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底盘的钱箱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钱箱,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底盘。所述底盘至少部分地限定了一个
用于接收成摞纸币的接收区域,其中,被接收的纸币摞的纸币的棱边立于底盘的底板元件之上。
背景技术
已知的钱箱带有一个外壳,其中设置了一个接收成摞纸币的接收区域,并且纸币的棱边、
尤其是较长的棱边立于钱箱底部。钱箱的外壳上设计了一个开口,以便通过分币模块和/或输送
模块进行纸币的自动输送和/或提取,所述开口可以由一个百叶门盖住。这些已知的钱箱通常带
有一个将接收区域和开口分开的撤回板。撤回板可以在一个正向转动位置和一个反向转动位置
之间转换,在正向转动位置时,它挡住成摞纸币使其无法到达开口处,也就不可能输送和提取
纸币。从而,当百叶门关闭,且钱箱没有在自动提款机或处理纸币的其它设备中时,撤回板位
于正向转动位置。反之,当钱箱位于一个操作纸币的设备中并且百叶门开启时,撤回板位于反
向转动位置,以便纸币通过开口被提取。
当钱箱再次从自动提款机中退出时,那么在百叶门关闭之前或关闭过程中,撤回板重新从
反向转动位置转动到正向转动位置,由此所接收的成摞纸币向着钱箱更里面移动,从而不会有
纸币留在输送区域和提取区域中。
这样设计的问题在于,纸币必须相对钱箱底部、也即纸币所立之处发生移动。根据撤回板
的不同构造,可能会造成纸币卡住、纸币没有从百叶门区域撤回和/或纸币滑到成摞纸币之下的
情况。这会造成之后在提取和/或输送时出错,而最坏的情况是,钱箱停机,必须由人工来清空
和重新填装。
例如专利文献DE102010004581A1、DE102010004577A1、DE102009021320A1和DE
60219414T2中公开了这种带有可翻转撤回板的钱箱。
专利文献DE3635976T2中公开了一种钱箱,其接收纸币的接收区域由一个接触式压紧滑
座、一个阻挡元件和支撑元件所限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纸币的可靠输送和/或提取的钱箱。
该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具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钱箱实现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对本发明
具有优势的一些进一步发展形式作了说明。
按照本发明,所述底盘被设计及安装成:可相对于钱箱的外壳在提取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
移动。
由此使得纸币例如在从自动提款机的钱箱提取时,不必相对纸币所立之处的底板元件而发
生移动。并且由此还可以防止纸币不经意地滑落到成摞纸币下面,或者是被卡住以及滞留在提
取区域,从而造成出错。这样就使得在钱箱输送过程中,成摞纸币在提取位置和设置位置之间
的移动特别简便而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先考虑的实施例中,所述底盘被设计成:当移动底盘时,所接收的
纸币的位置不会相对底盘发生变化。
特别地,所述底盘相对于外壳安装并沿着外壳直线移动。这使得底盘的移动非常简单。
设置一个调节单元有很大优势,借助它,底盘可相对外壳在撤回位置和提取位置之间移动。
该调节单元可以是,例如设计成一个驱动单元。
所述底盘优选通过轨道安装外壳上,从而可以很方便地滑动。
钱箱特别包括一个用于自动输送和/或提取纸币的开口。除了这个开口,钱箱还可以包括一
个另外的开口,通过这个开口可以手动输送和/或提取纸币。特别地,该开口可由一个盖子关闭。
用于自动输送和/或提取纸币的开口可优选通过一个百叶门关闭,其间该百叶门可在一个开
启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特别地,底盘相对外壳移动时,底盘位于提取位置时,底盘朝向用于自动输送和/或提取纸
币的开口的正面与开口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其在撤回位置时二者间的距离。这就使得在底盘的提
取位置时,可以从底盘、同时也是从钱箱提取出纸币。相反,在撤回位置时,底盘离开口较远,
从而百叶门可以关闭,而关闭区域也就不会有纸币存在。
特别地,当百叶门位于开启位置时,底盘位于提取位置,而百叶门位于关闭位置时,则底
盘在撤回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先考虑的实施例中,百叶门和底盘相互耦合,使得在百叶门开启时,
底盘自动从撤回位置移至提取位置,和/或在百叶门关闭时,底盘自动从提取位置移向撤回位置。
由此使得在百叶门开启和关闭时底盘会自动移动,因而不会被遗漏掉。此外,也不必设置专门
