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39051.1
2009.05.15
CN101579182A
2009.11.18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47D1/00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雪伦·A·吉列特
中国台湾台北市
2008.5.16 US 61/127,93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魏晓刚
一种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一支撑框架、一弹性件,以及一定位结构。该支撑框架用来支撑该座椅。该弹性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上。该定位结构连接于该座椅以及该弹性件,用以定位该座椅在该支撑框架上。
1. 一种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一支撑框架,用来支撑该座椅;一弹性件,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上;以及一定位结构,其连接于该座椅以及该弹性件,用以定位该座椅在该支撑框架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的一侧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一平板状结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多个凹孔。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多个条状开口。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借助该定位结构而可用不同倾斜角度定位在该支撑框架上。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有分别设置在该座椅两侧的二支撑脚架,每一支撑脚架形成有一通孔以容置该弹性件。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包括有分别设置在该座椅两侧的二支撑脚架,每一支撑脚架形成有一凹陷部以容置该弹性件。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一通孔形成在该支撑脚架上且连通该凹陷部。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脚架由胶合板、原木、塑料及其组合的其中之一材料所组成。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框架还包括有至少一支撑座,该支撑座连接于该二支撑脚架之间。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包括有多个定位销,该弹性件形成有多个定位孔洞,该多个定位销用来分别贯穿该多个定位孔洞以定位该座椅。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还包括有设置在该座椅上的多个中空柱,该多个定位销用来分别贯穿该多个定位孔洞,且分别卡合于该多个中空柱内以定位该座椅。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包括有多个凸柱及多个套件,该多个套件用来分别贯穿该多个定位孔洞后对应套入该多个凸柱以定位该座椅。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以螺丝锁合的方式连接于该支撑框架。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还包括有设置在该弹性件一侧的一固定盖,用以将该弹性件固定于该固定盖以及该支撑框架之间。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由硅树脂或氨基甲酸酯材料所组成。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还包括有一强化塑料结构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在该弹性件上。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塑料结构以包覆射出的方式环绕形成在该弹性件上。20. 一种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一支撑框架,用来支撑该座椅;以及一弹性件,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上,该座椅悬吊于该弹性件上。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多个凹孔。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多个条状开口。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还包括有设置在该弹性件一侧的一固定盖,用以将该弹性件固定于该支撑框架以及该固定盖之间。24.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还包括有一强化塑料结构,其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在该弹性件上。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塑料结构以包覆射出的方式环绕形成在该弹性件上。
