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深基坑工程止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
种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河道桥梁占现有桥梁总量的85%以上。河中承台基
坑和邻近河承台基坑十分常见,湍急的河流不仅影响承台基坑降水
效率,而且会造成围护结构承担较大的渗透压力,为深基坑降水增
加了一定的技术难度。
邻近河道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是止水处理,河道地下水
丰富且埋深浅,基坑支护工程往往因地下水问题而带来一定的施工
难度。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领域邻近河道基坑止水技术,主要有三种
处理方法:一种是将旋喷桩止水帷幕;第二种是采用两级降水井加
隔水帷幕;第三种是钢板桩围堰止水施工。但上述三种止水方法,
其适用范围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施工时间周期长、施工成本大。
不适用于小型河道和基坑尺寸较小的深基坑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旨在
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包括:
筑岛围堰施工:在承台基坑预设位置外,施工围堰;
粘土止水墙施工:在承台基坑预设位置与所述围堰之间施工粘
土止水墙;
基坑开挖:在承台基坑预设位置开挖,得到承台基坑;
内模支撑箱体吊装:将预先制作的内模支撑箱体吊装至承台基
坑内的预设位置,并对所述内模支撑箱体定位和加固;
承台施工:在承台基坑内浇筑得到承台;
内模支撑箱体拆除、围堰拆除及河道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粘土止水墙施工:将粘土装袋,并将粘土袋转
运至承台基坑预设位置与围堰之间形成的填筑沟槽内,将粘土袋分
层堆砌,相邻两层粘土袋层之间铺设未装袋的粘土层,粘土袋层与
粘土层形成粘土止水墙。
采用粘土制作止水墙,阻水性能高且可塑性强,大大降低基坑
开挖过程中的渗水。
进一步地,所述筑岛围堰施工包括外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
所述外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采用石料对钢丝笼填充装笼,钢
丝笼从外至内逐层布设,形成外侧钢丝石笼墙体。
通过施工外侧钢丝石笼墙体,能够起到阻水引流的作用,并且
抗水流冲刷能力强,为基坑开挖提供了良好的施工基础,同时保证
了基坑开挖后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筑岛围堰施工包括围堰填筑;
所述围堰填筑:在所述外侧钢丝石笼墙体的内侧采用建渣填筑,
形成围堰。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所述内侧钢丝石笼
墙体施工在所述筑岛围堰施工之后;
所述内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在承台基坑预设位置与围堰之间,
采用石料对钢丝笼填充装笼,钢丝笼从内至外逐层布设,形成内侧
钢丝石笼墙体;
所述粘土止水墙施工:在所述内侧钢丝石笼墙体外侧施工粘土
止水墙。
通过施工内侧钢丝石笼墙体,对承台基坑外围起到加固作用,
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堰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支撑箱体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首尾相
连围成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箱体,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
三角支撑架,相对的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水平支撑架。
通过在内模支撑箱体上设置三角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架,增强了
内模支撑箱体对承台基坑的内撑效果,使结构更加牢靠。
进一步地,还包括承台护壁浇筑:
在所述内模支撑箱体吊装完成后,在所述内模支撑箱体与承台
基坑的内壁之间浇筑混凝土,得到承台护壁。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开挖包括基坑挖土和基坑抽水;
所述基坑挖土:在承台基坑预设位置挖土,得到预设尺寸的承
台基坑;
所述基坑抽水:在基坑挖土过程中,将承台基坑内的水抽去。
通过基坑抽水,将承台基坑内的水抽去,以便在承台基坑内进