的驱动单元或专门的机械装置来完成底盘的移动,因为百叶门通常被设计成:在钱箱被推入到
操作纸币的设备时,通过与为此设置的一个接合元件的咬合而自动开启,反之在提取钱箱时通
过该接合作用重新自动关闭。
所述底盘的底板元件优先考虑设计成平板形状,从而使得成摞纸币中的纸币能立在一个尽
可能大的面积上。尤其是这样就避免了纸币被卡在底盘上。
在一个特别优先考虑的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朝向钱箱用于自动输送和/或提取纸币的开口的
一侧设有一个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在开口的方向限定接收区域。借助于这个前挡板,也就不必
再使用一个已知钱箱里纸币压向的一个撤回板。
所述前挡板相对于底盘的底板元件固定设置,也就是说这两个元件相互间的位置不会变化。
从而底盘在提取位置和撤回位置间移动时也使得纸币同时移动,而纸币不必相对于所立的底盘
的底板元件发生移动。
特别地,所述前挡板和底板元件相互间呈90°角安装,从而使得纸币的接收特别安全,不会
发生卡住的现象。
此外,如果钱箱包括一个压紧单元也具有优势。所述压紧单元将成摞纸币压向前挡板,使
得成摞纸币一直保持在一个最小的必要压力之下,避免了纸币翻倒。压紧单元可以特别通过一
个使得压紧单元偏向前挡板方向的弹性元件与前挡板相连。也可选择使用其它任何一种已知的
钱箱压紧单元。
在本发明中,特别地,压紧单元将成摞纸币压向前挡板时,成摞纸币最前面的那张纸币的
正面或背面与前挡板接触,优选完整接触。这样就使得这摞纸币安全地被压住。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底盘还额外带有两个侧壁,用于在侧面限定接收区域,所述
侧壁钱箱外壳侧壁的方向至少部分地限定接收区域,优选完整限定。通过这些侧壁更加提高了
底盘的稳定性,尤其是将由包括底板元件、前挡板和/或侧壁的底盘设计为一体,使得其结构特
别稳固、制造简便,并且费用经济。此外,通过侧壁使得纸币尤其在推入和取出时不会发生侧
面滑落的现象。这样也就避免了纸币在提取时被倾斜着提出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侧壁既垂直于底板元件也垂直于前挡板,从而由前挡板、侧壁、底板元件和
压紧单元限定出一个长方体形接收区域,用以接收成摞纸币。
特别地,所述前挡板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以便让一个分币模块的取币元件穿过。如果钱箱
放入一个操作纸币的设备中,例如自动提款机、自动收银系统和/或自动保险箱时,那么在钱箱
进入时百叶门是开启的。操作纸币的设备设有一个分币模块,钱箱所接收的纸币通过分币模块
从接收区域被提取。这具有一个优点,即不必在每个钱箱设置一个单独的分币装置,而只需在
自动提款机中设置一个分币模块。分币模块设有取币元件,当底盘位于提取位置时,取币元件
穿过底盘的前挡板的相应凹槽接触到纸币。这些取币元件可以特别设计成滚轴,它们在转动时
将纸币向着一个预设的方向移动,尤其是向下从底盘中、也即从钱箱中移出。
在本发明一个特别优先考虑的实施例中,前挡板设有不止一个凹槽,优选设有三个凹槽,
分别有一个分离元件,优选一滚轴,穿过所述凹槽。这样就使得所接收的一摞纸币最前方那张
纸币在其整个宽度上均匀地受到接触,从而可以安全地被提取。
此外,如果底板元件和底盘的前挡板之间有一个开口,尤其是一个开槽,也是具有优势的。
借助于所述开槽,纸币可以从钱箱中向下被取出。特别地,通过分币元件的相应转动,纸币移
动穿过所述开口,并由其它输送元件从钱箱中输送出去。
优选地,所述压紧单元被设计成:其将成摞纸币用力压向前挡板,使得纸币不会自己从开
口滑落出去,而是只有在纸币受到分币单元的取币元件施力时才会穿过前挡板和底板元件之间
的开口被输送。这样就使得纸币不会自己从接收区域滑出去,而是只有在有人想提取并通过机
器进行操作时才会发生。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也可设置一个闭合元件,它至少
在底盘不在提取位置时会关闭前挡板和底板元件之间的开口,从而防止了纸币从开口滑出去。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所描绘的几种实施方式来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从中可看出本发明的
其它特征和优势。其中:
图1示出了一个钱箱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钱箱的的底盘、一摞纸币和压紧单元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底盘、一摞纸币和压紧单元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如图1所示钱箱的剖视图,其中,所述底盘位于撤回位置;
