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收剂层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产品,该多层产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层、一个吸收剂中间层和一个第二层。该第一层含有至少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而且第一和/或第二层至少局部具有液体渗透性。
国际专利95/03019公开了一种多层产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一吸收剂材料设置于一个顶层和一个底层之间。该吸收剂材料被加工成多个条带,并且将一种粘接剂沿加工方向涂覆在这些条带之间。该粘接剂能够将顶层和底层粘接到一起。因此,该吸收剂材料的侧面将被密封起来。欧洲专利0846455A1也公开了一种多层产品的制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粘接剂横向条带被施加到基片上,以便随后将一个顶层粘接到其上。除了沿加工方向进行密封外,还要通过将另外一个顶层和底层安装到该三层产品上而实现横向密封。这种额外的密封可通过下述方式而得以实现:施加一种热塑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加热,直到到达软化点。这样,吸收剂材料就会或多或少地被烧结到相邻的顶层和底层上。WO97/07761公开了采用一种无纺材料将吸收剂层包覆起来的方法。与吸收剂材料相比,这种无纺材料应该非常致密,这是由其特性决定的。WO01/39707也公开了一种多层产品的制造方法,该产品具有一个位于一个顶层和一个底层之间的吸收材料。该顶层具有液体渗透性,而且应该为无纺材料、薄膜、合成材料或类似物。该底层优选具有一种纺粘型无纺材料和一种熔喷无纺材料。由于该底层的设计,应该能够达到下述效果:使得吸收剂材料在该多层产品的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最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产品,该多层产品可进一步防止设置在层与层之间的材料的损失。
这一点可由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之特征的多层产品和具有权利要求15之特征的方法来实现。其它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分别在各个从属权利要求中加以限定。
一种多层产品,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层、一个优选为吸收剂的活性中间层和一个第二层,至少第一层具有至少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第一层和/或第二层至少部分地具有液体渗透性,而且第一材料的熔点高于第二材料的熔点。第二材料与第二层形成粘接。第二材料特别用于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形成密封。这样,优选可使其省去粘接剂。第二材料的熔点优选高于第一材料的熔点,而且当达到第二材料的软化点时,第一材料不会变形和/或软化。这两种材料的软化温度优选存在至少为5℃的差别,而且更优选存在至少为10℃地差别。已经证明:如果第二材料的软化温度与第一材料的软温度相差10℃到15℃、优选为20℃,情况比较有利。例如,如果对软化温度约为120℃到约130℃的聚乙烯和软化温度约为160℃到约170℃的聚丙烯一起进行处理,通过适当地添加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改变它们的软化温度,从而提高或降低软化温度。当利用第二材料的软化特性时,优选利用其将第一和第二层首次粘接到一起的表面特性。在达到软化温度时,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材料应该具有粘性,尤其是应该易于变形。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材料的熔点应该与第一材料的熔点相差至少3℃,优选相差至少8℃。根据这种改进,第二材料的熔点应该低于第一材料的软化点。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层具有含有第一材料的第一纤维和含有第二材料的第二纤维。这样首先可以利用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第一层。其次,对第一层进行加热能够保护第二材料的纤维状结构,同时第二材料的纤维结构用于将第一层密封并粘接到第二层上。具体而言,通过对合和软化处理,尤其是使纤维至少局部熔融,就可以利用纤维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形成一种完全紧密的熔合。将这两个层熔合在一起的结果就在于:吸收剂材料不再从粘接部位溢出。