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收纳容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1799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7186.2

申请日:

2013.03.25

公开号:

CN103144826A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8/04申请日:20130325|||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04

主分类号:

B65D8/04

申请人: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黑川信夫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12.03.26 JP 2012-070393; 2012.06.12 JP 2012-1331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张世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现一种平时不易打开、但当消费者拿在手里打开时可容易地打开的物品收纳容器。物品收纳容器(2)是通过在第1容器半体(4)的左右向开口端方向延伸设置的钩爪部(52)(第1卡合部)与第2容器半体(6)的爪卡合部(60)(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及在第2容器半体(6)的前端部延伸设置的有孔舌片(72)(第2卡合部)与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的后端的卡合突起(76)(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维持闭合状态,且抑制向任意开口端横跨方向的弹性变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物品收纳容器,通过使利用铰链部连接的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的开口端以彼此对接的方式闭合,组合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而形成收纳空间;该物品收纳容器包括:
第1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
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
第2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及
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且
在组合状态下,通过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及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抑制所述第1容器半体及所述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包括嵌接部,该嵌接部是沿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中的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的内周竖立设置,且与另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内周滑动接触,且
在组合状态下,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的弹性变形相互作用。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嵌接部包括向所述开口端方向扩宽开口的切口部,且
在组合时与所述切口部对向的所述另一容器半体的位置上设有引导突起。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
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
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且
组合时利用所述引导部进行引导,将所述第2卡合部引导至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位置上。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1被卡合部包括开口部,
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呈袋状地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
所述第1卡合部包括在组合时插入至所述引导部的钩爪部,
所述钩爪部的爪主体部是以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容器内侧的状态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设置着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端面部分形成为朝向内侧的斜面状。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是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
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是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设置多个,
当用右手或左手中的一只手解除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打开容器时,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所述钩爪部的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内侧的部分是作为供另一只手保持容器的手指卡合部而发挥功能,并且利用该保持力,促进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弹性变形、及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
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
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
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
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
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