行承台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开挖还包括基坑清淤;
所述基坑清淤:在所述基坑挖土完成后,将承台基坑内的淤泥
清除,排出淤渣。
清除承台基坑内的淤泥,以便在承台基坑内进行承台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开挖还包括封底垫层施工;
所述封底垫层施工:所述基坑清淤完成后,在承台基坑底部浇
筑封底垫层。
通过浇筑封底垫层,便于进行承台施工,同时保证承台结构尺
寸规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粘土止水墙,很好地满足邻近
河道基坑止水要求,粘土不仅可以很好的减小河水渗透,还可以维
持围堰土体的稳定。并且减小或隔断基坑渗水以及地下水与河道的
联系,达到基坑止水效果,通过内模支撑箱体吊装,确保深基坑施
工安全稳定,同时内模支撑箱体可作为承台模板。该施工方法与传
统工艺(如钢板桩)相比,降低了施工难度,简单易行,加快了施
工进度;大幅度节约了材料,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施工
设备投入少,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高,施工作业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的施工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内模支撑箱体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内模支撑箱体的立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内模支撑箱体的侧立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承台的横桥向断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承台开挖的平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承台的纵桥向断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中的承台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
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围堰101;粘土止水墙102;承台基坑103;承台104;外侧钢
丝石笼墙体105;内侧钢丝石笼墙体106;内模支撑箱体107;侧板
108;三角支撑架109;水平支撑架110;河道111;河堤挡墙112;
筑岛围堰施工S1001;粘土止水墙施工S1002;基坑开挖S1003;
承台施工S1004;内模支撑箱体拆除、围堰拆除及河道清理S1005;
施工准备S1006;内模支撑箱体制作S1007;内模支撑箱体吊装
S1008。
具体实施方式
邻近河道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是止水处理,河道地下水
丰富且埋深浅,基坑支护工程往往因地下水问题而带来一定的施工
难度。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领域邻近河道基坑止水技术,主要有三种
处理方法:一种是将旋喷桩止水帷幕;第二种是采用两级降水井加
隔水帷幕;第三种是钢板桩围堰止水施工。但上述三种止水方法,
其适用范围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施工时间周期长、施工成本大。
不适用于小型河道和基坑尺寸较小的深基坑工程。
鉴于此,本发明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
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设计了一种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
止水施工方法,通过设置粘土止水墙102,很好地满足邻近河道111
承台基坑103止水要求,粘土不仅可以很好的减小河水渗透,还可
以维持围堰101土体的稳定。并且减小或隔断承台基坑103渗水以
及地下水与河道111的联系,达到承台基坑103止水效果,通过内
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确保深承台基坑103施工安全稳定,同时
内模支撑箱体107可作为承台模板。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
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
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
止水施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河流,采用筑岛围堰的桥梁邻河承台