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多层产品具有一个第一层,该第一层内又具有含有第一材料的第一纤维及含有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第二纤维。第二纤维优选为双组分纤维,这样,第一材料优选设置在一个芯体内,同时第二材料作为围绕该芯体的外壳进行延伸。另外,也可以使这种双组分纤维的纤维部分分别含有不同的材料。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材料与中间层相接触。这样,如果对该区域进行相应地加热,就有利地使该中间层也在接触区域粘接到第二材料上。这样就能够使中间层的吸收剂材料固定不动。此外,这样还可以达到下述效果:在该区域内的吸收剂材料本身形成了一个屏障,而且位于其上方的吸收剂材料很难穿过该屏障。
例如,吸收剂纤维和/或吸收剂粉末可用作吸收剂中间层。当然,还可以利用凝胶、颗粒或类似物。此外,还可以采用材料的混合物。该吸收剂中间层还可设置有除了吸收功能外还具有其它作用的附加材料。
例如,这种添加的材料可以产生特定的强度、硬度等。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材料与第二层以非刚性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非刚性连接是指:第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和/或物理方法粘接到第二层上和/或渗透到第二层内,即使实际上并没有渗透过该第二层。在第二材料固化后,就可以保证:仅仅通过施加一个力就能够将按照上述方式形成的粘接断开。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二材料与第二层相互配合在侧面对该中间层进行密封。该第二材料优选能够从所有的方向上密封该中间层。
优选仅使第一层的第二材料与第二层相接触。例如,这样就可以使第一层的第一材料具有特殊的功能或特殊的作用。例如,它可被设计成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同时使第二材料的亲水性较差。如果在第一层和吸收剂材料之间形成了液体桥接,那么吸收剂材料将吸收液体,因为第二层的低亲水性,这样就会在吸收流动中形成中断。另一方面,如果第二材料比第一材料具有更高的亲水性,那么就可以通过由此产生的梯度确保提高中间层的吸收剂材料吸收液体的能力。
已经证实,如果将这种多层产品设计成使第二层也含有第一层中的第二材料,那么将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可以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形成非常严密的粘接,而且这两种材料优选被加热至大致相同的温度,而且优选至少被软化。具体而言,这两种材料可被加热至使其能够相互流动并形成熔接的程度。这一点非常有利,因为它将产生极高的强度,尤其是对横向力和张力具有极高的强度。根据另一实施例,这种多层产品具有一个第一层,该第一层尤其是含有一种作为第一材料的高熔点聚合物(例如聚丙烯)和作为第二材料的低熔点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乙烯的熔点例如介于106℃至155℃之间,而聚丙烯的熔点则更高。
这种多层产品的一个应用领域就是将其用于卫生保健物品上,以吸收流体。此外,这种多层产品还可适合于家庭使用或应用到其它有液体或某些其它流体需要吸收的地方。具体而言,这种多层产品可用于改变环境中的气味。例如,该产品可将难闻的气味吸收并存储起来,例如可通过将其粘住或以其它方式对气味进行中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例,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多层产品的方法,该多层产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层、一个吸收剂中间层和一个第二层。至少第一层具有至少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第一层和/或第二层至少部分地具有液体渗透性。可以采用熔点高于第二材料的第一材料,从而至少将第二材料大致加热到它的熔点温度,而且第一层和第二层可通过被加热的第二材料而粘接到一起。
根据另一实施例,将一种粉末施加到第二材料上,从而在对第二材料进行加热前至少在局部形成吸收剂中间层,从而使粉末至少部分粘接到第二材料上。具体而言,对第二材料进行加热,直到中间层在侧面被密封起来。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多层产品可通过对一种连续进送的片材进行冲压而制成。这种多层产品的外形轮廓优选被设计成它们在这样送进的片材上相互错开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减少剩余材料的浪费。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其特征可相互组合,从而形成多种有利的改进。
