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印染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整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布料需要先上色,再烘干,在布料上色过程中,布料与染液接触,布
料吸附染液,染液渗透布料中,达到染色效果,然而染色时,经常会出现不均
匀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上色的装置和烘干的装置是分开的,在烘干过程中上色后的布
料中会蒸发出一些水分,这些水分含有一定的热量,实际使用中,无法回收这
些热量,而浸染过程中,需要对染液进行加热,因此,通过将烘干装置中的热
量回收用于上色装置的染液加热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布料印染装置,其烘干
过程中产生的热蒸汽,可回收并利用在加热染液上,节约资源,染色均匀,烘
干快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布料印染装置,用于对布料进行染色,包括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轧布辊组、第一卷布辊、第二卷布辊、过渡辊和连通管;
第一箱体设置在第二箱体的上方,第一箱体的体壁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
壳以及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之间的第一加热空腔,第一箱体顶壁设有第一布料
进口,且其侧壁上设有第一布料出口,第一布料出口靠近第一箱体的顶壁,第
一箱体内部设有轧布辊组,轧布辊组与第一布料出口位置相对,轧布辊组包括
上轧辊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轧辊,第一卷布辊设置在第一箱体上方,且与第一
布料进口位置相对;
第二箱体的体壁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内壳以及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之间的
第二加热空腔,第二加热空腔内设有若干加热片,第二箱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第
二布料进口,与上述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布料出口,第二箱体内部设有
多个绕布辊,用于改变布料的走向,第二卷布辊设置在第二箱体的一侧,且与
第二布料出口位置相对;
第一加热空腔和第二箱体内部通过连通管连通,第一外壳上设有排气孔,
排气孔远离连通管位于第一加热空腔内的端口;
两个过渡辊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的一侧和第二箱体的一侧,且分别与第一
布料出口和第二布料进口位置相对;
第一卷布辊与第二卷布辊均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其驱动旋转。
优选地,第一加热空腔内设有多个辅助加热片,第一箱体内部设有第一温
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高度低于轧布辊组的高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辅
助加热片均与第一温控装置连接。
优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数显装置连接。
优选地,第二箱体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片均
与第二温控装置连接。
优选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数显装置连接。
优选地,第一箱体内设有至少5个导布辊,导布辊呈W型布置。
优选地,第一箱体内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和
搅拌电机,搅拌叶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轴与第一箱体转动连接,搅拌电机与
搅拌轴连接,且驱动其转动,搅拌电机密封在第一箱体内。
优选地,多个绕布辊分为两个竖列,且两个竖列的绕布辊上下交错布置。
优选地,连通管上设有泵。
优选地,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距离可调。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布料印染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卷布辊收布、第二卷布
辊放布,待染布料依次穿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在第一箱体内进行上色,在
第二箱体内进行烘干。
第一箱体的体壁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壳以及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之间的
第一加热空腔,第二箱体的体壁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内壳以及第二外壳和第二
内壳之间的第二加热空腔,第二加热空腔内设有若干加热片,加热片对第二箱
体进行加热,第二箱体通过连通管与第一加热空腔连通,通过加热片的加热,
对第二箱体内的布料进行烘干加热,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热蒸汽通过连通管进入