婴儿弹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婴儿弹椅,特别是一种具有弹性件的婴儿弹椅。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婴儿弹椅最主要的结构特征为其往复弹跳的动作。传统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以及一用来为婴儿弹椅提供弹跳功能并支撑该座椅的支撑框架,常见用来实现弹跳功能的支撑框架机构设计包括有弹性框架以及弹簧等。 然而,上述所提及的机构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以及精密的制造过程,如此才能使该座椅相对该支撑框架进行往复弹跳的动作,由此可知,婴儿弹椅的弹跳结构制造过程往往是耗时且费工的。 除此之外,传统婴儿弹椅受限于其设计结构,通常仅能允许该座椅进行上下弹跳的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一支撑框架,用来支撑该座椅;一弹性件,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上;以及一定位结构,其连接于该座椅以及该弹性件,用以定位该座椅在该支撑框架上。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婴儿弹椅,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一支撑框架,用来支撑该座椅;以及一弹性件,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上,该座椅悬吊于该弹性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婴儿弹椅的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婴儿弹椅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支撑脚架、弹性件,以及固定盖的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婴儿弹椅的组合图。 图5为图4所示婴儿弹椅的后视图。 图6为图4所示婴儿弹椅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7为图6所示支撑脚架、弹性件,以及固定盖的组合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50 婴儿弹椅 12、52 座椅 14 支撑框架 16 支撑脚架 18 支撑座 20 防滑垫 22、54 弹性件 24、56 定位结构 26 中空柱 28、66 定位销 30、68 定位孔洞 32、60 凹陷部 33、61 通孔 34、62 固定盖 36 条状开口 58 凹孔 64 强化塑料结构 70 振动装置 72 玩具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用以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弹性件的婴儿弹椅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一婴儿弹椅10的组合图。婴儿弹椅10包括有一座椅12以及一支撑框架14。支撑框架14用来支撑座椅12。在此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4包括有二支撑脚架16、至少一支撑座18(在图1中显示两个),以及至少一防滑垫20(在此实施例中使用四个),所述支撑脚架16分别设置在座椅12的两侧,每一支撑脚架16优选地由胶合板材料所组成,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亦可选用原木材料、塑料材料、其他硬性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如图1所示,每一支撑座18连接于二支撑脚架16之间,而每一防滑垫20则是相对应地设置在支撑座18的下方。举例来说,请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婴儿弹椅1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每一防滑垫20可利用如图2所示的螺丝以固定于支撑座18以及支撑脚架16上。上述支撑座18以及防滑垫20均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所组成。综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4利用二支撑脚架16、二支撑座18,以及四防滑垫20的组装,用以提供座椅12稳固的支撑。 由图2可知,婴儿弹椅10还包括有至少一弹性件22以及至少一相对应的定位结构24。每一弹性件22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14的一侧面,用以提供弹性回复力给座椅12,进一步使座椅12相对支撑框架14产生往复弹跳的动作。弹性件22优选地由硅树脂(Silicone)或是氨基甲酸酯(Urethane)材料所组成,如BASF TPU系列或Dupont Hytrel系列的弹性体。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弹性件22的组成材料选用Hytrel 3078系列弹性体。 上述定位结构24用来连接座椅12以及弹性件22,以将座椅12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如图2所示,定位结构24包括有多个中空柱26(在座椅12的两侧各设置三个)以及多个定位销28(在座椅12的两侧各设置三个),而弹性件22上则是相对应地具有多个定位孔洞30(在图2中显示三个),每一定位销28分别用来贯穿弹性件22上的定位孔洞30且穿设于中空柱26内。如此一来,座椅12就可以被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底下针对弹性件22与支撑框架14如何设置在座椅12的一侧边上进行详细的说明,至于座椅12上另一侧边上弹性件22与支撑框架14的装设,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支撑脚架16上形成有一凹陷部32以容置弹性件22,婴儿弹椅10还包括有一固定盖34,固定盖34设置在弹性件22的一侧。