胺(4.0
g,39.54mmol),搅拌15min,然后再分批加入邻甲基苯甲酰氯(3.36g,21.75
mmol),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50mL)
中,有机相水洗两遍(50mlx2),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二氯甲烷得产品2-甲基
-4-(2-甲基苯酰胺基)苯甲酸(8.08g,91.4%)。
(7)N-[4-[(7-氯-2,3,4,5-四氢--5-羟基-1H-1-苯并氮杂
-1-基)羰基]-3-甲基苯
基]-2-甲基苯甲酰胺(Ⅰ)的制备
将7-氯-5-羟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
(7.5g,16.78mmol)溶于甲醇
(50ml)溶剂中,于0℃条件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0.96g,25.17mmol),加料完
毕后继续搅拌2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无
水硫酸钠干燥,抽滤以及减压蒸馏得粗品,利用甲醇:石油醚(2:1)重结晶,得
到白色固体化合物(Ⅰ)7.18g,95.1%。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
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