这种多层产品例如可用于将一种粉末(例如SAP)引入到纤维素(绒毛)中,优选用于卫生应用,尤其是作为用于尿布的吸收剂层,例如,在一个三维的纤维结构中,将一种纤维和粉末和/或另一种吸收剂材料混合物以所需的几何形状固定到多层产品的合适位置上、和/或将SAP纤维保持在例如空气沉淀材料或无纺布内和/或之间。例如,还可以另外采用热粘接剂粉末,例如PE或EVA粉末或纤维,以有助于固定,由于对该多层产品的加热,使其粘接到纤维和/或粉末微粒的周围。
多层产品的一个实例具体如下所述。该产品具有一个第一外层。该第一外侧可包括多个热塑性纤维层、一个薄膜和/或一种无纺布。它们优选含有第一组分或由均聚物构成的第一层,该均聚物具有较高的熔点,例如可以是聚丙烯。这具有下述优点:产生良好的加工性能,尤其在受热条件下的加工性能,在该条件下,其仍然能够保持高强度。具体而言,这样可以防止其粘到导向辊或类似部件上。第二组分和/或第二层部分地具有低于第一层和/或第一组分的熔点。例如,可以采用双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优选被设计成并排式结构或芯体-外壳式结构,尤其是由含有聚丙烯和/或聚乙烯的材料混合物制成。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组分和/或第二层含有低熔点的部分,例如聚乙烯。这可用于在受热的情况下迅速熔化,从而使其粘到粉末上。该部分、例如聚丙烯,直到达到高温时仍然不会熔化,这样就可以保证第二层和/或第二组分与第一层和/或第一组分紧密地粘接在一起。一个优选含有活性物质的中间层被连接到这些组分上。具体而言,这些活性物质例如可以是SAP、沸石、活性炭、气味和液体的吸收剂、pH指示剂和/或调节剂、着色剂、络合剂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香料或调味料。这些颗粒优选具有一定的颗粒尺寸分布范围,从而不至于使微粒通过其周围相应的层漏出。根据另一实施例,颗粒尺寸分布范围优选能够使较小的微粒被略大一些的微粒包围起来的形式。具体而言,较大的微粒可以形成一个屏障,以防止较细的微粒通过其周围的层向外部泄漏,反之亦然。一个第二外层位于邻近该中间层的位置上。该第二外层优选与第一外层具有相同的纤维层。具体而言,第二层的低熔点部位于使其能够面向粉末的位置上。但是,该部分也可以是非自粘附的。
这样的多层产品的其它实施例可具有下述特征:
-可用一种薄膜和/或泡沫材料替换无纺布层,和/或增设薄膜和/或泡沫。这些材料可被层压在一起,具体而言,可通过将多层挤压法进行生产;
-具体而言,可在纤维素或一种类似材料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外层。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非自粘型材料,例如用于气流成网材料(airlaidmaterials)、棉纸或纸;
-可以通过采用独立的附加包装件或通过在无纺布或纤维制成后施加物质的方式使所用的无纺布最终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亲油性或疏油性。这种无纺布可以是透明的,或者也可利用颜料为其着色。无纺布的类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可以采用人造短纤维、纺粘型无纺织物、熔喷型非织造织物或其它纤维或无纺材料;
-除了优选采用象聚丙烯和聚乙烯及其混合物这样的聚烯烃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热塑性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聚酯、聚酰胺(尼龙)及其衍生物,共聚物或块状共聚物。具体而言,已经证明:采用具有所需的相应特性或密封性能的双组分纤维或多组分纤维是有利的;
-用于中间层内的材料,尤其是粉末,可以被施加到整个区域内或仅施加在该区域的某一部分上。此外,还可以在纵向、横向或垂直方向的截面上以一定的结构形状设置这种材料。这主要取决于最终产品的应用环境。例如,对于卫生保健产品而言,中间层可以采用与所需的身体轮廓和可能的流体接触表面相适合的结构形式。
为能够利用该中间层的材料支撑着粘接到一起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和/或这两层中的一层,还可将另一种粘接剂,尤其是一种热熔性粘接剂施加到整个表面或局部表面上。第一层和第二层优选作为辊状物通过开卷来进料。该中间层可根据预定的几何形状以一种能够自由分配的材料层形式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此外,还可以实现在线式生产。例如,一个无纺布和/或薄膜制造装置可设置有一个相应的进料部和一个后续的材料粘接站,该进料部用于进送中间层和/或第二层的材料并设置在该装置的下游侧。其它优选实施例和改进在下述的附图中示出。图示的特征可与上述的改进组合到一起,在此不再对其详细说明。其中附图:
图1示出了具有一个第一层、一个吸收剂中间层和一个第二层的多层产品;
图2示出了第二种多层产品;
图3为第一层的第一视图;
