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1928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2723.X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5311942A

公开日:

2016.0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78申请日:20140718|||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78; B01D53/50; B01D53/96

主分类号:

B01D53/78

申请人:

福建省荔元活性炭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建榕

地址:

351100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木材加工区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0

代理人:

万学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属于磺化反应设备领域,包括吸收塔、敞口的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液碱槽和吸收塔之间设有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设有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本发明结构的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吸收塔中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钠通过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回流到液碱槽,再通过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将液碱槽内析出的亚硫酸钠与吸收液分离,使得整个吸收尾气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没有废水的排放,还可以利用尾气的二氧化硫制备工业原料亚硫酸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敞口的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塔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固液分离器设有出料管,所述的液碱槽和吸收塔之间设有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设有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所述的进气管设置于吸收塔下方,所述的出气管垂直设置于吸收塔顶部,所述的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包括液碱管和吸收液回流管,液碱管一端与吸收塔的顶部相连接,液碱管的另一端与液碱槽的中部相连接,吸收液回流管的一端与吸收塔的底部相连接,吸收液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液碱槽的上方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碱管与吸收塔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喷头,喷头位于吸收塔内部,喷头垂直向下设置,所述的液碱管上设有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包括混合液管和液碱回流管,混合液管一端与液碱槽的底部相连接,混合液管另一端与固液分离器相连接,液碱回流管一端与固液分离器相连接,液碱回流管另一端与液碱槽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的混合液管上设有过滤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设有自来水水管,自来水管上设有自来水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液管在自来水管和液碱槽之间设有混合液阀门,混合液阀门靠近自来水管一侧设置。

说明书

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相关反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
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煤焦油作为粘合剂,在炭化过程中,煤焦
油发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硫,会污染大气,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排空,现
有的技术中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氢氧化
钠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钠(SO2+2NaOH=Na2SO3+H2O),产生的亚硫酸
钠溶于水形成亚硫酸钠溶液,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一般直接排掉,该种处
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对于亚硫酸钠来说也是一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取亚硫酸钠的活性炭
废气循环吸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
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敞口的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所述的吸收塔设有
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固液分离器设有出料管,所述的液碱槽和吸收塔
之间设有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设有液碱固液分离
循环装置,所述的进气管设置于吸收塔下方,所述的出气管垂直设置于吸
收塔顶部,所述的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包括液碱管和吸收液回流管,液
碱管一端与吸收塔的顶部相连接,液碱管的另一端与液碱槽的中部相连
接,吸收液回流管的一端与吸收塔的底部相连接,吸收液回流管的另一端
与液碱槽的上方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液碱管与吸收塔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喷头,喷头位于吸
收塔内部,喷头垂直向下设置,所述的液碱管上设有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的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包括混合液管和液碱回流管,
混合液管一端与液碱槽的底部相连接,混合液管另一端与固液分离器相连
接,液碱回流管一端与固液分离器相连接,液碱回流管另一端与液碱槽的
上方相连接,所述的混合液管上设有过滤泵。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设有自来水水管,自来水管上设
有自来水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混合液管在自来水管和液碱槽之间设有混合液阀门,
混合液阀门靠近自来水管一侧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的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
吸收系统,吸收塔中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钠通过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回流
到液碱槽,再通过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将液碱槽内析出的亚硫酸钠与吸
收液分离,使得整个吸收尾气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没有废水的排放,还可以
利用尾气的二氧化硫制备工业原料亚硫酸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收塔、2--液碱槽、3--固液分离器、4--进气管、5--出
气管、6--出料管、7--液碱管、8--吸收液回流管、9--喷头、10--循环泵、
11--混合液管、12--液碱回流管、13--过滤泵、14--自来水管、15--自来
水阀门、16--混合液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包
括吸收塔1、敞口的液碱槽2和固液分离器3,吸收塔1设有进气管4和
出气管5,进气管4设置于吸收塔1下方,出气管5垂直设置于吸收塔1
顶部,固液分离器3设有出料管6,液碱槽2和吸收塔1之间设有液碱吸
收尾气循环装置,液碱槽2和固液分离器3设有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
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包括液碱管7和吸收液回流管8,液碱管7一端与
吸收塔1的顶部相连接,液碱管7的另一端与液碱槽2的中部相连接,吸
收液回流管8的一端与吸收塔1的底部相连接,吸收液回流管8的另一端
与液碱槽2的上方相连接,液碱管7与吸收塔1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喷头9,
喷头9位于吸收塔内部,喷头9垂直向下设置,液碱管7上设有循环泵10,
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包括混合液管11和液碱回流管12,混合液管11一
端与液碱槽2的底部相连接,混合液管11另一端与固液分离器3相连接,
液碱回流管12一端与固液分离器3相连接,液碱回流管12另一端与液碱
槽3的上方相连接,混合液管11上设有过滤泵13,循环泵13的进液口连
接设有自来水水管14,自来水管14上设有自来水阀门15,混合液管11
在自来水管14和液碱槽2之间设有混合液阀门16,混合液阀门16靠近自
来水管14一侧设置。

本发明结构的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敞口液碱槽和
固液分离器,液碱槽和吸收塔之间设有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包括设于
两者之间的液碱管和吸收液回流管,液碱管上设有循环泵,吸收塔中氢氧
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通过吸收液回流
管回流进入液碱槽,液碱管与液碱槽的连接处于液碱槽的中部,保证只有
液体部分进入吸收塔(随着二氧化硫吸收量的增大,亚硫酸钠会在溶液中
富集,达到饱和后就会在液碱槽中析出,主要集中在液碱槽底部),循环
泵连接设有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上设有自来水阀门,液碱槽为敞口的,可
以很方便的观察氢氧化钠吸收液的多少,浓度的大小,如果浓度过低可以
添加固体氧化钠,如果液位过低可以补水,补水的过程通过打开自来水管
上的自来水阀门,循环泵将清水打入吸收塔再自流到液碱槽,在补水的同
时可以对吸收液回流管进行清洗,防止管道堵塞(可能的堵塞物都是水溶
性的)。

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设有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包括设置与两者之
间的混合液管和液碱回流管,混合液管上设有过滤泵,亚硫酸钠溶液饱和
后,亚硫酸钠就会在液碱槽中析出,主要集中在液碱槽底部,经过一段时
间后需要把这部分析出物与吸收液分离,通过位于液碱槽底部的过滤泵把
混有析出物的吸收液经过混合液管打入固液分离器(可以先用离心机或者
板式过滤器)过滤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液碱回流管自流回液碱槽,固体
亚硫酸钠作为副产物外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
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属于磺化反应设备领域,包括吸收塔、敞口的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液碱槽和吸收塔之间设有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液碱槽和固液分离器设有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本发明结构的一种活性炭废气循环吸收系统,吸收塔中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钠通过液碱吸收尾气循环装置回流到液碱槽,再通过液碱固液分离循环装置将液碱槽内析出的亚硫酸钠与吸收液分离,使得整个吸收尾气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没有废水的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