固定盖34用来将弹性件22固定于支撑框架14的支撑脚架16上。接下来,请参阅图3,其为图2所示支撑脚架16、弹性件22,以及固定盖34的组合图。如图3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弹性件22在被设置在凹陷部32内之后,即可被固定盖34与如图3所示的螺丝,以螺丝锁合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框架14的支撑脚架16上。此外,由图2可知,支撑脚架16上形成有一连通凹陷部32的通孔33。也就是说,经由通孔33所提供的空间,可允许弹性件22从与定位结构24的连接处产生偏移。如此一来,借助弹性件22的弹性变形,座椅12就可以相对支撑框架14产生前后、上下或是任一方向的弹跳位移。 用来将弹性件22设置在支撑脚架16上的结构设计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举例来说,支撑脚架16上可仅形成有通孔33,不需凹陷部32而直接将弹性件22固定在支撑脚架16上,以简化支撑脚架16的结构设计。至于用来将弹性件22容置于通孔33内的方法,由于其为先前技术中常见的结构设计(如嵌合等),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将弹性件22固定在支撑脚架16上之后,三个定位销28可分别穿过弹性件22上的三个定位孔洞30,且分别穿设于三个中空柱26内,如此定位结构24即可将座椅12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此外,在弹性件22上可以形成有更多以不同倾斜角度排列的定位孔洞30。如此一来,经由定位结构24的定位销28与弹性件22的定位孔洞30的相互配合,座椅12可以用不同的倾斜角度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 值得注意的是,座椅12、弹性件22,以及定位结构24的连接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连接方式。举例来说,定位结构24可包括多个凸柱及多个套件(未示出),凸柱设置在座椅12上,而套件则是穿过弹性件22的定位孔洞30后套于凸柱上,同样可将座椅12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 综上所述,在完成座椅12、支撑框架14、弹性件22,以及定位结构24的组装之后,座椅12即可为支撑框架14所支撑,并利用弹性件22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进行往复弹跳的动作。换句话说,当使用者想要使座椅12产生往复弹跳的动作时,使用者仅须施力下压座椅12,接着放开座椅12。此时,座椅12可借助弹性件22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自动地相对支撑框架14进行往复弹跳的动作。如此一来,婴儿弹椅10即可帮助坐在其上的婴幼儿随着座椅12规律的摇动而安稳地入眠,或是达到安抚婴幼儿的效果。此外,如上所述,经由通孔33所提供的空间,可允许弹性件22从与定位结构24的连接处产生变形位移。也就是说,借助弹性件22的弹性变形,使用者可利用不同方向的施力,以使座椅12相对支撑框架14产生前后、上下或是任一方向的弹跳位移。 另外,由图2可知,弹性件22上形成有多个条状开口36,这些条状开口36可提供弹性件22更多弹性变形的空间。意即借助条状开口36的设计,可进一步地增加座椅12相对支撑框架14的偏移范围。如此一来,座椅12的弹跳动作可产生更显著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将弹性件22固定在支撑脚架16上的方法也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方式。举例来说,弹性件22可不需固定盖34的辅助固定,而是改为将弹性件22以螺丝锁固的方式直接设置在支撑脚架16上。换句话说,在婴儿弹椅10的结构中,固定盖34可为一可省略的元件。 此外,上述定位销28的设置数量亦可随着婴儿弹椅10的实际制造需求而有所变更。举例来说,定位销28的设置数量可增加至四个或是更多,而弹性件22上定位孔洞30的数量亦须相对应地增加。如此一来,借助定位销28以及定位孔洞30的增设,座椅12可更加稳固地装设于支撑框架14上。 接着,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婴儿弹椅50的组合图。在第一实施例有提到的相似元件、功能及元件装设位置,其相关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婴儿弹椅50与婴儿弹椅10的差异之处在于定位结构以及弹性件的设计。婴儿弹椅50包括有一座椅52以及支撑框架14。支撑框架14用来支撑座椅52,由图4可知,婴儿弹椅50还包括有至少一弹性件54以及至少一相对应的定位结构56。 如图4所示,多个凹孔58形成在弹性件54上,这些凹孔58与第一实施例所提及的弹性件22上的条状开口36具有相同的功能,意即这些凹孔58亦可进一步地扩增座椅52的弹性变形范围,以使座椅52的弹跳动作更具显著的变化。上述的每一弹性件54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14的一侧面,用以提供弹性回复力给座椅52,进而使座椅52产生相对支撑框架14往复弹跳的动作。弹性件54优选地由硅树脂或是氨基甲酸酯材料所组成,如BASF TPU系列或Dupont Hytrel系列的弹性体。 接着,请参阅图4以及图5,图5为图4所示婴儿弹椅50的后视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定位结构56连接于座椅52并穿过弹性件54,以将座椅52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同理,定位结构56亦可使座椅52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底下针对弹性件54与支撑框架14如何设置在座椅52的一侧边上进行详细的说明,至于座椅52上另一侧边上弹性件54与支撑框架14的装设,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其为图4所示婴儿弹椅5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如图6所示,支撑脚架16上形成有一凹陷部60以容置弹性件54。