图4为第一层的第二视图;
图5为用于制造多层产品的第一装置;
图6为用于制造多层产品的第二装置;
图7a为尚未密封的多层产品;
图7b为图7a所示的产品处于密封状态下的视图;
图8为中间层在第一层上的第一种布置形式;
图9为该中间层在第一层上的第二种布置形式;
图10为用于制造多层产品的第三装置;
图11为多层产品的剖视图。
图1示出了第一种多层产品1,该多层产品1具有一个第一层2、一个吸收剂中间层3和一个第二层4。第一层2含有第一材料5和第二材料6。第二层4含有第三材料7和第四材料8。第一层2和第二层4优选均为无纺材料。这两种材料2、4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含有薄膜和/或泡沫。第一层2的第一材料5例如含有聚丙烯。而且其优选被加工成纺粘型无纺织物。第二材料6例如可以是聚乙烯。第三材料7优选含有聚乙烯,但第四材料8优选含有聚丙烯。含有颗粒9的吸收剂中间层3例如根据该实施例设置在第一层2和第二层4之间。这些颗粒优选至少部分被聚乙烯保持在该中间层3内的合适位置上,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将会软化。此外,将聚乙烯加热至能使第一层2中的另一种材料6密封到第二层4的第三材料7上的程度,从而防止这些颗粒通过密封处泄漏。除了颗粒9外,还可以在该中间层3内设置:超级吸收剂纤维;超级吸收剂纤维与微粒的混合物;水溶性纤维,尤其是与例如聚乙烯醇的微粒和/或粉末的混合物,如纤维素或粘胶;和/或另外一种可吸收液体的材料。此外,在该中间层3内还可以单独存在下述物质或存在下述物质的混合物:化妆品、染料、促凝剂、防凝剂、柠檬酸和/或电导体。
图2示出了第二种多层产品10的剖视图。该多层产品10具有一个第一层2和一个第二层4。第一层2和第二层4具有一种面向里并优选含有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双组分纤维纺粘型无纺织物。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排列方式优选为并排排列。该多层产品10在被叠置成多个层后受到加热。由于加热,使得具有较低熔点的材料更加迅速地软化。具体而言,加热温度可使具有较低熔点的材料至少开始熔化,同时另一材料却仍然完全处于固体状态下。设置在第一层2和第二层4之间的中间层材料11被局部熔化的材料接纳,而且被嵌入其中。根据另一实施例,替代对整个产品进行加热的方法,仅对中间层进行加热。特别是如果该中间层由颗粒或纤维组成,而且这些微粒或纤维受温度的影响要低于周围的层,那么这种工序能够降低能源成本。例如可通过相应的加热,例如通过红外线加热、热空气加热、热辊或感应加热以及蒸气加热等方式,而使该中间层材料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下,从而使该中间材料与其周围的多个层粘接到一起。当根据所需的应用环境和所需的使用形状,利用合适的施加装置将该中间材料施加到第一或第二层上时,对该中间层进行加热。
图3为一个被施加到第一层2上的中间层材料的第一视图。如图所示,该中间层材料11被施加到整个区域内。这种施加工作本身优选在不添加其它纤维素的情况下进行。该中间层材料11在一个未在图中示出的加工步骤中被一个第二层4所覆盖,而且由于第一层2和第二层4的特性不同而在侧面对其进行密封。
图4示出了另一第一层2,中间层就设置在该层上。该中间层11的设置要按照预定的几何形状进行。例如,可在该中间层材料11的施加区域内设置多个自由区域12。这些自由区域12设置在加工方向(MD)和横向或交叉方向(CD)上。如果在施加第二层后,使该材料通过一个砑光机,那么这些自由区域12就会随后形成密封区域,通过这些密封区域就可以将第一层2粘接到相对的第二层上。接着,可通过密封区域将这些层切割成多个独立的吸收剂垫。
图5示出了用于制造多层产品1的第一装置13。第一层2由第一滚筒14进送到一个用于施加中间层材料11的施加站15。第二层4通过第二滚筒16施加到该中间层材料上。在位于下游的加热站17内,对这种多层产品1进行加热。这样就可以将第一层2的第二材料(未详细示出)加热至使其至少达到软化温度并被粘接到对侧的第二层4上的程度。此外,对第二材料进行加热还会产生下述效果:中间层材料11被第二材料固定到位。可通过对这些层施加压力的方式将第一层2粘接到第二层4上和/或将中间层材料11粘接到至少第一层2上。在加热过程中,可从加热站17的上游侧和/或下游施加压力。加热站17可将所需的热流作用于多层产品的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上。热流可通过红外线加热、热空气、蒸气,例如通过被加热的辊,通过感应加热或通过其它手段,而被引入该多层产品中。此外,来自施加站15的中间层材料11可在加热条件下施加到第一层2上低熔点的材料会相应地软化并沉入其中的部位上。此外,可通过使其随后从加热站17经过的方式将第一层2粘接到第二层4上。对于该第一装置13而言,可在该加热站17的下游侧设置一个卷取站18。此外,还可设置一个能够将这种多层结构切割分段的切割部件(未示出),该切割部件优选沿加工方向和/或横向设置。