104和河中承台基坑103施工。该施工方法包括:
筑岛围堰施工S1001:在承台基坑103预设位置外,施工围堰
101。
粘土止水墙施工S1002:在承台基坑103预设位置与围堰101
之间施工粘土止水墙102。
基坑开挖S1003:在承台基坑103预设位置开挖,得到承台基
坑103。
内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将预先制作的内模支撑箱体107吊
装至承台基坑103内的预设位置,并对内模支撑箱体107定位和加
固。
承台施工S1004:在承台基坑103内浇筑得到承台104。
内模支撑箱体拆除、围堰拆除及河道清理S1005,包括粘土止
水墙102的拆除。拆除内模支撑箱体107,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
料浪费,节约用料,拆下的箱体材料可反复使用。
河道111的两侧为河堤挡墙112,在其中一侧的河堤挡墙112
进行施工。
本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通过设置
粘土止水墙102,很好地满足邻近河道111承台基坑103止水要求,
粘土不仅可以很好的减小河水渗透,还可以维持围堰101土体的稳
定。并且减小或隔断承台基坑103渗水以及地下水与河道111的联
系,达到承台基坑103止水效果,通过内模支撑箱体107,确保深
承台基坑103施工安全稳定,同时内模支撑箱体107可作为承台模
板。该施工方法与传统工艺(如钢板桩)相比,降低了施工难度,
简单易行,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幅度节约了材料,缩短了工期,节
约了施工成本;施工设备投入少,承台基坑103支护结构稳定性高,
施工作业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的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筑岛围堰施工S1001包括外侧钢丝石
笼墙体施工和围堰填筑。
外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采用石料对钢丝笼填充装笼,钢丝笼
从外至内逐层布设,形成外侧钢丝石笼墙体105。
围堰填筑:在外侧钢丝石笼墙体105的内侧采用建渣填筑,形
成围堰101。
通过施工外侧钢丝石笼墙体105,能够起到阻水引流的作用,
并且抗水流冲刷能力强,为基坑开挖S1003提供了良好的施工基础,
同时保证了基坑开挖S1003后的稳定。
该施工方法还包括内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内侧钢丝石笼墙体
施工在筑岛围堰施工S1001之后。
内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在承台基坑103预设位置与围堰101
之间,采用石料对钢丝笼填充装笼,钢丝笼从内至外逐层布设,形
成内侧钢丝石笼墙体106。
通过施工内侧钢丝石笼墙体106,对承台基坑103外围起到加
固作用,保证基坑开挖S1003过程中围堰101稳定。
粘土止水墙施工S1002:在内侧钢丝石笼墙体106外侧施工粘
土止水墙102。将粘土装袋,并将粘土袋转运至承台基坑103预设
位置与围堰101之间形成的填筑沟槽内,将粘土袋分层堆砌,相邻
两层粘土袋层之间铺设未装袋的粘土层,粘土袋层与粘土层形成粘
土止水墙102。
采用粘土制作止水墙,阻水性能高且可塑性强,大大降低基坑
开挖S1003过程中的渗水。
基坑开挖S1003包括基坑挖土和基坑抽水。
基坑挖土:在承台基坑103预设位置挖土,得到预设尺寸的承
台基坑103。
基坑抽水:在承台基坑103挖土过程中,将承台基坑103内的
水抽去。
通过基坑抽水,将承台基坑103内的水抽去,以便在承台基坑
103内进行承台施工S1004。
基坑开挖S1003还包括基坑清淤。
基坑清淤:在承台基坑103挖土完成后,将承台基坑103内的
淤泥清除,排出淤渣。
基坑开挖S1003还包括封底垫层施工。
封底垫层施工:基坑清淤完成后,在承台基坑103底部浇筑封
底垫层。
清除承台基坑103内的淤泥,并且浇筑封底垫层,便于进行承
台施工S1004,同时保证承台104结构尺寸规范。
该施工方法还包括内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在基坑开挖S1003
得到承台基坑103之后。
内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将预先制作的内模支撑箱体107吊
装至承台基坑103内的预设位置,并对内模支撑箱体107定位和加
固。
在承台基坑103内吊装内模支撑箱体107,实现了承台基坑103
的内撑,稳固了承台基坑103,保证承台施工S1004过程中施工人
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吊装内模支撑箱体107可作为承台护壁的模板,
以便进行承台施工S1004。
作为优选,内模支撑箱体107包括多个侧板108,多个侧板108