说明书

物品收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自动售货机,出售被称为“胶囊玩具”的装在胶囊容器内的玩具等。该自动售货机的惯称根据地区或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也称为“Gacha Gacha(扭扭蛋)(注册商标)”、“Gachapon(扭蛋)(注册商标)”、“Gashapon(转蛋)(注册商标)”等。如果消费者投入特定枚数的硬币,且转动放出操作杆或放出操作盘,那么自动售货机内的胶囊容器滚动而放出其中一个胶囊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在所述自动售货机中使用的胶囊容器,已知将铰链所连结的2个半球圆顶状的容器半体以使圆顶开口端彼此对接地组合,且利用卡子卡合而形成球形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45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2559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在出售胶囊玩具的自动售货机中使用的胶囊容器上会承受欲压坏容器的力。对于胶囊容器,一方面要求既可承受所述力但也不会打不开容器那样的卡合强度,另一方面,希望一旦消费者要打开容器时可容易地打开。而且,作为胶囊玩具的生产阶段的要求,也希望令用来实现将胶囊玩具装入胶囊容器中的状态的容器闭合作业简单、确实。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平时不易打开、但当消费者拿在手里打开时可容易地打开的物品收纳容器。此外,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谋求作业性的提升以可更简单、确实地进行将玩具等物品装入容器中后使容器闭合的容器闭合作业的物品收纳容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构成为通过使利用铰链部连接的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的开口端以彼此对接的方式闭合,组合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而形成收纳空间;且该物品收纳容器包括:第1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第2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及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且在组合状态下,通过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及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抑制所述第1容器半体及所述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包括嵌接部,该嵌接部是沿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中的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的内周竖立设置,且与另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内周滑动接触,且在组合状态下,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的弹性变形相互作用。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嵌接部包括向所述开口端方向扩宽开口的切口部,且在当组合时与所述切口部对向的所述另一容器半体的位置设有引导突起。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且组合时利用所述引导部进行引导,结果将所述第2卡合部引导至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第1被卡合部包括开口部,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呈袋状地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所述第1卡合部包括在组合时插入至所述引导部的钩爪部,所述钩爪部的爪主体部是以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容器内侧的状态设置。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设置着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端面部分形成为朝向内侧的斜面状。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是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设置多个,当用右手或左手中的一只手解除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打开容器时,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所述钩爪部的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内侧的部分作为供另一只手保持容器的手指卡合部而发挥功能,并且利用该保持力,促进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弹性变形、及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
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
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且具有在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的卡合的倾斜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平时不易打开、但当消费者拿在手里打开时可容易地打开的物品收纳容器。而且,可提供一种谋求作业性的提升以可更简单、确实地进行将玩具等物品装入容器中后使容器闭合的容器闭合作业的物品收纳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斜向上地观察物品收纳容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2是从后方斜向上地观察物品收纳容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3是物品收纳容器的左右、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是观察闭合状态的后方侧的剖视图,(2)~(3)是容器闭合过程中的引导突起周围的放大图,(4)~(5)是容器闭合过程中的钩爪部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物品收纳容器的前后、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是表示第1嵌接突起部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的容器闭合动作初期的状态的图,(2)是表示容器闭合动作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打开容器时的消费者的动作例的图,(1)是表示上下、左右表面的情况的图,(2)是表示上下、前后表面的情况的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物品收纳容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
[符号的说明]
2    物品收纳容器
4    第1容器半体
6    第2容器半体
8    薄膜铰链
10   嵌接部
12   第1嵌接突起部
14   第2嵌接突起部
16   切口部
18   引导突起
20   凹部
52   钩爪部(第1卡合部)
53   爪主体部
54   爪前端部
55   外锥形部
56   内锥形部
60   爪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
62   引导部
63   插入通道
66   引导斜面
68   壁部
69   强度保持部
72   有孔舌片(第2卡合部)
73   卡合孔
74   平坦凹处
75   沟槽
76   卡合突起(第2被卡合部)
77   壁部
78   倾斜面
80   引导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对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物品收纳容器2打开后的状态的外观图,前者相当于从前方斜向上地观察的外观图,后者相当于从后方斜向上地观察的外观图。
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是使大致半球圆顶型的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以使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朝上的姿势并列、且利用柔软且弯曲自如的薄膜铰链8而成形为一体的开闭自如的合成树脂制的胶囊体。薄膜铰链8是可弹性变形的片状构件,且具有恢复力。如果在使容器闭合的状态下,将设置着薄膜铰链8的一侧设为后方,那么薄膜铰链8是以将第1容器半体4的前部与第2容器半体6的后部连结的方式与这些容器半体成形为一体。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说明位置关系时,将从第2容器半体6观察时设置着薄膜铰链8的一侧设为后方,将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的开口方向设为上,而称为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参照各图中的3轴方向箭头)。
