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17598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5823.9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号:

CN102965818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4B 1/04申请公布日:201303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4B 1/04申请日:20121126|||公开

IPC分类号:

D04B1/04; D06B9/04; D06B3/10; D06C27/00

主分类号:

D04B1/04

申请人:

江苏申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桂芬

地址: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镇长山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代理人:

达晓玲;潘立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面丝和底丝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经过染色、抗菌整理和后整理后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布面风格细腻,不易起毛球。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抗菌烫光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2)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1),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
一种抗菌烫光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步骤如下:
将75D/36F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底丝(1);
将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面丝(2);
将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一起,然后将坯布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有分散染料和助剂,助剂为冰醋酸0.8g/L、高温匀染剂1.2g/L、醋酸钠0.5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时间35分钟,浴比1:11,pH值为4.5,染色的同时对坯布进行易去污整理,在进行易去污整理时采用的是浸渍法,在染液中加入易去污剂,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使用的药剂为保险粉2g/L、烧碱2g/L,浴比1:11,温度为80℃,清洗时间为20分钟,继续对坯布进行中和水洗,所使用的药剂为冰醋酸1g/L,浴比1:11,温度60℃,时间15分钟,接着将坯布烘干,温度为130℃,布速20m/min;
对坯布进行后整理,包括对底丝(1)上表面的面丝(2)进行拉毛、刷毛、剪毛、烫光、摇粒,最后定型,其中拉毛速度为20m/min,拉毛次数为4次,拉毛力度齿轮依次为50、50、45、40牙,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力为20N,剪毛的布速为30m/min,滚刀速度为1200r/min,烫光时,上辊温度为180℃,下辊温度为130℃,速度为10‑15m/min,摇粒的温度为70℃,干滚时间为30分钟,干滚结束后冷却20分钟到30℃,定型的布速为30m/min,风速为1000r/min,温度为150℃。

说明书

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是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烫光绒,主要用于制作休闲装和运动装,布面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易起毛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菌能力强,产品轻薄,温暖轻柔,布面风格细腻,不易起毛球的烫光绒。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抗菌烫光绒,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面丝和底丝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
一种抗菌烫光绒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步骤如下:
将75D/36F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底丝;
将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面丝;
将面丝和底丝经过纬编依次串套一起,然后将坯布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有分散染料和助剂,助剂为冰醋酸0.8g/L、高温匀染剂1.2g/L、醋酸钠0.5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时间35分钟,浴比1:11,pH值为4.5,染色的同时对坯布进行易去污整理,在进行易去污整理时采用的是浸渍法,在染液中加入易去污剂,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使用的药剂为保险粉2g/L、烧碱2g/L,浴比1:11,温度为80℃,清洗时间为20分钟,继续对坯布进行中和水洗,所使用的药剂为冰醋酸1g/L,浴比1:11,温度60℃,时间15分钟,接着将坯布烘干,温度为130℃,布速20m/min;
对坯布进行后整理,包括对底丝上表面的面丝进行拉毛、刷毛、剪毛、烫光、摇粒,最后定型,其中拉毛速度为20m/min,拉毛次数为4次,拉毛力度齿轮依次为50、50、45、40牙,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力为20N,剪毛的布速为30m/min,滚刀速度为1200r/min,烫光时,上辊温度为180℃,下辊温度为130℃,速度为10‑15m/min,摇粒的温度为70℃,干滚时间为30分钟,干滚结束后冷却20分钟到30℃,定型的布速为30m/min,风速为1000r/min,温度为15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抗菌整理将面料浸在抗菌剂中后抗菌性变强,采用的不同纱线通过纬编而成和后整理后的产品轻薄,布面风格细腻,不易起毛球,能给人以温暖轻柔的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底丝,2、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抗菌烫光绒,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2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1,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
一种抗菌烫光绒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步骤如下:
将75D/36F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底丝1;
将75D/144F涤纶纱线先经过蒸丝,然后经过平针编织成面丝2;
将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一起,然后将坯布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有分散染料和助剂,助剂为冰醋酸0.8g/L、高温匀染剂1.2g/L、醋酸钠0.5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时间35分钟,浴比1:11,pH值为4.5,染色的同时对坯布进行易去污整理,在进行易去污整理时采用的是浸渍法,在染液中加入易去污剂,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使用的药剂为保险粉2g/L、烧碱2g/L,浴比1:11,温度为80℃,清洗时间为20分钟,继续对坯布进行中和水洗,所使用的药剂为冰醋酸1g/L,浴比1:11,温度60℃,时间15分钟,接着将坯布烘干,温度为130℃,布速20m/min;
对坯布进行后整理,包括对底丝1上表面的面丝2进行拉毛、刷毛、剪毛、烫光、摇粒,最后定型,其中拉毛速度为20m/min,拉毛次数为4次,拉毛力度齿轮依次为50、50、45、40牙,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力为20N,剪毛的布速为30m/min,滚刀速度为1200r/min,烫光时,上辊温度为180℃,下辊温度为130℃,速度为10‑15m/min,摇粒的温度为70℃,干滚时间为30分钟,干滚结束后冷却20分钟到30℃,定型的布速为30m/min,风速为1000r/min,温度为150℃;
抗菌剂为由瑞士科莱恩公司利用抗菌剂96‑21制成的,使用量为3%(O.W.F);
经过染色、抗菌整理和后整理后,布面风格细腻,面料抗菌性变强,不易起毛球,能给人以温暖轻柔的质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65818A43申请公布日20130313CN102965818ACN102965818A21申请号201210485823922申请日20121126D04B1/04200601D06B9/04200601D06B3/10200601D06C27/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申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4400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镇长山路88号72发明人刘桂芬74专利代理机构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0代理人达晓玲潘立兵54发明名称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纱线组成的表面。