首尾相连围成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箱体,任意相邻两个侧板108之间
设置有三角支撑架109,相对的两个侧板108之间设置有水平支撑
架110。
通过在内模支撑箱体107上设置三角支撑架109和水平支撑架
110,增强了内模支撑箱体107对承台基坑103的内撑效果,使结构
更加牢靠。
该施工方法还包括承台护壁浇筑:在内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
完成后,在内模支撑箱体107与承台基坑103的内壁之间浇筑混凝
土,得到承台护壁。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
止水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施工准备S1006:
施工技术准备:根据承台104结构尺寸大小及在河道111中的
位置,设计围堰101,包括填筑材料形式、围堰101结构尺寸、内
模支撑箱体107设计及具体施工技术要求的制定。
材料准备:围堰101材料主要为拉舍儿钢丝石笼、建渣、卵石,
筑岛材料为砂砾石、止水粘土、建渣等。
机械准备:根据本围堰101工程及承台基坑103工程量和具体
工期要求,合理配备机械设备。
施工现场准备:利用河道111两岸道路作为临时施工道路,供
各种材料运输及施工车辆的出入。根据围堰101筑岛位置,调查河
堤现有设施,并采取保护措施。根据现场机械设备配备合理的临时
电力供给。
筑岛围堰施工S1001:
施工阻水前引流:根据现场调查和实际情况分析,先进行外侧
钢丝石笼墙体施工,从而有效防止涌水、渗水问题。
先采用卵石及砾石进行钢丝笼填充装笼,外围钢丝笼布置采用
长臂挖机配合人工摆放,摆放要求平顺,摆放顺序为先延围堰101
外铺设一圈,待第一层摆放完毕后,依次再进行第二层及后续层级
钢丝笼布设。作为优选,钢丝笼规格为:长2m,宽1m,高1m,
网孔为8cm×10cm,网丝直径为2.6mm。形成外侧钢丝石笼墙体
105。外围钢丝石笼设置高度结合河水深度和河床淤泥层厚度及围堰
101设计高于水面高度而确定。
围堰填筑:在外侧钢丝石笼墙体105施工的同时采用长臂挖机
进行墙体内侧建渣围堰填筑,同时确保外侧钢丝石笼墙体105稳定。
围堰101的填筑深度,以河水深度和河床淤泥层厚度及围堰101设
计高于水面高度确定。
内侧钢丝石笼墙体施工:在外侧钢丝石笼墙体105和围堰填筑
施工完毕后,通过测量放样确定承台基坑103尺寸和围堰101面平
面位置。根据承台104设计深度及承台104标高,在承台基坑103
外围3m范围设置内侧钢丝石笼墙体106,其埋设深度超过承台104
底80cm并高出水面1m保证基坑开挖S1003过程中的围堰101稳
定。
粘土止水墙施工S1002:
待承台基坑103整体围堰101施工完毕后,利用粘土水平渗透
为0Khm/d,垂直渗透为0Kvm/d,阻水性能高且可塑性强的物理特
性,于内侧钢丝石笼墙体106外侧填筑一道粘土止水墙102,降低
基坑开挖S1003过程中的渗水。粘土进场后,立即安排人工辅以机
械进行装袋,并设置临时堆放点,待施工时由机械进行转运至填筑
沟槽,分层堆砌,每层之间平铺一层未装袋的黏土层。
粘土止水墙102填筑长度和宽度根据围堰101及承台104尺寸
确定。填筑深度超过承台104底80cm并高出水面1m。粘土填筑过
程中对填筑粘土进行分层填筑及压实,以保证粘土层稳定。在压实
过程中,严格控制压实设备压实功率,避免在施工时对外围和外侧
钢丝石笼墙体105造成破坏和位移。
内模支撑箱体制作S1007:
根据桥梁承台104结构尺寸及承台104埋设深度设计承台基坑
103内模支撑箱体107的结构尺寸。以承台104结构尺寸:长650cm
×宽250cm×高220cm为例,承台基坑103内模支撑箱体107的结
构尺寸在其基础上各边考虑20cm的吊装施工误差,其尺寸应为长
670cm×宽270cm×高240cm,模板板厚采用10mm钢板,采用10cm
×10cm槽钢做肋板。
内模支撑箱体107采用工地施工产生的废旧模板拼接制作,根
据模板箱体设计尺寸,计算出所需钢板的片数,在拼组前必须对其
进行检查、丈量、分类、编号,采用冷弯,热敲(温度不超过800~
1000℃),焊补、铆补、割除、接长等方法进行模板拼接整修。同时
每片模板对接焊长度与其板块边长相等,焊接时,用坚固夹具夹平,
以免变形,在焊接时,先对焊,再焊接加固板,对内模支撑箱体吊
装S1008吊点必须制作吊装孔。
焊接过程中应检查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当发现倾斜时,应即
予纠正;箱体制作完成后,在箱体内壁分两层、等间距设置三角支
撑架109和水平支撑架110。支撑架的支撑杆件采用Φ5钢管,支撑
杆件端头焊接连接杆和顶托,用于与箱体内壁焊接;支撑架安装焊
接时,注意标高一致,确保支撑架安装与箱体各边平行。
基坑开挖S1003:
基坑挖土:围堰101施工完成后,采用长臂挖机进行,承台基
坑103顶不得堆放机具等杂物,并应有防渗措施。各种堆载(弃土
及材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距坑缘应不小于5m,机械及机
车通道距坑缘应不小于2.0m。夜间及时将土方转运至规定弃土场。
开挖承台基坑103时,要尽可能将墩台承台基坑103土方一次