[容器构造的说明]
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具有大致相同的半径,如果使彼此的开口端部彼此对接而进行组合,那么在外观上形成为椭圆球体,在内部形成收纳玩具等物品的空间。在图1及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形状的凹凸,而设为不透明体进行图示,不过,实际上,物品收纳容器2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等)制造而成,可透过容器观察收纳在内部的玩具等。
物品收纳容器2包括嵌接部10作为用来在将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组合时使圆顶的芯对准而使组合的定位容易的构造。
具体来说,在图1中,物品收纳容器2沿第1容器半体4的圆顶开口端内周,在前方(薄膜铰链8侧)的大致半周部分包括薄壁状的第1嵌接突起部12,且在后方左右约1/4周的2个部位包括薄壁状的第2嵌接突起部14。第1嵌接突起部12及后方嵌接突起部14的外径设定为比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端内径(开口端内径)略小,在以将第1容器半体4盖至第2容器半体6上的方式进行组合时,通过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开口部内侧且滑动接触,而有助于圆顶的芯对准。也就是说,在容器半体为半球圆顶型的情况下,由于可简单地进行使圆顶的芯对准的定心(centering),所以容器闭合作业变得容易。而且,第1嵌接突起部12及第2嵌接突起部14是作为在容器闭合的状态下使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弹性变形相互作用的要素而发挥功能。由此,可实现容器的高强度,且只要消费者不想打开便不能容易地打开。
而且,嵌接部10在第1嵌接突起部12包括以向圆顶开口方向扩宽的方式大致V字状地切开而成的切口部16,且在第2容器半体6的靠圆顶开口端的内侧,包括在组合时滑动嵌合至切口部16的引导突起18。引导突起18例如是作为局部性的厚壁部而成形,且具有与切口部16的切口形状相应的越朝上则前端越细的形状。
由此,在只有嵌接部的一部分插入至对方侧的容器半体内的容器闭合作业的初期阶段,即便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的相对位置偏移,由于随着引导突起插入至切口部,引导突起滑动接触于切口部的扩宽开口部的斜面,所以该偏移也得到校正。也就是说,容器闭合作业的作业性提高。而且,如果使容器完全闭合,那么成为引导突起嵌入至切口部内的状态,因此,发挥使应对向容器开口部横向的弹性变形的强度提高的效果。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包括维持使容器闭合的状态的2种卡合构造部。
第1卡合构造部包括:钩爪部52(第1卡合部),从第1容器半体4的左右侧向圆顶开口方向延伸设置;及爪卡合部60(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6的左右侧。
钩爪部52是以令用来进行卡合的阶差部朝外的姿势,从第1容器半体4的圆顶开口端内周向圆顶开口方向延伸设置,爪前端部54的外侧端及爪主体部53的外表面以比第1容器半体4的外周面靠内侧的方式设定。也就是说,钩爪部52是以偏向第1容器半体4的容器内侧的状态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的圆顶开口端部边缘部,以与钩爪部52的爪主体部53的部分相当的大小形成凹部20。而且,在该爪前端部54的外侧及内侧,分别设置着外锥形部55及内锥形部56,以使钩爪部52的爪前端部54容易插入至爪卡合部60。
爪卡合部60是作为在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部的内侧设置成袋状的引导部62的开口端而形成。
具体来说,引导部62是在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侧观察时向圆顶的内侧突出设置的コ字状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由该壁部围成的空间成为钩爪部52的插入通道63。设置着引导部62的第2容器半体6的开口端面部分形成插入通道63朝向内侧的引导斜面66。而且,插入通道63到达第2容器半体6的外周面的开口端面成为与钩爪部52的爪的折回面卡合的爪卡合部60。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引导部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并且使第1卡合部的钩爪部偏向第1容器半体的容器内侧而进行配置,可在容器外观上不使第1卡合部及第1被卡合部突出。由此,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即便要压坏容器的力发挥作用,也可防止外力直接作用于第1卡合部及第1被卡合部而导致卡合松开的现象。
而且,通过使第1被卡合部的开口部、第1卡合部的钩爪部偏向容器内侧而进行配置,在容器外观上产生的凹部作为握持物品收纳容器时的手指卡合部发挥功能,可容易握持容器。而且,所述手指卡合部可有效作为容器打开动作中的力点,而防止在容器打开动作中手指滑动而使容器掉落的现象。而且,由于容易施加打开容器的动作的力,所以容易打开容器。
另外,如图6所示,在引导部62,也可通过设置壁部68,而设置插入通道63、及与插入通道63不同的其他强度保持部69。也就是说,也可包括:插入通道63,是由引导部62、引导斜面66及壁部68围成的空间;及强度保持部69,是由引导部62、引导斜面66及壁部68围成的空间。在图6中,强度保持部69是只图示在与插入通道63邻接的单侧,不过也可设置在与插入通道63邻接的两侧。通过包括强度保持部69,可使物品收纳容器2的强度进一步提升。另外,作为一例,强度保持部69是设为由壁面围成的空间部,不过并不限于此,空间部也可设为由树脂等填埋的状态的厚壁部。通过将强度保持部69设为厚壁部,可进一步使物品收纳容器2的强度提升。
而且,第2卡合构造部包括:有孔舌片72(第2卡合部),是第2容器半体6的前端部向圆顶开口方向局部性地延伸设置而成;及卡合突起76(第2被卡合部),是向第1容器半体4的后端侧(薄膜铰链8的相反侧)的平坦凹处74内突出设置而成。
在卡合突起76的圆顶开口端侧,形成着朝外的倾斜面78(参照图2)。如果想使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彼此的开口端部彼此对接进行组合,那么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滑动接触于倾斜面78,且产生弹性变形而翘曲,如果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越过卡合突起76,那么卡合突起76嵌入并卡合至卡合孔73,从而完成卡合。而且,卡合突起76作为防止容器打开的卡子而发挥功能。
在比第2容器半体6的有孔舌片72靠下侧的外侧面,以与卡合孔73相连的方式凹设着沿舌片方向的沟槽75(参照图1)。而且,在比第2容器半体6的有孔舌片72靠下侧的内侧面,突出设置着形成沟槽75的底部的壁部77(参照图2)。
通过在卡合突起76形成朝外的倾斜面78,可更顺利地进行第2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也就是说,可使容器闭合动作的作业性进一步提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引导部,可顺利地引导第1卡合部与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而且,该引导本身兼备将第2卡合部引导至与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的功能。由此,容器闭合作业的作业性提升。
而且,通过将第2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设为铰链部的相反侧,将第1卡合部与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设为铰链部与第2卡合构造部的中间位置,可在将物品收纳容器的开口部整周大致均等地分配而成的多个位置进行卡合。由此,可更有效地抑制第1容器半体及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
另外,在第1容器半体4的卡合突起76附近,适当地设置引导打开容器时的操作部位的引导显示部80(参照图2)。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着表示消费者应放入指甲的部位及放入方向的箭头型凸标。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当组合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时,薄膜铰链部8不从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的球的外周伸出的方式进行设置。由此,不会产生钩挂部分,握持时容易握持,在出售时,薄膜铰链部8也不会成为妨碍。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通过第1卡合部与第1被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的相互不同的2重卡合,而抑制第1容器半体及所述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由此,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即便要压坏容器的力发挥作用,也可防止容器本身变形而导致容器打开的现象。
[关于容器开闭的说明]