图6示出了用于制造多层产品1的第二装置19。该第二装置19是一种在线装置。第一纺粘型无纺织物21从第一纺粘型无纺织物储料器20堆积到一个旋转带22上。一种由一第二纺粘型无纺织物储料器23送出并且至少部分地具有不同于第一纺粘型无纺织物21的熔点的材料被施加到尚未凝固的第一纺粘型无纺织物21上。优选再施加一种第二纺粘型无纺织物24。具体而言,该第二纺粘型无纺织物24是一种双组分的纤维材料,而且优选由聚丙烯和聚乙烯制成。聚丙烯和聚乙烯可通过多种方式分布在一根纤维中。例如,可以并排设置。当然,也可以采用芯体-外壳式设置方式。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另一种排列方式就是将多个分段设置在纤维的表面上和/或简单地设置在纤维表面的前方。然后,就可利用热粘接型砑光机25对第一纺粘型无纺织物21和第二纺粘型无纺织物24进行砑光。位于热粘接型砑光机25下游侧的是一个第二卷取站26。一个第二施加站27和一个第三纺粘型无纺织物储料器28可设置在第二纺粘型无纺织物储料器23和该热粘接型砑光机25之间。该热粘接型砑光机25被设计成不仅能够对这些层进行压花和挤压,而且该多层产品1也可以优选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形成密封表面。例如,该砑光机可设置有相应的凸起和/或凹槽,这些凸起和/或凹槽设置在一个压花辊的圆周上。优选在第二卷取站26和热粘接型压花机25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切割单元(未具体示出),以沿加工方向尤其是在相邻的密封区域之间进行分离切割。这样,例如,就可以将该中间层材料11由第二施加站27送出并将中间层插入到顶层和底层之间,按照预定的图案施加。除了使用纺粘型无纺织物外,还可以提供一种由人造短纤维无纺织物和/或薄膜、泡沫和/或通过熔喷无纺织物。
图7a示出了尚未被密封的多层材料29,图7b示出了已经被密封后的多层材料29。该多层材料29设置有一个第一外层30,该第一外层又由两个层构成。第二外层31是一个单层。中间层材料11设置在第一外层30和第二外层31之间。根据该示意图,中间层11由功能性颗粒构成。具体而言,这些颗粒是吸收剂。但是,它们还可以具有其它功能,例如释放香味的功能。此外,它们还可能被某些作用因素所激活。这些作用因素例如可以是热、湿、电流、压力或脉搏。然后,这些颗粒就会进入到第一外层30中的热激活组分32内。如图7b所示,这样它们就会保持到一起。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地施加压力使该中间层材料11至少部分地进入第二外层31的表面。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可以用纤维替代图7a和7b所示的那些颗粒。纤维和颗粒优选为活性的。具体而言,“活性”意味着它们具有特殊的功能。另一个独立于前述内容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层,该层具有活性涂层和/或存在于该涂层内的可激活组分。在烘干和/或与所述层交联后,该涂层不会与该层本身一样具有弹性和/或柔韧性。通过将一个层设置在其上,然后进行密封,在涂层受损或剥落的情况下防止该涂层及其组分透过这些层或密封部分。例如,这种涂层可以是一种高级吸收剂涂层。
图8示出了中间层在第一层2上的第一种排列方式33。该中间层材料11设置在第一边缘34和第二边缘35之间。这些材料可以是颗粒和/或纤维。目的在于利用第一层2的加工宽度。这样,中间层材料11就可以以连续的条带形式进行设置,如图所示,它们也可以按照被细分后的几何形状进行设置。此外,也可以是相互偏移的后续切割平面36。但是,这些切割平面可以相互对准,从而形成在加工方向上连续的平行切割平面。彼此平行相互错开的切割平面也可沿横向设置。作为一个实例,这些切割平面可由虚线表示。
图9示出了这些切割平面36的另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切割平面不沿着一条直线延伸,而且沿一条曲线延伸,或者它们至少局部为圆形。例如,这样的切割平面36可通过使第一层2和/或由其制成的多层产品1从一个冲压机内穿过而形成。此外,还可以用一种具有合适结构的压花机制成一个切割平面。压花机设置有一个辊,该辊具有适当形成的表面形状。
图10示出了用于制造多层产品1的第三装置37。优选由聚丙烯和/或一种共聚物制成的纺粘型无纺织物被堆积在第二转动带38上。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构成的双组分纤维纺粘型无纺织物40被堆放在纺粘型无纺织物39上。然后,施加一种由粉末和纤维组成的混合物,从而形成多层产品1的后续的中间层。接下来,施加第二双组分纤维纺粘型无纺织物41,接着,施加另外一种后续的纺粘型无纺织物42。接着对这种多层材料进行压花、密封处理并将其卷起来,以备进一步加工。
图11为一种多层产品1的剖视图。该多层产品1在第一层2和第二层4之间设置有一个密封部分43。该密封部分43例如可通过在后续的压花过程中对图10所示的双组分纤维纺粘型无纺织物进行加热并加热至使这些材料能够相互熔合并彼此渗透的程度。这样就可以实现相互密封,从而防止中间层材料11从吸收剂中间层3内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