图5示出了如图1所示钱箱的剖视图,其中,所述底盘位于提取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钱箱10的一个极简化的透视图。所述钱箱10用于现金中心、自动提款机、自动收银系
统和其它操作纸币的设备之间的纸币输送。
所述钱箱10包括外壳12,为了更清楚看清钱箱10的内部零件,外壳12的盖子在图1中未示出。
所述外壳12上设置了一个开口14,通过它进行纸币的机械性输送和/或提取。如果钱箱10推入到
一个自动提款机中,可借助于自动提款机一个分币模块经由开口10从钱箱10中提取纸币。
在输送过程中,即当钱箱10没有位于自动提款机或其它设备中以提取纸币时,开口14通过
一个此处未示出的闭合单元、一个所谓的百叶门来关闭。在进入自动提款机时,推入盒的接合
元件与百叶门的凹槽相咬合,并将百叶门从关闭位置自动移动至开启位置。反之,在钱箱10退
出时,百叶门重新自动关闭。
为了提取纸币,纸币必须离开口14很近,这样才会被分币模块检测以及被提取。为了使百
叶门的关闭不受阻、没有纸币被卡,以及百叶门开启时不会有纸币掉出来,在输送过程中纸币
位于撤回位置,所述撤回位置与开口14之间具有一个预设的距离。
按照本发明,这些问题将通过下面还会进一步描述的一个可移动底盘16来解决,所述底盘
16可相对钱箱10的外壳12按双向箭头P1方向在提取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移动。图2和图3是该底
盘和钱箱10的压紧单元18的透视图。
所述底盘16包括底板元件20,成摞纸币22的纸币棱边立于其上。此外,所述底盘16还包括
前挡板23,成摞纸币22借助压紧单元18压向它。由此使得纸币始终处于一个必要压力之下,从
而避免了成摞纸币22的纸币发生翻倒。
所述压紧单元18优选通过一个弹性元件向着前挡板23的方向偏置,因此其根据钱箱10所容
纳纸币的量,也即根据成摞纸币22的纸币张数而始终与成摞纸币22一起移动,并可靠地将其压
向前挡板23。
此外,所述底盘16还包括两个侧壁24、26,借助于所述侧壁,至少在侧面部分地限定了接
收成摞纸币22的接收区域28。所述侧壁24、26优选与前挡板23垂直,同时与底板元件20也垂直。
同时,所述前挡板23和底板元件20也优选设计成互相垂直。
前挡板23和底板元件20之间有一个开槽30,通过它将成摞纸币22的纸币一张张单独从接收
区域28中取出。在本发明中,所述压紧单元18尽可能用力将成摞纸币22压向前挡板23,从而使
成摞纸币22最前方的纸币不会从开槽30中滑出来。纸币只能借助于分币模块提取出。所述前挡
板上设有三个凹槽32-36,如将结合图4和图5更详细描绘的,所述分币模块的取币元件40穿过凹
槽,并与成摞纸币22最前方的纸币相接触。通过相应的力传输,该纸币通过开槽30被提取,并
可继续在放置了钱箱10的操作纸币的设备中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三个以上或三个以下的凹槽32-36,例如只设置
两个凹槽32-36,或四个凹槽32-36。钱箱10也可包括一个闭合元件,借助所述闭合元件,开槽
30至少在底盘16位于撤回位置时被关闭。
图4和图5分别是钱箱10的剖视图,其中,图4中,底盘16位于撤回位置,图5中,底盘16位
于提取位置。
此外,图4和图5还分别示出了分币模块的取币元件40,在本发明中,所述取币元件40被设
计成滚轴形式,其可沿着箭头P2方向转动以便提取出纸币。图4中的撤回位置上,底盘16以及在
其中所接收的成摞纸币22与钱箱10的前挡板23以及钱箱10的开口14之间有一个预设的距离A。
借助于钱箱10的一个仅示意性示出的调节单元46,底盘16可以从撤回位置移动至图5中的提
取位置,在提取位置时,底盘16与钱箱10的正面44只有很小的距离,并因此靠近开口14.
所述调节单元46可以设计成,例如是马达的形式。也可通过一个被动的调节单元,例如与
百叶门之间的耦合,来完成调节功能,从而在百叶门开启时,底盘16就会自动从撤回位置移动
至提取位置。反之,在百叶门关闭时,底盘16自动从提取位置移动至撤回位置。
在图5所描绘的提取位置中,所述底盘被设计成:取币元件40可穿过凹槽32-36,从而接触
到成摞纸币22的最前方的纸币,并将其从开槽30中提取出。
与已知的撤回板相比,这种底盘16的优点在于,当成摞纸币22在提取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
移动时,成摞纸币22自身不必相对于所立的箱底20而移动。这样的优点是,纸币在移动时不会
卷入成摞纸币22之下和/或被卡住。这使得整个功能特别安全,避免了出错。
附图标记说明
10钱箱
12外壳
14开口
16底盘
18压紧单元
20底板元件
22成摞纸币
23前挡板
24,26侧壁
28接收区域
30开槽
32,34,36凹槽
40取币元件
44正面
46调节单元
P1,P2方向
A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