接着,对物品收纳容器2的开闭进行说明。图3是物品收纳容器2的左右、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是观察闭合状态的后方侧的剖视图,(2)~(3)是容器闭合过程中的引导突起18周围的放大图,(4)~(5)是容器关闭过程中的钩爪部52周围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物品收纳容器2的前后、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相当于表示第1嵌接突起部12的一部分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的容器闭合动作初期的状态的图,(2)相当于表示容器闭合动作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在使容器闭合前,将玩具等内容物(未图示)放入至物品收纳容器2的第2容器半体6。为了使容器闭合,而以一面使薄膜铰链8弯曲一面使圆顶开口端彼此对接的方式覆盖第1容器半体4。此时,第1嵌接突起部12最先进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而开始发挥组装位置的定位作用(图4(1))。
如果进一步继续进行容器闭合动作,那么接着引导突起18的前端嵌入至第1嵌接突起部12的切口部16的开口部。即便假设此时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的芯向左右方向偏移,也可利用切口部16与引导突起18的嵌合,修正偏移而完成定心,从而校正组装位置的定位(图3(2)~(3))。因此,如果进一步继续进行容器闭合动作,那么钩爪部52的爪前端部54被容易地引导至插入通道63。
即便假设在钩爪部52接近插入通道63的入口的时序,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型的芯向左右方向偏移,也可通过爪前端部54的外锥形部55或内锥形部56、与插入通道63的入口的引导斜面66的抵接,校正组装位置的定位(图3(4)~(5))。也就是说,将钩爪部52顺利地插入至插入通道63。如果钩爪部52插入至插入通道63,那么通过两者的嵌合,而组装位置的定位效果进一步提高,且带来将第2嵌接突起部14顺利地导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的作用。
如果第2嵌接突起部14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那么通过利用该突起部实现的定心作用,而将卡合突起76顺利引导至有孔舌片72的卡合孔73(图4(1)~(2))。此时,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滑动接触于倾斜面78且翘曲,如果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越过卡合突起76,那么卡合突起76嵌入并卡合至卡合孔73,从而完成卡合。也就是说,利用倾斜面78促进顺利的卡合。此时,卡合突起76的端面(图4(2)中为下端面)抵接于壁部77的端面(图4(2)中为上端面),而限制容器闭合动作的过度进行,且发挥适当地保持卡合突起76与卡合孔73的相对位置的作用。
在物品收纳容器2闭合的状态下,通过利用卡合孔73与卡合突起76的卡合实现的卡止作用,而维持闭合状态。钩爪部52的爪前端部54的阶差部与爪卡合部60的开口端64在略具有间隙且接近的状态下卡合。其结果,通过卡合孔73与卡合突起76的卡合、及钩爪部52与爪卡合部60的卡合,而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成为相互不同地得到卡合的状态,而牢靠地抑制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向任意圆顶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而且,嵌接部10在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间使弹性变形相互作用,发挥分散将要使容器弹性变形的外力而抑制变形的作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即便要压坏容器的力发挥作用,也可防止因容器本身变形而导致容器打开的现象。
而且,由于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的“定心”、“芯对准”,也就是说,组装的定位在容器闭合动作过程中随时得到校正,所以可实现顺利的容器闭合作业,且可使作业性、生产性提高。
所述有效地校正定心的构成也具有使铰链构造简化且提高美观方面的优点。如果铰链构造本身为具有充分强度的构成,那么该铰链构造中的向左右的晃动小。因此,推测只要第1嵌接突起部12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那么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芯对准也顺利地进行。但是,如果确保铰链构造本身具有应对定心的充分的强度,那么铰链构造大型化,或包括坚固的间接部,而在使物品收纳容器2闭合时,铰链构造部呈突起状地突出至外侧,有损椭圆球体的美观。而且,在所述情况下,由于铰链构造部会不必要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所以在消费者想打开物品收纳容器2的情况下,最初朝铰链构造部看,且将手指放在那里。但是,实际上,铰链构造部并不是进行容器打开动作的部位,也会使消费者进行无用的动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定心在容器闭合动作过程中随时得到校正,所以也可像薄膜铰链8那样不使铰链构造具有应对定心的充分的强度。由于铰链构造薄且小即可,所以即便使容器闭合,铰链构造部也不会突出,而可保持椭圆球体的高美观性(参照图4(2))。而且,由于也不会不必要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所以在容器打开动作中,也不会进行如上所述的无用动作。
图5是表示打开容器时的消费者的动作例的图,(1)是表示上下、左右表面的情况的图,(2)是表示上下、前后表面的情况的图。
想打开物品收纳容器2的消费者以引导显示部80为参考,将指甲穿入至有孔舌片72与平坦凹处74之间,使有孔舌片72向外侧翘曲,而解除有孔舌片72的卡合(图5的右手)。此时,如果未牢固地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那么无法有效地施加使有孔舌片72翘曲的力。如果消费者为成人,一看便知道应如何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但是在儿童的情况下,不能说肯定有经验。也就是说,也可能有无法正确地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的情况。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通过使钩爪部52偏向第1容器半体4内侧而设置,在外表面制造出凹部20(参照图1、图2)。而且,在爪卡合部60周围,在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也设置引导部62,而使插入通道63的开口部贯穿至容器外表面。也就是说,在爪卡合部60周围也形成着凹部。
这些凹部在握持物品收纳容器2时自然地与手指接触,即便不是成人,也作为用来保持容器的恰好的手指卡合部被人感知。也就是说,在想打开容器时,自然地促使消费者以这些凹部为手指卡合部来进行保持。而且,由于这些凹部是以与物品收纳容器2的椭圆球体的左右直径方向对向的方式设置,所以如果将手指放在这些凹部进行握持,那么可利用力的增减确实地进行保持,而不会有物品收纳容器2滑落的情况。
而且,如果将手指放在这些凹部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那么手指本身便会对物品收纳容器2从左右方向施加夹压(图5的左手)。在打开容器的动作中,如果消费者使有孔舌片72翘曲而解除卡合(图5的右手),那么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相互不同地卡合的状态被解除,抑制彼此的弹性变形的力快速减小。结果,利用夹压,而使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以在左右方向变窄的方式弹性变形(以前后变得细长的方式变形)。于是,物品收纳容器2成为半开状态。即,利用握持物品收纳容器2的手(图5的左手)的夹压主要作用于第1容器半体4,使第1容器半体4弹性变形,第1容器半体4的第2嵌接突起部14作为将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推出的力而发挥作用。利用该力,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在第2嵌接突起部14的外表面滑动,第2容器半体6自然与第1容器半体4相隔,从而容器顺利地打开。由此,消费者可简单地打开物品收纳容器。
而且,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的手指按压凹部20的力是以将钩爪部52向容器内侧按压的方式作用,钩爪部52与爪卡合部60的卡合也顺利地得到解除。
而且,在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时未施加来自左右方向的夹压的状态下,不会发挥促进所述物品收纳容器2打开的效果。即,在并非容器打开动作而是意外地解除有孔舌片72的卡合的情况下,钩爪部52与爪卡合部60的卡合发挥作用,而确实地防止物品收纳容器2打开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是可应用本发明的形态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
例如设为将嵌接部10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将嵌接部10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6。在该情况下,引导突起18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切口部16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6。
而且,设为在第1容器半体4设置2处钩爪部52进行了说明,但是钩爪部的数量任意。也可设置1处,也可设置4处。优选的位置是薄膜铰链8与该薄膜铰链8的相反侧的中间。当然,与钩爪部52成对的爪卡合部60、引导部62、及引导斜面66是设置在与钩爪部52对应的位置。
而且,设为设置2处引导突起18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设置3处,也可只设置1处。当然,与引导突起18成对的切口部16是以相同的数量设置在与引导突起18对应的位置。