婴儿弹椅50还包括有一固定盖62,固定盖62设置在弹性件54的一侧,用来将弹性件54固定于支撑框架14的支撑脚架16上。接下来,请参阅图7,图7为图6所示支撑脚架16、弹性件54,以及固定盖62的组合图。如图7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弹性件54在设置在凹陷部60内之后即可被固定盖62与如图7所示的螺丝,以螺丝锁合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框架14的支撑脚架16上。此外,由图6可知,支撑脚架16上形成有一连接于凹陷部32的通孔61。也就是说,经由通孔61所提供的空间,可允许弹性件54从与定位结构56的连接处产生偏移。如此一来,借助弹性件54的弹性变形,座椅52即可相对支撑框架14产生前后、上下或是任一方向的弹跳位移。 用来将弹性件54设置在支撑脚架16上的结构设计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举例来说,支撑脚架16亦可仅形成有通孔61,以达到不需凹陷部60亦可容置弹性件54的目的,以收简化支撑脚架16结构设计的效果。至于用来将弹性件54容置于通孔61内的方法,由于其为先前技术中常见的结构设计(如嵌合等),故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同上所述,用来将弹性件54固定在支撑脚架16上的方法亦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方式。举例来说,弹性件54可不需固定盖62的辅助固定,而是改为将弹性件54以螺丝锁固的方式直接设置在支撑脚架16上。换句话说,在婴儿弹椅50的结构中,固定盖62可以省略。 接着,请参阅图4以及图6。如图6所示,为了加强弹性件54的结构强度,本发明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式将一强化塑料结构64形成在弹性件54上,如以包覆射出(Overmolding)的方式将强化塑料结构64环绕形成在弹性件54上。 此外,由图4以及图6可知,定位结构56包括有多个定位销66(在图4中显示两个),而弹性件54还包括有多个定位孔洞68(在图6中显示两个)。如此一来,在上述二定位销66分别穿过弹性件54上的二定位孔洞68之后,座椅52即可被定位结构56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 综上所述,在完成座椅52、支撑框架14、弹性件54,以及定位结构56的组装之后,座椅52即可利用弹性件54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相对于支撑框架14进行往复弹跳的动作。换句话说,当使用者想要使座椅52产生往复弹跳的动作时,使用者仅须施力将座椅52压往任一方向,接着放开座椅52。此时,座椅52即可借助弹性件22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自动地相对于支撑框架14进行往复弹跳的动作,如此即可帮助坐在其上的婴幼儿,随着座椅12规律的摇动而安稳地入眠,或是达到安抚婴幼儿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销66的设置数量亦可随着婴儿弹椅50的实际应用需求而有所变化。举例来说,定位销66的设置数量可增加至三个或是更多,而弹性件54上的定位孔洞68的数量亦须相对应地增加。如此一来,经由定位销66以及定位孔洞68的增设,座椅52可更加稳固地装设于支撑框架14上。此外,在本发明中,定位销66亦可用可拆卸的方式穿设于弹性件54上,而定位孔洞68的数量亦须相对应地增加,并以不同倾斜角度排列的方式形成在弹性件54上。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想要调整座椅52相对于支撑框架14的倾斜角度的话,使用者可将定位销66从原本装设的定位孔洞68中拆卸下来,接着再将定位销66穿设于另外的定位孔洞68中。如此一来,使用者可将座椅52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定位在支撑框架14上。 另外,由图4可知,婴儿弹椅50还包括有一振动装置70以及一玩具杆72。振动装置70优选地设置在座椅52的前端,以提供振动功能而达到安抚婴幼儿的效果。而玩具杆72则是设置在支撑框架14的一侧,用来让坐在座椅52上的婴幼儿通过玩具杆72进行一些娱乐性活动。在婴儿弹椅50的结构设计中,上述振动装置70以及玩具杆72均可省略。此外,振动装置70以及玩具杆72的设置原则亦可应用于婴儿弹椅10上。 相较于先前技术使用复杂的弹跳结构以使座椅可相对支撑框架进行弹跳动作,本发明则是使用设置在支撑框架一侧的弹性件来取代传统的弹椅框架设计,以使座椅可相对支撑框架于任一方向上进行往复弹跳的动作。因此,有别于传统的婴儿弹椅,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弹椅,不仅可简化以往繁复的弹椅结构制造过程,同时亦可使用弹性件而使座椅相对支撑框架产生多变的弹跳样式。换句话说,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儿弹椅在操作使用上更具弹性以及变化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婴儿弹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弹椅.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婴儿弹椅,包括有一座椅、一支撑框架、一弹性件,以及一定位结构。该支撑框架用来支撑该座椅。该弹性件设置在该支撑框架上。该定位结构连接于该座椅以及该弹性件,用以定位该座椅在该支撑框架上。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