2、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面丝和底丝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经过染色、抗菌整理和后整理后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布面风格细腻,不易起毛球。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抗菌烫光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2)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1),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2一种抗菌烫光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

3、在于,所述生产步骤如下将75D/36F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底丝(1);将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面丝(2);将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一起,然后将坯布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有分散染料和助剂,助剂为冰醋酸08G/L、高温匀染剂12G/L、醋酸钠05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时间35分钟,浴比111,PH值为45,染色的同时对坯布进行易去污整理,在进行易去污整理时采用的是浸渍法,在染液中加入易去污剂,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使用的药剂为保险粉2G/L、烧碱2G/L,浴比111,温度为80,清洗时间为20分钟,继续对坯布进行中和水洗,所使用的药剂为冰醋酸。

4、1G/L,浴比111,温度60,时间15分钟,接着将坯布烘干,温度为130,布速20M/MIN;对坯布进行后整理,包括对底丝(1)上表面的面丝(2)进行拉毛、刷毛、剪毛、烫光、摇粒,最后定型,其中拉毛速度为20M/MIN,拉毛次数为4次,拉毛力度齿轮依次为50、50、45、40牙,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力为20N,剪毛的布速为30M/MIN,滚刀速度为1200R/MIN,烫光时,上辊温度为180,下辊温度为130,速度为1015M/MIN,摇粒的温度为70,干滚时间为30分钟,干滚结束后冷却20分钟到30,定型的布速为30M/MIN,风速为1000R/MIN,温度为150。权利要求书C。

5、N102965818A1/2页3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是一种抗菌烫光绒及生产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烫光绒,主要用于制作休闲装和运动装,布面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易起毛球。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菌能力强,产品轻薄,温暖轻柔,布面风格细腻,不易起毛球的烫光绒。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抗菌烫光绒,所述抗菌烫光绒包括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面丝和底丝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

6、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0005一种抗菌烫光绒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步骤如下将75D/36F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底丝;将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面丝;将面丝和底丝经过纬编依次串套一起,然后将坯布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有分散染料和助剂,助剂为冰醋酸08G/L、高温匀染剂12G/L、醋酸钠05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时间35分钟,浴比111,PH值为45,染色的同时对坯布进行易去污整理,在进行易去污整理时采用的是浸渍法,在染液中加入易去污剂,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使用的药剂为保险粉2G/L、烧碱2G/L,浴比111,温度为80,清洗时间为20分钟,继续对坯布进。

7、行中和水洗,所使用的药剂为冰醋酸1G/L,浴比111,温度60,时间15分钟,接着将坯布烘干,温度为130,布速20M/MIN;对坯布进行后整理,包括对底丝上表面的面丝进行拉毛、刷毛、剪毛、烫光、摇粒,最后定型,其中拉毛速度为20M/MIN,拉毛次数为4次,拉毛力度齿轮依次为50、50、45、40牙,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力为20N,剪毛的布速为30M/MIN,滚刀速度为1200R/MIN,烫光时,上辊温度为180,下辊温度为130,速度为1015M/MIN,摇粒的温度为70,干滚时间为30分钟,干滚结束后冷却20分钟到30,定型的布速为30M/MIN,风速为1000R/MIN,温度为。

8、150。000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抗菌整理将面料浸在抗菌剂中后抗菌性变强,采用的不同纱线通过纬编而成和后整理后的产品轻薄,布面风格细腻,不易起毛球,能给人以温暖轻柔的质感。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中标记1为底丝,2、面丝说明书CN102965818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001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11如图1所示,一种抗菌烫光绒,所述抗菌烫光。

9、绒包括75D/144F蒸丝涤纶纱线组成的表面带有拉长沉降弧的面丝2和75D/36F涤纶纱线组成的底丝1,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在一起,所述抗菌烫光绒上附着有一层抗菌剂。0012一种抗菌烫光绒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步骤如下将75D/36F涤纶纱线经过平针编织成底丝1;将75D/144F涤纶纱线先经过蒸丝,然后经过平针编织成面丝2;将面丝2和底丝1经过纬编依次串套一起,然后将坯布浸入染液中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有分散染料和助剂,助剂为冰醋酸08G/L、高温匀染剂12G/L、醋酸钠05G/L,染色温度为130,保温时间35分钟,浴比111,PH值为45,染色的同时对坯布进行易去污整理,在进行易去。

10、污整理时采用的是浸渍法,在染液中加入易去污剂,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使用的药剂为保险粉2G/L、烧碱2G/L,浴比111,温度为80,清洗时间为20分钟,继续对坯布进行中和水洗,所使用的药剂为冰醋酸1G/L,浴比111,温度60,时间15分钟,接着将坯布烘干,温度为130,布速20M/MIN;对坯布进行后整理,包括对底丝1上表面的面丝2进行拉毛、刷毛、剪毛、烫光、摇粒,最后定型,其中拉毛速度为20M/MIN,拉毛次数为4次,拉毛力度齿轮依次为50、50、45、40牙,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力为20N,剪毛的布速为30M/MIN,滚刀速度为1200R/MIN,烫光时,上辊温度为180,下辊温度为130,速度为1015M/MIN,摇粒的温度为70,干滚时间为30分钟,干滚结束后冷却20分钟到30,定型的布速为30M/MIN,风速为1000R/MIN,温度为150;抗菌剂为由瑞士科莱恩公司利用抗菌剂9621制成的,使用量为3(OWF;经过染色、抗菌整理和后整理后,布面风格细腻,面料抗菌性变强,不易起毛球,能给人以温暖轻柔的质感。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965818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6581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