物品收纳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品收纳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品收纳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品收纳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品收纳容器.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44826A43申请公布日20130612CN103144826ACN103144826A21申请号201310097186222申请日20130325201207039320120326JP201213310520120612JPB65D8/0420060171申请人万代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黑川信夫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代理人张世俊54发明名称物品收纳容器57摘要本发明实现一种平时不易打开、但当消费者拿在手里打开时可容易地打开的物品收纳容器。物品收纳容器2是通过在第1容器半体4的左右向开口端方向延伸设置的钩爪部52第。

2、1卡合部与第2容器半体6的爪卡合部60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及在第2容器半体6的前端部延伸设置的有孔舌片72第2卡合部与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的后端的卡合突起76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维持闭合状态,且抑制向任意开口端横跨方向的弹性变形。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44826ACN103144826A1/2页21一种物品收纳容器,通过使利用铰链部连接的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的开口端以彼此对接的方式闭合,组合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而形成收纳空间;该物品收纳容。

3、器包括第1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第2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及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且在组合状态下,通过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及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抑制所述第1容器半体及所述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包括嵌接部,该嵌接部是沿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中的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的内周竖立设置,且与另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内周滑动接触,且在组合状态下,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

4、半体的弹性变形相互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嵌接部包括向所述开口端方向扩宽开口的切口部,且在组合时与所述切口部对向的所述另一容器半体的位置上设有引导突起。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且组合时利用所述引导部进行引导,将所述第2卡合部引导至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1被卡。

5、合部包括开口部,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呈袋状地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所述第1卡合部包括在组合时插入至所述引导部的钩爪部,所述钩爪部的爪主体部是以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容器内侧的状态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设置着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端面部分形成为朝向内侧的斜面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是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是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设置多个,当用右手或左手中的一只手解除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打开容器时,所述第1容器半。

6、体的所述钩爪部的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内侧的部分是作为供另一只手保持容器的手指卡合部而发挥功能,并且利用该保持力,促进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弹权利要求书CN103144826A2/2页3性变形、及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

7、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收纳容器,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从。

8、容器表面突出设置而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且设有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卡合的倾斜面。权利要求书CN103144826A1/9页4物品收纳容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收纳容器。背景技术0002已知有一种自动售货机,出售被称为“胶囊玩具”的装在胶囊容器内的玩具等。该自动售货机的惯称根据地区或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也称为“GACHAGACHA扭扭蛋注册商标”、“GACHAPON扭蛋注册商标”、“GASHAPON转蛋注册商标”等。如果消费者投入特定枚数的硬币,且转动放出操作杆或放出操作盘,那么自动售货机内的胶囊容器滚动而放出其中一个胶囊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003作为在所述自动售货机。

9、中使用的胶囊容器,已知将铰链所连结的2个半球圆顶状的容器半体以使圆顶开口端彼此对接地组合,且利用卡子卡合而形成球形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0004背景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45904号公报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255916号公报发明内容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0009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在出售胶囊玩具的自动售货机中使用的胶囊容器上会承受欲压坏容器的力。对于胶囊容器,一方面要求既可承受所述力但也不会打不开容器那样的卡合强度,另一方面,希望一旦消费者要打开容器时可容易地打开。而且,作为胶囊玩具的生产阶段的要求,。

10、也希望令用来实现将胶囊玩具装入胶囊容器中的状态的容器闭合作业简单、确实。0010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平时不易打开、但当消费者拿在手里打开时可容易地打开的物品收纳容器。此外,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谋求作业性的提升以可更简单、确实地进行将玩具等物品装入容器中后使容器闭合的容器闭合作业的物品收纳容器。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2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构成为通过使利用铰链部连接的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的开口端以彼此对接的方式闭合,组合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而形成收纳空间;且该物品收纳容器包括第1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组。

11、合时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第2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上;及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容器半体上,组合时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且在组合状态下,通过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及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抑制所述第1容器半体及所述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说明书CN103144826A2/9页5形。0013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包括嵌接部,该嵌接部是沿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中的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的内周竖立设置,且与另一容器半体的开口端内周滑动接触,且在组合状态下,所述第1容器半体或第2容器半体的弹性变形相互作用。0014在本发明的物品。

12、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嵌接部包括向所述开口端方向扩宽开口的切口部,且在当组合时与所述切口部对向的所述另一容器半体的位置设有引导突起。0015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引导部,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且组合时利用所述引导部进行引导,结果将所述第2卡合部引导至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0016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第1被卡合部包括开口部,在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呈袋状地设有将所述第1卡合部引导至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

13、引导部,所述第1卡合部包括在组合时插入至所述引导部的钩爪部,所述钩爪部的爪主体部是以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容器内侧的状态设置。0017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设置着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第2容器半体的端面部分形成为朝向内侧的斜面状。0018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第2卡合部及所述第2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1被卡合部是在所述铰链部与该铰链部的相反侧的中间设置多个,当用右手或左手中的一只手解除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而打开容器时,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所述钩爪部的偏向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内侧的部分作为供另一只手保持容器的手指卡合部而发挥功能,并且。

14、利用该保持力,促进所述第1容器半体的弹性变形、及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0019在本发明的物品收纳容器中,优选所述第2卡合部包括设置着卡合孔的舌片,0020所述第2被卡合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与所述卡合孔卡合,从容器表面突出设置,且具有在组合时用来使所述舌片移动而促进顺利的卡合的倾斜面。0021发明效果0022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平时不易打开、但当消费者拿在手里打开时可容易地打开的物品收纳容器。而且,可提供一种谋求作业性的提升以可更简单、确实地进行将玩具等物品装入容器中后使容器闭合的容器闭合作业的物品收纳容器。附图说明0023图1是从前方斜向上地观察物品收纳容器打开的状。

15、态的外观图。0024图2是从后方斜向上地观察物品收纳容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0025图3是物品收纳容器的左右、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是观察闭合状态的后方侧的剖视图,23是容器闭合过程中的引导突起周围的放大图,45是容器闭合过程中的钩爪部周围的放大剖视图。0026图4是物品收纳容器的前后、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是表示第1嵌接突起部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的容器闭合动作初期的状态的图,2是表示容器闭合动作结束说明书CN103144826A3/9页6时的状态的图。0027图5是表示打开容器时的消费者的动作例的图,1是表示上下、左右表面的情况的图,2是表示上下、前后表面的情况的图。0028图6是从上方。

16、观察物品收纳容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0029符号的说明00302物品收纳容器00314第1容器半体00326第2容器半体00338薄膜铰链003410嵌接部003512第1嵌接突起部003614第2嵌接突起部003716切口部003818引导突起003920凹部004052钩爪部第1卡合部004153爪主体部004254爪前端部004355外锥形部004456内锥形部004560爪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004662引导部004763插入通道004866引导斜面004968壁部005069强度保持部005172有孔舌片第2卡合部005273卡合孔005374平坦凹处005475沟槽005576卡合突。