第一加热空腔,通过热蒸汽在第一加热空腔内的流动,实现对第一箱体的加热
作用,从而对第一箱体内的染液进行加热,使布料上色更加均匀,染色更加牢
固。
通过在第一箱体内设置轧布辊组,轧布辊组包括上轧辊和设置在其下方的
下轧辊,浸染上色后的布料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通过两者的挤压作用,
不仅能使染液进入布丝中以使染色更加充分均匀,还能够挤掉布料中多余的染
液,从而节省染液;通过绕布辊的设置,使烘干更加快速均匀。
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染色均匀,牢固,通过热量的回收再利用,达到了
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布料印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布料印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布料印染装置,用于对布料进行染色,包括第
一箱体1、第二箱体2、轧布辊组3、第一卷布辊4、第二卷布辊5、过渡辊6和
连通管7,第一箱体1为染色箱体,第二箱体2为烘干箱体;
第一箱体1设置在第二箱体2的上方,第一箱体1的体壁包括第一外壳8、
第一内壳9以及第一外壳8和第一内壳9之间的第一加热空腔10,第一箱体1
顶壁设有第一布料进口11,且其侧壁上设有第一布料出口12,第一布料出口12
靠近第一箱体1的顶壁,第一箱体1内部设有轧布辊组3,轧布辊组3与第一布
料出口12位置相对,轧布辊组3包括上轧辊13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轧辊14,
第一卷布辊4设置在第一箱体1上方,且与第一布料进口11位置相对;第一箱
体1内设有至少5个导布辊28,导布辊28呈W型布置,待染布料从第一卷布辊
4释放,并由第一布料进口11进入第一箱体1,待染布料穿过上轧辊13和下轧
辊14之间,上轧辊13和下轧辊14可压紧布料,第一布料进口11与轧布辊组3
之间段的布料可在重力作用下,或在布料张紧状态下通过导布辊28支撑,使布
料下浸到第一箱体1底部的染液液中,经过上轧辊13和下轧辊14的滚压,不
仅能使染液进入布丝中以使染色更加充分均匀,还能够挤掉布料中多余的染液,
从而节省染液。
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1内底部设有搅拌装置29,搅拌装置29包括搅拌轴
30、搅拌叶31和搅拌电机32,搅拌叶31设置在搅拌轴30上,搅拌轴30与第
一箱体1转动连接,搅拌电机32与搅拌轴30连接,且驱动其转动,搅拌电机
32密封在第一箱体1内,在第一箱体1内设置搅拌装置,能够使第一箱体1内
的染液更加均匀,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染色更加均匀。
第二箱体2的体壁包括第二外壳16、第二内壳17以及第二外壳16和第二
内壳17之间的第二加热空腔18,第二加热空腔18内设有若干加热片19,第二
箱体2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布料进口20,与上述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布
料出口15,第二箱体2内部设有多个绕布辊21,用于改变布料的走向,第二卷
布辊5设置在第二箱体2的一侧,且与第二布料出口15位置相对,两个过渡辊
6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1的一侧和第二箱体2的一侧,且分别与第一布料出口
12和第二布料进口20位置相对;具体地,多个绕布辊21分为两个竖列,且两
个竖列的绕布辊21上下交错布置。第二箱体2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6,第
二温度传感器26和加热片19均与第二温控装置27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26
与数显装置连接,布料从第一箱体1的第一布料出口12拉出,在过渡辊6的支
撑下,布料从第二布料进口20进入第二箱体2内,并依次绕在绕布辊21上,
根据绕布辊21的布置,将布料绕成S型布置,这种设置可以在增加布料加热面
积的情况下,节约空间,从而提高加热效率,第二温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第二
箱体2内的温度,并通过数显装置显示,通过第二温控装置27来控制调节,第
二箱体2内的温度。
第一加热空腔10和第二箱体2内部通过连通管7连通,且连通管7上设有
泵33,第一外壳8上设有排气孔22,排气孔22远离连通管7位于第一加热空
腔10内的端口。第一加热空腔10和第二箱体2内部通过连通管7连通,通过
第二加热腔内的加热片19加热第二箱体2内的布料,通过蒸发,使布料加热至
干燥,加热过程产生的蒸汽通过连通管7排入到第一加热腔,蒸汽在第一加热
腔内流动,从排气孔22排除,从而实现对第二箱体2内部的加热。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加热空腔10内设有多个辅助加热片(25),第一箱体1
内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一温度传感器23的高度低于轧布辊组3的高度,
第一温度传感器23和辅助加热片(25)均与第一温控装置24连接,第一温度
传感器23与数显装置连接,当采用第二箱体2排除的蒸汽加热不足时,开启多
个辅助加热片(25)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第一箱体1内染液
的温度,检测温度通过数显装置进行显示,通过第一温控装置控制第一箱体1
内的温度。
第一卷布辊4与第二卷布辊5均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其驱动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