挖除。挖至标高的土质承台基坑103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
在开挖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边坡的稳定状态,边坡按照1:0.75
放坡。
基坑抽水:承台基坑103边开挖边抽水,抽水时派专人观察围
堰101坝体情况,如发生坝体沉陷,滑动等异常情况需及时采取措
施,加固处理。基础初期排水不宜太快,排水太快不利于围堰101
稳定。出水后围堰101及时压实;发现渗水即停止抽水加固围堰101,
维护围堰101安全。
基坑清淤:基坑开挖S1003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及时
对承台基坑103进行清淤出渣。
封底垫层施工:清淤出渣完成后,对承台基坑103底部浇筑
20cm厚C20混凝土,及时对承台基坑103进行封底;封底砼采用
泵送,按一般砼施工进行,封底时由一边向另一边推进,但保证连
续、不间断、不留接缝、一次性完成。封底混凝土的顶面标高不得
高于承台垫层底设计标高,封底砼顶面保证基本平整。采用人工破
除桩头,用25T吊车调出承台基坑103,用带破碎头的挖掘机破碎
后,再用运渣车运至弃土场;承台基坑103清理完成后,再次检查
高程,符合要求后立即浇筑10cm的C15承台垫层混凝土。垫层砼
顶面标高不能高于设计承台104底标高,承台基坑103垫层施工完
后,用墨线标定出墩身十字线,并引至承台基坑103外侧,并在围
堰101上采用钢筋标准桩定位。以便内模支撑箱体107的吊装就位。
内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
封底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进行内模支撑箱体
吊装S1008,吊装前进行对箱体结构尺寸、吊点焊接和封底垫层承
台104轮廓标线进行检查以确保吊装安全和吊装就位的精确度。
承台104内模支撑箱体吊装S1008完毕后,通过十字中心线检
查吊装就位的精确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吊装就位无误后进
行模板定位和加固。
承台施工S1004:
承台护壁浇筑:内模支撑箱体107定位加固后,采用混泥土泵
车进行承台104护壁混凝土浇筑,待承台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的85%以上,方可拆除内模支撑箱体107。
箱体拆除完成后进行承台104钢筋制作,钢筋制作过程中对钢
筋的各直线段长度、弯起角度、弯钩半径及平直段长度等严格控制
误差,从而保证钢筋在承台104中的正确位置。承台104钢筋检查
验收后进行承台104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
质量和振捣频率,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承台104浇筑后,及时冲
洗掉表面粘附的泥土等杂物。在外露墩柱钢筋刷水泥浆防止钢筋锈
蚀,在钢筋接头带塑料丝帽保护套对钢筋接头进行保护。
内模支撑箱体拆除、围堰拆除及河道清理S1005:
施工完成后,拆除内模支撑箱体107,及时按上游至下游的顺
序拆除围堰101和清理河道111。为尽量保持河道111不受污染,
围堰101拆除工序按表面混凝土破除、筑岛材料挖除、围堰101清
理、河道111清淤。
围堰清理:采用履带式带破碎头挖掘机进行表面混凝土层进行
破除,挖出的回填材料建渣和沙砾石,白天进行破除、开挖和集中
堆放,夜间统一外弃至弃土场。
河床清淤:围堰101填筑材料全部清理完毕后,对河床进行清
淤工作,清淤长度含原围堰101上游、下游各增加10-20米,已还
原河床高度。淤泥采用上臂挖机进行开挖,采用全封闭式罐车进行
外弃,淤泥外弃固定地点,并做隔水、隔离等防护措施,防止二次
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
法的工艺原理为:根据承台104结构尺寸大小及在河道111中的位
置,设计筑岛围堰101,在围堰101外围设置抗水流冲刷的钢丝石
笼作为阻水引流墙体,围堰101采用建筑渣料填筑。其次在承台基
坑103外围范围设置一道钢丝石笼稳固墙体,保证基坑开挖S1003
过程中的围堰101稳定。利用粘土水平渗透为0Khm/d,垂直渗透为
0Kvm/d,阻水性能高且可塑性强的物理特性,于第二道钢丝石笼外
侧填筑一道粘土止水墙102,降低基坑开挖S1003过程中的渗水。
基坑开挖S1003完成后,采用钢模内撑方式,稳固承台基坑103的
同时作为承台104护壁模板进行承台施工S1004。
本实施例提供的邻河基坑筑岛围堰粘土止水施工方法降低了施
工难度,简单易行,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幅度节约了材料,缩短了
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施工设备投入少,承台基坑103支护结构
稳定性高,施工作业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