17、起第2被卡合部005677壁部005778倾斜面005880引导显示部具体实施方式0059第1实施方式0060对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61图1及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物品收纳容器2打开后的状态的外观图,前者相说明书CN103144826A4/9页7当于从前方斜向上地观察的外观图,后者相当于从后方斜向上地观察的外观图。0062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是使大致半球圆顶型的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以使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朝上的姿势并列、且利用柔软且弯曲自如的薄膜铰链8而成形为一体的开闭自如的合成树脂制的胶囊体。薄膜铰链8是可弹性变形的片状构件,且具有恢。

18、复力。如果在使容器闭合的状态下,将设置着薄膜铰链8的一侧设为后方,那么薄膜铰链8是以将第1容器半体4的前部与第2容器半体6的后部连结的方式与这些容器半体成形为一体。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说明位置关系时,将从第2容器半体6观察时设置着薄膜铰链8的一侧设为后方,将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的开口方向设为上,而称为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参照各图中的3轴方向箭头。0063容器构造的说明0064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具有大致相同的半径,如果使彼此的开口端部彼此对接而进行组合,那么在外观上形成为椭圆球体,在内部形成收纳玩具等物品的空间。在图1及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形状的凹凸,而设为。

19、不透明体进行图示,不过,实际上,物品收纳容器2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等制造而成,可透过容器观察收纳在内部的玩具等。0065物品收纳容器2包括嵌接部10作为用来在将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组合时使圆顶的芯对准而使组合的定位容易的构造。0066具体来说,在图1中,物品收纳容器2沿第1容器半体4的圆顶开口端内周,在前方薄膜铰链8侧的大致半周部分包括薄壁状的第1嵌接突起部12,且在后方左右约1/4周的2个部位包括薄壁状的第2嵌接突起部14。第1嵌接突起部12及后方嵌接突起部14的外径设定为比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端内径开口端内径略小,在以将第1容器半体4盖至第2容器半体6上的方式进行。

20、组合时,通过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开口部内侧且滑动接触,而有助于圆顶的芯对准。也就是说,在容器半体为半球圆顶型的情况下,由于可简单地进行使圆顶的芯对准的定心CENTERING,所以容器闭合作业变得容易。而且,第1嵌接突起部12及第2嵌接突起部14是作为在容器闭合的状态下使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弹性变形相互作用的要素而发挥功能。由此,可实现容器的高强度,且只要消费者不想打开便不能容易地打开。0067而且,嵌接部10在第1嵌接突起部12包括以向圆顶开口方向扩宽的方式大致V字状地切开而成的切口部16,且在第2容器半体6的靠圆顶开口端的内侧,包括在组合时滑动嵌合至切口部16的引导突起18。引。

21、导突起18例如是作为局部性的厚壁部而成形,且具有与切口部16的切口形状相应的越朝上则前端越细的形状。0068由此,在只有嵌接部的一部分插入至对方侧的容器半体内的容器闭合作业的初期阶段,即便第1容器半体与第2容器半体的相对位置偏移,由于随着引导突起插入至切口部,引导突起滑动接触于切口部的扩宽开口部的斜面,所以该偏移也得到校正。也就是说,容器闭合作业的作业性提高。而且,如果使容器完全闭合,那么成为引导突起嵌入至切口部内的状态,因此,发挥使应对向容器开口部横向的弹性变形的强度提高的效果。0069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包括维持使容器闭合的状态的2种卡合构造部。0070第1卡合构造部包括钩爪部。

22、52第1卡合部,从第1容器半体4的左右侧向圆说明书CN103144826A5/9页8顶开口方向延伸设置;及爪卡合部60第1被卡合部,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6的左右侧。0071钩爪部52是以令用来进行卡合的阶差部朝外的姿势,从第1容器半体4的圆顶开口端内周向圆顶开口方向延伸设置,爪前端部54的外侧端及爪主体部53的外表面以比第1容器半体4的外周面靠内侧的方式设定。也就是说,钩爪部52是以偏向第1容器半体4的容器内侧的状态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的圆顶开口端部边缘部,以与钩爪部52的爪主体部53的部分相当的大小形成凹部20。而且,在该爪前端部54的外侧及内侧,分别设置着外锥形部55及内锥形部56,以使钩。

23、爪部52的爪前端部54容易插入至爪卡合部60。0072爪卡合部60是作为在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部的内侧设置成袋状的引导部62的开口端而形成。0073具体来说,引导部62是在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侧观察时向圆顶的内侧突出设置的字状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由该壁部围成的空间成为钩爪部52的插入通道63。设置着引导部62的第2容器半体6的开口端面部分形成插入通道63朝向内侧的引导斜面66。而且,插入通道63到达第2容器半体6的外周面的开口端面成为与钩爪部52的爪的折回面卡合的爪卡合部60。0074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引导部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的内侧,并且使第1卡合部的钩爪部偏向第1容器半体。

24、的容器内侧而进行配置,可在容器外观上不使第1卡合部及第1被卡合部突出。由此,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即便要压坏容器的力发挥作用,也可防止外力直接作用于第1卡合部及第1被卡合部而导致卡合松开的现象。0075而且,通过使第1被卡合部的开口部、第1卡合部的钩爪部偏向容器内侧而进行配置,在容器外观上产生的凹部作为握持物品收纳容器时的手指卡合部发挥功能,可容易握持容器。而且,所述手指卡合部可有效作为容器打开动作中的力点,而防止在容器打开动作中手指滑动而使容器掉落的现象。而且,由于容易施加打开容器的动作的力,所以容易打开容器。0076另外,如图6所示,在引导部62,也可通过设置壁部。

25、68,而设置插入通道63、及与插入通道63不同的其他强度保持部69。也就是说,也可包括插入通道63,是由引导部62、引导斜面66及壁部68围成的空间;及强度保持部69,是由引导部62、引导斜面66及壁部68围成的空间。在图6中,强度保持部69是只图示在与插入通道63邻接的单侧,不过也可设置在与插入通道63邻接的两侧。通过包括强度保持部69,可使物品收纳容器2的强度进一步提升。另外,作为一例,强度保持部69是设为由壁面围成的空间部,不过并不限于此,空间部也可设为由树脂等填埋的状态的厚壁部。通过将强度保持部69设为厚壁部,可进一步使物品收纳容器2的强度提升。0077而且,第2卡合构造部包括有孔舌片。

26、72第2卡合部,是第2容器半体6的前端部向圆顶开口方向局部性地延伸设置而成;及卡合突起76第2被卡合部,是向第1容器半体4的后端侧薄膜铰链8的相反侧的平坦凹处74内突出设置而成。0078在卡合突起76的圆顶开口端侧,形成着朝外的倾斜面78参照图2。如果想使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彼此的开口端部彼此对接进行组合,那么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滑动接触于倾斜面78,且产生弹性变形而翘曲,如果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越过卡合突起76,那么卡合突起76嵌入并卡合至卡合孔73,从而完成卡合。而且,卡合突起76作为防说明书CN103144826A6/9页9止容器打开的卡子而发挥功能。0079在比第2容器半体6。

27、的有孔舌片72靠下侧的外侧面,以与卡合孔73相连的方式凹设着沿舌片方向的沟槽75参照图1。而且,在比第2容器半体6的有孔舌片72靠下侧的内侧面,突出设置着形成沟槽75的底部的壁部77参照图2。0080通过在卡合突起76形成朝外的倾斜面78,可更顺利地进行第2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也就是说,可使容器闭合动作的作业性进一步提升。008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引导部,可顺利地引导第1卡合部与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而且,该引导本身兼备将第2卡合部引导至与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的功能。由此,容器闭合作业的作业性提升。0082而且,通过将第2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设为铰链部的相反侧,将。

28、第1卡合部与第1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设为铰链部与第2卡合构造部的中间位置,可在将物品收纳容器的开口部整周大致均等地分配而成的多个位置进行卡合。由此,可更有效地抑制第1容器半体及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0083另外,在第1容器半体4的卡合突起76附近,适当地设置引导打开容器时的操作部位的引导显示部80参照图2。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着表示消费者应放入指甲的部位及放入方向的箭头型凸标。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当组合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时,薄膜铰链部8不从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的球的外周伸出的方式进行设置。由此,不会产生钩挂部分,握持时容易握持,在出售时,薄膜铰链部8也。

29、不会成为妨碍。008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通过第1卡合部与第1被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的相互不同的2重卡合,而抑制第1容器半体及所述第2容器半体向任意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由此,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下,即便要压坏容器的力发挥作用,也可防止容器本身变形而导致容器打开的现象。0085关于容器开闭的说明0086接着,对物品收纳容器2的开闭进行说明。图3是物品收纳容器2的左右、上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是观察闭合状态的后方侧的剖视图,23是容器闭合过程中的引导突起18周围的放大图,45是容器关闭过程中的钩爪部52周围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物品收纳容器2的前后、上。

30、下剖面的纵剖视图,1相当于表示第1嵌接突起部12的一部分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的容器闭合动作初期的状态的图,2相当于表示容器闭合动作结束时的状态的图。0087在使容器闭合前,将玩具等内容物未图示放入至物品收纳容器2的第2容器半体6。为了使容器闭合,而以一面使薄膜铰链8弯曲一面使圆顶开口端彼此对接的方式覆盖第1容器半体4。此时,第1嵌接突起部12最先进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而开始发挥组装位置的定位作用图41。0088如果进一步继续进行容器闭合动作,那么接着引导突起18的前端嵌入至第1嵌接突起部12的切口部16的开口部。即便假设此时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的芯向左右方向偏移,也。

31、可利用切口部16与引导突起18的嵌合,修正偏移而完成定心,从而校正组装位置的定位图323。因此,如果进一步继续进行容器闭合动作,那么钩爪部52的爪前端部54被容易地引导至插入通道63。0089即便假设在钩爪部52接近插入通道63的入口的时序,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说明书CN103144826A7/9页10器半体6的圆顶型的芯向左右方向偏移,也可通过爪前端部54的外锥形部55或内锥形部56、与插入通道63的入口的引导斜面66的抵接,校正组装位置的定位图345。也就是说,将钩爪部52顺利地插入至插入通道63。如果钩爪部52插入至插入通道63,那么通过两者的嵌合,而组装位置的定位效果进一步提高,且带。

32、来将第2嵌接突起部14顺利地导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的作用。0090如果第2嵌接突起部14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那么通过利用该突起部实现的定心作用,而将卡合突起76顺利引导至有孔舌片72的卡合孔73图412。此时,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滑动接触于倾斜面78且翘曲,如果有孔舌片72的前端部越过卡合突起76,那么卡合突起76嵌入并卡合至卡合孔73,从而完成卡合。也就是说,利用倾斜面78促进顺利的卡合。此时,卡合突起76的端面图42中为下端面抵接于壁部77的端面图42中为上端面,而限制容器闭合动作的过度进行,且发挥适当地保持卡合突起76与卡合孔73的相对位置的作用。0091在物品收纳容器2闭合。

33、的状态下,通过利用卡合孔73与卡合突起76的卡合实现的卡止作用,而维持闭合状态。钩爪部52的爪前端部54的阶差部与爪卡合部60的开口端64在略具有间隙且接近的状态下卡合。其结果,通过卡合孔73与卡合突起76的卡合、及钩爪部52与爪卡合部60的卡合,而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成为相互不同地得到卡合的状态,而牢靠地抑制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向任意圆顶开口端横向的弹性变形。而且,嵌接部10在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间使弹性变形相互作用,发挥分散将要使容器弹性变形的外力而抑制变形的作用。0092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在商品的搬运、补充、售货机内的滚动等各种情况。

34、下,即便要压坏容器的力发挥作用,也可防止因容器本身变形而导致容器打开的现象。0093而且,由于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的“定心”、“芯对准”,也就是说,组装的定位在容器闭合动作过程中随时得到校正,所以可实现顺利的容器闭合作业,且可使作业性、生产性提高。0094所述有效地校正定心的构成也具有使铰链构造简化且提高美观方面的优点。如果铰链构造本身为具有充分强度的构成,那么该铰链构造中的向左右的晃动小。因此,推测只要第1嵌接突起部12滑入至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那么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芯对准也顺利地进行。但是,如果确保铰链构造本身具有应对定心的充分的强度,那么铰链构造大型化,或。

35、包括坚固的间接部,而在使物品收纳容器2闭合时,铰链构造部呈突起状地突出至外侧,有损椭圆球体的美观。而且,在所述情况下,由于铰链构造部会不必要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所以在消费者想打开物品收纳容器2的情况下,最初朝铰链构造部看,且将手指放在那里。但是,实际上,铰链构造部并不是进行容器打开动作的部位,也会使消费者进行无用的动作。0095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的定心在容器闭合动作过程中随时得到校正,所以也可像薄膜铰链8那样不使铰链构造具有应对定心的充分的强度。由于铰链构造薄且小即可,所以即便使容器闭合,铰链构造部也不会突出,而可保持椭圆球体的高美观性参照图42。

36、。而且,由于也不会不必要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所以在容器打开动作中,也不会进行如上所述的无用动作。说明书CN103144826A108/9页110096图5是表示打开容器时的消费者的动作例的图,1是表示上下、左右表面的情况的图,2是表示上下、前后表面的情况的图。0097想打开物品收纳容器2的消费者以引导显示部80为参考,将指甲穿入至有孔舌片72与平坦凹处74之间,使有孔舌片72向外侧翘曲,而解除有孔舌片72的卡合图5的右手。此时,如果未牢固地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那么无法有效地施加使有孔舌片72翘曲的力。如果消费者为成人,一看便知道应如何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但是在儿童的情况下,不能说肯定有经验。也。

37、就是说,也可能有无法正确地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的情况。0098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收纳容器2通过使钩爪部52偏向第1容器半体4内侧而设置,在外表面制造出凹部20参照图1、图2。而且,在爪卡合部60周围,在第2容器半体6的内侧也设置引导部62,而使插入通道63的开口部贯穿至容器外表面。也就是说,在爪卡合部60周围也形成着凹部。0099这些凹部在握持物品收纳容器2时自然地与手指接触,即便不是成人,也作为用来保持容器的恰好的手指卡合部被人感知。也就是说,在想打开容器时,自然地促使消费者以这些凹部为手指卡合部来进行保持。而且,由于这些凹部是以与物品收纳容器2的椭圆球体的左右直径方向对向的方式设置,所以。

38、如果将手指放在这些凹部进行握持,那么可利用力的增减确实地进行保持,而不会有物品收纳容器2滑落的情况。0100而且,如果将手指放在这些凹部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那么手指本身便会对物品收纳容器2从左右方向施加夹压图5的左手。在打开容器的动作中,如果消费者使有孔舌片72翘曲而解除卡合图5的右手,那么第1容器半体4与第2容器半体6相互不同地卡合的状态被解除,抑制彼此的弹性变形的力快速减小。结果,利用夹压,而使第1容器半体4及第2容器半体6以在左右方向变窄的方式弹性变形以前后变得细长的方式变形。于是,物品收纳容器2成为半开状态。即,利用握持物品收纳容器2的手图5的左手的夹压主要作用于第1容器半体4,使第1。

39、容器半体4弹性变形,第1容器半体4的第2嵌接突起部14作为将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推出的力而发挥作用。利用该力,第2容器半体6的圆顶开口端部在第2嵌接突起部14的外表面滑动,第2容器半体6自然与第1容器半体4相隔,从而容器顺利地打开。由此,消费者可简单地打开物品收纳容器。0101而且,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的手指按压凹部20的力是以将钩爪部52向容器内侧按压的方式作用,钩爪部52与爪卡合部60的卡合也顺利地得到解除。0102而且,在保持物品收纳容器2时未施加来自左右方向的夹压的状态下,不会发挥促进所述物品收纳容器2打开的效果。即,在并非容器打开动作而是意外地解除有孔舌片72的卡合的情况下,钩。

40、爪部52与爪卡合部60的卡合发挥作用,而确实地防止物品收纳容器2打开的情况。0103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是可应用本发明的形态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0104例如设为将嵌接部10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将嵌接部10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6。在该情况下,引导突起18设置在第1容器半体4,切口部16设置在第2容器半体6。0105而且,设为在第1容器半体4设置2处钩爪部52进行了说明,但是钩爪部的数量任意。也可设置1处,也可设置4处。优选的位置是薄膜铰链8与该薄膜铰链8的相反侧说明书CN103144826A119/9页12的中间。当然,与钩爪部52成对的爪卡合部60、引导部62、及引导斜面66是设置在与钩爪部52对应的位置。0106而且,设为设置2处引导突起18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设置3处,也可只设置1处。当然,与引导突起18成对的切口部16是以相同的数量设置在与引导突起18对应的位置。说明书CN103144826A121/4页13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44826A132/4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44826A143/4页15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44826A154/4页16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144826A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